时光院落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kon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种奇怪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一些生活片段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往往不经意地,黑白默片一样在脑海里一帧帧打开,而且频率越来越高。触动老旧的放映机开关的,可能是一首老歌、一张旧照片,或者是一个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
  我6岁以前的时光,是在一个偏僻小山村的贫穷小院里度过的。我后来知道,这样的院子叫四合院,尽管他与大都市里富贵人家的四合院相比太过寒酸,但承载的欢乐与希望却毫不逊色。
  厚重的大青石的院墙,门口朝南,但没有大门,记忆中那时候全村所有人家都没有大门。东北西三侧是大青石垒砌、麦秸封顶的十几间草房。
  院里住了三户人家:曾祖父的八弟(我们喊他老老爷)带着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住在东边两间堂屋跟两间东屋。老老爷有着雪白的胡子,一脸的慈祥。他们老两口在村里辈分最高,年龄又大,有极高的威望。两间西屋跟最西边一间小堂屋是我们一家五口的栖身之所。我爷爷的哥哥(我们喊作大老爷)住中间两间堂屋。他是一个老光棍,因为一脸的老年斑与黑头,我跟哥哥背后都喊他“疤垃眼”。听妈妈说他年轻时讨过一个媳妇,但因为酒后老打人家,媳妇就跟他离了婚。按我们这里的风俗,怕百年之后无人送终,我父亲过继给了他。他年纪越大脾气越不好,虽然家徒四壁,但依然嗜酒如命,好像每天都是醉醺醺的,还经常借酒撒酒疯。不过有老老爷在,他也不敢太撒野。
  父亲在村里的卫生室当医生,母亲也认识一些字,在这个小山村,我们家算是有些书卷气了。每年冬天,大雪让整个山村还原为安静的黑白,因为夹在两山中间,太阳来得晚,走得早。直到第二年二月份,有些积雪还化不完,这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却是记忆中最快乐的光阴。
  白天,跟小伙伴们在堂屋后的斜坡上滑冰。长木板凳反过来,面朝下,就成了很好的滑车。人坐在四条腿中间,有人在后面轻轻一推,“冲啊冲啊”的呐喊声里,颇有林海雪原的感觉。往往是玩的两腮通红,头上热气腾腾,鼻涕吸溜吸溜的才回家。屋檐下一尺多长的冰溜子,总会吸引孩子们调皮的目光,拿棍子拨拉下来,幸存的没有摔断的,就是冰魄神剑了,拿在手里比比划划。只是我们阳气不足,抵御不了这透骨的严寒,需要不停地在两手之间来回倒换。口渴了,直接放在嘴里吮吸,是免费的无色无味冰糕。有时会把房檐上的麦秸一起带下来,别家好像都不太在意,大老爷一定是大发雷霆的。
  晚上,父亲点上煤炉,煤油灯下,村里的青年男女就都聚拢在小小的西屋里,听父亲讲《岳飞传》《杨家将》,有时候也讲一些民间故事,多是一些神话传说、穷女婿智斗有钱但很势利的岳父之类的。我后来对小说的喜爱,大概源于这个时期的耳濡目染。白天母亲会跟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聚在一起绣花、纳鞋垫。那时村里姑娘出嫁要陪嫁很多绣花枕头,母亲手巧又热情,枕顶的花都是请母亲绣,我们兄妹三个也因此吃到不少喜糖。很遗憾一点不记得母亲年轻时的模样,黑白的默片里,重复播放最多是这样的镜头:昏暗的灯光下,她坐在纺车前手臂挥扬,影子投射在墙上,身上镀着一层橘黄色的光。寒冬里,她皲裂的双手粗糙厚实,几个口子比较深的地方粘着白色的胶布,在刺骨的水里洗洗涮涮,白色的胶布是镜头里清晰的特写。
  我小时候很顽皮,不过母亲说我两岁左右的时候,是特别可爱又讨人喜欢的。夏天里,吃完饭大家都在院里乘凉,此时往往是我的表演时间。站在门前的台阶上,老老爷、大老爷、姑奶奶的挨个喊一圈后,一下子从台阶上跳下来,大家就都赞不绝口。我就会乐此不疲地一遍又一遍,其间谁要不专心,交头接耳,我是一定要到他跟前大声提醒他不要开小差的。
  再大一些,我的调皮劲慢慢显现出来。当时玻璃门还很少,除了东厢房因为老老爷的几个孩子年轻,安了玻璃门以外,其他房子都是厚重的木板门,窗户也是木头格子做的。我大老爷在木板门以外,还用玉米秸扎了一个“半门”,既可以阻挡鸡鸭侵扰,又在冬天便于采光。夏天可以透风。不得不说,贫穷,更能激发本能下的智慧。我没事的时候,就拿根棍子当作长枪或刺刀,在他的半门上乱刺,嘴里喊着杀光棍(在我们这里“光棍”有流氓土匪的意思),然后开溜,好像也没见他追出来过。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后来我稍大一些,大老爷亲自讲给我的,而且一脸的笑容,他并没有大人们议论的那么凶。倒是母亲知道了,拧过几次我的耳朵。老奶奶去世后,有段时间,我跟老老爷一起睡。他也喜欢讲故事,不过多是鬼故事。其中除了鬼以外,他的故事里还老是出现“凶人”这个怪物。据他的描述,我现在觉得所谓“凶人”,应该是指还没被阎王爷接受的魂魄。那时弄得我老是做梦梦到堂屋后那个柿子树下,有个穿黑衣、样子模糊的“凶人”。这样的故事我总是又喜欢又怕的。
  院子靠近南墙根有一台石磨,地瓜、高粱、玉米用水泡了后,用石磨磨成糊,再摊成煎饼,是我们的主食。父亲白天基本不在家,我家的这份工作几乎由老老爷家的几个年轻人包了。谁家做点好吃的,是一定要端到另两家去尝一尝的。我家的这个任务一般都是交给我,送到老老爷家的时候,老老爷总是会用他留着山羊胡子的嘴亲我一下,老奶奶会给我一把花生、或一块糖果;大老爷往往正在就着一盘咸菜喝酒,看我端着好酒肴来了,立马眉开眼笑,忘了我曾经喊“杀光棍”的罪行。
  最盼望的是过年了,一进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办年”。三户人家凑一些豆子,合伙做一包豆腐。或者,谁家的大肥猪该杀了,除了卖肉以外,猪头、猪下货往往是院里几家早就预定好了的。喜欢看父亲在火炉旁忙来忙去收拾猪头的样子,尽管整个屋里充满了难闻的毛焦味,但我还是不愿走远,因为很快就可以解馋了。哪一家炸丸子的时候,我一定会在跟前等着,吃刚出锅的丸子。
  5岁的时候,我爬树的本领已经炉火纯青。西屋后的杏树摘青杏、南墙外的核桃树摘核桃、堂屋后的柿子树上吃“烘柿”……我最擅长的是夏天爬树捉蝉,母亲后来说我那时候小肚子天天被树皮拉得通红,怎么批评教育,我也改不了。后来撒野的范围越来越大,整个村子都是我劣根斑斑的足迹了,夏天去人家菜园子里摘一根黄瓜;跟哥哥去山上掀蝎子,被蝎子蛰得哇哇大哭;元宵节去西山放火把烧坏了衣服……都说七岁八岁狗也嫌,我是五岁六岁狗也嫌了。西屋后不远就是一眼大口井,紧挨大口井是一个小型水库,这是我童年的乐园之一。有两次,我的小命差一点就交代在了那里。一次是学大孩子跟着从水库大坝往下跳,还一次跟母亲在大口井边上洗衣服不小心滑進水里。这两次幸亏都有会游泳的大人在跟前,我才从阎王爷身边跑了回来。我的好水性自然是小时候天天泡在水里的缘故。
  随着老老爷家的孩子一个个成家,老老爷、大老爷先后驾鹤西去,我们家也搬走了。清楚地记得我们搬走后,我家那只老猫赖在院子里不走,我跟哥哥多次把它抱到新家,它又多次跑了回去,直到吃了被鼠药药死的老鼠,死在了新家的屋门口。我知道它是饿极了,也知道它是来新家找主人救命的。
  上学、工作,离家越来越远。那座小院回去得越来越少了。老老爷最小的儿子成了小院的主人,听母亲说因为地基跟房子的问题,母亲跟他闹过几次别扭。好在事过之后,和好如初。后来,偶尔路过院子西侧的小路,见院子里的房子经过了几次翻盖,显得高大时髦。西屋后的杏树还是旧模样,堂屋后的柿子树却显得越发古老瘦弱,我很奇怪小时候居然会在树上闪展腾挪。
  最近听说,山脚下的这十几户人家,都要搬到村口的开阔处,四合院以及四合院里的笑声,终将成为一段记忆。会有多少这样的院子,这样的笑声,最终成为历史?最难以释怀的,是随这些院子一起远去的和谐的邻里关系。
  今年暑假翻盖老屋时,从一本旧书里,找到一张张精美的枕顶花样,因为时间久了,都成枯黄色的了。其实姑娘们出嫁,已经很多年不再陪嫁绣花枕头了,母亲却一直没舍得扔,这些带有母亲智慧的花样,曾经是怎样的风光啊。
  我知道不只长大是一种疼,发展也是一种疼。
  蔡世国,笔名菜畦、菜园,山东蒙阴人,临沂市作协会员,蒙阴县作协会员,高中物理教师。酷爱文学,自2015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 《散文百家》 《江河文学》 《语文周报》 《国防时报》 《老年人》 《法制时报》 《晚霞报》 等各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
其他文献
燕山宛如亿万年之久孕育的大地神灵,他的千万条臂膀纵横延伸,沟壑与沟壑之间孵化出一个又一个山村。古人筑民居,讲究“藏风聚气”,上庄村依偎在群山环抱之中,透着祥和安宁的韵律。  ——题记  说来奇怪,未曾走进燕山山脉之雾灵山中时,闷热的时空云朵聚聚散散,宛如郊游的雨仙子,并没有闲情逸致停下步履云袖挥洒、甘霖洒落的样子,而转过不知道多少山路,道路两侧群山逼仄而涌,雷声激越震荡,雨兀自乱蛙跳跃一样,满山谷
期刊
陈修平,江西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 《诗刊》《星星》 《诗歌月刊》 《绿风》 《散文》 《散文选刊》 《散文百家》 《小说选刊》 及各地报刊。  与莲深交  莲,与你初遇于故乡池塘  那时的我,虽是个懵懂孩童  你清清亮亮的外形  还是将我深深吸引  摘一块宽大的莲叶  高高顶在头上  心头一片清凉  莲,与你相识于中学课本  千年前的周敦颐先生  千年后我的语文老师  透过优美而深刻的文字  品评
期刊
麦笛,本名王德明,川南宜宾白花场人,中国作协会员。作品散见 《人民文学》 《诗刋》 《人民日报》 《中国诗歌精选》 (中国作协) 等报刊选本。  读着诗经去鲁国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丁酉秋,驭一块铁去鲁国  泰山重,分齐鲁,风烟陡峭  山河分行,如棋盘  读至“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飞机恐高,云层下的山河在抖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吾皇的封禅大典早已散场  月亮从东岳升起,我决定下
期刊
儿时,曾多次跟妈妈推磨。  不是人推,也不是机器磨,而是驭牛拉大石磨推。吃过早饭我们就去了,到有大石磨有牛的人家去推磨。妈妈背着一荚背麦子带着其它工具。我哩,拿着一根准备好牛偷吃麦面打牛的木条。  开始我挺有兴趣,握着木条跟在牛屁股后面走着圆圈,时不时吼牛一声“斥——走”,手中的木条摔得山响。牛急急地走几步,又很快地慢下了。我小声地记着石磨转的圈数“一!二!三……”数到二十几圈我就忘了再数,思想转
期刊
王世虎,1994年出生,甘肅山丹人。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影子  落雨之后,一个人演绎一个人春天的秘史  滴答敲响的是一块长板和短板的交集。  壮志难酬的才子是戈壁里的石头,  是怀才不遇的胡杨在风沙里为四季牧歌。  微微暗暗的灯火曾不断渲染史册,  史册的字眼里是诗人孤苦的影子,  苦水叠叠。  同一种色料里绘制着对影成三人的方圆,  卸下月亮,将会露出阿妹忧伤的参数。  天圆地方。
期刊
涂拥,四川泸州人。2015年重新习诗,归来后诗作散见于 《诗刊》 《解放军文艺》 《星星》 《草堂》 等报刊。  夕 阳  阳光将最后一块亮点  伏在了高高杉树尖上  树下人影变得模糊  看着一根根杉树,往山上爬去  年迈的父母,说就不走了  他们习惯在夕阳下散步  哪怕来到了凉爽景区  自己成为夕阳的一部分,也浑然不觉  落日久久不愿离去  而最幸福的事情,应该是在灿烂中  还能自由走动  高原
期刊
何真宗,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万州区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我的城乡地理》、小说 《城市,也是我们的》 等。  走出北京西站  到了北京西站  从列车里出来  在站台  我让诗人柏铭久  用手机定格  我首次进京的瞬间  我是一个背着行李  曾经“南漂”的打工仔  在一个又一个车站  一不小心  就把青春弄丢了  走出西站  我暗暗发誓  在北京,我不能  再丢下什么了  在北京  在北京  我最佩服的
期刊
赵泽波,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供职于广安市委巡察办。系四川省作协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先后在 《人民日报》 《作家文摘》《四川文学》 《星星诗刊》 等300余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时评杂谈、小说、纪实文学等各类作品2000余篇(首)。  孩子,告诉我你的家  孩子 天快黑了  那些白天飞出的小鸟  也都回家了  可你 怎么还不回去  你在守望什么呢  是什么使你幼小的心  如此坚定 忘记孤独和寒冷
期刊
惊 长  煤油灯在三十平的瓦房里变暗  我 天空唯一的缺席者  惊长的梦里从没有  一双翅膀愿意临幸我  我只能奔跑,在恐惧和求生中  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禁空区  一片枯叶,一个人的十七秋天  父亲的舞蹈在我的内部暴走  它已然将我的鞋底掏出窟窿  将我的哭声掏得嘶哑  还要将我推向挂着天梯  且不可测量的深渊  在反复的梦境中  我遇崖便跳,轻车熟路  旧时随母亲打铁矿的山崖  成为了我梦里跳崖的
期刊
黄官品,供职于 《曲靖日报》,作品散见于 《大西南文学》 《滇池》 《星星诗刊》《厦门文学》 等刊物。  初春的河滩  冬天伏在河滩上  看着光滑圆润的石头  站起抽身借道走了  身后丢下  一条逆流而上的小鱼  睡河岸挣扎着醒来的春天  绿了半身的树  紧紧握着意念出来的根  想大声喊谁  旁边花满身的桃树  一字不露  离群独行而来的人  背靠着自己  摸进初春的河滩  将远处忽隱忽现的山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