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玉的主要产地有中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和朝鲜等。我国的软玉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四川、辽宁、青海、江苏和台湾等多个地区均有产出。以产区来划分,我国的软玉品种有和田玉、青海玉、岫岩软玉、玛纳斯碧玉、龙溪玉、梅岭玉及丰田玉等,而其中以和田玉最为著名。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外国软玉品种。
和田玉:因主要产在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软玉品种,也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软玉品种。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以南的昆仑山至阿尔金山一带。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其中透闪石为主要成分,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因而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
和田玉以常见颜色来划分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青玉中有糖水皮壳者称“糖玉”。其中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其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柔和,为和田玉中优质品种。羊脂白玉为和田白玉中的上品,含透闪石达99%以上,其质地纯洁细腻,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黄玉和青玉的颜色变化由矿物中所含微量元素决定,主要是氧化铁。墨玉的颜色是因其所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和田玉的玉质为微透明和半透明体,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的感觉。和田玉的矿物粒度非常小,一般在0.01毫米以下,矿物形态主要为隐晶及微晶纤维柱状,矿物组合排列以毛毡状结构最普遍,这种结构使和田玉非常致密细腻。和田玉的韧性很大,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为2500-6500千克,这十分有利于对玉料精雕细琢。和田玉的硬度为摩氏6.5-6.9度,比重2.9。
和田玉按产出状况又可分为山料、山流水和仔料三种。山料又名“山玉”或“宝玉”,是在岩层中开采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角状,质量良莠不齐。有不同玉石品种的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山流水”之名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即指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仔料又名仔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冲刷后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阶地上,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坡的许多河流中可以捞到仔玉,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是仔玉的主要产地,占全部仔玉产量的95%。仔玉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质地细腻温润,油性极佳,密度很高,是和田玉中最好的玉料。仔玉又分为裸体仔玉和皮色仔玉。裸体仔玉一般采自河中,而皮色仔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其生成年代久远,一些名贵的仔玉品种如枣皮红、秋梨黄、洒金黄、虎皮子、黑皮子等均出自皮色仔玉。在三种玉料中,仔玉最为珍贵,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和田玉的开采利用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表明,史前时期的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和东部一带的齐家文化,陕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的新华文化,以及山西中南部陶寺文化的遗址及墓葬都出土了少量和田玉制品。河南安阳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数件小型的玉雕就是用白玉河仔玉制作的。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主要以采集仔料为主。汉代文献《史记》及《汉书》已有开采利用和田玉的记载。和田玉中的山料至清代大量开采利用,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著名的“大禹治水山子”就是利用和田山料玉雕琢而成。
青海玉:也称“昆仑软玉”、“格尔木玉”,1992年发现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以南约200公里的纳赤台地区的万宝沟,也有人称其为“万宝玉”。青海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青海省部分,西距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化学组成、地质产状和结构上与新疆和田玉基本相同,主要矿物成分均以透闪石为主。但青海玉的矿物组成更为纯正,杂质及染色组分含量少。青海玉水分重、透明度高、油性差、细小松散的点状云絮状结构是它的典型特征,玉组织里经常可见有比两侧玉组织更为透明的玉筋,又称“水线”。青海玉脆性大,上机器磨时易崩裂。
青海玉按其颜色可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白玉是青海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呈半透明,透明度明显高于和田白玉,块度大,质地细润均匀,有少量达到“羊脂白玉”的品质。人们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将其分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白”、“米汤白”等品种。但青海白玉透明度偏高,凝重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质地也没有达到和田白玉的温润程度。青白玉的色泽呈浅灰绿、青灰、浅蓝灰等色,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常被形象地称为“透白青”、“鸭蛋青”等。
青海玉产出状况以山料为主,有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仔料。近年来,青海玉以其产量高、质地优而震动了国内玉石市场,其结构、成份、外观以及温润的质地和多样的颜色表明其属于优质玉种。(未完待续)
(整理:雨岚)
和田玉:因主要产在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软玉品种,也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软玉品种。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以南的昆仑山至阿尔金山一带。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其中透闪石为主要成分,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因而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
和田玉以常见颜色来划分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青玉中有糖水皮壳者称“糖玉”。其中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其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柔和,为和田玉中优质品种。羊脂白玉为和田白玉中的上品,含透闪石达99%以上,其质地纯洁细腻,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黄玉和青玉的颜色变化由矿物中所含微量元素决定,主要是氧化铁。墨玉的颜色是因其所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和田玉的玉质为微透明和半透明体,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的感觉。和田玉的矿物粒度非常小,一般在0.01毫米以下,矿物形态主要为隐晶及微晶纤维柱状,矿物组合排列以毛毡状结构最普遍,这种结构使和田玉非常致密细腻。和田玉的韧性很大,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为2500-6500千克,这十分有利于对玉料精雕细琢。和田玉的硬度为摩氏6.5-6.9度,比重2.9。
和田玉按产出状况又可分为山料、山流水和仔料三种。山料又名“山玉”或“宝玉”,是在岩层中开采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角状,质量良莠不齐。有不同玉石品种的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山流水”之名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即指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仔料又名仔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冲刷后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阶地上,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坡的许多河流中可以捞到仔玉,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是仔玉的主要产地,占全部仔玉产量的95%。仔玉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质地细腻温润,油性极佳,密度很高,是和田玉中最好的玉料。仔玉又分为裸体仔玉和皮色仔玉。裸体仔玉一般采自河中,而皮色仔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其生成年代久远,一些名贵的仔玉品种如枣皮红、秋梨黄、洒金黄、虎皮子、黑皮子等均出自皮色仔玉。在三种玉料中,仔玉最为珍贵,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和田玉的开采利用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表明,史前时期的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和东部一带的齐家文化,陕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的新华文化,以及山西中南部陶寺文化的遗址及墓葬都出土了少量和田玉制品。河南安阳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数件小型的玉雕就是用白玉河仔玉制作的。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主要以采集仔料为主。汉代文献《史记》及《汉书》已有开采利用和田玉的记载。和田玉中的山料至清代大量开采利用,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著名的“大禹治水山子”就是利用和田山料玉雕琢而成。
青海玉:也称“昆仑软玉”、“格尔木玉”,1992年发现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以南约200公里的纳赤台地区的万宝沟,也有人称其为“万宝玉”。青海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青海省部分,西距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化学组成、地质产状和结构上与新疆和田玉基本相同,主要矿物成分均以透闪石为主。但青海玉的矿物组成更为纯正,杂质及染色组分含量少。青海玉水分重、透明度高、油性差、细小松散的点状云絮状结构是它的典型特征,玉组织里经常可见有比两侧玉组织更为透明的玉筋,又称“水线”。青海玉脆性大,上机器磨时易崩裂。
青海玉按其颜色可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白玉是青海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呈半透明,透明度明显高于和田白玉,块度大,质地细润均匀,有少量达到“羊脂白玉”的品质。人们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将其分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白”、“米汤白”等品种。但青海白玉透明度偏高,凝重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质地也没有达到和田白玉的温润程度。青白玉的色泽呈浅灰绿、青灰、浅蓝灰等色,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常被形象地称为“透白青”、“鸭蛋青”等。
青海玉产出状况以山料为主,有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仔料。近年来,青海玉以其产量高、质地优而震动了国内玉石市场,其结构、成份、外观以及温润的质地和多样的颜色表明其属于优质玉种。(未完待续)
(整理: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