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石原慎太郎仍然担任东京都知事,其治下的东京都将钓鱼岛“转售”给由其子担任首相的日本政府,那么,老石原掀起的“购岛”风波,是哗众取宠的闹剧,还是处心积虑的政治算计?
如今,这一场景正逐渐成为可能。8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与最大在野党自民党达成口头协议,将在近期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以换取自民党在国会支持包括消费税增税内容的相关法案。尽管日本近年更换首相频繁,但今年有很大不同——这一次,不仅野田佳彦将要下台,民主党也可能失去执政党地位。新上台的很可能是以自民党为首、有地方政党“第三势力”参与的联合政权。
而石原慎太郎之子石原伸晃,目前正是自民党的干事长,距离党总裁位置只有一步之遥。
局面虽然暂时停留于“可能”,却展示了中日关系未来的复杂性:日本国内政治趋于保守,政坛主流“向右转”。尽管中日两国关系的大局相对稳定,但在具体运作中,就像晴空中漂浮着诸多小乌云,随时可能出现短时局部风雨雷电。
如果自民党上台执政,其总裁将成为首相。从目前自民党高层领导人的身上,可以预知一些天气变化的端倪:
自民党现任总裁谷垣祯一近年来每年都在“8?15”当天参拜靖国神社,这也许是受家世影响:他的外祖父影佐祯昭曾于1937年后担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支那”课长、军务课长等职,是侵华日军初期活动的重要指导者。谷垣名字中的“祯”字,就是来自影佐。如果谷垣祯一成为日本首相,因历史问题造成中日关系波动的风险可能增加。
曾于2006~2007年担任首相的安倍晋三,如今是自民党内保守势力的核心。在对外政策上一贯持强硬派立场,力主加强军事力量,并在其任内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甚至对“拥核”问题也表现出兴趣。现在以大阪市长桥下彻为首的“第三势力”正向他靠拢,令安倍在未来自民党执政后地位更为重要,并有复出的可能性。上个世纪30年代,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曾操盘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经济殖民政策,与东条英机等人被并称为“满洲五人”。安倍晋三也是靖国神社的例行访客。
除此之外,在近年来日本媒体的民调中,自民党重臣、前防卫相石破茂一直被认为“最适合做首相”的人选之一。他是日本政坛少见的军事和安全问题专家,力主加强西南防御和岛屿防御,并要求日本为此成立海军陆战队。如果他走上首相位置,可能会在“西南防御“问题上出台实质性的动作。
相对而言,在自民党当前的领导人中,石原伸晃的政治立场相对稳健、温和,但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恐怕又会给外界造成一定疑虑。
上述这些人,是自民党以及日本政坛保守派当前“一批人”、“一代人”的代表。正如一位日本官员所说:“这些人,在你们中国看来也许是偏右的。”在他们的带领下,日本政坛存在向右转的趋势——当然,政客在野之日与在执政期间相比,表现往往有所差异。
在钓鱼岛问题上,虽然石原慎太郎已经同意东京都未来将岛“转售”给日本中央政府,却以要求政府修建避风港、灯塔和导航设施为附加条件。如果届时日本政府是一个保守兼具强硬的政府,就有可能推行这些措施。
另外,在东京都“购岛”的过程中,石原慎太郎也必然会继续各种刺激性举动。石原8月24日表示将在10月前往钓鱼岛并登岛。“如果被逮捕的话,那就逮捕好了。”10月正是日本可能举行大选的时间段,石原选此敏感政治空白期前往登岛,其煽动情绪的手段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中日关系的摩擦,与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有所不同。当年,教科书和靖国神社等历史认识层面的问题是主要矛盾。如今,双方的矛盾焦点是领土、领海等现实利益,这实际上更为敏感复杂,更难以妥协。小泉时期,中日曾经出现过“政冷经热”局面,而今天,双方的关系波动却可能直接影响经济社会领域。因此,在评估中日关系前景时,务必要充分考虑日方国内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
如今,这一场景正逐渐成为可能。8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与最大在野党自民党达成口头协议,将在近期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以换取自民党在国会支持包括消费税增税内容的相关法案。尽管日本近年更换首相频繁,但今年有很大不同——这一次,不仅野田佳彦将要下台,民主党也可能失去执政党地位。新上台的很可能是以自民党为首、有地方政党“第三势力”参与的联合政权。
而石原慎太郎之子石原伸晃,目前正是自民党的干事长,距离党总裁位置只有一步之遥。
局面虽然暂时停留于“可能”,却展示了中日关系未来的复杂性:日本国内政治趋于保守,政坛主流“向右转”。尽管中日两国关系的大局相对稳定,但在具体运作中,就像晴空中漂浮着诸多小乌云,随时可能出现短时局部风雨雷电。
如果自民党上台执政,其总裁将成为首相。从目前自民党高层领导人的身上,可以预知一些天气变化的端倪:
自民党现任总裁谷垣祯一近年来每年都在“8?15”当天参拜靖国神社,这也许是受家世影响:他的外祖父影佐祯昭曾于1937年后担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支那”课长、军务课长等职,是侵华日军初期活动的重要指导者。谷垣名字中的“祯”字,就是来自影佐。如果谷垣祯一成为日本首相,因历史问题造成中日关系波动的风险可能增加。
曾于2006~2007年担任首相的安倍晋三,如今是自民党内保守势力的核心。在对外政策上一贯持强硬派立场,力主加强军事力量,并在其任内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甚至对“拥核”问题也表现出兴趣。现在以大阪市长桥下彻为首的“第三势力”正向他靠拢,令安倍在未来自民党执政后地位更为重要,并有复出的可能性。上个世纪30年代,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曾操盘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经济殖民政策,与东条英机等人被并称为“满洲五人”。安倍晋三也是靖国神社的例行访客。
除此之外,在近年来日本媒体的民调中,自民党重臣、前防卫相石破茂一直被认为“最适合做首相”的人选之一。他是日本政坛少见的军事和安全问题专家,力主加强西南防御和岛屿防御,并要求日本为此成立海军陆战队。如果他走上首相位置,可能会在“西南防御“问题上出台实质性的动作。
相对而言,在自民党当前的领导人中,石原伸晃的政治立场相对稳健、温和,但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恐怕又会给外界造成一定疑虑。
上述这些人,是自民党以及日本政坛保守派当前“一批人”、“一代人”的代表。正如一位日本官员所说:“这些人,在你们中国看来也许是偏右的。”在他们的带领下,日本政坛存在向右转的趋势——当然,政客在野之日与在执政期间相比,表现往往有所差异。
在钓鱼岛问题上,虽然石原慎太郎已经同意东京都未来将岛“转售”给日本中央政府,却以要求政府修建避风港、灯塔和导航设施为附加条件。如果届时日本政府是一个保守兼具强硬的政府,就有可能推行这些措施。
另外,在东京都“购岛”的过程中,石原慎太郎也必然会继续各种刺激性举动。石原8月24日表示将在10月前往钓鱼岛并登岛。“如果被逮捕的话,那就逮捕好了。”10月正是日本可能举行大选的时间段,石原选此敏感政治空白期前往登岛,其煽动情绪的手段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中日关系的摩擦,与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有所不同。当年,教科书和靖国神社等历史认识层面的问题是主要矛盾。如今,双方的矛盾焦点是领土、领海等现实利益,这实际上更为敏感复杂,更难以妥协。小泉时期,中日曾经出现过“政冷经热”局面,而今天,双方的关系波动却可能直接影响经济社会领域。因此,在评估中日关系前景时,务必要充分考虑日方国内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