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或说起这么一类的话:
“哎呀,你们母女俩长得真像啊,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瞧这小伙子,不仅形似其父,连说话的音色都像!”
通俗的话语,反映的是我们人类的遗传现象。人们在这种“相像”中,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一定有某种物质在起作用。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用科学术语告诉你我:这种物质叫“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
1996年7月,诞生于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一只小羊,带给世界一个震惊。这只羊的身世与众不同,她没有通常意义上的父亲和母亲,但却与三只羊有关。小羊是这么产生的:首先,科学家们从芬兰多塞特母绵羊身上取出体细胞,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其核置入第二只羊的去核卵中;通过电脉冲的方法使两者发生融合,最后形成融合细胞。由于电脉冲的作用可以产生类似于自然受精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融合细胞便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胎细胞。再将成活的胚胎细胞转移到第三只母羊的子宫内进一步分化、发育……(见右下图)妊娠148天后,一只体重为6.6千克的白色小绵羊来到这个世界,科学家们为她起名为“Dolly”(多利)。
人们通过电视荧屏或报刊杂志上的图片,看到多利与她的第一位“母亲”——芬兰多塞特母绵羊,长得一模一样:白白的毛,温顺秀气。正因为她俩的基因相同,即有着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可以说多利是芬兰多塞特绵羊的“复制品”。多利的生成过程就叫“克隆”;因此,多利又被称作“克隆羊”。
“克隆”源于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它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作名词时,指的是一个不需要异性交配的无性繁殖系;作动词时,则指利用各种方法产生无性繁殖系的研究或操作过程。克隆羊的问世使“克隆”这个词汇一夜之间热遍全球。
继多利之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也先后宣称他们成功地克隆了猪、牛、猴等动物。动物克隆获得的成功,使一些科学家对克隆人开始产生兴趣。时代的脚步跨入新的世纪,有关“克隆人”的报道日渐增多。意大利著名的人工生育权威塞韦尔里诺·安蒂诺教授在今年初表示,他计划从今年开始克隆婴儿的工作。他说他之所以要克隆人,是为了让那些丈夫不能生育、而妻子又不愿接受别人精子进行人工受孕的夫妇拥有“自己”的孩子。据说,他还考虑要让一些失去爱子(女)的夫妇实现孩子“复活”的愿望。据了解,希望通过克隆技术让死去的亲属复活的人,占克隆人拥护者中的绝大多数。
众所周知,人类一直遵循着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这种“实验室里人为操纵制造生命”的方式给人带来的冲击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科学家以及研究相关伦理道德问题的专家对克隆人是怎么看的呢?记者近日进行了专题采访。
作为一名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大协作的中国科学家,杨焕明教授首先向记者描述了他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结束后的心情:当我们知道越多时,越感到未知领域的宽阔和深邃;当我们为人类奥秘被逐步揭示而振奋时,又不得不为它带来的诸多问题而忧虑。
的确,基因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涉及伦理、道德及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基因毕竟不同一般物质,它既记录着一个生命的奥秘又包含着这个生命的所有隐私。试想一下,假如一个医生掌握了一个女孩的遗传密码,现在她虽然很苗条健康,但从遗传密码中预知今后她会肥胖、甚至会患乳腺癌。那么,应该让谁先得到这个消息呢?是她本人还是亲属?是她的老板还是她的男友?保险公司会不会因为她在若干年后所患重病而拒绝为其保险或索取“基因信息预测疾病”的额外保险?“克隆人”,则是更令人担忧的问题。
邱仁宗研究员认为,国外“克隆人”的宣传实有新闻炒作之嫌。我们的原则是,无论哪个国家的科学家要克隆人,首先得拿出证据给公众,给立法机关,证明你所做的一切不会导致不良后果。他说,我们都知道,克隆羊多利是经历了277次试验后结下的惟一硕果,在此之前的276次试验均告失败。克隆羊尚且存在这么多不可知的问题,更何况克隆人!如果在克隆人的过程中,夭折一批,或出现“废品”:少一只胳膊、多一条腿以及不可预料的残缺怪异者,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人为导致的死亡或残疾的“人”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说,就目前来看,克隆技术本身的安全性并不高,因为在克隆过程
中,往往会造成遗传物质的损伤。即使科学家能够复制出生物缺陷很少的“克隆人”,除了伦理道德上的问题外,还存在由什么样的人掌握这个技术的问题。历史上一些战争罪犯如希特勒就是利用先进技术达到反人类的目的。假如克隆人的技术被这样的狂人或可怕的组织所利用,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邱仁宗研究员补充说,克隆人在家庭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是父子或母女,还是兄弟或姐妹?克隆人作为他人的复制品出现,他究竟是谁?他的尊严是什么?他具有怎样的社会属性?这一系列问题必定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我们反对克隆人。
杨焕明教授说,克隆人使我们面临的是与另一“自我”打交道。他动情地说,我们是自然的孩子,不要随意改变!事实证明,科学是把双刃剑,这把剑应当掌握在正直的、勇敢的、高瞻远瞩的科学家手中。科学家做好事就是个“菩萨”,若做坏事则是个魔鬼。因此,公众应当睁大眼睛盯住科学家。我们的社会要保证公众对生命研究的知情权。
据了解,我国生命科学界在克隆方面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基础和疾病治疗上。如利用克隆技术建立起稳定的动物模型,以揭示基因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又如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如皮肤、神经、肌肉)进行治疗性移植,可避免目前导致移植失败的最大难题——排异反应的出现。陈竺院士指出,我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伦理道德的国度,“医者仁术也”始终贯穿在我们的文化中。神农尝百草,医生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不能只图技术的发展,更应注重人类的和谐发展。他希望我国的基因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能够在符合我国国情的伦理观及国际公认的伦理原则指导下不断前进。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基因技术成果的应用趋利避害,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