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老师应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的心理学的角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园生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应创立稳定的辅导机制和相应的应急预案。笔者从当前幼儿园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入手,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的对策。
【關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幼儿园生由于年龄较小、各方面认识不足、阅历较浅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幼儿园生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具体而言,幼儿园生并没有完善的认知系统,很多时候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不知何去何从,因此,幼儿园生更需要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引导的主要目的在于助力幼儿园生在心理层面树立正确的认知。在幼儿园生这个阶段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为同学们指明发展和选择的方向,为其人生树立正确的导向,进而为其长期的心身发展生涯构建奠定优良的基础。
1 现阶段幼儿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许多学校虽然已经面向幼儿园生开展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对于心理学研究程度不足
在各个老师共同参与德育课程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老师对于心理学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观念甚至会有出入,此外,也会出现老师心理学水平较低,不了解儿童心理学的状况,因此,老师应积极提升个人的心理学素养,尤其要深入了解幼儿园阶段的心理学知识。
1.2没有建立长效的机制
在幼儿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很难定期开展,并且缺乏长效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与功效无法充分实现。而且,幼儿园生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其心理与认知处于不稳定的阶段,也就是说,随着幼儿园生的成长,幼儿园生的生理、心理与认知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无法及时关注同学们的变化,因此幼儿园生与老师的沟通必将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
1.3 没有建立应急的机制
幼儿园生心理的发展与成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因素影响幼儿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自然灾害的突然降临、意外事故的突然来临等都将对幼儿园生的心理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将伴随着儿童的终生并造成永久的阴影。因此,对于幼儿园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急机制不可或缺,这将使幼儿园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得到及时的调解。
2 幼儿园德育工作的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幼儿园德育工作中暴露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2.1 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毋庸置疑,老师应提升个人的心理学知识,但需要明确的是,老师应以自身的学科作为学习心理学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找到本学科与心理学的最佳结合方式。而且,老师应以教学工作为导向,研究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学知识,这样,当老师面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园生时,依然可以有效的完成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此之外,老师应重视与幼儿园生交流的畅通性。就心理学的知识而言,老师往往不曾得到专业的培训,所以老师在个人学习的过程中必将出现一定的难题。因此,心理学知识的习得离不开校方组织的集体培训,这样,老师将得到专业知识心理学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心理学水平必将得以提升。需要指出的是,一线老师的经验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不能忽视一线老师经验的交流,交流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老师在互相学习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也将有所提升。
2.2 建立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所以,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系统性学习方法。然而,在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开展中,许多老师实行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这就忽略了知识的连贯性,这不仅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而且也很难实现学以致用的转化。因此,为了提高幼儿园阶段德育课程的质量,老师应注重系统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3 建立应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老师应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广泛阅读,促成心理健康教育应急机制的建立。需要注意的是,应急预案的建立必须满足能够应对大多数学生面对突发情况的心理问题。为了落实方案的可行性,老师可以组织一定的演练工作,从理论上使之完备。
3. 结束语
老师应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进行筹划,将德育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找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各个幼儿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师的的教学工作中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充分展现,最终达到提升德育教学质量的目标,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性格。
参考文献:
[1]李田梅.幼儿园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141-142.
[2]蔡抒蓉.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139.
[3] 赵将国.幼儿园阶段如何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J].成功(教育),2013(18):91.
【關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幼儿园生由于年龄较小、各方面认识不足、阅历较浅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幼儿园生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具体而言,幼儿园生并没有完善的认知系统,很多时候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不知何去何从,因此,幼儿园生更需要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引导的主要目的在于助力幼儿园生在心理层面树立正确的认知。在幼儿园生这个阶段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为同学们指明发展和选择的方向,为其人生树立正确的导向,进而为其长期的心身发展生涯构建奠定优良的基础。
1 现阶段幼儿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许多学校虽然已经面向幼儿园生开展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对于心理学研究程度不足
在各个老师共同参与德育课程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老师对于心理学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观念甚至会有出入,此外,也会出现老师心理学水平较低,不了解儿童心理学的状况,因此,老师应积极提升个人的心理学素养,尤其要深入了解幼儿园阶段的心理学知识。
1.2没有建立长效的机制
在幼儿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很难定期开展,并且缺乏长效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与功效无法充分实现。而且,幼儿园生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其心理与认知处于不稳定的阶段,也就是说,随着幼儿园生的成长,幼儿园生的生理、心理与认知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无法及时关注同学们的变化,因此幼儿园生与老师的沟通必将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
1.3 没有建立应急的机制
幼儿园生心理的发展与成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因素影响幼儿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自然灾害的突然降临、意外事故的突然来临等都将对幼儿园生的心理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将伴随着儿童的终生并造成永久的阴影。因此,对于幼儿园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急机制不可或缺,这将使幼儿园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得到及时的调解。
2 幼儿园德育工作的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幼儿园德育工作中暴露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2.1 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毋庸置疑,老师应提升个人的心理学知识,但需要明确的是,老师应以自身的学科作为学习心理学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找到本学科与心理学的最佳结合方式。而且,老师应以教学工作为导向,研究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学知识,这样,当老师面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园生时,依然可以有效的完成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此之外,老师应重视与幼儿园生交流的畅通性。就心理学的知识而言,老师往往不曾得到专业的培训,所以老师在个人学习的过程中必将出现一定的难题。因此,心理学知识的习得离不开校方组织的集体培训,这样,老师将得到专业知识心理学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心理学水平必将得以提升。需要指出的是,一线老师的经验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不能忽视一线老师经验的交流,交流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老师在互相学习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也将有所提升。
2.2 建立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所以,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系统性学习方法。然而,在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开展中,许多老师实行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这就忽略了知识的连贯性,这不仅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而且也很难实现学以致用的转化。因此,为了提高幼儿园阶段德育课程的质量,老师应注重系统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3 建立应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老师应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广泛阅读,促成心理健康教育应急机制的建立。需要注意的是,应急预案的建立必须满足能够应对大多数学生面对突发情况的心理问题。为了落实方案的可行性,老师可以组织一定的演练工作,从理论上使之完备。
3. 结束语
老师应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进行筹划,将德育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找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各个幼儿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师的的教学工作中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充分展现,最终达到提升德育教学质量的目标,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性格。
参考文献:
[1]李田梅.幼儿园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141-142.
[2]蔡抒蓉.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139.
[3] 赵将国.幼儿园阶段如何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J].成功(教育),2013(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