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4位海归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创业者在回国创业的原因、创业过程以及存在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了建议。结果显示,海归回国创业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家庭与个人原因和国家政策与产业的吸引两个方面。创业团队、资金、交流与服务平台、国际化视野下对企业理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填补政策漏洞、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创造舒适的创业环境、设立创业交流平台,联合社会各界为海归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
关键词:温州 华侨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a)-183-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当前的国际竞争,重点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1]。海归(属于“海归”)人才从国外学成归来,积聚大量专业知识以及专利,积累了众多人脉,卓越的语言沟通能力使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能够顺利引进国内,他们不仅可以让国外技术走进来,也可以让国内优秀产品走出去,形成其独特创业优势;他们还配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经济转型,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助推动力[2]。本文首先回顾以往国内外各位专家在华侨回归创业方面的文献,阐述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其次重点分析创业者回温创业的原因、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关于海归创新创业研究,海内外专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国外的研究包括对海归创业的分类、软件以及女性创业等问题的研究。Cerase(1974)对从美国回到意大利南部的海归243人进行了研究,根据归国期望和原籍显示状况,把海归分为失败式回国、保守式回国、退休式回国和创业创新式四类。研究表明,原籍国传统的权利与交织的利益关系是海归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最大阻力。Raj(2203)对印度软件产业的海归创业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在创业前曾到海外软件技术公司任职的海归,能够迅速推动印度软件技术产业与国际接轨。Alon(2010)等对6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6名无海外留学背景的成功女士12名进行了案例调查。主要通过对个人职业发展和其创业成长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海归女性创业者不仅学历高于无海外背景创业者,从事企业高管时间比较早,而且在调动国外关系、资源以及知识等方面也高于无海外背景创业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归群体不断扩大,国内关于海归回国创业研究在逐渐增多。但对于温州创业园群体的创业研究比较缺乏。李乾温,蔡慧慧(2016)以EBSCO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以及硕博论文库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海归创业研究现状—海归创业研究评述—海归创业未来研究方向”的研究思路对海归回国创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关于海归创业的系统研究稍早于国内,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海归创业的研究有后来居上之势”。胡洪浩(2014)在回顾以往宏观层面的海归创业研究基础上,重点对微观的研究视角与模型进行梳理,并就海归创业未来研究方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未来海归创业未来研究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海归创业者与创业环境的立体式互动问题;第二,海归创业团队化问题;第三,海归创业的失败学习问题。胡洪浩(2014)、李乾温,蔡慧慧(2016)研究的共同点是未来海归创业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创业团队问题研究”。
许国成(2013)从时间维度(1998年、2001年和2008年)和内容维度对杭州市吸引海归人才政策制定发展历程的梳理。并“以杭州4所高中即将出国留学的206位“准海归”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政策了解度、政策满意度和归国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许国成同时针对杭州市吸引留学人才来杭就业创业提出了建议。如:扩展政策宣传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健全政府有关部门对留学归国人员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和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引导留学归国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张一力(2017)指出:“乡情和政策是吸引海归的主要原因”。同时他也强调,海归在回国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部分财政补助不及时,承诺的政策艰难落实;配套设施及服务的滞后拖累企业效率和企业发展;长夜环境由待提升导致留才难。”
2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2.1 研究方法
2017年4月开始,笔者在温州市外侨办、市侨联等有关机构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深入访谈,收集了4位回温创业的海归(留学生)创业的案例,并对他们的创业经历、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
2.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的4位访谈对象均是男性,年龄最大的创业者46岁,最小的27岁;最早出国时间为1999年,最晚出国时间为2008年;留学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创业者温州籍3人,非温州籍1人;最高学历博士,最低学历本科;所学专业分别是计算机、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无机化学与工程;回国原因主要有家庭与个人原因和国家政策与产业的吸引两大类;从事行业有所差异,有外贸行业、教育行业、旅游行业、高分子合成行业;创业年限2~10年不等;公司规模最大50人,最少4人。本次调查创业者案例,虽不能代表温州所有归国华侨创业行业,但在一定程度上放映了创业者在温创业的一般特征。
3 调研内容与分析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海归创业者回温创业的原因、创业的过程以及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政府政策的认知等方面有所差异。
3.1 华侨回温创业的原因
根据本次调研数据,4位海归创业者回温创业的原因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由于家庭与个人原因回国创业。采访中,A表示“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又因我是独生子,父母也希望回国发展”。B说:“在法国留学期间,发现回国发展的机会比法国多一些。比如:法国的电子行业发展滞后。其次是家庭原因,因为我和我爱人都是独生子,老人年级也都大了”。C说:“至今,父亲、母亲两方的亲戚家所有的孩子都在国外,家里的长辈希望部分晚辈能回国发展。我2007年高中三年级时开始一个人在上海生活,自己是独生子,常年在外,父母很担心”。第二,中国国家政策与相关产业的吸引。针对“为什么来温工作”这一问题,D的回答是“国家政策与产业的吸引。我所从事研究与产业(新型生物高分子的结构设计及产业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主要是通過聚乳酸等生物高分子结构的优化,提升其熔体强度、韧性、耐热性、抗冲击强度等性能,替代传统石化高分子材料,开发笔用材料、3D打印耗材、一次性餐饮用品、发泡包装材料等产品。)在中国有较大的市场,同时想把所学贡献给国家建设。” 通过以上案例发现,“孝敬老人,回报家乡,回报祖国”是回温创业者的心愿,同时也是海归自我价值观的体现。他们把在外所学或创业的经验带回祖国,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政府为了吸引海归回国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2003年3月1日起,温州市开始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这一制度的推出,“标志着温州市的人才引进方式已经从过去以迁户口,转关系为特征的‘刚性’引进,逐步扩充到人才居住证这种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来去自由的人才‘柔性’引进新模式,打破了人才的户籍限制”。再如:温州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温州市留学人员创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每年安排300万元作为留学人员创业资金,主要支持入驻温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留学人员串岗企业、留学人员企业开展可以项目孵化等。”
3.2 创业过程以及困难
本次调查过程中,笔者听的最多的就是“创业难”三个字。A在英国留学期间的第一份工作是厨房洗碗工。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辞掉了饭店的工作,开始做手表生意,把中国制造的手表带到英国去卖。2008年回国后在温州市内创立了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但由于市场和公司规模无法与其他大型咨询公司竞争,从而导致客户流失。其结果公司于2011年宣布解散。但A没有放弃创业,借助以前在英国做手表生意的经验,经过多方努力,与瑞士格雷曼达手表企业达成了协议,并成为格雷曼达手表的中国总代理。
B告诉笔者“最大困难是办理相关手续问题,程序过于繁琐。政府服务机构不够明了,建议设立专门部门帮助创业者办理各种手续,少走弯路。其次是交流平台不足。如果政府提供或搭建一个和外界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此平台和北上广杭州等地进行沟通、相互学习。现在是国际化时代,虽在温州创业,仅关注温州市场以及动态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放眼世界。”
团队不成熟和资金不足是C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C说:“刚开始我和一位朋友合伙创业。起初,家人投资了一部分资金给我们。因为经常去日本收集资料以及相关文案,前半年只是投资没有收入因此合伙人提出退出。当时是我最痛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撑着。慢慢地通过北京、上海的关系打开了市场。此外,因为资金不足从而导致公司场所变更。另外,政府对创业者要求过高,从而形成了入驻创业园难、申请难等问题。而且,政府发布的相关信息具有针对性,像我们这样小微的创业者没有渠道获得政府相关信息。”
D称:“我们这个行业在短时间内很难出成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做科研之后才能转化成产品。但温州众多企业家风险投资不够。或者说企业家的目光不够长远。总体来看,温州企业家的层次与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企业家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很多专家来温后因找不到与自己科研项目比配的企业而离开。”
通过以上4位创业者的经历可以看出,创业团队(人才)、资金、交流与服务平台、国际化视野下对企业理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何改善或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问题,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华侨回归创业政策建议
4.1 对创业者和创业行业进行系统划分、合理定位
目前政府对创业者以及创业行业的定位过于笼统。如果政府能够对创业者以及创业行业进行合理定位、细化各个行业,针对不同的创业者以及行业制定相关的政策。比如:对创业者以及行业进行彻底分类或具体划分。根据笔者调研结果显示,温州留学生创业园,实际上并不针对的是留学生回国创业。进驻该创业园的大多数企业也并非归国留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政府只是把留学生回国创业作为一个战略口号,没有从实际行动中真正重視留学生回国创业。而真正想在温州创业的人,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关系,人脉找适合自己创业的环境。
4.2 建立相关创业交流与服务平台
采访中,创业者强调“创业交流与服务平台比资金资助更重要(B的采访)”。如:政府设立相关高效的协调机构,整合人事、劳动、侨务、计划发展、教育、工商以及税务等相关部门的资源,统一协调器工作、简化工作流程与手续环节,为创业者创业提供全方位、周到的服务。政府在提供资金和场所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交流平台,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积极有效的提供各项服务。此外,政府提供或搭建一个和外界交流的平台,创业者可以通过此平台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沟通、相互学习。“国际化时代,虽在温州创业,仅关注温州市场以及动态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放眼世界”,B在采访中强调。
4.3 提高和完善工作和生活环境
现阶段政府为了海归创业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如解决车子、房子、上学、减税免租等。其实对华侨来说,更希望政府能够积极改善国内现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短期来看,这些政策的确可以激励和帮助华侨回国创业,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对没有海外背景的创业人员的不尊重。C在采访中说:“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一批人才,但是最终他们还是要离开温州。用他们的话讲,在温州工作没有归属感。这种问题不仅体现在一般工作员工身上,而且很多公司以及创业高管、老板同样”。因此,政府提供一个公平公正、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创业人员创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4.4 关注“小微”创业者与政府培训费用问题
目前,政府重视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创业,对一般留学回国创业者关注与支持不够。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不重视小企业,何谈大企业?此外,关于政府举办的一系列创业培训活动,C说:“今年在某酒店举办温州市企业家座谈会,收费相当高,要1000元。其实我们也非常想参加这样的座谈会,向有名或成功人士学习。但是,作为一名刚开始创业的留学生来讲,不愿意拿出1000元来去听讲座。反之,会把这1000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因此,建议政府部门相关座谈会或研讨会,收费不要过高。”
4.5 政府做好人才与企业的接洽工作
政府在引进人才之前首先必须考虑被引进的人才与当地企业是否对口以及在引进之后积极主动的帮助被引进人才与当地企业接洽。加强引进人才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已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 除以上五点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重视“科研团队”人才引进、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政府政策导向。创业者自身也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创业团队建设”方面需要加强。
5 结语
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于行动》的公布,“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展开了。海归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国家把海归视为国家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出有关留学人才引进计划,鼓励留学人员归国工作以及以各种形式服务祖国。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填补政策漏洞、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创造舒适的创业环境、设立创业交流平台,联合社会各界为华侨回归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伟南,李雅,柏杰,等.中国海归创业现状调查及实现路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4).
[2] 周玮.天生全球化企业海归人才创业分析[J].管理观察, 2015(20).
[3] Cerase F.P. Expectations and Reality:A Case Study of Return migrati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Southern Italy,[J].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74,8(2).
[4] Dhoolela S.Raj. Where are you from? Middle-class migrants in the modern worl d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5] Alon I, Misatie, Warnecke T , Et AL. Woman entrepreneurs and China’s economy: returnees and non-returness, a comparative Study[R].Working Paper,2010.
[6] 李乾溫,蔡慧慧.海归创业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探析[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6(5).
[7] 胡洪浩.海归创业研究前沿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7).
[8] 许国成.杭州市吸引“海归”政策与“准海归”政策感知度研究[J].中国外资,2013(289).
[9] 张一力.温州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研究[EB/OL].温州日报瓯网, 2017-07-17.
[10] 陆健(记者).建立“柔性”引进人才新模式 温州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N].光明日报,2003-04-09.
[11] 苏龙(记者).海外学子支持“海归”创业 温州每年设300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6-13.
[12] 孟醒,程晨.海归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 2009(18).
①基金项目:2017年温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7WSK052)。
作者简介:徐辉(1978-),男,陕西咸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移民与地域研究。
关键词:温州 华侨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a)-183-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当前的国际竞争,重点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1]。海归(属于“海归”)人才从国外学成归来,积聚大量专业知识以及专利,积累了众多人脉,卓越的语言沟通能力使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能够顺利引进国内,他们不仅可以让国外技术走进来,也可以让国内优秀产品走出去,形成其独特创业优势;他们还配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经济转型,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助推动力[2]。本文首先回顾以往国内外各位专家在华侨回归创业方面的文献,阐述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其次重点分析创业者回温创业的原因、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关于海归创新创业研究,海内外专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国外的研究包括对海归创业的分类、软件以及女性创业等问题的研究。Cerase(1974)对从美国回到意大利南部的海归243人进行了研究,根据归国期望和原籍显示状况,把海归分为失败式回国、保守式回国、退休式回国和创业创新式四类。研究表明,原籍国传统的权利与交织的利益关系是海归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最大阻力。Raj(2203)对印度软件产业的海归创业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在创业前曾到海外软件技术公司任职的海归,能够迅速推动印度软件技术产业与国际接轨。Alon(2010)等对6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6名无海外留学背景的成功女士12名进行了案例调查。主要通过对个人职业发展和其创业成长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海归女性创业者不仅学历高于无海外背景创业者,从事企业高管时间比较早,而且在调动国外关系、资源以及知识等方面也高于无海外背景创业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归群体不断扩大,国内关于海归回国创业研究在逐渐增多。但对于温州创业园群体的创业研究比较缺乏。李乾温,蔡慧慧(2016)以EBSCO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以及硕博论文库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海归创业研究现状—海归创业研究评述—海归创业未来研究方向”的研究思路对海归回国创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关于海归创业的系统研究稍早于国内,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海归创业的研究有后来居上之势”。胡洪浩(2014)在回顾以往宏观层面的海归创业研究基础上,重点对微观的研究视角与模型进行梳理,并就海归创业未来研究方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未来海归创业未来研究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海归创业者与创业环境的立体式互动问题;第二,海归创业团队化问题;第三,海归创业的失败学习问题。胡洪浩(2014)、李乾温,蔡慧慧(2016)研究的共同点是未来海归创业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创业团队问题研究”。
许国成(2013)从时间维度(1998年、2001年和2008年)和内容维度对杭州市吸引海归人才政策制定发展历程的梳理。并“以杭州4所高中即将出国留学的206位“准海归”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政策了解度、政策满意度和归国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许国成同时针对杭州市吸引留学人才来杭就业创业提出了建议。如:扩展政策宣传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健全政府有关部门对留学归国人员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和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引导留学归国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张一力(2017)指出:“乡情和政策是吸引海归的主要原因”。同时他也强调,海归在回国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部分财政补助不及时,承诺的政策艰难落实;配套设施及服务的滞后拖累企业效率和企业发展;长夜环境由待提升导致留才难。”
2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2.1 研究方法
2017年4月开始,笔者在温州市外侨办、市侨联等有关机构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深入访谈,收集了4位回温创业的海归(留学生)创业的案例,并对他们的创业经历、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
2.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的4位访谈对象均是男性,年龄最大的创业者46岁,最小的27岁;最早出国时间为1999年,最晚出国时间为2008年;留学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创业者温州籍3人,非温州籍1人;最高学历博士,最低学历本科;所学专业分别是计算机、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无机化学与工程;回国原因主要有家庭与个人原因和国家政策与产业的吸引两大类;从事行业有所差异,有外贸行业、教育行业、旅游行业、高分子合成行业;创业年限2~10年不等;公司规模最大50人,最少4人。本次调查创业者案例,虽不能代表温州所有归国华侨创业行业,但在一定程度上放映了创业者在温创业的一般特征。
3 调研内容与分析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海归创业者回温创业的原因、创业的过程以及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政府政策的认知等方面有所差异。
3.1 华侨回温创业的原因
根据本次调研数据,4位海归创业者回温创业的原因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由于家庭与个人原因回国创业。采访中,A表示“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又因我是独生子,父母也希望回国发展”。B说:“在法国留学期间,发现回国发展的机会比法国多一些。比如:法国的电子行业发展滞后。其次是家庭原因,因为我和我爱人都是独生子,老人年级也都大了”。C说:“至今,父亲、母亲两方的亲戚家所有的孩子都在国外,家里的长辈希望部分晚辈能回国发展。我2007年高中三年级时开始一个人在上海生活,自己是独生子,常年在外,父母很担心”。第二,中国国家政策与相关产业的吸引。针对“为什么来温工作”这一问题,D的回答是“国家政策与产业的吸引。我所从事研究与产业(新型生物高分子的结构设计及产业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主要是通過聚乳酸等生物高分子结构的优化,提升其熔体强度、韧性、耐热性、抗冲击强度等性能,替代传统石化高分子材料,开发笔用材料、3D打印耗材、一次性餐饮用品、发泡包装材料等产品。)在中国有较大的市场,同时想把所学贡献给国家建设。” 通过以上案例发现,“孝敬老人,回报家乡,回报祖国”是回温创业者的心愿,同时也是海归自我价值观的体现。他们把在外所学或创业的经验带回祖国,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政府为了吸引海归回国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2003年3月1日起,温州市开始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这一制度的推出,“标志着温州市的人才引进方式已经从过去以迁户口,转关系为特征的‘刚性’引进,逐步扩充到人才居住证这种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来去自由的人才‘柔性’引进新模式,打破了人才的户籍限制”。再如:温州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温州市留学人员创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每年安排300万元作为留学人员创业资金,主要支持入驻温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留学人员串岗企业、留学人员企业开展可以项目孵化等。”
3.2 创业过程以及困难
本次调查过程中,笔者听的最多的就是“创业难”三个字。A在英国留学期间的第一份工作是厨房洗碗工。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辞掉了饭店的工作,开始做手表生意,把中国制造的手表带到英国去卖。2008年回国后在温州市内创立了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但由于市场和公司规模无法与其他大型咨询公司竞争,从而导致客户流失。其结果公司于2011年宣布解散。但A没有放弃创业,借助以前在英国做手表生意的经验,经过多方努力,与瑞士格雷曼达手表企业达成了协议,并成为格雷曼达手表的中国总代理。
B告诉笔者“最大困难是办理相关手续问题,程序过于繁琐。政府服务机构不够明了,建议设立专门部门帮助创业者办理各种手续,少走弯路。其次是交流平台不足。如果政府提供或搭建一个和外界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此平台和北上广杭州等地进行沟通、相互学习。现在是国际化时代,虽在温州创业,仅关注温州市场以及动态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放眼世界。”
团队不成熟和资金不足是C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C说:“刚开始我和一位朋友合伙创业。起初,家人投资了一部分资金给我们。因为经常去日本收集资料以及相关文案,前半年只是投资没有收入因此合伙人提出退出。当时是我最痛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撑着。慢慢地通过北京、上海的关系打开了市场。此外,因为资金不足从而导致公司场所变更。另外,政府对创业者要求过高,从而形成了入驻创业园难、申请难等问题。而且,政府发布的相关信息具有针对性,像我们这样小微的创业者没有渠道获得政府相关信息。”
D称:“我们这个行业在短时间内很难出成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做科研之后才能转化成产品。但温州众多企业家风险投资不够。或者说企业家的目光不够长远。总体来看,温州企业家的层次与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企业家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很多专家来温后因找不到与自己科研项目比配的企业而离开。”
通过以上4位创业者的经历可以看出,创业团队(人才)、资金、交流与服务平台、国际化视野下对企业理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何改善或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问题,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华侨回归创业政策建议
4.1 对创业者和创业行业进行系统划分、合理定位
目前政府对创业者以及创业行业的定位过于笼统。如果政府能够对创业者以及创业行业进行合理定位、细化各个行业,针对不同的创业者以及行业制定相关的政策。比如:对创业者以及行业进行彻底分类或具体划分。根据笔者调研结果显示,温州留学生创业园,实际上并不针对的是留学生回国创业。进驻该创业园的大多数企业也并非归国留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政府只是把留学生回国创业作为一个战略口号,没有从实际行动中真正重視留学生回国创业。而真正想在温州创业的人,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关系,人脉找适合自己创业的环境。
4.2 建立相关创业交流与服务平台
采访中,创业者强调“创业交流与服务平台比资金资助更重要(B的采访)”。如:政府设立相关高效的协调机构,整合人事、劳动、侨务、计划发展、教育、工商以及税务等相关部门的资源,统一协调器工作、简化工作流程与手续环节,为创业者创业提供全方位、周到的服务。政府在提供资金和场所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交流平台,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积极有效的提供各项服务。此外,政府提供或搭建一个和外界交流的平台,创业者可以通过此平台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沟通、相互学习。“国际化时代,虽在温州创业,仅关注温州市场以及动态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放眼世界”,B在采访中强调。
4.3 提高和完善工作和生活环境
现阶段政府为了海归创业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如解决车子、房子、上学、减税免租等。其实对华侨来说,更希望政府能够积极改善国内现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短期来看,这些政策的确可以激励和帮助华侨回国创业,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对没有海外背景的创业人员的不尊重。C在采访中说:“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一批人才,但是最终他们还是要离开温州。用他们的话讲,在温州工作没有归属感。这种问题不仅体现在一般工作员工身上,而且很多公司以及创业高管、老板同样”。因此,政府提供一个公平公正、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创业人员创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4.4 关注“小微”创业者与政府培训费用问题
目前,政府重视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创业,对一般留学回国创业者关注与支持不够。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不重视小企业,何谈大企业?此外,关于政府举办的一系列创业培训活动,C说:“今年在某酒店举办温州市企业家座谈会,收费相当高,要1000元。其实我们也非常想参加这样的座谈会,向有名或成功人士学习。但是,作为一名刚开始创业的留学生来讲,不愿意拿出1000元来去听讲座。反之,会把这1000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因此,建议政府部门相关座谈会或研讨会,收费不要过高。”
4.5 政府做好人才与企业的接洽工作
政府在引进人才之前首先必须考虑被引进的人才与当地企业是否对口以及在引进之后积极主动的帮助被引进人才与当地企业接洽。加强引进人才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已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 除以上五点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重视“科研团队”人才引进、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政府政策导向。创业者自身也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创业团队建设”方面需要加强。
5 结语
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于行动》的公布,“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展开了。海归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国家把海归视为国家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出有关留学人才引进计划,鼓励留学人员归国工作以及以各种形式服务祖国。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填补政策漏洞、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创造舒适的创业环境、设立创业交流平台,联合社会各界为华侨回归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伟南,李雅,柏杰,等.中国海归创业现状调查及实现路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4).
[2] 周玮.天生全球化企业海归人才创业分析[J].管理观察, 2015(20).
[3] Cerase F.P. Expectations and Reality:A Case Study of Return migrati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Southern Italy,[J].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74,8(2).
[4] Dhoolela S.Raj. Where are you from? Middle-class migrants in the modern worl d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5] Alon I, Misatie, Warnecke T , Et AL. Woman entrepreneurs and China’s economy: returnees and non-returness, a comparative Study[R].Working Paper,2010.
[6] 李乾溫,蔡慧慧.海归创业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探析[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6(5).
[7] 胡洪浩.海归创业研究前沿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7).
[8] 许国成.杭州市吸引“海归”政策与“准海归”政策感知度研究[J].中国外资,2013(289).
[9] 张一力.温州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研究[EB/OL].温州日报瓯网, 2017-07-17.
[10] 陆健(记者).建立“柔性”引进人才新模式 温州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N].光明日报,2003-04-09.
[11] 苏龙(记者).海外学子支持“海归”创业 温州每年设300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6-13.
[12] 孟醒,程晨.海归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 2009(18).
①基金项目:2017年温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7WSK052)。
作者简介:徐辉(1978-),男,陕西咸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移民与地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