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逆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机制研究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uery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CPT)逆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伊马替尼耐药的相关机制。

方法

选择2016年至2020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例CML患者,分别采集初诊和伊马替尼耐药状态下的肝素化骨髓血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初诊时采集的单个核细胞依次命名为A1~E1,伊马替尼耐药后采集的单个核细胞分别命名为A2~E2。使用人CML野生型K562细胞株(K562-W),采用低浓度伊马替尼小剂量逐步加量的方法,获得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细胞(K562-R)。采用20 μg/L CPT培养K562-R细胞,设为CPT-K562-R细胞组。CCK-8法检测细胞对伊马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K562-W、K562-R细胞构建CML移植瘤裸鼠模型,将裸鼠分为K562-W、K562-R、CPT-K562-R移植瘤组,三组均经口灌注伊马替尼,CPT-K562-R组同时皮下注射CPT;比较三组裸鼠移植瘤在伊马替尼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肿瘤体积,以及三组裸鼠的存活时间。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K562细胞株及其移植瘤组织中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4(EphB4)、髓细胞白血病蛋白1(Mcl-1)蛋白水平的变化。

结果

5例CML患者A2~E2细胞中EphB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A1~E1细胞增高(均P<0.01)。K562-W、K562-R、CPT-K562-R细胞对伊马替尼的IC50分别为(0.160±0.015)mg/L、(5.450±0.460)mg/L、(0.300±0.0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65,P<0.01)。K562-W组细胞中EphB4、Mcl-1蛋白均呈低水平表达(0.54±0.02和0.70±0.08);K562-R组细胞中EphB4、Mcl-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3.04±0.11和2.88±0.04);CPT-K562-R组细胞中EphB4、Mcl-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0.57±0.03和0.38±0.04)。伊马替尼治疗前,K562-W、K562-R和CPT-K562-R移植瘤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9,P=0.68),提示裸鼠移植瘤成瘤均衡;伊马替尼治疗结束后三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6,P<0.01)。K562-W、K562-R和CPT-K562-R移植瘤组裸鼠存活时间分别为(18.5±3.3)d、(10.0±2.4)d、(17.5±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5,P<0.01)。K562-W移植瘤组中EphB4、Mcl-1蛋白均呈低水平表达(0.55±0.06和0.67±0.06);K562-R移植瘤组中EphB4、Mcl-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95±0.08和6.21±0.53);CPT-K562-R移植瘤组中EphB4、Mcl-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0.59±0.04和0.37±0.04),且接近K562-W移植瘤组的水平。

结论

CPT可能通过抑制EphB4、Mcl-1表达,增强CML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这可能是一种伊马替尼治疗靶向通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检测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早发型败血症(EO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儿科90例GBSEOS新生儿作为研究组,以1:1配对原则选取孕母GBS定植新生儿90例作为对照Ⅰ组、正常新生儿90例作为对照Ⅱ组。对比3组及研究组不同临床特征患儿脐动脉血趋化因子CX3C配体3(CX3CL3)、趋化因子CXC配体9(CXCL9)、趋化因子CXC配体10(CXCL10)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趋化因子配体水平与临床特征间关系及预测新
美国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说:“一切教育效果的评判标准,都涉及学生究竟学了多少、学得如何以及继续学习的潜力与愿望。”一种教学主张,一项教改实验,其是否先进、成功,依然要以学生这一主体在学了多少(知识技能)、学得如何(过程、方法)以及继续学习的潜力、愿望(情感态度)这三个方面的表现为评判依据。我提出的“走向智慧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主张,正是基于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虑而提出的。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
目的建立L-02脂肪肝细胞模型,观察欧芹根总黄酮对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游离脂肪酸(FFA)溶液建立L-02脂肪肝细胞模型,筛选最佳药物干预浓度。分化成熟的细胞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分别干预,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丙二醛(MDA)水平;qRT-PCR、WB检测细胞中脂联素(ADPN)、脂联素受体(ADIPOR-2)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出的药物最佳干预浓度为50μg/mL。药物治疗组的TC、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酒精性
目的探讨犬急性冠脉闭塞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10~13个月龄的犬15只,抽取犬静脉血体外制备混合性血栓,经介入术将体外制备的混合性血栓置入冠状动脉内建立犬急性冠脉闭塞模型。于术前、闭塞时、闭塞后30 min、1 h、2 h采集比格犬新鲜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阳性率及血小板-白细胞结合物(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占总白细胞T、单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与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3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后1周、2周研究组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