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音乐知识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们初步理解和掌握音乐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识谱能力,发展学生听觉能力,增强学生音乐记忆力,为进一步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打下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紧紧围绕以上目标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音、画结合的方式学习力度、速度
力度、速度的掌握最易使学生茫然,多强多弱的声音才能表现歌曲的力度,多快多慢的速度能表现歌曲的情绪。为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其方法,教学中通过唱、讲、表现、再创造的方法来学习知识效果很好 。课例:
唱:首先将三声部的练习曲《东方太阳出来了》合成一个声部让学生演唱完成,这样由难化简使学生很容易将旋律唱准。如:
51 11 33 1 | 55 3 11 5 | 5 - - - ‖
东方 太阳 出来 了 出来 了 出来 了。
画:在完成歌曲后,讓学生们根据歌词的意境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每个孩子都在拿着笔画着……最后,再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创作画。
讲:通过对词的理解和画面展示,我让学生再将歌曲演唱一遍,此时,学生们很容易表达了歌曲的力度是由弱到强,这时,再出示力度记号“mp ”“mf ”“ f”,学生记忆深刻,知识牢固。
再创造:在学生们思维活跃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即兴画了一幅太阳渐渐落山的画面。
学生一看,一目了然,这是前一力度的反向力度形式。于是,学生踊跃发言,说出力度“f”“ mp”“ p”,并且创作了新的歌曲“西边太阳落山了,落山了,落山了。”
表现:在掌握了力度后,再将歌曲分三个声部进行演唱,一气呵成,层次分明,力度的表现淋漓尽致,速度也随之表现出来。
通过唱、画、再创造、表现等多种教学形式,不但使学生提高了学习乐理知识的兴趣,而且掌握了音乐知识,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开发,使他们在音画中产生联想,生动地表现音乐的魅力,较好地完成了抽象的、深奥的音乐知识学习。
二、以音、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曲式、调式
利用3—5的课前欣赏,先入为主,将曲式、曲调的音乐知识有机地结合在欣赏曲中效果 颇佳。
如:在讲授大小调时,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大小调歌曲让学生欣赏。即:大调式歌曲《长江之歌》,小调式歌曲〈月亮爬上小树梢〉,聆听后,让学生自己谈谈对两首各饿区情绪的感受。很多学生都能分别描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如:〈长江之歌〉宏伟有气魄,欣赏后心情激动。〈月亮爬上小树梢〉宁静、柔和,有的同学甚至说:欣赏后心理很难过、很悲伤……接下来我让同学们用色彩将感受画出来,反馈出的是一幅幅迥然不同的画面。有鲜艳的、明亮的、有暗淡的、柔和的……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知识的兴趣也浓厚了。此时,因势利导进行曲式知识的讲授,学生回有很强的判断力,教学的目的很顺利的完成。
在教学中采用欣赏与画房子的方式,进行曲式知识的教学。如:少儿歌曲《国旗、國旗真美丽》是一首单一部曲式歌曲。我画一个美丽的房子使学生们懂得单一部曲式就是一个整体。通过少儿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学习单二部曲式。这时画出两个大小一致但式样不同的房子学生一看就知道这首歌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通过欣赏笛子独奏曲《荫中鸟》 房子画成相进的颜色,中间的房子与两边的式样不同,这样,学生很清楚 地掌握了,复三部曲式的第三段旋律是重复第一段……旋律利用欣赏与音画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曲式,学生们边听、边看、边思考,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主动的将所学知识向技能、技巧的方向转化。
三、以音、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节奏
只有勤动脑、巧设计出妙趣横生、趣味昂然的教学内容,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说知识是一把金锁,那么兴趣则是打开这把金锁的钥匙。作为教师就是要将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金锁,亲身去探究、去思考、去实践、去创造,从中去体验困惑、艰难、惊喜和成功后的喜悦。
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们对节奏时值的掌握很吃力,以前的节奏教学通常是“ x ”用“走”、“ xx ”用“快快”“ xxxx ”用“跑跑跑跑”来掌握节奏时值。长期下来,这种方法老调、枯燥,不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利用游戏、图画、声响模仿的方法进行节奏时值的学习,效果很好。如:在讲节奏“X0 X0 ” “X X”“ X X X ” “ XXXX ” “ X. X ”时,先出示六幅画即……(教师即兴绘画出与节奏相符的图画),六幅画的出示,首先在直观上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让学生用声音、动作形象的表现出图画上人物及动物的声音与动态。孩子们欢呼跳跃,有说、有动、有叫、有模仿的惟妙惟肖,这时我将节奏图展现出来,学生不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节奏中的问题,并且发挥想象,根据节奏创作图画,再根据图画形态写作节奏。这样因势利导,学生不但在趣味中掌握了知识,同时,自信心、表现力、创造力及同学们的合作力都得到了提高和肯定。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这样说道:“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段话已经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尤其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在内容设计的方法上,在设计方法的趣味上都应遵循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巧思、巧设计出新颖别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由被动为主动。
一幅幅生动美丽的、别具一格的图画,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以画抒情、以画增智、以画获知、以画创思,正是当前艺术教育领域所倡导的,同时,也是各学科互相交融,互相渗透的极好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
[2]《中小学音乐教育》
[3]《艺术课程与 教学》
一、以音、画结合的方式学习力度、速度
力度、速度的掌握最易使学生茫然,多强多弱的声音才能表现歌曲的力度,多快多慢的速度能表现歌曲的情绪。为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其方法,教学中通过唱、讲、表现、再创造的方法来学习知识效果很好 。课例:
唱:首先将三声部的练习曲《东方太阳出来了》合成一个声部让学生演唱完成,这样由难化简使学生很容易将旋律唱准。如:
51 11 33 1 | 55 3 11 5 | 5 - - - ‖
东方 太阳 出来 了 出来 了 出来 了。
画:在完成歌曲后,讓学生们根据歌词的意境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每个孩子都在拿着笔画着……最后,再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创作画。
讲:通过对词的理解和画面展示,我让学生再将歌曲演唱一遍,此时,学生们很容易表达了歌曲的力度是由弱到强,这时,再出示力度记号“mp ”“mf ”“ f”,学生记忆深刻,知识牢固。
再创造:在学生们思维活跃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即兴画了一幅太阳渐渐落山的画面。
学生一看,一目了然,这是前一力度的反向力度形式。于是,学生踊跃发言,说出力度“f”“ mp”“ p”,并且创作了新的歌曲“西边太阳落山了,落山了,落山了。”
表现:在掌握了力度后,再将歌曲分三个声部进行演唱,一气呵成,层次分明,力度的表现淋漓尽致,速度也随之表现出来。
通过唱、画、再创造、表现等多种教学形式,不但使学生提高了学习乐理知识的兴趣,而且掌握了音乐知识,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开发,使他们在音画中产生联想,生动地表现音乐的魅力,较好地完成了抽象的、深奥的音乐知识学习。
二、以音、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曲式、调式
利用3—5的课前欣赏,先入为主,将曲式、曲调的音乐知识有机地结合在欣赏曲中效果 颇佳。
如:在讲授大小调时,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大小调歌曲让学生欣赏。即:大调式歌曲《长江之歌》,小调式歌曲〈月亮爬上小树梢〉,聆听后,让学生自己谈谈对两首各饿区情绪的感受。很多学生都能分别描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如:〈长江之歌〉宏伟有气魄,欣赏后心情激动。〈月亮爬上小树梢〉宁静、柔和,有的同学甚至说:欣赏后心理很难过、很悲伤……接下来我让同学们用色彩将感受画出来,反馈出的是一幅幅迥然不同的画面。有鲜艳的、明亮的、有暗淡的、柔和的……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知识的兴趣也浓厚了。此时,因势利导进行曲式知识的讲授,学生回有很强的判断力,教学的目的很顺利的完成。
在教学中采用欣赏与画房子的方式,进行曲式知识的教学。如:少儿歌曲《国旗、國旗真美丽》是一首单一部曲式歌曲。我画一个美丽的房子使学生们懂得单一部曲式就是一个整体。通过少儿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学习单二部曲式。这时画出两个大小一致但式样不同的房子学生一看就知道这首歌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通过欣赏笛子独奏曲《荫中鸟》 房子画成相进的颜色,中间的房子与两边的式样不同,这样,学生很清楚 地掌握了,复三部曲式的第三段旋律是重复第一段……旋律利用欣赏与音画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曲式,学生们边听、边看、边思考,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主动的将所学知识向技能、技巧的方向转化。
三、以音、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节奏
只有勤动脑、巧设计出妙趣横生、趣味昂然的教学内容,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说知识是一把金锁,那么兴趣则是打开这把金锁的钥匙。作为教师就是要将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金锁,亲身去探究、去思考、去实践、去创造,从中去体验困惑、艰难、惊喜和成功后的喜悦。
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们对节奏时值的掌握很吃力,以前的节奏教学通常是“ x ”用“走”、“ xx ”用“快快”“ xxxx ”用“跑跑跑跑”来掌握节奏时值。长期下来,这种方法老调、枯燥,不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利用游戏、图画、声响模仿的方法进行节奏时值的学习,效果很好。如:在讲节奏“X0 X0 ” “X X”“ X X X ” “ XXXX ” “ X. X ”时,先出示六幅画即……(教师即兴绘画出与节奏相符的图画),六幅画的出示,首先在直观上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让学生用声音、动作形象的表现出图画上人物及动物的声音与动态。孩子们欢呼跳跃,有说、有动、有叫、有模仿的惟妙惟肖,这时我将节奏图展现出来,学生不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节奏中的问题,并且发挥想象,根据节奏创作图画,再根据图画形态写作节奏。这样因势利导,学生不但在趣味中掌握了知识,同时,自信心、表现力、创造力及同学们的合作力都得到了提高和肯定。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这样说道:“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段话已经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尤其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在内容设计的方法上,在设计方法的趣味上都应遵循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巧思、巧设计出新颖别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由被动为主动。
一幅幅生动美丽的、别具一格的图画,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以画抒情、以画增智、以画获知、以画创思,正是当前艺术教育领域所倡导的,同时,也是各学科互相交融,互相渗透的极好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
[2]《中小学音乐教育》
[3]《艺术课程与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