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属于比较重要的组成之一,在课堂中运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选择适合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
关键词:历史故事;中学历史;教学
引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及时做好调整工作,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历史教学趣味性。通过对历史知识进行拆分与融合,在做好故事引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内容,解决历史教学中的局限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一、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运用中的问题
(一)对历史故事重视度不足
在研究中发现,许多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是虽然会使用历史故事,但是并未针对历史故事中的知识进行全面研究。第一,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将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讲述出来,并认为引入历史故事的目的就是要活跃氛围。但是从实际上来讲,并未针对历史故事的内涵与意义进行深入挖掘,使得历史故事作用难以全面发挥。第二,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大量向学生讲述历史知识,并未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等,造成学生历史知识输入较多、输出较少。因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使得历史教学效果难以满足教学要求。第三,部分教师认为开展历史故事教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受到考试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依然以教材为主要教育方式,在课堂中大量向学生讲述历史知识点,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记录笔记,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学生主体性难以完全展现出来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育理念,找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教学方法更新工作。但是在实际中许多教师习惯将重点放在知识教育上,并未认识到情感教育的意义所在,只是单纯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度不足。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习惯向学生灌输教材知识,而学生为了应付开始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当学生长期处于这一状态后,势必会逐渐丧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如一些教师在讲述八国联军侵华知识时,因《辛丑条约》内容相对较多,学生难以全面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从义和团扶清灭洋案例出发,帮助学生辩证的理解《辛丑条约》中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在对抗外来侵略的意志[1]。
二、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找准故事引入时机
首先,做好导入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容易受到故事内容的感染。而教师需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以诱导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利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将具有悬念的故事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中应当选择新颖、趣味化的主题,找出故事情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学习动力。在导入阶段中,教师需要利用适合的问题来吸引学生,鼓励学生在教材中找出问题答案。如在讲述秦统一中国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立木为信这一典故出发,以此作为新课导入内容。通过向学生讲述商鞅立木为信这一故事,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自觉参与到故事情境中。在故事引入环节中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商鞅成功变法的秘诀是什么?在问题的带领下,学生能够顺势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可以理解这一节课背后的历史意义。只有做好新课导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在主动探索中理解历史知识,保持学习积极性,实现历史教学目标[2]。
其次,找准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单化处理。对于历史教学重点来讲,其实就是从教学目标出发,学生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将重点知识展现出来,能够实现对课堂的有效衡量,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历史教学中因许多知识有着抽象复杂等特点,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甚至还会对学习历史知识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从做好问题研究入手,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变成为简单的内容,在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找出学习重点。如在讲述内战爆发这一内容时,因重点是内战爆发的原因,所以就需要从引导学生了解内战爆发的必然原因出发,在展示蒋介石政治阴谋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述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思考蒋介石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的意图等。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与思考,能够让学生明确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在重庆谈判的目的就是要争取时间消灭共产党,在政治舆论上获取主动权。通过这一历史故事,能够直观掌握谈判的本质与原因,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点,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产生出深刻的印象。
最后,做好课堂总结工作,完成主题升华。进行课堂总结属于历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進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汇总,同时也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实现升华主题目标,在构建完整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学习重点与要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联系。由于历史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历史故事,辅助历史教学活动,确保布局上的合理性,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保持学习主动性,实现情感价值观教育目标。如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八月炮火中的故事出发,利用幸存者的回忆与战场上士兵心态来帮助学生了解战争。在讲古故事以前,学生虽然在电视剧中看到过战争,也了解过与战争相关的资料,但是并没有亲眼见过战争,难以真实感受到战争的沉痛。所以在教学中借助八月炮火中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从人性层面来加深认识。因为战争的残酷性,很容易让人性变得扭曲,让善良的士兵变成杀人的机器等。通过将战争与当前幸福生活进行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和平的珍贵,同时也可以从历史层面针对生命价值进行判断[3]。
(二)选择适合的故事运用方法 首先,运用讲述法来丰富表达内容。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对于教师来讲,因受到水平、教学对象等因素的限制,在教学中习惯以叙事教学为主。然而由于历史教学课时有限,而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历史教学时间。而对于讲述法来讲,作为有效节约教学时间的一种方法,就需要在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故事,将历史史实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出来。讲述法作为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也是展现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如果教师所使用的语言过于乏味,那么势必会降低故事情节的生动性,甚至还会出现浪费教学时间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从掌握语言艺术出发,确保历史故事讲述的高效性。第一,保证讲述的精准性。在历史教学中应当从真实性、科学性角度出发,为了达到渲染情节目标,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加工,但是严禁出现原则性错误等问题。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因《南京条约》中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使得我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受到了影响。但是也应当要明确的是,香港岛并不是现在香港的地理位置。通过选择最为精准的词汇来表达知识点,能够提高教学的精准性,所以教师需要选择精确简练的语言,确保历史故事教学的顺利开展。第二,保证故事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运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展现历史故事能够丰富故事的内涵,将学生带入到故事情境中,实现再现历史目标。如在讲述西汉建立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发,以丰富细腻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在联系教材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西汉初年国家经济萧条背景。通过故事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紧跟教师思路的同时主动获取历史知识[4]。
其次,运用谈话法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对于历史故事来讲不仅是针对教学来说的,同时也是关注学生学习的。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展现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谈话法有着适用范围广、灵活便捷等特点,通过学习与巩固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教学难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背后的含义。通过将历史故事与谈话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一,教师应当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理顺旧知识,启发学生历史思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第二,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掌握学生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第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在选择历史故事时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具体情况,筛选出最为适合的故事,让学生在参与故事情境的同时进行思考,构建出完善的历史知识结构。只有掌握学生的差异性,才能选择出适合的历史故事,才能在交談、问答中产生积极的思考,获取新知识。因此在开展历史故事教学时,应当坚持从因材施教角度出发,保证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帮助学生在引导、吸纳与理解知识中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情境。在使用历史故事开展教学活动时,涉及了许多历史空间方位知识,而对于这一阶段学生来讲,因其认知水平与能力有限,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知识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在优化故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学中,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逐渐发展阶段,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在多媒体技术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字、图片与动画等,而教师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产生出情感共鸣,保持学习主动性,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目标。如在讲述秦统一中国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秦王所采取的远交近攻战略出发,在分析地图的同时掌握当时诸侯势力分布情况。通过有效地讲解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秦国所制定的外交策略对灭六国、统一中国提供了支持。通过为学生展示史料信息,可以进一步辅助故事讲解,而在多媒体的展示下,能够提升教学的可信度,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影视资料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材料之一,在视频的展示下能够将历史场景展现出来,此基于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主动想象与体验中了解历史。如在讲述洋务运动这一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一系列军事与民用企业纪录片,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对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结束语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清楚认识到引入历史故事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所在。在课堂中应当从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出发,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历史故事掌握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辉.探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才智,2020,(08):175-176.
[2]吴英.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06):105-105.
[3]赵海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3,(11):191-191.
[4]高梅.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6,(04):98-99.
[5]李文淑.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1):87-88.
作者简介:赵伟.出生年月:1979年10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中国山东;学历:大学;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关键词:历史故事;中学历史;教学
引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及时做好调整工作,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历史教学趣味性。通过对历史知识进行拆分与融合,在做好故事引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内容,解决历史教学中的局限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一、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运用中的问题
(一)对历史故事重视度不足
在研究中发现,许多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是虽然会使用历史故事,但是并未针对历史故事中的知识进行全面研究。第一,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将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讲述出来,并认为引入历史故事的目的就是要活跃氛围。但是从实际上来讲,并未针对历史故事的内涵与意义进行深入挖掘,使得历史故事作用难以全面发挥。第二,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大量向学生讲述历史知识,并未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等,造成学生历史知识输入较多、输出较少。因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使得历史教学效果难以满足教学要求。第三,部分教师认为开展历史故事教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受到考试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依然以教材为主要教育方式,在课堂中大量向学生讲述历史知识点,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记录笔记,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学生主体性难以完全展现出来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育理念,找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教学方法更新工作。但是在实际中许多教师习惯将重点放在知识教育上,并未认识到情感教育的意义所在,只是单纯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度不足。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习惯向学生灌输教材知识,而学生为了应付开始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当学生长期处于这一状态后,势必会逐渐丧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如一些教师在讲述八国联军侵华知识时,因《辛丑条约》内容相对较多,学生难以全面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从义和团扶清灭洋案例出发,帮助学生辩证的理解《辛丑条约》中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在对抗外来侵略的意志[1]。
二、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找准故事引入时机
首先,做好导入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容易受到故事内容的感染。而教师需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以诱导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利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将具有悬念的故事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中应当选择新颖、趣味化的主题,找出故事情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学习动力。在导入阶段中,教师需要利用适合的问题来吸引学生,鼓励学生在教材中找出问题答案。如在讲述秦统一中国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立木为信这一典故出发,以此作为新课导入内容。通过向学生讲述商鞅立木为信这一故事,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自觉参与到故事情境中。在故事引入环节中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商鞅成功变法的秘诀是什么?在问题的带领下,学生能够顺势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可以理解这一节课背后的历史意义。只有做好新课导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在主动探索中理解历史知识,保持学习积极性,实现历史教学目标[2]。
其次,找准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单化处理。对于历史教学重点来讲,其实就是从教学目标出发,学生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将重点知识展现出来,能够实现对课堂的有效衡量,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历史教学中因许多知识有着抽象复杂等特点,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甚至还会对学习历史知识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从做好问题研究入手,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变成为简单的内容,在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找出学习重点。如在讲述内战爆发这一内容时,因重点是内战爆发的原因,所以就需要从引导学生了解内战爆发的必然原因出发,在展示蒋介石政治阴谋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述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思考蒋介石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的意图等。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与思考,能够让学生明确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在重庆谈判的目的就是要争取时间消灭共产党,在政治舆论上获取主动权。通过这一历史故事,能够直观掌握谈判的本质与原因,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点,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产生出深刻的印象。
最后,做好课堂总结工作,完成主题升华。进行课堂总结属于历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進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汇总,同时也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实现升华主题目标,在构建完整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学习重点与要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联系。由于历史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历史故事,辅助历史教学活动,确保布局上的合理性,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保持学习主动性,实现情感价值观教育目标。如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八月炮火中的故事出发,利用幸存者的回忆与战场上士兵心态来帮助学生了解战争。在讲古故事以前,学生虽然在电视剧中看到过战争,也了解过与战争相关的资料,但是并没有亲眼见过战争,难以真实感受到战争的沉痛。所以在教学中借助八月炮火中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从人性层面来加深认识。因为战争的残酷性,很容易让人性变得扭曲,让善良的士兵变成杀人的机器等。通过将战争与当前幸福生活进行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和平的珍贵,同时也可以从历史层面针对生命价值进行判断[3]。
(二)选择适合的故事运用方法 首先,运用讲述法来丰富表达内容。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对于教师来讲,因受到水平、教学对象等因素的限制,在教学中习惯以叙事教学为主。然而由于历史教学课时有限,而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历史教学时间。而对于讲述法来讲,作为有效节约教学时间的一种方法,就需要在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故事,将历史史实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出来。讲述法作为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也是展现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如果教师所使用的语言过于乏味,那么势必会降低故事情节的生动性,甚至还会出现浪费教学时间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从掌握语言艺术出发,确保历史故事讲述的高效性。第一,保证讲述的精准性。在历史教学中应当从真实性、科学性角度出发,为了达到渲染情节目标,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加工,但是严禁出现原则性错误等问题。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因《南京条约》中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使得我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受到了影响。但是也应当要明确的是,香港岛并不是现在香港的地理位置。通过选择最为精准的词汇来表达知识点,能够提高教学的精准性,所以教师需要选择精确简练的语言,确保历史故事教学的顺利开展。第二,保证故事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运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展现历史故事能够丰富故事的内涵,将学生带入到故事情境中,实现再现历史目标。如在讲述西汉建立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发,以丰富细腻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在联系教材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西汉初年国家经济萧条背景。通过故事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紧跟教师思路的同时主动获取历史知识[4]。
其次,运用谈话法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对于历史故事来讲不仅是针对教学来说的,同时也是关注学生学习的。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展现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谈话法有着适用范围广、灵活便捷等特点,通过学习与巩固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教学难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背后的含义。通过将历史故事与谈话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一,教师应当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理顺旧知识,启发学生历史思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第二,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掌握学生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第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在选择历史故事时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具体情况,筛选出最为适合的故事,让学生在参与故事情境的同时进行思考,构建出完善的历史知识结构。只有掌握学生的差异性,才能选择出适合的历史故事,才能在交談、问答中产生积极的思考,获取新知识。因此在开展历史故事教学时,应当坚持从因材施教角度出发,保证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帮助学生在引导、吸纳与理解知识中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情境。在使用历史故事开展教学活动时,涉及了许多历史空间方位知识,而对于这一阶段学生来讲,因其认知水平与能力有限,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知识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在优化故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学中,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逐渐发展阶段,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在多媒体技术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字、图片与动画等,而教师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产生出情感共鸣,保持学习主动性,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目标。如在讲述秦统一中国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秦王所采取的远交近攻战略出发,在分析地图的同时掌握当时诸侯势力分布情况。通过有效地讲解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秦国所制定的外交策略对灭六国、统一中国提供了支持。通过为学生展示史料信息,可以进一步辅助故事讲解,而在多媒体的展示下,能够提升教学的可信度,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影视资料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材料之一,在视频的展示下能够将历史场景展现出来,此基于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主动想象与体验中了解历史。如在讲述洋务运动这一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一系列军事与民用企业纪录片,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对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结束语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清楚认识到引入历史故事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所在。在课堂中应当从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出发,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历史故事掌握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辉.探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才智,2020,(08):175-176.
[2]吴英.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06):105-105.
[3]赵海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3,(11):191-191.
[4]高梅.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6,(04):98-99.
[5]李文淑.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1):87-88.
作者简介:赵伟.出生年月:1979年10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中国山东;学历:大学;职称: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