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o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历来是学生感到头疼的第一大问题,教师对于指导学生阅读也深感棘手。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个难度大、费时多、效果差的大难题呢?本文着重从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目的是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咀嚼 联想和想象 迁移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如下几点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字斟句酌”与“咬文嚼字”
  
  一些优秀的范文,常常在文字、词汇功夫上有过人的地方,阅读时不可忽视。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尽快与课文产生共鸣。如鲁迅的《风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如果我们在上课时抓住重点字“重”、“堕”,指导学生咀嚼其义,学生很容易看出在这里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文“心变成了铅块”相照应,可见当时作者心情是多么沉重。这沉重是因为当时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一直压在心上,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又因为“重”、“堕”是第四声,本身读起来也有沉重的感觉。通过这样的咬文嚼字,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就加深了。一篇好的文章炼字上都是有讲究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反复“推敲”的贾岛,无一不是在炼字上闻名的大家。教学这些文章时就要还原他的文学本味,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文学大家们这些精辟的语言岂是几
  堂课能悟得清楚的,课后也要积累运用,通过揣摩与字斟句酌达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二、“联想和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知识天空的强劲翅膀,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展创新性学习的最佳时机。特别在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透过作品语言的表面含义,去领会作品的深层意味和审美情趣。想象和联想是最活跃的因素,它让我们在读懂作品的前提下,运用我们的知识、经验和艺术感悟力,填补由于作品的跳跃性而留下的空白。深入诗歌语言所构筑的美的境界,甚至对作品进行能动地发挥,去创造新的意境。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简单介绍了ZXJC30型注水井洗井车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现场使用情况和适用条件,并与固定洗井方式进行了经济对比;对其存在的优缺点也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洗井车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
奉迎,就是人对人的奉承、迎合、阿谀、谄媚,说到底是一种混杂奴性的无耻,是一种别有用意的麻醉。奉迎是流行病,它在每个时代、每个社会肆虐。拉罗什·费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它
期刊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以及万方数据库(网),
期刊
<正>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不是权威人士说了就算的,而是要把这所学校放在实践这个具有根本地位的社会活动中,通过检验才能
赏识教育是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学生为原则,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它充分体现了教育人性化的特征,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总结了健康体检中,运用人性化护理的体会。认为应该尊重人的健康需求、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营造优美舒适的体检环境,创建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完善护理服务内容,才能使体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