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是我国最重要的教育类考试之一,是人才筛选、阶层流动、社会平稳运行的关键途径。高考公平性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自主招生、加分招录等政策备受争议。保障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学习资源环境的学生以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渠道进入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学府,是一件困难复杂且需要时间磨合的事情。近年来,我国不断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以发展全面的眼光为莘莘学子尽可能打造公平的素质教育考试平台。本文通过浅谈高考招生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未来高考改革的大方向,以加深对我国教育事业公正性的思考。
关键词:高考招生改革;教育公平;自选科目;综合素质
高考制度的改革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也牵动着社会发展的根基。纵向来看,我国的高考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2010年开始,“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口号成为各省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紧接着,体育、艺术特长生及竞赛加分等政策陆续被淘汰出局,3+3模式成为高考模式的新宠,打破“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桎梏,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一、影响高考招生公正性的因素
高考意味着来自全国各省市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资源的学生从奔赴战场,共饮高考这杯烈酒,在榜上有名的高校门前一决高下,争夺头筹。但是,以公正为首要标准的高考却依然难以在上百万考生间寻得平衡,试卷难易,科目设置,地域招生名额,选拔标准等时刻影响着高考招生公平的实现。
(一)招考标准以地域分野
我国各省的高考试卷内容及形式遵循矛盾的特殊性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行全国统一命题与各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策略,以弥补由于经济、教育、人口数量等因素带来的差距。然而,目前的高考命题存在难易程度与教育资源质量不匹配的现象,地域自主命题的优势冲击着高考的公平性。官方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高校在本地招收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省市,这就使得本就高校数量多、教育资源优越的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地扩大。
(二)机会唯一,分数唯王
高考招生的公正性还体现在对于学生素质修养与应试分数的平衡上。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将不少学生禁锢于高考失利的魔咒之中,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试问,在一张试卷定人生的门槛前,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实现全面和谐教育不过是一纸空谈。把一次的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对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都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文理固化,偏才培养
高中是确定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阶段,未成年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对学科方向的成熟认识,过早地将人文学科与理工科分开教育,是对兴趣教育的误读,更阻碍了学生自主选择与思考的权利。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偏才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社会的步伐,精通且全面才是这个社会的真正所需。
二、高考招生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法制化改革是高考招生公正的基础
法律具有很高的强制性与约束力,有利于社会行为及关系的调整。将高考招生改革法制化,规范化,通过法律手整治高考招生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并通过法律推行改革方案,能够高效且广泛地确保高考招生的公正与公平。
(二)选择多元化是高考招生公正的重心
不再分设文理科,由学生依据兴趣与发展规划自主选择,是新高考招生改革的重点。江苏高考从2018年起,启动“3+1+2”的选科模式,语、数、外为必选科目;物理和历史任选其一;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其二,尊重学生的兴趣,践行生本教学理念。
浙江则在取消文理分科的基础上,率先采取等级赋分,“三位一体”的全新招考模式。学生分别拥有两次外语及选考科目的考试机会,取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且选考科目的成绩按等级排名;除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外,部分高校在浙江省额外实施“三位一体”招生考试,给予学习能力不同的孩子们更多的选择。
在录取环节,江苏省从2021年起,将推行“院校专业组”的志愿投档方式,根据学生高考选择的考试科目设置“院校专业组”,内含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学生可在“院校专业组”内按照自己喜欢的专业填报志愿,调剂的范围也限制在同一专业组内,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录取专业与学生意愿的适配度,成就志愿填报与高校录取的双向选择。
(三)标准综合化是高考招生公正的保障
打破“分数唯一论”的关键在于将素质教育与高考紧密结合。新高考改革将综合素质评定纳入招生标准,我国大部分省份加强了对学业水平测试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質评价的重视程度,高校招生也逐渐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成绩评定中的占比。浙江省“三位一体”考试以笔试面试加体测的方式,综合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以及高中水平测试成绩,确定最终录取成绩。这样的选拔机制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提升到了相对平等的地位,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实践意识,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促进高考招生公平的改革方向
考试内容公平化,选考科目能动化,录取标准科学化将是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的发展趋势。在试卷设计方面,应考虑到不同题目对不同地域的考生是否适用,题目应尽可能贴合考生的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此外,试卷的难易程度也应从实际出发,协调好教育资源差异带来的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在科目选择方面,应加快推进文理融合自选科目的政策,正确认知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的不同可能对某一特定学科的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实现自选科目制度系统化。在录取标准方面,应严控加分项目,将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定作为学生录取工作的重要标准,高中教育与素质教育重合,让学生成为有想法、有态度、有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凤.高考招生改革的伦理公正性研究——以江苏省高考改革为例[D].南京邮电大学,2018.
[2]徐柱柱,余瑶.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J].教育与考试,2019(2):16-22.
[3]陈含秋.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公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7.
[4]黎运.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6.
关键词:高考招生改革;教育公平;自选科目;综合素质
高考制度的改革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也牵动着社会发展的根基。纵向来看,我国的高考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2010年开始,“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口号成为各省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紧接着,体育、艺术特长生及竞赛加分等政策陆续被淘汰出局,3+3模式成为高考模式的新宠,打破“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桎梏,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一、影响高考招生公正性的因素
高考意味着来自全国各省市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资源的学生从奔赴战场,共饮高考这杯烈酒,在榜上有名的高校门前一决高下,争夺头筹。但是,以公正为首要标准的高考却依然难以在上百万考生间寻得平衡,试卷难易,科目设置,地域招生名额,选拔标准等时刻影响着高考招生公平的实现。
(一)招考标准以地域分野
我国各省的高考试卷内容及形式遵循矛盾的特殊性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行全国统一命题与各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策略,以弥补由于经济、教育、人口数量等因素带来的差距。然而,目前的高考命题存在难易程度与教育资源质量不匹配的现象,地域自主命题的优势冲击着高考的公平性。官方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高校在本地招收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省市,这就使得本就高校数量多、教育资源优越的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地扩大。
(二)机会唯一,分数唯王
高考招生的公正性还体现在对于学生素质修养与应试分数的平衡上。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将不少学生禁锢于高考失利的魔咒之中,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试问,在一张试卷定人生的门槛前,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实现全面和谐教育不过是一纸空谈。把一次的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对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都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文理固化,偏才培养
高中是确定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阶段,未成年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对学科方向的成熟认识,过早地将人文学科与理工科分开教育,是对兴趣教育的误读,更阻碍了学生自主选择与思考的权利。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偏才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社会的步伐,精通且全面才是这个社会的真正所需。
二、高考招生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法制化改革是高考招生公正的基础
法律具有很高的强制性与约束力,有利于社会行为及关系的调整。将高考招生改革法制化,规范化,通过法律手整治高考招生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并通过法律推行改革方案,能够高效且广泛地确保高考招生的公正与公平。
(二)选择多元化是高考招生公正的重心
不再分设文理科,由学生依据兴趣与发展规划自主选择,是新高考招生改革的重点。江苏高考从2018年起,启动“3+1+2”的选科模式,语、数、外为必选科目;物理和历史任选其一;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其二,尊重学生的兴趣,践行生本教学理念。
浙江则在取消文理分科的基础上,率先采取等级赋分,“三位一体”的全新招考模式。学生分别拥有两次外语及选考科目的考试机会,取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且选考科目的成绩按等级排名;除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外,部分高校在浙江省额外实施“三位一体”招生考试,给予学习能力不同的孩子们更多的选择。
在录取环节,江苏省从2021年起,将推行“院校专业组”的志愿投档方式,根据学生高考选择的考试科目设置“院校专业组”,内含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学生可在“院校专业组”内按照自己喜欢的专业填报志愿,调剂的范围也限制在同一专业组内,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录取专业与学生意愿的适配度,成就志愿填报与高校录取的双向选择。
(三)标准综合化是高考招生公正的保障
打破“分数唯一论”的关键在于将素质教育与高考紧密结合。新高考改革将综合素质评定纳入招生标准,我国大部分省份加强了对学业水平测试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質评价的重视程度,高校招生也逐渐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成绩评定中的占比。浙江省“三位一体”考试以笔试面试加体测的方式,综合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以及高中水平测试成绩,确定最终录取成绩。这样的选拔机制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提升到了相对平等的地位,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实践意识,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促进高考招生公平的改革方向
考试内容公平化,选考科目能动化,录取标准科学化将是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的发展趋势。在试卷设计方面,应考虑到不同题目对不同地域的考生是否适用,题目应尽可能贴合考生的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此外,试卷的难易程度也应从实际出发,协调好教育资源差异带来的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在科目选择方面,应加快推进文理融合自选科目的政策,正确认知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的不同可能对某一特定学科的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实现自选科目制度系统化。在录取标准方面,应严控加分项目,将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定作为学生录取工作的重要标准,高中教育与素质教育重合,让学生成为有想法、有态度、有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凤.高考招生改革的伦理公正性研究——以江苏省高考改革为例[D].南京邮电大学,2018.
[2]徐柱柱,余瑶.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J].教育与考试,2019(2):16-22.
[3]陈含秋.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公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7.
[4]黎运.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