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我他人一致性(Self-other correspondence) 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从个人角度来看,它可以被理解为自我-他人的相似性;从群体角度来看,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内群体对高级群体的代表性。本文将从以上两个角度阐述自我他人一致性,探讨影响自我他人一致性的因素,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和假设。
关键词:自我—他人一致性;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一、自我他人相似性
每个个体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和他人是相似的,并且高估这种相似性。这种相似表现在很多方面:态度 & 信念、特征、经历、行为。
1. 理论解释
对于自我—他人一致性这一现象,存在两种取向的理论解释:
(1)社会投射 (social projection)
即个体期望别人和自己一样,将对自己的认识投射(project)到别人身上,是一种自己—他人的加工过程。
社会投射得到了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持:间接证据:(1)自我评价与对群体的评价相比,更快,更容易,(2)自我概念是个稳定的结构,是认识他人的基础,(3)在面临威胁时,个体的个人身份要比社会身份更容易激活。直接证据:告知被试自己在某些特征上的評分,被试会将这种特征泛化到对自己所在群体的评价。
(2)自我刻板化(self-stereotyping)
即个体认为自己和别人是相似的,个体会内化(introject)对组内其他成员的认识,是一种他人—自己的加工过程。
Otten & Epstude (2006)认为社会投射和自我刻板印象是两种社会认知加工策略,当个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不够详尽时,都可以用来填补对对象的认识的残缺。
2.影响因素
社会投射和自我刻板化会的影响因素:评价对象或参照对象的组别;评价属性的效价(积极/消极)
3. 本文提出的设想
如果将上述两个因素混合呢?
拟采用的操作步骤:通过最小群体范式划分内外群体;被试被随机分为社会投射组和自我刻板化组;告知参照标准(个体或内群体、外群体)具有某一特质(积极、消极);让被试评价对象(个体或内群体、外群体)是否具有该特质
二、内群体对高级群体的代表性
内群体投射(ingroup projection)是指相比较于外群体,个体认为内群体是高级群体(superordinate category)的典型代表,个体认为内群体与高级群体更相似。内群体投射与群际态度有密切关系,是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的预测因子。
1. 群际信息的心理表征
组别信息有两种表征方式:基于原型的表征(prototype-based);基于样例的表征(exemplar-based)
2.关于内外群体的心理表征
个体对群际信息的心理表征受群体组别和属性效价的共同影响。积极的内群体行为和消极的外群体行为是基于原型的表征;而消极的内群体行为和积极的外群体行为是基于样例的表征。
上述现象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积极的内群体行为和消极的外群体行为反映了个体稳定和概括性的特征;消极的内群体行为和积极的外群体行为更可能受情境和外部因素的影响(Islam & Hewstone, 1993; Pettigrew,1979);个体倾向于采用抽象的语言描述积极的内群体行为和消极的外群体行为;而采用具体的语言描述消极的内群体行为和积极的内群体行为(Geschke, Sassenberg, Ruhrmann, & Sommer,2010);内群体的积极信息和外群体的消极信息以概括性特征编码;内群体消极信息和外群体的积极信息以样例形式表征(Otten & Moskowitz, 2000);对内群体的积极信息和外群体的消极信息进行评价时不需要提取样例信息,但对内群体消极信息和外群体的积极信息进行评价时需要提取样例信息(Sherman, Klein, Laskey, & Wyer , 1998)。
3.内群体投射的认知基础
组别信息在个体头脑中存在等级表征形式(Rosch, Mervis,Gray, Johnson, & Boyes-Braem , 1976)。高等的组别信息包容性强、定义不清晰,特征的可获得性较低,基础的组别信息,包容性差,定义清晰,特征可获得性较强。个体可以利用基础范畴的信息来归纳和定义高级范畴的信息。
高级群体的特征不容易获得,但可以通过低级群体的特征来推理。提取原型获得特征信息比提取样例获得信息需要的认知加工更少且更有效,因此基于原型的表征优先被加工。如果两个相似的群体,一个以原型表征,一个以样例表征,那在推断高级群体的特征时,以原型表征的群体的特征优先被应用 (Coley, Hayes, Lawson, & Moloney, 2004)。
4.本研究的设想
已有研究设计群际情境,分离动机成分和认知成分对典型性评价的影响。采用积极的高级群体,设置两种情境:动机成分和认知成分作用方向相同--内群体信息以原型表征,外群体信息以样例表征;动机成分和认知成分作用方向相反--内群体信息以样例表征,外群体信息以原型表征。
那么,如果高级群体是消极属性的呢?
拟采用的操作程序:
(1)通过最小群体范式划分内外群体
(2)操纵内外群体的表征方式
(3)呈现内外群体成员的特征
原型组:3个特征(每个结合6种行为)+ 6种无关行为=24
样例组:3个特征(每个结合3种行为)+ 15种无关行为=24
(4) 告知被试高级群体的属性(积极、消极) (5) 让被试评价内外群体对高级群体的典型性
参考文献
[1] Smith, E. R., Coats, S., & Walling, D. (1999). Overlapping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self, in-group, and partner: Further response time evidence and a connectionist mod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5(7), 873-882.
[2] Gabriel, S., Kawakami, K., Bartak, C., Kang, S. J., & Mann, N. (2010). Negative self-synchronization: will I change to be like you when it is bad for 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6), 857-871.
[3] Cho, J. C., & Knowles, E. D. (2013). I'm like you and you're like me: Social projection and self-stereotyping both help explain self–other correspond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4(3), 444-456.
[4] Locke, K. D., Craig, T., Baik, K. D., & Gohil, K. (2012). Binds and bounds of communion: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values on assumed similarity of self and oth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3(5), 879-897.
作者簡介:侯松松,男,出生于1990年5月,陕西西安人,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是人格与社会,邮编710061。
关键词:自我—他人一致性;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一、自我他人相似性
每个个体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和他人是相似的,并且高估这种相似性。这种相似表现在很多方面:态度 & 信念、特征、经历、行为。
1. 理论解释
对于自我—他人一致性这一现象,存在两种取向的理论解释:
(1)社会投射 (social projection)
即个体期望别人和自己一样,将对自己的认识投射(project)到别人身上,是一种自己—他人的加工过程。
社会投射得到了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持:间接证据:(1)自我评价与对群体的评价相比,更快,更容易,(2)自我概念是个稳定的结构,是认识他人的基础,(3)在面临威胁时,个体的个人身份要比社会身份更容易激活。直接证据:告知被试自己在某些特征上的評分,被试会将这种特征泛化到对自己所在群体的评价。
(2)自我刻板化(self-stereotyping)
即个体认为自己和别人是相似的,个体会内化(introject)对组内其他成员的认识,是一种他人—自己的加工过程。
Otten & Epstude (2006)认为社会投射和自我刻板印象是两种社会认知加工策略,当个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不够详尽时,都可以用来填补对对象的认识的残缺。
2.影响因素
社会投射和自我刻板化会的影响因素:评价对象或参照对象的组别;评价属性的效价(积极/消极)
3. 本文提出的设想
如果将上述两个因素混合呢?
拟采用的操作步骤:通过最小群体范式划分内外群体;被试被随机分为社会投射组和自我刻板化组;告知参照标准(个体或内群体、外群体)具有某一特质(积极、消极);让被试评价对象(个体或内群体、外群体)是否具有该特质
二、内群体对高级群体的代表性
内群体投射(ingroup projection)是指相比较于外群体,个体认为内群体是高级群体(superordinate category)的典型代表,个体认为内群体与高级群体更相似。内群体投射与群际态度有密切关系,是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的预测因子。
1. 群际信息的心理表征
组别信息有两种表征方式:基于原型的表征(prototype-based);基于样例的表征(exemplar-based)
2.关于内外群体的心理表征
个体对群际信息的心理表征受群体组别和属性效价的共同影响。积极的内群体行为和消极的外群体行为是基于原型的表征;而消极的内群体行为和积极的外群体行为是基于样例的表征。
上述现象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积极的内群体行为和消极的外群体行为反映了个体稳定和概括性的特征;消极的内群体行为和积极的外群体行为更可能受情境和外部因素的影响(Islam & Hewstone, 1993; Pettigrew,1979);个体倾向于采用抽象的语言描述积极的内群体行为和消极的外群体行为;而采用具体的语言描述消极的内群体行为和积极的内群体行为(Geschke, Sassenberg, Ruhrmann, & Sommer,2010);内群体的积极信息和外群体的消极信息以概括性特征编码;内群体消极信息和外群体的积极信息以样例形式表征(Otten & Moskowitz, 2000);对内群体的积极信息和外群体的消极信息进行评价时不需要提取样例信息,但对内群体消极信息和外群体的积极信息进行评价时需要提取样例信息(Sherman, Klein, Laskey, & Wyer , 1998)。
3.内群体投射的认知基础
组别信息在个体头脑中存在等级表征形式(Rosch, Mervis,Gray, Johnson, & Boyes-Braem , 1976)。高等的组别信息包容性强、定义不清晰,特征的可获得性较低,基础的组别信息,包容性差,定义清晰,特征可获得性较强。个体可以利用基础范畴的信息来归纳和定义高级范畴的信息。
高级群体的特征不容易获得,但可以通过低级群体的特征来推理。提取原型获得特征信息比提取样例获得信息需要的认知加工更少且更有效,因此基于原型的表征优先被加工。如果两个相似的群体,一个以原型表征,一个以样例表征,那在推断高级群体的特征时,以原型表征的群体的特征优先被应用 (Coley, Hayes, Lawson, & Moloney, 2004)。
4.本研究的设想
已有研究设计群际情境,分离动机成分和认知成分对典型性评价的影响。采用积极的高级群体,设置两种情境:动机成分和认知成分作用方向相同--内群体信息以原型表征,外群体信息以样例表征;动机成分和认知成分作用方向相反--内群体信息以样例表征,外群体信息以原型表征。
那么,如果高级群体是消极属性的呢?
拟采用的操作程序:
(1)通过最小群体范式划分内外群体
(2)操纵内外群体的表征方式
(3)呈现内外群体成员的特征
原型组:3个特征(每个结合6种行为)+ 6种无关行为=24
样例组:3个特征(每个结合3种行为)+ 15种无关行为=24
(4) 告知被试高级群体的属性(积极、消极) (5) 让被试评价内外群体对高级群体的典型性
参考文献
[1] Smith, E. R., Coats, S., & Walling, D. (1999). Overlapping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self, in-group, and partner: Further response time evidence and a connectionist mod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5(7), 873-882.
[2] Gabriel, S., Kawakami, K., Bartak, C., Kang, S. J., & Mann, N. (2010). Negative self-synchronization: will I change to be like you when it is bad for 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6), 857-871.
[3] Cho, J. C., & Knowles, E. D. (2013). I'm like you and you're like me: Social projection and self-stereotyping both help explain self–other correspond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4(3), 444-456.
[4] Locke, K. D., Craig, T., Baik, K. D., & Gohil, K. (2012). Binds and bounds of communion: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values on assumed similarity of self and oth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3(5), 879-897.
作者簡介:侯松松,男,出生于1990年5月,陕西西安人,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是人格与社会,邮编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