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辅助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悬吊运动辅助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运动功能及生活日常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肩手综合征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55.16±4.27)岁;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54.87±4.63)岁。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悬吊运动辅助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患侧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干预前,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运动功能评分、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为(49.07±4.24)分,高于对照组(37.36±5.72)分,疼痛程度评分为(2.65±0.66)分,低于对照组(3.97±0.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4.67±2.13)分,高于对照组(57.35±3.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悬吊运动辅助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运动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范围为29~70岁)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积极清创及彻底引流、促进创面修复、给予营养支持、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观察护理干预对伤口愈合的效果。结果3例患者经护理后,2处皮肤伤口愈合,5处皮肤伤口好转出院,出院后电话回访,2周后伤口愈合,表面有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7.6±1.5)岁;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7.3±1.2)岁。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包含鞘内注射期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静
本文回顾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研究,进一步明确腹膜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需求及社会支持干预的重要性,为推进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干预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5+3”一体化渐进式分级管理模式对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专业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儿科住院部37名护理人员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实施的常规一带一的带教模式培训为改良前,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实施的“5+3”一体化渐进式分级管理模式培训为改良后,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7.24±2.06)岁。对比两个时间段分别应用不同培训模式后护理人员儿科综合能力水平及带教老师对护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修复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中位年龄69岁;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中位年龄68岁。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修复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和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60.41±4.85)岁;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