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考研的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eng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研为例,对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实施措施、初步成果等考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生物技术;考研
  作者简介:谢果(1979-),男,重庆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吴敏芝(1979-),女,广东中山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助理研究员。(广东 中山 528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编号:ZLGC2009JY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050-02
  
  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独立学院学生考研比例更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和研究生队伍的重要生力军。[1]这种现象得到了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者重视,[2-4]也引起了一些新闻媒体的关注。[5]但有关独立学院具体专业考研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故本文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研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为独立学院相关专业考研工作提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及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考研的两种典型现象,一是自生自灭,主要表现在学校和老师不重视、不投入、不能满足考研学生的正常需要;二是极端重视,主要表现在学校把主要工作都投入到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备上,把本科教育转化成了考研的应试教育,把学校转变成了“考研基地”。[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考研工作开展前就对相关高校(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和部分独立学院)考研工作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和专家论证,结合本院本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按照《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和研究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色和个性,使得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在专业和綜合素质方面达到尽可能的挖掘,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创造坚实的基础),对考研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应用性研究为基础的研究生候选人。
  二、实施措施
  1.以职业规划为基础建立理性的考研队伍
  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考研后备队伍是提高考研效率的重要基础。新生开学是进行考研后备队伍遴选的最佳时期,本专业从新生入学开始就通过宣传并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全面和全程的职业规划调研和辅导,从而分流与筛选出有考研意向的学生。这时一方面学生刚升入大学,还比较单纯,保留了高中时的勃勃锐气,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学生等都对未来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较易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相关教师及班委在综合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兴趣爱好、身心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根据自愿的原则,初步确定将来准备考研的学生名单。
  对于考研意向明显的学生,相关任课教师对其考研的科目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为考研做好知识储备。对于考研意向不太明确的学生提醒并督促其对考研科目的重视,避免需要时发现基础薄弱。此外,鼓励考研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多参加实践及实习、科技活动、教师科研课题、学科竞赛,并提前开始撰写或完成毕业论文,为考研打下良好的研究素质和争取充分的时间。进一步促使考研学生了解考研的地域、学校、专业、科目及导师,使学生考研有目的及针对性,提高考研准备和复习的效率。
  2.具体教学过程兼顾考研学生的需求
  对绝大多数考研学生来说,最困难的问题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要为考研作准备。电子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师在重点针对应用型培养的同时,也照顾少数学生考研的教学需求。具体做法主要是课后与相关学生联系,以利于考研学生获取进一步的知识;对学生经常考试的专业科目进行必要的学习辅导,如对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学综合等科目帮助学生梳理考研知识点,并进行其他专门的针对性辅导。另外,在可能的条件下与学生将来的考研方向结合起来,向学生多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推荐必要的参考书,提出和尝试解决一些学术前沿问题,拓宽加深学生专业知识。公共课程方面,外语、政治和数学等基础课成绩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对上线有很大影响,甚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故本专业教师一再鼓励、要求并监督考研学生多重视公共课程,使考研学生能学得更好更扎实,也把考研学生的信息提供给相关任课教师,教师在可能情况下给予关注和针对性辅导。
  3.对考研学生的全面辅导
  在学生考研的全过程,通过校内外老师和机构的专题讲座、座谈、沟通等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网络化平台(生物技术专业考研及各班级QQ群,学院考研服务网等)建立由教师、考研生、考研校友、有关管理人员、家长等组成的信息收集、发布及沟通平台,使得学生能准确、有效、及时地获取信息。二是开展各种专题讲座与个格化的辅导,包括考研的决策,考研地域、学校、专业、科目、导师的选择,考研报名,辅导班的选择,考研与留学,考研资料的遴选,考研具体科目的准备、考研时间的分配、考研与留学、考研与就业(含考研失利与就业)、考研与平时学习、考研心理、调剂与复试、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规划与发展等,使得学生能顺利考上理想的学校及专业,并获得良好的后续发展。
  4.建立健全考研的组织和后勤保障
  在竞争越发激烈的考研准备中,良好的组织和后勤工作能为学生考研成功提供有效的保障。本专业的组织与后勤保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考研团队,包括学生本人、学生家长、考研同学自发组成的小团队、辅导员老师、相关科目的任课教师、专业导师、报考高校毕业或来源地教师,其他师生及机构组织。这可以全面系统地帮助考研学生提高信心、提升兴趣、提供资料信息、促进学习。二是班团的管理,本专业班团管理中提倡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崇尚、鼓励考研制度的建立与有效实施,班团干部及时了解考研同学的动态信息并传递于教师,以利于师生教学和管理的及时调整。三是资料和信息方面,教师和高年级考研学生就相关专业涉及考研的相关书籍等资料信息提供于图书馆或考研同学自行购买、复印或下载,同时与图书馆和教务处等部门进行沟通,使考研学生可以在相应的自修室和图书专栏中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满足。
  三、初步成果
  经过约7年的实践与探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研取得了以下初步的成果。
  1.考研意愿方面
  历年来的调查问卷表面,从最开始2003级首届学生只有10.3%的学生具有考研愿望,发展到2010级32.5%的学生具有明确的考研愿望,加上犹豫和暂未考虑的学生人数达到了63.8%。
  2.上线率和录取率方面
  本专业研究生初试上线率从2007年的25.7%上升到目前的39.2%,其中2009年达到了42.1%;复试的通过率基本保持在100%左右,这两项指标都远高于全国普通本科平均水平。另外,本专业学生考取的院校和专业的质量也逐年提高,其中包括北京大学、Queens University,Pace University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优势学科。
  3.在读和毕业研究生发展方面
  跟踪的调查发现2007级已毕业的研究生约57.1%学生现已有直博或考博成功,其他学生就业薪酬水平都超过5000元;同时本专业学生在后续就读高校中研究能力突出,获得了良好口碑,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相应专业和导师中有较高声誉。
  4.专业建设反馈方面
  一是提升了教学质量,本专业教师获得国家到学院相应的教研课题8项;教师获得省市及院级等各级奖励30多人次,二是促进了学生就业,在考研提升学风的促进作用下,加上本专业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就业供求比例保持达到1:3,就业率每年超过98.5%,学生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个别学生自主创业也初步获得了成功。三是有利于后续招生,由于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好评,本专业招生形势一直较好,近几年来各省最低录取分数超过同档线的50分左右,个别学生超过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甚至以600以上高分入学。
  四、结束语
  虽然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研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为了更好地满足后续高校及国家应用型研究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当在今后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针對性准备,深入了解我国现阶段大力推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主要有工程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的培养对象和目标,做好无缝对接的培养,使之能更加有效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为生物技术类应用型研究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和完善学校考研推进机制。考研工作与学校各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有密切关系,单靠某一专业某个教师推动效果有限,良好推进机制系统能促进考研效果的大力提升,并保证其考研的常态化运作。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学院图书资料、教务管理(学分、选课、分层次教学、奖励政策等)、后勤(教室、宿舍等)、科研(创新与研究项目、竞赛等)、学工(辅导员、班团管理、社团活动等)等相应部门的有机配合和协调,为学生考研成功起到促进作用。第三,独立学院进一步总结生物技术专业考研经验和方法,努力挖掘和提高本专业考研的潜力与效果,并把相应的共同性推广到全校及全国同类高校中,力争起到示范性作用,由此提高知名度并构建良好的品牌。
  
  参考文献:
  [1]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理学部应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过半[EB/OL].http://huihua.hebtu.edu.cn/news/content.php?ID=3874,2010-3-26.
  [2]王庆林,曾伟朝.独立学院毕业生考研现状浅析[J].高职高教研究,2008,(7):179-181.
  [3]谢果,陈永强,吴敏芝.独立学院(理工科)学生考研的现状与对策[J].广州化工,2010,38(3):210-211,216.
  [4]宋相春,闵怀伍,任玎,等.独立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心理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报道,2009,(3):131-133.
  [5]陈志鹏,建华.就业压力大独立学院考研升温[N].武汉晨报,2008-01-19.
  [6]郭海峰,杨春华,康少红.部分地方医学院校沦为“考研基地”原因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1):131-132.
  (责任编辑:刘俊卿)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研究详细分析了研究生心理压力产生的五个主要来源:学业、就业、经济、人际关系、婚姻,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适其心理压力的措施:提高自身的“抗压性”,学校进行心理干预,参加文体活动,国家和社会提供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压力;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董焕芝(1977-),女,山东德州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讲师;宋秀琴(1
期刊
摘要:“无用知识的有用性”是弗莱克斯纳提出的在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研究理念,这一理念在他的现代大学观中有所体现,并要求现代大学在做科学研究时应该坚持自由探索、非功利性的研究态度。弗莱克斯纳“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的理念,对现代大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无用知识;有用性;大学观;科学研究  作者简介:叶建华(1986-),女,湖北武汉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浙江 金华
期刊
摘要:介绍了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省“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过程中,部分团队利用学科平台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强并开展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总结了相关培养的方法、管理制度与实践效果,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学科平台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戴世勋(1974-),男,湖北宜城人,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张一多(1987-),女,江
期刊
摘要:“集成电路工艺”是微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在工程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该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琦(1976-),男,内蒙古包头人,桂林电子科
期刊
摘要: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工作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电力技术类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设定了建设目标,设计了资源库模块化结构,提出了建设思路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电力技术;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作者简介:王晓文(1966-),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工程学院,教授;吴志宏(1964-),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工程学院,副教授。(辽宁沈阳  110136)  
期刊
摘要:对高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种项目模块化教学的探讨实践;采用工种目标教学模式;课程结构采用三段式纵向模块;课程类型采用课程模块化。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种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模块;模块化教学  作者简介:张建文(1953-),女,湖北黄冈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水电交通工程系,副教授;张先华(1966-),男,湖北黄冈人,黄冈水利电力
期刊
摘要:本教学团队以“科研促教学,改革促发展”的建设方针,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改革为动力,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课程建设为纽带,学科、科研课题为支撑,师资队伍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不断改善和优化”的思路进行建设,取得了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标志的一系列高水平建设成果,形成了一支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带头、老中青搭配、专业职称和知
期刊
摘要: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采用问题驱动教学、实用案例教学及工程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化其专业技能,增强其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有利于将其培养成高素质创新型数据库工程人才。  关键词:CDIO;问题驱动;实用案例;工程项目;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赵娅(19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数学;精品课程;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周继泉(1968-),男,山东临沂人,华北电力大学理学院,讲师。(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099-01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非数
期刊
摘要: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是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电子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课程体系的整合、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的思路和教学改革的成果。  关键词:信号处理课程群;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作者简介:周小微(1971-),女,浙江永嘉人,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金宁(1967-),女,安徽休宁人,中国计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