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高考试题之味,悟地理复习之道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trj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9年高考使用地理单科卷的省级行政区有浙江、上海、江苏和海南。文章以这4套单科卷为例,从试题结构、考核内容、命题素材、命题立意对其进行了比较研究。选取典型试题进行分析,思考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感悟地理复习规律。
  关键词:单科卷;核心素养;命题特点;能力立意
  2019年高考已顺利落下帷幕,使用地理单科卷的省级行政区有浙江、上海、江苏和海南。浙江省在4月份组织了地理选考,上海市在5月份组织了地理等级性考试,江苏省和海南省在6月份组织了地理高考。相对于文综地理试卷,地理单科考试时间更长、试卷分值更多、试题题量更大、考查范围更广。本文以浙江卷、上海卷、江苏卷和海南卷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试卷结构与命题特点,思考地理高考对地理命题和地理复习的指导意义。
  一、单科卷结构比较
  在全国4套地理单科卷中,江苏卷面分值最高,满分为120分,海南卷、上海卷和浙江卷面分值均为100分。从分值统计,江苏卷、浙江卷选择题和综合题各占50%,海南卷选择题占60%、综合题占40%,上海卷选择题占40%、综合题占60%。试卷结构如表1所示。
  二、品高考试题之味
  2019年高考地理4套单科卷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跟时代脉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影显地理学科特色,具有鲜明的学科性、时代性、适切性和综合性。更可贵的是从核心素养考查层面来看,地理核心素养已渗透于2019年高考地理单科卷试题当中。
  《普通高中地课程标准(2017版)》对考试的评价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考试命题的评价目标,应定位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状况的测试与考查上[1]。这就是说,一方面要在“上位层面”准确理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则要在具体操作层面要准确理解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这两个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试题命制的基本出发点。从以上两个层面分析2019年高考地理4套单科卷试题,呈现出如下特征。
  1.从考核内容看——突出主干,知识抽样考查
  2019年高考地理4套单科卷对知识的考查覆盖的知识广,且具有抽样性,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综合4套单科卷来看主干知识主要集中在是必修1自然地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考点,江苏卷涉及的必修3区域地理内容相比其他3套试卷多,江苏卷和海南卷包含选修部分,江苏卷选修是在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四个模块中任选2条试题作答,海南卷是在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两个模块中任选1条试题作答。具体考点统计如表2~5所示。
  2.从命题素材看——多图表,紧扣时代脉搏
  (1)考查图表解读能力,突出地理学科技能。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图像表达空间信息,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地理高考对学生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包含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能够快速、准确地从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从这一要求看,2019年地理高考4套单科卷试题图表丰富,类型多样。其中江苏卷和浙江卷的地理图表数量较多,上海卷、海南卷的地理图表多在综合题部分,具体统计如表3所示。从统计数据看,4套试卷均关注了世界和中国区域,既考查学生的国际视野,也关注学生家国情怀;4套试卷多以地理统计图、示意图和景观图为承载信息的媒介,能很好地体现对学生地理关键能力的考查。
  (2)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家国人文情。2019年高考地理4套单科卷试题素材均来自教材以外的“新材料”,多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境作为命题切入点,考查考生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有些素材选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等方面问题,着力体现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因而关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也是高考试题命题素材的选材热点。2019年高考地理4套单科卷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例如,江苏卷选择题第25~26题以“川西林盘”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为命题情境,考查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等内容;上海卷选择题第14题以我国的“妈祖信仰”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命题情境,考查妈祖文化盛行的地区;海南卷选择题第12题以“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为命题情境,考查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的地理位置。以上高考试题均体现了从地理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活动,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也传递了人地和谐的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人文价值。
  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2019年高考地理4套单科卷试题将社会热点问题有机融入,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地理学科与时代发展的密切联系,又能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江苏卷选择题第15~16题以热点丝路班列为情境,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海南卷选择题第7~9題以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这一经济案例为情境,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上海卷综合题第23题以“一带一路”为情境,考查区域特征和区域合作问题。浙江卷选择题第1~2题,以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为情境,考查农业生产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可见,为了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地理试题命制高度重视真实、复杂、开放的情境创设,把具体任务尽可能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之中。
  3.从命题立意看——重能力,彰显核心素养
  2019年地理高考单科卷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主干知识,以能力考查为重点,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助推素质教育。从落实核心素养考查的角度来赏析2019年高考地理4套单科卷试题,笔者选择相关典型试题剖析如下。   (1)树立人地协调观,遵循自然规律。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2]。高考试题正是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遵循自然规律。
  例1:(江苏卷第21~22题)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图1为“项目位置和杂交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C.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
  D.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22.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
  A.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B.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
  C.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D.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贵州某县精准扶贫的项目为命题情境,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突出了对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基本原理的考查。
  第21题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图1中获取信息该县位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因而交通不便;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缺乏,植被稀疏;云贵高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且集中,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明显,生态环境脆弱。
  第22题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材料可知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从图1杂交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杂交构树林下可以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而非杂交构树本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阅读材料可知,杂交构树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并且生态效益显著,可以改善水土流失,因此可以在荒地进行杂交构树的种植,提高荒地的利用率,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杂交构树可以发展沼气池,沼气的制取,可以缓解农村能源不足的问题,但是并不能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作物的种植可以进行饲料的加工,并且发展养猪场原料充足,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答案:21.AB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日渐突出,通过技术手段有效获取地理信息,展现地理现象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文章依托LocaSpace Viewer软件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用的相关案例,阐述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丰富地理教学活动的內涵,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LocaSpace Viewer软件  LocaSpace View
摘 要: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适应新高考要求出发,文章构建了“三步十二环”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案例为载体,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开展区域地理教学。教学实践证明,“三步十二环”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区域地理;案例教学;核心素养;生本教育;合作学习  根据《2018年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考试说明
摘 要:文章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围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考查情况,对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地理试题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后续教学和备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地理试题;赏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地理课程标准》)在考试命题建议中提出:“构建能够科学测评地理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测评框架,核心是确定测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通过对北疆地区地理环境的实地研学考察,对照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关新疆的描述,文章探讨了水在过去、现在、未来对北疆的深刻影响,明确了研学旅行对培养和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理研学;北疆;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千米,以天山为界,以北为北疆,以南为南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在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中介绍了有关南疆的地理环
“拎得清”原本是思路清晰、能看清形势的意思。但自今年7月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垃圾分类强制措施后,这个词被网友“趣味”解读为“手里拎的垃圾能分清”,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显然,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许多人都心知肚明。在种类繁多的垃圾中,有一类引发了我的思考——快递包装。  仅仅需要一部手机,我们就可买到远在千里的物品。而到手的方式,则是快递。据统计,在今年“618”购物狂欢节中,电商平台天猫超过110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经过学习后需要达到的目标。依据约翰·比格斯的“SOLO分类理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内隐的,无法直接进行观测,而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则是基于其认知结构而产生的,是外显的、可观测的。因此,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该怎样教学才能既有效又深刻?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结合最近对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摸索,笔者试图从找准初高中地理课程的相通处有机衔接、地理教学方法的衔接、理顺教学内容的契合点、联系实际创设情景等角度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以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既深刻又有效,并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一、找准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衔接点  初高中地理
摘 要:文章采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法,对CNKI数据库中技术支撑下的地理教学研究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利用Bicomb软件和SPSS软件绘制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内技术支撑下的地理教学研究热点集中于五大领域,即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有效整合研究、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研究、建构主义视角下地理教学模式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技术支撑下的地理教学资源库建
摘 要:文章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围绕“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选取“亚马孙雨林的火灾事件”为主题情境,设计问题链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问题的探究中掌握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思维。  关键词:主题式情境教学;生态脆弱地区;亚马孙雨林;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课标解析】本节课主题选自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普通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4分)  图1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拟建一条海拔400米桥隧结合的平直公路,并在附近建一座可欣赏到“长河落日圆”美景的观景台。据此完成1~3题。  1.拟建公路中隧道路段长度约为:  A.10km B.20km C.30km D.40km  2.拟建公路中需修建桥梁的数量为:  A.一座 B.两座 C.三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