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确幸”与“小纠结”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大陆早就听说台湾的电视新闻和评论栏目非常有名,反映了台湾的社会样貌和政治生态,据说陆客来台观光一个不可或缺的项目就是看电视。我自去年圣诞夜来台首日,一到宿舍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新闻里刚好一群人在大街上为国民党总统候选人朱力伦竞选造势,群情激昂地齐声高喊着“冻蒜”!“冻蒜”!我竟完全不知其意,一时搞不清楚“冻蒜”是在为己方加油呐喊还是在愤怒声讨对手——是让对手“冻住而算(蒜)了”吗?直到两天后,有个频道特别加注括号表明是“当选”之意才恍然大悟。一时间觉得离台湾甚远。
  转眼在台北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个多月的电视,渐渐觉得自己也体会出了一点儿门道,对台湾电视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栏目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感受:日常新闻报道虽然细杂琐碎,基本都还温馨实在;时事评论栏目尽管不乏箴言,常常难免刻薄片面,既弥漫着小确幸,也充斥着小纠结。
  电视新闻的“小确幸”
  “小确幸”是现在台湾的一个热词,特指为一些小感动、小安慰、小便宜、小恩惠等而高兴、享受等。这个热词也比较适合描述近年来台湾电视新闻的一个特征。
  台湾岛内的新闻资源十分有限,新闻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据统计,如果按人口比例算的话,台湾的新闻采访车数量曾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近些年来台湾的新闻采访车也已大幅减少了)。一方面事无巨细皆可新闻,从夫妻吵架、少年斗殴,到小偷小摸、醉汉闹事,以及台北市长柯文哲唱歌跑调,天天在电视上轮番上演“台湾人生百态”真人秀,而且不同频道的报道互相重复、同质化现象严重,翻来覆去的多数内容与大陆电视新闻报道比较起来简直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真让人觉得婆婆妈妈、一地鸡毛;另一方面,电视新闻十分生活化、娱乐化、温情化,各种小吃、小趣闻、小感动每天充塞荧屏,有咖啡店推出时令果盘,报道中一定会有品尝者满足陶醉的表情大特写;有老人家被偷了点钱,报道者定会在现场谴责之后教大家几招防偷秘籍;年末超级寒流来袭,新闻报道更是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大家及时添衣、以防感冒,并又为台湾好不容易下点雪而欢欣鼓舞、热烈期盼。台湾政坛人物在新闻里大都有昵称,马英九曾是“小马哥”、蔡英文是“小英”,陈菊是“花妈”,洪秀柱叫“柱柱姐”,柯文哲叫“柯P”,连激烈的政治竞争也富含一丝人情味儿。每日生活在这充盈着温馨气氛的真人版情景剧、轻喜剧当中,台北人的脸上难怪总是挂着点幸福祥和的神情。
  不过,台湾记者的敬业精神的确令人敬佩,各路媒体似乎随时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常常一些交通事故警察还没有到,记者就到了。记得有个新闻是一豪车撞倒了一辆拉货的三轮车,肇事司机和骑三轮的老伯都受轻伤,不是什么大事故。只见一群各电视台的记者举着采访话筒围着豪车司机不停责问“你撞翻了老伯伯不觉得愧疚吗?没有什么要道歉的吗?有没有喝酒啊?”连珠炮般的问题及咄咄逼人“深挖”新闻的阵势一直追到豪车司机双手紧捂着脸上救护车为止。这样的报道就不仅仅是即时性新闻了,还有明显的维护社会道德、劝善抑恶的功能,虽然仍是“小”新闻,但却不以善小而不为,使得台湾社会真正成为阳光下“讲理”的社会。台湾的媒体显然功不可没,确实真正承担起了社会道义“守护者”的新闻职业责任,甚至于让台湾“官不聊生”。大陆也有类似豪车撞路人的情况发生,但不时演化为“权贵”车主蛮横欺侮平头百姓的恶性事件,如果大陆的记者能够像台湾的同行一样每每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让霸凌者及时在电视上同步曝光,相信一定会对促进社会风气的逐步好转及良性循环大有助益。
  评论节目的“小纠结”
  台湾的电视评论节目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评论栏目的名嘴们人人伶牙俐齿、口吐莲花,嘴皮子功夫十分了得;个个火眼金睛、洞若观火,可谓是真理在手、拨云见日。不同名嘴也是个性迥然:有的一惊一乍,有的故作玄虚,有的见微知著,有的天马行空,嬉笑怒骂皆评论,似乎都有“望一叶而知秋”的预测庙堂之高深与江湖之险恶的本领。名嘴评论基本上都遵循“不片面无以深刻,不极端难见本质”的致对手于死地而后快的辩论原则。真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大,常常一副“将军不喜太平年,评论唯恐天下安”的劲头。
  然而,凡事用力过了头就自然走向了反面,自诩为旁观者清,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容易让人看出“马脚”。台湾电视各频道的评论员蓝绿倾向一目了然,一张嘴其观点倾向就能让人猜个八九不离十,常常是立场优先,为反对而反对:凡是对方赞成的都要反对,凡是对方反对的一律赞成,泾渭分明、毫不妥协,甚至抓住对手的一句措辞、一个表情而紧咬不放、上纲上线。对立双方的交锋常常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僵持,而无法化解,有的简直就是无理辩三分,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这反而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是为了各自党派的选民喜好而有用力过猛、极度表现之嫌。蔡英文“冻蒜”后发布的第一个命令“谦卑、谦卑、再谦卑”当晚就被调侃为“千杯、千杯、再千杯”(即假设蔡英文连续执政八年,可以好好享受权力的恩泽,每日畅饮一杯美酒,一杯一杯复一杯,八年总计三千杯);马英九赴太平岛宣誓,主权人还没有回来已被挞伐为“不守看守政府之道”。因而宣揚第三条道路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竞选广告明显带有“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味儿也就毫不奇怪了:“停止蓝绿恶斗,就买一个橘色的保险吧”。
  我对两岸关系的讨论尤其感兴趣,所以给予了较多关注。一些评论员的独门见解、微言大义时常令我半天回不过神来。深感佩服之余,也让我不由得心里痒痒,索性现学现卖,参与评论。限于篇幅,试举两例。
  “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名嘴甲:在谈到两岸民众互动交流的话题时,名嘴甲气愤地提及曾回山东青岛探亲却因自己的服饰穿着和外乡口音而不被当地人“认同”,进而得出严正结论“他们不认同我们,我们为什么要认同他们!”此处,该名嘴似乎混淆了两种不同层次的“不认同”:第一是当地人对外地人在个人层面上的不认同;第二是族群(如两岸)层面上的互相不认同。几个月前在大陆沸沸扬扬的“青岛天价虾”事件(外地游客在大排档点一盘38元的大虾,结账时被告知每只虾38元)恰好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外地游客人生地不熟、或因习俗、方言问题交流不畅而被当地人怠慢,甚至“被宰”——此种第一类的“不认同”时有耳闻,但争议双方均不会随便上升到族群对立的第二个“不认同”层面。费孝通曾指中国不同于西方的陌生人社会,而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多数中国人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仍然犹如把一颗石子投入水中而出现的不断由中心向外扩散的一圈圈波纹,是依据他人与自己的亲疏远近程度而有不同的亲密和认同关系等级,迥异于现代文明社会通常对待陌生人的平等、平和、平常的态度。在大陆,自由、民主、平等尽管已经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此类现代文明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依旧任重道远。许多人认知的自由是无法无天,许多人理解的民主是为民做主,许多人认识的平等是自私冷漠,与今日台湾人和人之间普遍存在的礼貌、宽容、友善存在着巨大差异。有台北朋友告诉我,在台湾,大陆人一张嘴说话就会被辨认出来。一次在国父纪念馆附近我向一位正坐在椅子上吃饭的女士打听去捷运站的方向,该女士立刻放下餐盒并站起来热情详细地为我指路,其真诚的态度、优雅的姿态让我这个外乡人在一月的寒冬里觉得如沐春风、感动不已,至今虽然“人面不知何处”,心底依旧温暖。   随着国人不断走出国门与世界交流沟通,两岸民众之间的这种差异应当会有所改变,但无疑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同样地,台湾社会今天的现代素质和文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仅仅一、二十年前,在台湾民主选举的初期,不同政见的人群不也会在大街上拔拳相向吗?那些年台湾立法委员们在立法院里的互殴场景也常常被大陸电视新闻所津津乐道。我初到台湾时,分不清各种硬币的币值,由于台湾的硬币都是“铜板”,不但种类多(从1元到50元不等)而且分量重(是真的铜板,不同于大陆的硬币多是铝质的),几次购物之后口袋里就叮叮当当一堆沉甸甸的“铜板”,因而我急于花出去。在一些小店结账时,我就掏出一大把硬币请店员自己找,偶尔可以明显感觉到个别店员的态度马上会变得冷淡起来,显然店员对我这个“陆客”是带有轻视的,甚至连台湾特色的购物结束语“谢谢”也不说了。这说明台湾的个别店员也是看人下菜碟的。2016年春节期间,台南市在一宗教场所举办传统的“鞭打春牛”活动,结果台上嘉宾“鞭打”12下“春牛”一结束,台下一大群人就蜂拥而上,大肆争抢、撕扯“春牛”(应该是纸糊的模型,据说拿一片回家有保福消灾的作用)。在你推我搡之间很快有些人开始大打出手,台上的主持人不断高声呼吁大家看在神灵的份上要冷静,不要动手。但从电视新闻里人群扭打的混乱场面看,即使现场高高在上、俯看众生的神灵也拿这帮不肖子孙没辙。报道还说,这种因争抢新年“春牛”而群体斗殴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一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在台湾的一些电视频道里,“好客山东”的旅游广告也出现了,但愿台湾游客在大陆的旅游心情不要受到可能出现的第一个层次的“不认同”的影响,更不要轻易上升为第二个层次的“不认同”。
  “仍然生活在冷战时代”的名嘴乙:在谈到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时,名嘴乙大赞蒋经国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一口拒绝中共的和解试探,痛批今日国民党政府亲近大陆的“失格”行为,是为“自甘堕落”。在该名嘴眼里,国民党、新党、亲民党高层赴大陆交流是没骨气的表现,马英九参加“马习会”有卖台嫌疑,连战参加北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简直就是叛徒……此等名嘴的言论在电视上颇有市场,附和者不少,只是给人以“不知有汉,遑论魏晋”的陈腐、隔世之感。蒋经国时代仍是冷战后期,意识形态挂帅,“道”不同不相为谋尚可理解,但今天全球化时代都已经开启20多年了,不主动开放交流就等于自绝于整个现代文明世界。根据名嘴乙的逻辑,难道台湾和大陆还要继续不共戴天、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国共非得兵戎相见、你死我活才算“有格”吗?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格”?这是否属于一种台湾版的冷战思维?难怪不少大陆游客深有感触:“文革”妖孽早飘散,不知转入台湾来。
  2016年1月16日台湾的民主选举顺利、平和地落幕,与曾经选举的“两颗子弹”相比,的的确确又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值得大大庆贺。但一些名嘴天天在电视评论栏目上一叶障目、为反对而反对,无形中不断强化、激化不同观点、群体之间的片面对立情绪,虽然也具有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你也有说话权利”的民主基本色彩,但离积极沟通、相互理解、协商共识的成熟、有序的民主境界显然尚有一段距离,也甚至多少令人质疑台湾当下还有没有真正客观公正的社会良心。更让人唏嘘不已的是诸如民国大师蔡元培、胡适、林语堂、梁实秋、吴大猷、傅斯年等在台湾难道已是明日黄花、香火难续(我曾向两位台湾大学的学生打听林语堂的故居所在,他们竟不知林氏何人也,而且林语堂故居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该故居接待的80%以上的访客都来自大陆)?!2月3日,“周子瑜”事件的始作俑者黄安尽管已经提前在台申请了保镖,仍然因为害怕被打而不敢如约返回台湾探亲,并释放两张返台机票的“烟雾弹”,电视里显示在高雄机场有人准备了若干筐鸡蛋为黄安“接机”。这似乎也不能算是民主法治社会的正常现象吧,可能对台湾引以为傲的民主形象也有负面影响的。
  有评论指出电视媒体上的名嘴是当前台湾社会的三大“乱源”之一,看样子不是空穴来风。台湾的名嘴大多具有海外学历、高级职位,属于社会精英阶层,其社会责任、胸怀眼光理应更理性、更长远,但一些名嘴狭隘、片面、激进的言论无疑对此难辞其咎。新年期间,随着民进党国会过半、全面执政,面对蓝绿双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一波又一波的争议、发酵事件——绿营常常称之为“转型正义”,蓝营则痛斥为“转型仇恨”“清算斗争”,已有媒体把2016年称之为“文革元年”,这是不是台湾民主未来道路上需要继续跨越、克服的东西?
  “小确幸”与“小纠结”能“照亮世界”吗?
  我很喜欢台湾电视上的一句广告语:“台湾只有3.6万平方公里,但却可以照亮世界。”只是也有一点疑惑:台湾似乎对外部世界的兴趣不大,如何把握世界的脉动和需求?又拿什么照亮世界?台湾的电视日常新闻中每天充满了体贴入微的人情味儿和搞笑耍宝的趣味性,各种诱人小吃、奇闻异谈、小幸福、小感动天天充斥着荧屏,但欢喜温馨里明显少了些居安思危、雄图大略的忧患意识。严肃的国际新闻、深刻的全球观察相对缺乏,不免给人以坐井观天、自我陶醉之感。尤其是各路名嘴精英大展身手、充分显示台湾政治生态的电视评论栏目更是鲜有不直接涉及台湾的国际议题讨论和动态形势分析,吵架互呛皆不出台湾,似乎越来越沉浸于一切以台湾为中心的自我感觉良好之中,甚至给人以日渐封闭、既夜郎自大却又信心丧失的印象。
  台湾常常以“小”自居,但小中亦有乾坤,四两可拨千斤。俗话说,不谋全局难谋一域,台湾的长治久安难道不需要世界的整体眼光和全球的宽广胸怀吗?全球化时代,“学习就是超越,理解即是征服”,如果缺乏对外部世界的积极认知、真诚沟通和理性了解,如果老是沉醉于自己的“小确幸”、“小纠结”当中,那么,台湾凭什么照亮世界呢?
其他文献
一次成功的国际会议的代价是什么?随着一系列政府命令开始生效,为了让中国首都为将于周三开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峰会做好准备,烟雾弥漫的天空、搅乱的工作日程、突然断奶的孩子等等这一切,似乎都是值得的。中国节能协会网站上的一篇报道则写着“备战APEC”。  其中许多措施都旨在让这座城市被污染的天空变得干净。周一,用于缓解交通和排放的特殊
期刊
如今,新闻移动化成为全球媒体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发展趋势。而移动网络新闻中,很大一部分用户是通过新闻类客户端阅读新闻的,新闻客户端成为媒体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新渠道,也是国际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国际媒体是如何利用新闻客户端开展传播活动的?本文以路透社、《纽约时报》和《赫芬顿邮报》为例,分别代表全球通讯社、老牌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尝试对国际媒体的客户端传播策略进行梳理和分析。  路透社:信息服务化与视频
期刊
APEC北京会议留下的,除了会议达成的各项成果,还有难得的蓝天白云。这种美丽令人神往,同时发人深思。人们关心的是,“APEC蓝”能否保持下去?  “APEC蓝”到底是人努力还是天帮忙?  11月初的北京,现出了久违的蓝天。一些网民称为“APEC蓝”,意为转瞬即逝的美好。事实上,本次蓝天与APEC确实息息相关。  环保专家指出,我们看到的APEC蓝,是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两个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随后又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大格局。习总书记还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相通和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国家谋求互联共通、互利共赢的形势下,网络媒体作为高效率传播信息、高质量传承文化、改善人文交流、传递民间友谊的
期刊
2016年9月,我国即将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首脑峰会(简称G20峰会)。作为本年度中国主场外交的最重要环节,G20杭州峰会不仅涉及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各项关键议题,风云多变、突发状况不断的全球政治经济与地缘风险,也在不断冲击本次峰会的各项既定主题。  从对外传播角度出发,本文扼要分析本次峰会若干议题的内涵与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联系与逻辑;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前瞻预测,以及如何
期刊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访问欧洲四国并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此期间,荷兰国王和王后3月23日招待习近平夫妇的王宫国宴受到参加国宴的荷兰各界人士、媒体和公众的特别关注。笔者就公共外交、元首外交、第一夫人外交等问题,通过电子邮件专访了亲临王宫国宴的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Clingendael)高级研究员、安特卫普大学扬·梅理森(Jan Melissen)教
期刊
“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我们之所以选择水立方来举行这个晚宴,是因为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2000多年前,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泽被万物。亚太经合组织以太平洋之水结缘,我们有责任使太平洋成为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见证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繁荣、进步。”  这是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11月11日在APEC第二十二
期刊
近年来,新技术驱动的媒体融合现象深刻改变了全球传媒业的生态,围绕媒体融合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在西方发达国家,媒体融合已经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当然也不乏失败的案例。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实践的梳理,将媒体融合划分为“配合”“竞合”“融合”三个发展阶段,并逐一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在国外,业界和学界对“媒体融合”概念的理解有较大分歧。业界人士往往认为媒体融合指的是编辑团队的合并,这是应对数
期刊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是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与主导国际话语权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却还未拥有与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议程设置作为大众传媒影响社会舆论的主要方式,能够通过新闻报道的显著性加以凸显或降低,从而有效引导受众的注意力,是建构话语权、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方法和路径。  斯蒂芬·利文斯通( Steven G.Livingston)提出了议程“切入点”概念,指出国际政治的
期刊
国家形象的传播有五大载体,那就是这个国家所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化、企业、传奇与品牌。被世界媒体津津乐道的中国人、被全球观众热议的中国文化、拓展到世界各地并具有突出特色的中国企业、具有中国突出特色的传奇故事,以及与“中国”两个字紧密相关的多领域品牌确实是当下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在国家形象竞争的大舞台上的五大载体。而将五大载体在同一时间集中展现的超级平台普遍为世界大国所高度重视。而全球性的大型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