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首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揭晓,近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采访了首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专家组组长之一刘天峰,从专业角度解析此次质量奖评审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高规格、严要求、专业化、
重长远
回顾评审过程,刘天峰首先用“高规格、严要求、专业化、重长远”四个词,概括了首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的总体特点。
与其他城市的评选不同,“北京市质量奖”是经过国务院特别审批的,由王安顺市长亲自担任评委会主任,人大代表参与到评审过程中,地方质监局作为监督员全程督导。
据刘天峰介绍,此次北京市质量奖在评审的过程中有几大特点:其一,评审组不接受企业接待、交通、住宿等,均由北京市质量奖评审委员会统一派车保障;其二,担任这次评审的团队,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都是全国质量奖评审员,组长也都是全国质量奖资深评审组长,确保了评审工作的专业权威;其三,考虑该项工作的长期性,北京市把这次质量奖评审过程当作一项人才培养工程,加强自己评审员队伍建设,实现了评审员队伍与评审工作的同步成长。
“自身这种‘高规格、严要求、专业化、重长远’的评审组织,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评审的公平、公开、公正,确保了评审结果的说服力。”刘天峰如是说。
正是这种高规格的评审,使得各家企业广泛参与。本次评选,北京市共有60家企业报名参加,呈现出了“多、近、高、全”的特点,不仅是申报企业数量比较多,而且行业比较丰富,囊括了“制造业、建筑业、食品业、商业、服务业、农业、旅游业、养老产业”等;北京汽车、联想科技、三元牛奶、菜百市场”等北京市自己的名牌企业悉数参与,一些企业则是长期导入了卓越绩效模式,甚至荣获过全国质量奖,这种大范围、高品质的申报群体,改变了过去北京是纯“政治中心”的印象,集中反映出近些年首都企业的高速发展水平。
“卓越绩效模式”的特点和魅力
目前,国内各级别的质量奖评选,大部分采用的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北京市质量奖评选也不例外,为什么一定要采用这个标准呢?
刘天峰解释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给企业带来激烈的竞争,商场如战场,企业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基业长青,这是每位企业家梦寐以求的,而能帮助企业家们实现这个梦想的,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们有时候会有三大困惑: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是否在正确的做事?是否选对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要帮助企业家们顺利解答这三大问题,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着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是企业管理的短板。能对企业做全面诊断,让企业看清现状,有效识别企业优劣势,并查缺补漏,做针对性的改善,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必然有其超越竞争对手的关键成功因素,各企业的管理框架以及管理方法,是否经得起检验与评价,最终得到业界及政府的认可,并彰显其社会形象和地位,仍然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为何如此神奇
就其实质而言,卓越绩效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条理化和具体化,不仅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各类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经营质量的国际标准。卓越绩效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准则,该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成熟度的评价标准,激励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它为追求持续成功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使其能够用同一种语言交流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从而明确自己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地位;它还通过奖项的强大鼓舞,激励人们为了荣誉和成就付出非凡的努力,同时也给予付出正确努力的人们以应有的汇报。事实上,卓越绩效模式是企业强身健体的系统工程,企业运用它可以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经营绩效。
据美国1990?1999年做的一项对比调查: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获奖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大约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企业平均水平的4.2倍,这些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是685%,而标准普尔500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仅为163%。
中国为了更好的参与世界竞争,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把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标准进行引进、消化和吸收。2004年8月,国家发布了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19579),并且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卓越绩效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质量奖和各地方政府质量奖的评审标准。
未来的道路还很长远
北京市政府质量奖评审,采用的也是卓越绩效模式,并通过“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选与大家见面,但这一管理模式还不为大众所熟知,普及与推广显得任重而道远。
在采访中刘天峰谈到,企业和大众对这一管理模式的不了解、不理解,成为推行推广的最大阻碍。此次评审中,不少企业的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审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一些企业先进的管理实践没有写进材料,而材料中重点描述的内容与标准要求格格不入。这都反映出不少企业对卓越绩效标准还不太理解,更不清楚标准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可以说,质量奖的评选过程,也是推广普及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
据刘天峰介绍说,在评审的过程中,经常有企业表示,北京市质量奖评审对他们有启发、有震撼、有触动。有启发是评审过程中对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震撼是因为不了解标准,有效的优势做法没有提炼出来;有触动是诊断出了改进项,明确了未来改进的方向。
“改变经营理念,普及科学模式”,这是北京市质量奖评审给首都企业带来的最大收获。在诠释“卓越绩效模式”的内涵时,刘天峰给出了三个方面的比喻。首先,它是盈利能源的动力源,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模式;其次,是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的助燃剂,一家企业有好的做法,第二家要模仿,其他企业要跟随,在质量奖的带动下,整个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第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卓越绩效模式强调的是各相关方实现共赢,均衡发展,社会上所谓的不和谐大多是利益的不平衡,与各方利益平衡了,社会也就和谐了。对于这三个方面,刘天峰这样总结:“卓越绩效模式是管理者管理组织的行为准则,是每一个企业家的圣经。摸索着走,肯定是不行的;改革开放之初,那是社会上没有先例,要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世界上没有,我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是有好的经验,再摸着石头就有危险了。必须强调:有其理、无其事,那是我们经验不够;有其事、无其理,那是我们认识不足。”
首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圆满结束,质量奖殊荣也已花落各家,但推广先进管理模式,以科学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效益的活动却刚刚开始。
从首次参评的各家企业来看,经营模式特点鲜明,各有所长。学会博采众长,才是王者之道。“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作为“发现行业标杆、传播先进经验”的重要平台,始终能够坚持“高规格、严要求、专业化、重长远”,真正为京城企业提供可以借鉴的最佳管理实践。
刘天峰由衷地说,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团,把“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到各个领域,国际竞争格局进入了新一轮大变革,国内正是民族复兴大业最关键时刻,无论是“一带一路”新的战略布局,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都为企业提供了可遇不可求的发展机遇,而卓越绩效模式当之无愧的成为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成熟的管理方法,也是企业开启卓越之门的金钥匙。
高规格、严要求、专业化、
重长远
回顾评审过程,刘天峰首先用“高规格、严要求、专业化、重长远”四个词,概括了首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的总体特点。
与其他城市的评选不同,“北京市质量奖”是经过国务院特别审批的,由王安顺市长亲自担任评委会主任,人大代表参与到评审过程中,地方质监局作为监督员全程督导。
据刘天峰介绍,此次北京市质量奖在评审的过程中有几大特点:其一,评审组不接受企业接待、交通、住宿等,均由北京市质量奖评审委员会统一派车保障;其二,担任这次评审的团队,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都是全国质量奖评审员,组长也都是全国质量奖资深评审组长,确保了评审工作的专业权威;其三,考虑该项工作的长期性,北京市把这次质量奖评审过程当作一项人才培养工程,加强自己评审员队伍建设,实现了评审员队伍与评审工作的同步成长。
“自身这种‘高规格、严要求、专业化、重长远’的评审组织,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评审的公平、公开、公正,确保了评审结果的说服力。”刘天峰如是说。
正是这种高规格的评审,使得各家企业广泛参与。本次评选,北京市共有60家企业报名参加,呈现出了“多、近、高、全”的特点,不仅是申报企业数量比较多,而且行业比较丰富,囊括了“制造业、建筑业、食品业、商业、服务业、农业、旅游业、养老产业”等;北京汽车、联想科技、三元牛奶、菜百市场”等北京市自己的名牌企业悉数参与,一些企业则是长期导入了卓越绩效模式,甚至荣获过全国质量奖,这种大范围、高品质的申报群体,改变了过去北京是纯“政治中心”的印象,集中反映出近些年首都企业的高速发展水平。
“卓越绩效模式”的特点和魅力
目前,国内各级别的质量奖评选,大部分采用的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北京市质量奖评选也不例外,为什么一定要采用这个标准呢?
刘天峰解释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给企业带来激烈的竞争,商场如战场,企业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基业长青,这是每位企业家梦寐以求的,而能帮助企业家们实现这个梦想的,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们有时候会有三大困惑: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是否在正确的做事?是否选对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要帮助企业家们顺利解答这三大问题,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着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是企业管理的短板。能对企业做全面诊断,让企业看清现状,有效识别企业优劣势,并查缺补漏,做针对性的改善,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必然有其超越竞争对手的关键成功因素,各企业的管理框架以及管理方法,是否经得起检验与评价,最终得到业界及政府的认可,并彰显其社会形象和地位,仍然是政府质量奖评审准则——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为何如此神奇
就其实质而言,卓越绩效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条理化和具体化,不仅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各类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经营质量的国际标准。卓越绩效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准则,该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成熟度的评价标准,激励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它为追求持续成功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使其能够用同一种语言交流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从而明确自己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地位;它还通过奖项的强大鼓舞,激励人们为了荣誉和成就付出非凡的努力,同时也给予付出正确努力的人们以应有的汇报。事实上,卓越绩效模式是企业强身健体的系统工程,企业运用它可以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经营绩效。
据美国1990?1999年做的一项对比调查: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获奖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大约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企业平均水平的4.2倍,这些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是685%,而标准普尔500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仅为163%。
中国为了更好的参与世界竞争,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把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标准进行引进、消化和吸收。2004年8月,国家发布了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19579),并且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卓越绩效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质量奖和各地方政府质量奖的评审标准。
未来的道路还很长远
北京市政府质量奖评审,采用的也是卓越绩效模式,并通过“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选与大家见面,但这一管理模式还不为大众所熟知,普及与推广显得任重而道远。
在采访中刘天峰谈到,企业和大众对这一管理模式的不了解、不理解,成为推行推广的最大阻碍。此次评审中,不少企业的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审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一些企业先进的管理实践没有写进材料,而材料中重点描述的内容与标准要求格格不入。这都反映出不少企业对卓越绩效标准还不太理解,更不清楚标准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可以说,质量奖的评选过程,也是推广普及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
据刘天峰介绍说,在评审的过程中,经常有企业表示,北京市质量奖评审对他们有启发、有震撼、有触动。有启发是评审过程中对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震撼是因为不了解标准,有效的优势做法没有提炼出来;有触动是诊断出了改进项,明确了未来改进的方向。
“改变经营理念,普及科学模式”,这是北京市质量奖评审给首都企业带来的最大收获。在诠释“卓越绩效模式”的内涵时,刘天峰给出了三个方面的比喻。首先,它是盈利能源的动力源,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模式;其次,是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的助燃剂,一家企业有好的做法,第二家要模仿,其他企业要跟随,在质量奖的带动下,整个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第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卓越绩效模式强调的是各相关方实现共赢,均衡发展,社会上所谓的不和谐大多是利益的不平衡,与各方利益平衡了,社会也就和谐了。对于这三个方面,刘天峰这样总结:“卓越绩效模式是管理者管理组织的行为准则,是每一个企业家的圣经。摸索着走,肯定是不行的;改革开放之初,那是社会上没有先例,要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世界上没有,我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是有好的经验,再摸着石头就有危险了。必须强调:有其理、无其事,那是我们经验不够;有其事、无其理,那是我们认识不足。”
首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圆满结束,质量奖殊荣也已花落各家,但推广先进管理模式,以科学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效益的活动却刚刚开始。
从首次参评的各家企业来看,经营模式特点鲜明,各有所长。学会博采众长,才是王者之道。“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作为“发现行业标杆、传播先进经验”的重要平台,始终能够坚持“高规格、严要求、专业化、重长远”,真正为京城企业提供可以借鉴的最佳管理实践。
刘天峰由衷地说,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团,把“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到各个领域,国际竞争格局进入了新一轮大变革,国内正是民族复兴大业最关键时刻,无论是“一带一路”新的战略布局,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都为企业提供了可遇不可求的发展机遇,而卓越绩效模式当之无愧的成为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成熟的管理方法,也是企业开启卓越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