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结构单一和金融危机对注会行业的影响入手,结合“国办56号文”和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契机,阐述了注会行业拓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咨询新业务领域的优势、路径和举措。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咨询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新业务领域拓展的背景
(一)事务所业务结构单一,使行业竞争激烈,事务所的运营难度加大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总体上仍以财务报表审计等传统审计业务为主。从统计数据看,国内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收入超过70%。由于传统审计业务不仅范围有限,季节性强,有些企业对事务所还设置了各种准入门槛,导致市场进一步缩小。造成过度竞争,执业质量和诚信水平受到威胁。而且很多企业对法定审计需求的积极性不高,也不愿因此支付太多费用,使事务所以期通过审计业务获得收益增加了障碍。
过于偏重传统审计业务,收入结构单一。使事务所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不利于行业健康、稳定、全面发展;也不能很好满足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完全达到为国民经济全面服务的使命要求。因此,拓展新业务,增加市场容量是解决当前会计服务市场过度竞争,培植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注会行业要做大做强,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审计业务为主的市场格局,不断创新服务品种。提高非审计业务的质量和范围,实现业务结构合理化。
(二)金融危机既对注会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市场机遇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业向实体经济蔓延,对我国注会行业也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据中注协的调研和分析。由于一些外向型企业关停导致会计服务对象减少、新上市企业减少、行业服务的高端客户增长放缓、以及企业受财务状况困扰、自发性服务需求减少,使得事务所非年审业务量减少。并且,由于金融危机造成企业经营困难,使一部分企业把削减审计费用作为企业控制费用预算的手段之一,导致事务所审计收费下降、收入减少。而与此同时,随着一些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经营效益下滑,企业业绩压力增大。致使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增加。为此,事务所不得不增加审计程序,这又加大了事务所的审计成本。
但是,危机的蔓延让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到注会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为此,中注协在2009年4月发布了《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促进行业平稳发展的意见》,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要抓住行业发展的市场机遇,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推进业务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帮助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和改善内部控制、应对和化解危机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为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和市场信心的提振、促进经济复苏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大力拓展新业务领域,全面优化业务结构,既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注会行业克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现实需要。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注会制度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的制度安排,注会行业作为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审计监督和专业服务力量,应当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服务,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09年10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系统提出了当前加快注会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以及具体要求,指出要大幅度拓展会计师事务所执业领域,推动事务所业务转变和升级。
2010年2月10日。中注协为贯彻落实国办56号文、推动行业科学发展,出台了《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业务拓展工作方案》,要求围绕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巩固传统领域审计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新型鉴证业务,积极开发非审计业务品种和市场,使全行业的业务领域和收入结构得到优化。
这些文件的颁布,以及我国目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教育出版机构改革、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高新企业资质认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等一系列政策的研究和出台,都为事务所开拓新业务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环境。
特别是自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企业内控建设咨询成为政府鼓励、企业需求的新业务。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明确了“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这将使企业内控审计与咨询业务成为注会行业发展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内部控制审计与咨询业务的优势
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内控审计、设计与咨询等综合性配套服务。
所谓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由于对内控进行了解和评价是财务报表审计中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将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审计与传统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在一起实施(这被称为一体化或整合审计)。通过执行内控审计发现,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风险评估的可靠性,从而更好地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表达;而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通过对企业会计处理的审查,也有助于审计人员了解企业内控可能存在的风险领域(即内控存在漏洞而不能预防或及时发现错报的领域),以检查内控是否有效,从而有助于内控审计目标的实现。所以,整合审计既可以统筹进行审计计划和测试,避免重复,节约成本、减少审计收费;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相互促进,改进两种审计的质量和公正性。提高效率。
内部控制设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内控,其聘请专业机构咨询的业务肯定会大增。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汇聚了会计、审计、金融、税务、法律、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战略规划等各方面的专家,在各专业领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下,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同样甚至更好的专家型服务,并可产生规模经济效果。
因此,尽管目前我国没有在相关规范中明确要求内控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必须整合在一起进行。也没有限定执行内控设计与咨询业务的主体。但笔者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将内控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并以专业特长和人才储备为天然优势,积极开展内控咨询服务。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咨询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新业务领域拓展的背景
(一)事务所业务结构单一,使行业竞争激烈,事务所的运营难度加大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总体上仍以财务报表审计等传统审计业务为主。从统计数据看,国内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收入超过70%。由于传统审计业务不仅范围有限,季节性强,有些企业对事务所还设置了各种准入门槛,导致市场进一步缩小。造成过度竞争,执业质量和诚信水平受到威胁。而且很多企业对法定审计需求的积极性不高,也不愿因此支付太多费用,使事务所以期通过审计业务获得收益增加了障碍。
过于偏重传统审计业务,收入结构单一。使事务所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不利于行业健康、稳定、全面发展;也不能很好满足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完全达到为国民经济全面服务的使命要求。因此,拓展新业务,增加市场容量是解决当前会计服务市场过度竞争,培植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注会行业要做大做强,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审计业务为主的市场格局,不断创新服务品种。提高非审计业务的质量和范围,实现业务结构合理化。
(二)金融危机既对注会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市场机遇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业向实体经济蔓延,对我国注会行业也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据中注协的调研和分析。由于一些外向型企业关停导致会计服务对象减少、新上市企业减少、行业服务的高端客户增长放缓、以及企业受财务状况困扰、自发性服务需求减少,使得事务所非年审业务量减少。并且,由于金融危机造成企业经营困难,使一部分企业把削减审计费用作为企业控制费用预算的手段之一,导致事务所审计收费下降、收入减少。而与此同时,随着一些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经营效益下滑,企业业绩压力增大。致使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增加。为此,事务所不得不增加审计程序,这又加大了事务所的审计成本。
但是,危机的蔓延让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到注会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为此,中注协在2009年4月发布了《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促进行业平稳发展的意见》,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要抓住行业发展的市场机遇,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推进业务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帮助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和改善内部控制、应对和化解危机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为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和市场信心的提振、促进经济复苏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大力拓展新业务领域,全面优化业务结构,既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注会行业克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现实需要。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注会制度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的制度安排,注会行业作为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审计监督和专业服务力量,应当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服务,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09年10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系统提出了当前加快注会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以及具体要求,指出要大幅度拓展会计师事务所执业领域,推动事务所业务转变和升级。
2010年2月10日。中注协为贯彻落实国办56号文、推动行业科学发展,出台了《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业务拓展工作方案》,要求围绕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巩固传统领域审计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新型鉴证业务,积极开发非审计业务品种和市场,使全行业的业务领域和收入结构得到优化。
这些文件的颁布,以及我国目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教育出版机构改革、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高新企业资质认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等一系列政策的研究和出台,都为事务所开拓新业务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环境。
特别是自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企业内控建设咨询成为政府鼓励、企业需求的新业务。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明确了“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这将使企业内控审计与咨询业务成为注会行业发展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内部控制审计与咨询业务的优势
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内控审计、设计与咨询等综合性配套服务。
所谓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由于对内控进行了解和评价是财务报表审计中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将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审计与传统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在一起实施(这被称为一体化或整合审计)。通过执行内控审计发现,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风险评估的可靠性,从而更好地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表达;而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通过对企业会计处理的审查,也有助于审计人员了解企业内控可能存在的风险领域(即内控存在漏洞而不能预防或及时发现错报的领域),以检查内控是否有效,从而有助于内控审计目标的实现。所以,整合审计既可以统筹进行审计计划和测试,避免重复,节约成本、减少审计收费;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相互促进,改进两种审计的质量和公正性。提高效率。
内部控制设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内控,其聘请专业机构咨询的业务肯定会大增。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汇聚了会计、审计、金融、税务、法律、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战略规划等各方面的专家,在各专业领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下,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同样甚至更好的专家型服务,并可产生规模经济效果。
因此,尽管目前我国没有在相关规范中明确要求内控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必须整合在一起进行。也没有限定执行内控设计与咨询业务的主体。但笔者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将内控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并以专业特长和人才储备为天然优势,积极开展内控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