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没想过只要一个孩子
文/本刊记者 冯英杰 图/李 梦
独一代父母张历历和蔡宇结婚时就奔着生两个孩子的目标,“我们都在一个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长大,都尝过孤单、无助的滋味。我们结婚后从没为生二胎的事儿犹豫过。”
结婚7年的两人如今有一双儿女,儿子6岁,女儿2岁半,张历历从不觉得经济是养孩子的最大问题,“教养才是。”
张历历是全职太太,这份“工作”是蔡宇的决定。大儿子一出生他便说服妻子辞去医药销售的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孩子,“孩子最关键的老师,还是母亲。”
原本也是女强人的张历历最初并不服气丈夫的安排。但在家带了一段时间孩子后,她理解了丈夫的初衷,“老人带出来的孩子因过于宠溺缺乏安全感,不懂得表达爱;父母自己带出来的孩子,更勇敢,能面对挫折。”
我们给不了孩子最好的,不管是教育条件还是经济条件,做父母的也承认。丈夫在一家私营企业做管理层,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所有养育费用中,幼儿园学费是最大的一笔,每年超过2万元,这是如今市一级幼儿园的价位。“有便宜的,一年只需要几千元,但那种学校,我相信条件允许的父母都不会选。”
女儿降生后,夫妻俩感到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两个孩子感受到父母给他们的爱其实是一样的。起初,夫妻俩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刚出生的女儿身上,4岁的哥哥顿时有被冷落的感觉。这时, 夫妻俩就会强化哥哥的责任感,“我们会经常告诉他,妹妹会成为他最好的玩伴,最亲密的人,他必须照顾好妹妹。我们爱他,也爱妹妹。”
长子很快就对妹妹有了责任感,会带妹妹出去散步,保护她不被欺负。而小女儿在一次次感受到哥哥的呵护后,很自然回报以爱。这种爱的反馈教育正是独生家庭头痛的问题。
有一次,妈妈拿着家里那根“处罚棍”责问哥哥,“你承不承认错误?”倔强的哥哥低头不语,眼看棍子要打下来,2岁的妹妹着急地绕到哥哥背后,使劲将哥哥往妈妈怀里推,嘴里重复着一个字,“错”。张历历的心瞬间就软化了。
对于两个孩子的将来,诸如上什么大学,是否要留学,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张历历和蔡宇都没考虑过,“很多家庭就是考虑得太多,才觉得孩子养不起。那些应该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生不生,都差临门一脚的决心
文/本刊记者 左 秀 图/李梦
37岁的林淑媛是重庆著名母乳指导师,和做律师的丈夫明军一样都是工作狂。直到32岁那年她惊觉“再不生怕来不及了”,才有了宝贝明朗的出世。
因为两人都是外地人,父母也不习惯重庆的生活,加上不放心老人带孩子,林淑媛只好牺牲事业带孩子。喂奶挤奶换尿布,生完孩子的林淑媛老了一圈,“养个孩子太不容易了,老得特别快。”她翻了翻眼角的鱼尾纹让记者看。一天至少20小时都围着孩子转,她差点没得抑郁症。
明朗两岁半时,当妈的迫不及待把他送到幼儿园后重归职场。妈妈们聚在一起,少不了就要讨论二胎。
“妈呀,我这第一胎才刚缓过神来,千万别折腾了。”她的态度起初特别坚决。一天的生活从孩子开始,从孩子结束。早上打仗一样送他上幼儿园,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接他回家。还得买菜做饭,吃完饭还要带他出去玩。
玩到9点多为他洗脸刷牙调奶粉,抱上床陪着看书,哄睡觉……要是再来个“小祖宗”,她真觉得没法活。
但后知后觉的她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生起了二胎,“淑媛,你再生一个嘛,不然以后明朗多孤独。”丈夫也开始暗示她给儿子找个伴,“要是哪天咱们不在了,他也不至于孤独。”明军拿出他接触过的法律案例讲那些失独家庭的凄惨。这对林淑媛太有杀伤力了。
夫妻俩在明朗三岁时开始考虑这事,试探儿子,惊喜地发现他对此也不排斥。最大障碍排除,刚决定生,问题又来了。首先是钱的问题,看别人列出的二胎账单,好吧,再生个孩子,意味着她这辈子到死都得为孩子奋斗,“可这一辈子也不能光为孩子活吧!”
年龄也是个大问题。“我都37了,算高龄产妇了。”林淑媛担心自己的身体吃不消。没有老人帮忙照看,宝宝生下来意味着她得再次回归全职主妇,孩子却从一变成了俩,一个嗷嗷待哺,一个活蹦乱跳,她的生活里又只剩下孩子。想到这,她迅速蔫儿了。
翻来覆去地琢磨,生与不生,都让人不甘心。
孩子需要个伴,她已经找到了
文/本刊记者 邹 蜜 图/赵文锋
孟母三迁的故事,李春阳在女儿1岁那年实践了一次。她就是想给孩子找个安静的环境,沙坪坝的旧居太嘈杂,对幼儿大脑发育不利。看了几个楼盘后,姐姐和母亲听说她想为孩子搬家,就建议:要不就在我们这里?虽然位置偏了点,但其他都不错。
母亲在帮姐姐带一对龙凤胎,住在渝北区的枫桥水郡小区,离主城区有几十公里远,最为人逅病的就是交通问题。但优点也突出,安静,空气好,还能和家人守望互助。李春阳当即同意。
一切都为了孩子。怀孕后李春阳就辞去财务工作。三年后再找工作,也以能照顾女儿为唯一条件,“我就要求单位离家近,待遇都其次。”
女儿要富养,夫妻俩能给孩子的全给了。“全家收入的60%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李春阳不管钱,作为那几年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丈夫最清楚每一笔钱的去向。 他在节能公司做采购,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在乎穿着,对自己苛刻,唯独什么对女儿好就毫不犹豫选什么。
女儿一岁多时开始送她上早教,每年花费一万多元。80后父母接触到的育儿书里,都强调了孩子情商的重要性,早教班能弥补父母在专业上的不足。三岁时开始学舞蹈,因为女孩子学舞蹈对体形、身高、气质都有好处,大部分养有女儿的家庭都不吝于这块付出。再有其他兴趣爱好班,加上衣食住行,女儿的花销都是家中最大的,“一年大概5万元吧。”卢阳默算后报出这个数字。
所以我们没精力,也没有经济条件再要一个孩子了。李春阳按照摄影师的拍摄要求,亲昵地搂过女儿吻她的脸颊,得意地透露自己安心于只要一个孩子的王牌:“她有伴,我姐姐的两个孩子和她一起长大的。”
李家两姐姐住同一小区,下一代又继续青梅竹马。比佳奇略大的表姐弟几乎是看着小表妹长大的,感情比一般亲戚更深。这样的成长环境既能让女儿享受好的物质条件,又如同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一般,懂得分享和谦让。
如果独一代父母最怕的就是独自长大的孤寂,李春阳笃定女儿不会重走她爸的老路。
文/本刊记者 冯英杰 图/李 梦
独一代父母张历历和蔡宇结婚时就奔着生两个孩子的目标,“我们都在一个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长大,都尝过孤单、无助的滋味。我们结婚后从没为生二胎的事儿犹豫过。”
结婚7年的两人如今有一双儿女,儿子6岁,女儿2岁半,张历历从不觉得经济是养孩子的最大问题,“教养才是。”
张历历是全职太太,这份“工作”是蔡宇的决定。大儿子一出生他便说服妻子辞去医药销售的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孩子,“孩子最关键的老师,还是母亲。”
原本也是女强人的张历历最初并不服气丈夫的安排。但在家带了一段时间孩子后,她理解了丈夫的初衷,“老人带出来的孩子因过于宠溺缺乏安全感,不懂得表达爱;父母自己带出来的孩子,更勇敢,能面对挫折。”
我们给不了孩子最好的,不管是教育条件还是经济条件,做父母的也承认。丈夫在一家私营企业做管理层,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所有养育费用中,幼儿园学费是最大的一笔,每年超过2万元,这是如今市一级幼儿园的价位。“有便宜的,一年只需要几千元,但那种学校,我相信条件允许的父母都不会选。”
女儿降生后,夫妻俩感到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两个孩子感受到父母给他们的爱其实是一样的。起初,夫妻俩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刚出生的女儿身上,4岁的哥哥顿时有被冷落的感觉。这时, 夫妻俩就会强化哥哥的责任感,“我们会经常告诉他,妹妹会成为他最好的玩伴,最亲密的人,他必须照顾好妹妹。我们爱他,也爱妹妹。”
长子很快就对妹妹有了责任感,会带妹妹出去散步,保护她不被欺负。而小女儿在一次次感受到哥哥的呵护后,很自然回报以爱。这种爱的反馈教育正是独生家庭头痛的问题。
有一次,妈妈拿着家里那根“处罚棍”责问哥哥,“你承不承认错误?”倔强的哥哥低头不语,眼看棍子要打下来,2岁的妹妹着急地绕到哥哥背后,使劲将哥哥往妈妈怀里推,嘴里重复着一个字,“错”。张历历的心瞬间就软化了。
对于两个孩子的将来,诸如上什么大学,是否要留学,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张历历和蔡宇都没考虑过,“很多家庭就是考虑得太多,才觉得孩子养不起。那些应该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生不生,都差临门一脚的决心
文/本刊记者 左 秀 图/李梦
37岁的林淑媛是重庆著名母乳指导师,和做律师的丈夫明军一样都是工作狂。直到32岁那年她惊觉“再不生怕来不及了”,才有了宝贝明朗的出世。
因为两人都是外地人,父母也不习惯重庆的生活,加上不放心老人带孩子,林淑媛只好牺牲事业带孩子。喂奶挤奶换尿布,生完孩子的林淑媛老了一圈,“养个孩子太不容易了,老得特别快。”她翻了翻眼角的鱼尾纹让记者看。一天至少20小时都围着孩子转,她差点没得抑郁症。
明朗两岁半时,当妈的迫不及待把他送到幼儿园后重归职场。妈妈们聚在一起,少不了就要讨论二胎。
“妈呀,我这第一胎才刚缓过神来,千万别折腾了。”她的态度起初特别坚决。一天的生活从孩子开始,从孩子结束。早上打仗一样送他上幼儿园,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接他回家。还得买菜做饭,吃完饭还要带他出去玩。
玩到9点多为他洗脸刷牙调奶粉,抱上床陪着看书,哄睡觉……要是再来个“小祖宗”,她真觉得没法活。
但后知后觉的她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生起了二胎,“淑媛,你再生一个嘛,不然以后明朗多孤独。”丈夫也开始暗示她给儿子找个伴,“要是哪天咱们不在了,他也不至于孤独。”明军拿出他接触过的法律案例讲那些失独家庭的凄惨。这对林淑媛太有杀伤力了。
夫妻俩在明朗三岁时开始考虑这事,试探儿子,惊喜地发现他对此也不排斥。最大障碍排除,刚决定生,问题又来了。首先是钱的问题,看别人列出的二胎账单,好吧,再生个孩子,意味着她这辈子到死都得为孩子奋斗,“可这一辈子也不能光为孩子活吧!”
年龄也是个大问题。“我都37了,算高龄产妇了。”林淑媛担心自己的身体吃不消。没有老人帮忙照看,宝宝生下来意味着她得再次回归全职主妇,孩子却从一变成了俩,一个嗷嗷待哺,一个活蹦乱跳,她的生活里又只剩下孩子。想到这,她迅速蔫儿了。
翻来覆去地琢磨,生与不生,都让人不甘心。
孩子需要个伴,她已经找到了
文/本刊记者 邹 蜜 图/赵文锋
孟母三迁的故事,李春阳在女儿1岁那年实践了一次。她就是想给孩子找个安静的环境,沙坪坝的旧居太嘈杂,对幼儿大脑发育不利。看了几个楼盘后,姐姐和母亲听说她想为孩子搬家,就建议:要不就在我们这里?虽然位置偏了点,但其他都不错。
母亲在帮姐姐带一对龙凤胎,住在渝北区的枫桥水郡小区,离主城区有几十公里远,最为人逅病的就是交通问题。但优点也突出,安静,空气好,还能和家人守望互助。李春阳当即同意。
一切都为了孩子。怀孕后李春阳就辞去财务工作。三年后再找工作,也以能照顾女儿为唯一条件,“我就要求单位离家近,待遇都其次。”
女儿要富养,夫妻俩能给孩子的全给了。“全家收入的60%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李春阳不管钱,作为那几年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丈夫最清楚每一笔钱的去向。 他在节能公司做采购,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在乎穿着,对自己苛刻,唯独什么对女儿好就毫不犹豫选什么。
女儿一岁多时开始送她上早教,每年花费一万多元。80后父母接触到的育儿书里,都强调了孩子情商的重要性,早教班能弥补父母在专业上的不足。三岁时开始学舞蹈,因为女孩子学舞蹈对体形、身高、气质都有好处,大部分养有女儿的家庭都不吝于这块付出。再有其他兴趣爱好班,加上衣食住行,女儿的花销都是家中最大的,“一年大概5万元吧。”卢阳默算后报出这个数字。
所以我们没精力,也没有经济条件再要一个孩子了。李春阳按照摄影师的拍摄要求,亲昵地搂过女儿吻她的脸颊,得意地透露自己安心于只要一个孩子的王牌:“她有伴,我姐姐的两个孩子和她一起长大的。”
李家两姐姐住同一小区,下一代又继续青梅竹马。比佳奇略大的表姐弟几乎是看着小表妹长大的,感情比一般亲戚更深。这样的成长环境既能让女儿享受好的物质条件,又如同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一般,懂得分享和谦让。
如果独一代父母最怕的就是独自长大的孤寂,李春阳笃定女儿不会重走她爸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