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生物是其新接触的一门课程,而在生物教学体系当中,实验是基础,也是学生直接参与生物知识探究的途径。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借助实验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成为了一项新课题。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的实验形式使学生能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到乐趣,从而乐于主动探索生物知识。本文就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前言:初中生物课程的核心是实验。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能检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提供依据。实验与生物核心素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能促进学生形成探索意识与实践精神。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学目标带领其进行生物实验操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实验教学对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辅助的指导作用。此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教师开始认识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仅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应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教学的质量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的作用,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直接受到教学方式的影响。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重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2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理念的影响,教师一味的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遵循着教材改革的思想理念,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衡量学生知识学习的标准,主要就是以考试成绩为准,这种课堂环境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非常的单一,课堂氛围也相对比较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第二方面就是在生物课堂上,即便是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其能够使用的设备器械材料有限,所以,课堂上所开展的实验活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仅仅无法把最终的结果完美地呈现给学生,还会由于很多器械的缺失,造成一大部分实验无法顺利的开展和进行,这也影响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
3改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3.1丰富实验教学的能力准备
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与生物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只有提高生物教师应该具备的实验教学能力,才能有方向地实施生物实验教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实验教学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准备能力、实验教学组织指导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教学设计能力等。因此,应鼓励教师主动阅读《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实验教学与仪器》等专业期刊杂志中有关“实验教学”的内容,自主学习实验原理和知识、实验改进和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理解和内化后选定主题进行阅读交流汇报活动,营造研究实验、研究实验教学、进行实验创新的良好氛围。其次,学习成果在生物实验课中的实施与应用,使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获得了更高参与度。学生可以在实验课堂上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体验富有意义的获取知识的活动,改变死记硬背、机械做题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在不断地学习和实验中,发展教师的实验能力,为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3.2规范实验操作步骤
以往的实验教学,多数都是教师进行演示、学生操作,然而结果由教师公布,并没有去检查实验过程是否正确,对于严谨性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这样的情况,不仅使学生变得懒散,觉得实验只是一个形式,也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实验活动进行一个整体的改善,从实验步骤开始,然后是基本操作和规范,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使学生形成一个认真的实验态度。同时多考虑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原因,当学生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教师能轻松解决,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佩之情。例如,在进行《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这个实验之前,教师要提前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每组带一条鱼进实验。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让学生先对鱼进行一个整体的观察,然后了解了其是如何呼吸及身体鳞片和侧线,为了能让学生更明白鱼的特点,可以试着在鱼嘴里滴入墨汁,然后看看墨汁能不能出现在鳃里。实验中,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觉得实验就是玩,往往一个不注意就错过了最佳的结果。不断地去进行实验满足自身需求,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3.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
实验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探究过程,验证生物科学的发现及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是必要的吗?》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探究绿叶在光照下是否能够产生淀粉。学生在实验探究后,教师再组织设计方案展示,引导学生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并介绍该方案的好处。在此基础上,班内的学生都会积极踊跃参与其中,通过小组评估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与探索,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创新。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对统一单子叶植物遮荫与非遮荫片区域处,滴碘液进行检测,如果学生操作发现叶子变蓝,则代表有淀粉,如果不变蓝则代表没有淀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让学生巩固最初掌握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3.4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参与实验探究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要求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形式参与教学活动,在自主探究中对课程知识形成深入理解。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探究[1]。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教师讲解到“细胞”这个部分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人体细胞的结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为其发实验用具,比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生理盐水等,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合作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在组内分别进行制片、染色、观察等实验步骤,并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细胞结构记录下来。实验完成后,教师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向教师汇报实验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其进行补充以及展开针对性的点拨。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模块,对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导向下,初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参与实验探究;借助课外实验强化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结合生活元素提高生物实验丰富性。通过本文对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钟南京.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3(11):175-175.
[2]王雅芬.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生物技术世界,2016(4):269-269.
[3]张昆.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现代交际,2016(21):224-224.
大庆市万宝学校 163000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前言:初中生物课程的核心是实验。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能检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提供依据。实验与生物核心素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能促进学生形成探索意识与实践精神。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学目标带领其进行生物实验操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实验教学对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辅助的指导作用。此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教师开始认识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仅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应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教学的质量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的作用,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直接受到教学方式的影响。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重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2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理念的影响,教师一味的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遵循着教材改革的思想理念,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衡量学生知识学习的标准,主要就是以考试成绩为准,这种课堂环境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非常的单一,课堂氛围也相对比较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第二方面就是在生物课堂上,即便是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其能够使用的设备器械材料有限,所以,课堂上所开展的实验活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仅仅无法把最终的结果完美地呈现给学生,还会由于很多器械的缺失,造成一大部分实验无法顺利的开展和进行,这也影响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
3改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3.1丰富实验教学的能力准备
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与生物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只有提高生物教师应该具备的实验教学能力,才能有方向地实施生物实验教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实验教学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准备能力、实验教学组织指导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教学设计能力等。因此,应鼓励教师主动阅读《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实验教学与仪器》等专业期刊杂志中有关“实验教学”的内容,自主学习实验原理和知识、实验改进和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理解和内化后选定主题进行阅读交流汇报活动,营造研究实验、研究实验教学、进行实验创新的良好氛围。其次,学习成果在生物实验课中的实施与应用,使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获得了更高参与度。学生可以在实验课堂上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体验富有意义的获取知识的活动,改变死记硬背、机械做题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在不断地学习和实验中,发展教师的实验能力,为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3.2规范实验操作步骤
以往的实验教学,多数都是教师进行演示、学生操作,然而结果由教师公布,并没有去检查实验过程是否正确,对于严谨性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这样的情况,不仅使学生变得懒散,觉得实验只是一个形式,也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实验活动进行一个整体的改善,从实验步骤开始,然后是基本操作和规范,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使学生形成一个认真的实验态度。同时多考虑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原因,当学生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教师能轻松解决,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佩之情。例如,在进行《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这个实验之前,教师要提前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每组带一条鱼进实验。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让学生先对鱼进行一个整体的观察,然后了解了其是如何呼吸及身体鳞片和侧线,为了能让学生更明白鱼的特点,可以试着在鱼嘴里滴入墨汁,然后看看墨汁能不能出现在鳃里。实验中,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觉得实验就是玩,往往一个不注意就错过了最佳的结果。不断地去进行实验满足自身需求,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3.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
实验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探究过程,验证生物科学的发现及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是必要的吗?》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探究绿叶在光照下是否能够产生淀粉。学生在实验探究后,教师再组织设计方案展示,引导学生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并介绍该方案的好处。在此基础上,班内的学生都会积极踊跃参与其中,通过小组评估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与探索,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创新。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对统一单子叶植物遮荫与非遮荫片区域处,滴碘液进行检测,如果学生操作发现叶子变蓝,则代表有淀粉,如果不变蓝则代表没有淀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让学生巩固最初掌握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3.4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参与实验探究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要求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形式参与教学活动,在自主探究中对课程知识形成深入理解。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探究[1]。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教师讲解到“细胞”这个部分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人体细胞的结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为其发实验用具,比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生理盐水等,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合作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在组内分别进行制片、染色、观察等实验步骤,并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细胞结构记录下来。实验完成后,教师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向教师汇报实验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其进行补充以及展开针对性的点拨。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模块,对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导向下,初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参与实验探究;借助课外实验强化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结合生活元素提高生物实验丰富性。通过本文对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钟南京.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3(11):175-175.
[2]王雅芬.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生物技术世界,2016(4):269-269.
[3]张昆.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现代交际,2016(21):224-224.
大庆市万宝学校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