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升级成为学生们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手机,才能让学生从强迫管制到自觉合理使用使用。
关键词:远离手机 危害 适度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捷之处。看视频,聊天,网上支付,处理一些简单的文件……这些以前都需要电脑操作的事情,现在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生活中玩手机的人随处可见,就连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手里也抱着个手机在看动画片。用现在有的学生的话来说:手机就是生命的二分之一,是我们的另一半。
说起来,手机对于我们的学生也是很有帮助的。想父母了,可以给父母打个电话,父母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学习情况、心理问题等。有个问题不懂,可以直接在网上搜搜。老师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布置作业、问卷调查等,这比传统的学习模式更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于是,许多学生,打着帮助学习的旗帜,方便联系的借口,向家长们索要手机。于是,这些少年,几乎人手一机,或者人手几机,而且,手机是一个比一个贵,一个比一个高级。
但是,中学生们终究还是孩子,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心理年龄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手机在孩子的手里,往往是弊大于利。前不久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确实,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手机就是一个带毒的“苹果”。他时时制造各种诱惑拉着我们孩子的后腿。总结起来,手机给我们的孩子带来的恶果如下:
1.玩手机成瘾,无法控制。
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对我们的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孩子们会沉迷于这个虚幻而美妙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他们吃饭抱着手机,睡觉抱着手机,走路也抱着手机,就连上课时也在想着手机,甚至趁老师不注意要把手机拿出来玩两把。试想,上课走神,学习怎么能好。
2.弄虚作假、作弊成风。
学习成绩下滑,考试怎么办?不怕,有手机。一考试,手机就要派上大用场,哪道题做不起,直接在网上搜,有的还在网上建了专门的作弊群。考场上表面风平浪静,作弊群里风起浪涌。考试下来,一片大好。这样,既不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也滋长了不正之风,打击那些真正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
3.生物钟紊乱,影响发育。
有的同学玩手机玩到凌晨三四点。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就睡觉。有的游戏,是需要付费的,于是,家长给的生活费,全拿去买游戏装备,或者,买个备用手机应付老师。中学阶段,正是长身体关键时期,吃好、睡好、锻炼好,才能健康成长。可钱都花在手机和游戏上了,哪有钱长身体呢?
4.盲目攀比、性格扭曲
拥有一款新颖、时尚、价格不菲的手机,让很多学生感觉倍儿有面儿。他们为了买到更好的手机,可以说是不择手段:撒谎、偷盗、抢劫……这样的孩子,性格已经严重扭曲,亲情、友情对他来说,已经还不重要。人性都泯灭了,还有什么事实他们做不出来的呢?
手机之害。简直就是遗祸无穷,罄竹难书。中学生该不该用手机, 如何使用手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争论。就在前不久,一中学还公开砸手机,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 这样的行为固然学校家长叫好,但终究过于暴力。治水可引不可堵,要解决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还是要从思想源头着手,让学生适度使用手机。
首先,不以规矩,不以成方圆。应针对学校和班级使用手机的具体情况,在家长、学生的共同监管下,制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使用手机的纪律。反复强调不准带手机进课堂,按时作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老师说话要有刚性,做事不拖泥带水,不感情用事,以免学生心存侥幸,有机可乘。要告诉学生,为了自己以后的辉煌人生,请远离手机。现在的学生都是很聪明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是少数。道理讲通了,纪律严明了,习惯养成了。手机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其次,对于一些违规使用手机的同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简单粗暴,避免因手机问题与学生发生冲突。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暂时没收,冥顽不灵的可以聯系家长共同教育。千万不要为了杀一儆百,而把手机当众摔坏砸烂。随时和家长保持联系,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防止学生得“手机依赖症”。告诉家长,尽量不给学生买智能手机,要买就买老年机。同时,老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学生面前玩手机。
再次,召开和使用手机有关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认识到使用手机的利弊,自觉远离手机的危害。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内,学生在自习室门口贴出了“滚蛋吧手机君”的海报。图书馆现场两百学生参与远离手机两小时,学生们纷纷表示:没手机挺好,学习无干扰。
最后,学校应组织多种课外活动。篮球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手机要行之有效的使用。让我们学生养成课堂上尽量不使用手机的自觉,让我们为这看似举步维艰的设想逐渐转变为高效课堂的一种常态而努力吧!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学校)
关键词:远离手机 危害 适度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捷之处。看视频,聊天,网上支付,处理一些简单的文件……这些以前都需要电脑操作的事情,现在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生活中玩手机的人随处可见,就连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手里也抱着个手机在看动画片。用现在有的学生的话来说:手机就是生命的二分之一,是我们的另一半。
说起来,手机对于我们的学生也是很有帮助的。想父母了,可以给父母打个电话,父母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学习情况、心理问题等。有个问题不懂,可以直接在网上搜搜。老师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布置作业、问卷调查等,这比传统的学习模式更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于是,许多学生,打着帮助学习的旗帜,方便联系的借口,向家长们索要手机。于是,这些少年,几乎人手一机,或者人手几机,而且,手机是一个比一个贵,一个比一个高级。
但是,中学生们终究还是孩子,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心理年龄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手机在孩子的手里,往往是弊大于利。前不久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确实,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手机就是一个带毒的“苹果”。他时时制造各种诱惑拉着我们孩子的后腿。总结起来,手机给我们的孩子带来的恶果如下:
1.玩手机成瘾,无法控制。
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对我们的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孩子们会沉迷于这个虚幻而美妙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他们吃饭抱着手机,睡觉抱着手机,走路也抱着手机,就连上课时也在想着手机,甚至趁老师不注意要把手机拿出来玩两把。试想,上课走神,学习怎么能好。
2.弄虚作假、作弊成风。
学习成绩下滑,考试怎么办?不怕,有手机。一考试,手机就要派上大用场,哪道题做不起,直接在网上搜,有的还在网上建了专门的作弊群。考场上表面风平浪静,作弊群里风起浪涌。考试下来,一片大好。这样,既不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也滋长了不正之风,打击那些真正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
3.生物钟紊乱,影响发育。
有的同学玩手机玩到凌晨三四点。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就睡觉。有的游戏,是需要付费的,于是,家长给的生活费,全拿去买游戏装备,或者,买个备用手机应付老师。中学阶段,正是长身体关键时期,吃好、睡好、锻炼好,才能健康成长。可钱都花在手机和游戏上了,哪有钱长身体呢?
4.盲目攀比、性格扭曲
拥有一款新颖、时尚、价格不菲的手机,让很多学生感觉倍儿有面儿。他们为了买到更好的手机,可以说是不择手段:撒谎、偷盗、抢劫……这样的孩子,性格已经严重扭曲,亲情、友情对他来说,已经还不重要。人性都泯灭了,还有什么事实他们做不出来的呢?
手机之害。简直就是遗祸无穷,罄竹难书。中学生该不该用手机, 如何使用手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争论。就在前不久,一中学还公开砸手机,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 这样的行为固然学校家长叫好,但终究过于暴力。治水可引不可堵,要解决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还是要从思想源头着手,让学生适度使用手机。
首先,不以规矩,不以成方圆。应针对学校和班级使用手机的具体情况,在家长、学生的共同监管下,制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使用手机的纪律。反复强调不准带手机进课堂,按时作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老师说话要有刚性,做事不拖泥带水,不感情用事,以免学生心存侥幸,有机可乘。要告诉学生,为了自己以后的辉煌人生,请远离手机。现在的学生都是很聪明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是少数。道理讲通了,纪律严明了,习惯养成了。手机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其次,对于一些违规使用手机的同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简单粗暴,避免因手机问题与学生发生冲突。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暂时没收,冥顽不灵的可以聯系家长共同教育。千万不要为了杀一儆百,而把手机当众摔坏砸烂。随时和家长保持联系,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防止学生得“手机依赖症”。告诉家长,尽量不给学生买智能手机,要买就买老年机。同时,老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学生面前玩手机。
再次,召开和使用手机有关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认识到使用手机的利弊,自觉远离手机的危害。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内,学生在自习室门口贴出了“滚蛋吧手机君”的海报。图书馆现场两百学生参与远离手机两小时,学生们纷纷表示:没手机挺好,学习无干扰。
最后,学校应组织多种课外活动。篮球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手机要行之有效的使用。让我们学生养成课堂上尽量不使用手机的自觉,让我们为这看似举步维艰的设想逐渐转变为高效课堂的一种常态而努力吧!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