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是民族的灵魂, 社会前进的动力。长期以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缺乏良好的教学模式, 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本文从思想品德教学实现我们教育目的途径入手,探究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的新方式和新思维,为解决思想品德课程教与学的矛盾冲突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一、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习惯于思维跟着教师走,只是满足于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动地接受,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则成为力争“灌输”更多“食物”的“填鸭工”。教师虽辛苦教学,但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大大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有效性,与新课标所要求的“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思想品德教学的情境
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中,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1.导入妙趣横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用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等,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用自己的行为来诱导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打动学生,用科学知识来指导学生,并在生活上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创建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
3.重构良好的学习方式
一是紧扣时代潮流,拓展思想品德课的外延。二是引入小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三是运用多媒体,寓教于乐。
三、丰富课堂活动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如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以学论教”和“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必须精彩有效,以较少的投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情意,促进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思考,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努力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比如时政搜索、设疑导思、课堂辩论、小品表演、小组讨论、视频播放、小组竞赛、角色感悟等等。
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必须注意避免下列问题:活动目标不明确,流于形式;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覆盖面不广;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没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无法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控。要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机智灵活的调控能力。
四、时政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
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虽然身在教室,但对国家的重大事务非常关注,迫切希望了解变化多端的国际国内问题,关注国家的变化发展。教师授课如果照本宣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所当然很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地捕捉现代信息,把当前国际国内发生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生活的信息和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引进课堂,赋予理性的内容,即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理论的理解与内化。当然,渗透时政教学,一定要找准时政知识与理论知识(教材内容)的结合点。要适时、恰当地讲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时政知识,做到时政教学体现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中穿插时政教学,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如此,才能增强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又能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增强时政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
五、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程对于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些枯燥,很大程度上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未能从思想上真正理解该课程对于指导实践的意义,若能将理论联系实际,适时的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的体会课本所讲的思想理论,并在活动中体会到活动的意义,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这样极大的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的内容时,我们可安排学生参与一次“环保义工”的活动,义务清扫白色垃圾,当第二天学生骑车上学路过经自己打扫干净的街道时,会深刻的体会到昨天活动的意义,如此,下次在遇到此类活动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
参考文献:
[1] 马娟,《激发兴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学研究》2004.
[2] 高飞,《小组合作探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学生之友》,2011.
[3] 陈菊香,《浅议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学科探究》,2011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一、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习惯于思维跟着教师走,只是满足于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动地接受,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则成为力争“灌输”更多“食物”的“填鸭工”。教师虽辛苦教学,但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大大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有效性,与新课标所要求的“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思想品德教学的情境
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中,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1.导入妙趣横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用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等,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用自己的行为来诱导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打动学生,用科学知识来指导学生,并在生活上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创建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
3.重构良好的学习方式
一是紧扣时代潮流,拓展思想品德课的外延。二是引入小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三是运用多媒体,寓教于乐。
三、丰富课堂活动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如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以学论教”和“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必须精彩有效,以较少的投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情意,促进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思考,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努力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比如时政搜索、设疑导思、课堂辩论、小品表演、小组讨论、视频播放、小组竞赛、角色感悟等等。
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必须注意避免下列问题:活动目标不明确,流于形式;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覆盖面不广;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没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无法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控。要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机智灵活的调控能力。
四、时政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
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虽然身在教室,但对国家的重大事务非常关注,迫切希望了解变化多端的国际国内问题,关注国家的变化发展。教师授课如果照本宣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所当然很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地捕捉现代信息,把当前国际国内发生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生活的信息和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引进课堂,赋予理性的内容,即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理论的理解与内化。当然,渗透时政教学,一定要找准时政知识与理论知识(教材内容)的结合点。要适时、恰当地讲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时政知识,做到时政教学体现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中穿插时政教学,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如此,才能增强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又能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增强时政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
五、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程对于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些枯燥,很大程度上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未能从思想上真正理解该课程对于指导实践的意义,若能将理论联系实际,适时的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的体会课本所讲的思想理论,并在活动中体会到活动的意义,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这样极大的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的内容时,我们可安排学生参与一次“环保义工”的活动,义务清扫白色垃圾,当第二天学生骑车上学路过经自己打扫干净的街道时,会深刻的体会到昨天活动的意义,如此,下次在遇到此类活动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
参考文献:
[1] 马娟,《激发兴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学研究》2004.
[2] 高飞,《小组合作探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学生之友》,2011.
[3] 陈菊香,《浅议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学科探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