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活跃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j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可以让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在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同时,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祖国的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观;有趣性;荣誉感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说三国,首先会阐述的是三国的文化,为什么要说三国的文化,就是不说三国的文化不足说以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下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形成了三国特有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能准确的形成和判断当时的历史观,当时的历史观同样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观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反之就是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观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从学习思维上说,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往往能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的好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不管这种评论对与错,都与学生本身的世界观形成了对照和冲突,把历史还原为历史,把文化还原为文化,把历史文化与学生自我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名,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和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必须要使学生体会到历史课堂的有趣性
  (1)运用各种多媒体和文史资料丰富课堂。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上很多的历史事件单单靠一张嘴是很难让学生明白其前因后果的。尤其是遇到时事激荡的时代,往往风云际会,在相同的时间各个国家、各位英雄相互影响,彼此交错。而这时候往往是学生最为感到困难的时候。由难而惑,惑而无趣,正是历史课堂难以吸引学生的原因。借助较为符合史实的电影和电视剧就可以把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而有趣。同时再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分析寻找电影中所存在的与历史教材和知识体系相矛盾的细节,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历史知识,在趣味中巩固所学。同时小说是学生中普及率非常高的一类书籍。学生不但喜欢看而且有些学生还有非常的研究,比如说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有些人喜欢把其与历史学习对立起来,我到觉得这大可不必。金庸先生本来就具有极高的史学造诣,其各部作品中在这些方面也表现的十分明显,借助学生的兴趣,历史课堂完全可以以此大做文章,在分析和讨论中深化所学知识。与之类似的还有评书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只要加以合理的运用,完全可以成为让历史课堂有趣起来的得力工具。
  (2)采用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历史史实。面对应试的压力,历史课所以让学生感到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历史史实的记忆问题。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际,太多的历史史实需要记忆。有意识的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就成为活跃课堂的必要措施。让历史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说教,不再是历史教材的朗读和简单重复,不再是一部死记硬背的单调工作,使我们作为史学工作者的责任。要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改变世人对历史极其庸俗的偏见,使广大中学生知史、懂史、乐史、学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注重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语调的抑扬顿挫。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的特点,所以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实践,而初中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用优美、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理解和记忆。
  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教学的任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培养下一代人,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应该了解自己未来的目标与追求。当孩子成人时,他会对这社会产生责任,在对这个社会履行责任的同时,民族荣誉感将成为他必不可缺的精神。
  在学习初二近代史第一单元的时候,每一课的学习中,都能感受到学生的气愤之情,在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我设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学生群情激昂,纷纷答道:“因为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圆明园内藏有无数珍宝文物和历代珍贵典籍,是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侵略者在把园内的珍宝洗劫一空后,纵火烧园,大火着了几天几夜,所以说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学生们在学到这儿的时候,各个表情凝重,我想他们一定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力量感到了怀疑,然后,我话锋一转,我说:“同学们,你们心里一定感到很难过,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是不是就是任人宰割的民族呢?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明史中,产生过无数民族英雄和杰出革命领袖,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说说你佩服的永雄!”学生们这时候神情激越,纷纷举手发言,他们举了很多例子,如忧国忧民的孔子、屈原,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苏武、文天祥,我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英雄黄继光、刘胡兰,铁人王进喜……数不不胜数!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历史教学的生命,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育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理、趣的挖掘。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探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这样才能激活历史课,真正提升历史教学效能,从而搞好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教学方法离开了学生的热爱和学习主动性,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尝试  《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和现实关为手段的审美教育,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小学音乐教师是美的种子播种者,是美的花朵培育者,为了种子能发芽并茁壮成长,花朵更加绚丽多彩,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而小学低段音乐课中的外国音乐作品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交
期刊
摘 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所要实实在在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思考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個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期刊
亲爱的爸爸:  您好!  爸爸,您在干什么呢?您知道吗?我又有几个月没看见您了,我真想您。身为一名烟技员,一份并不让人羡慕的职业,每天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有时甚至好几个月才回家一次,看着您那日渐苍老的脸庞,日渐增多的白发,您一定很累吧。  上次您回家时,听妈妈说您会回来,我真是太高兴了,我跑去迎接您,看到您的浑身上下都是泥,我知道您一定是从田里回来,抽空回家一趟,明天又要坐早班车赶回去的吧。回到家等
期刊
摘 要:现今文言文教学存在着格式化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危害重重。探讨格式化教学产生的原因,不外乎是教学内容模糊不清、割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等,而要走出误区,教师加强解读文本的能力至关重要,再确立合宜的教学内容,探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误区;危害;教学内容;合宜  一、令人担忧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套路  在日常的听课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种格式化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在大面积地繁
期刊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学效果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过去,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估计过低,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迫使学生去死记硬背知识点,学生学得被动、枯燥,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也是形成学习后进生的原因之一。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给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想参与,会
期刊
摘 要:课改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提高自身素质、课前准备、优化课堂教学、教学反思几个方面分析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课改,让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语文教学更精彩。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异常繁荣的局面。但作为一线教师,在不断地听课、上课之余,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
期刊
摘 要: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豐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
期刊
“学生是教师心中的太阳我相信爱是帮助彼此最大的力量也深信唯有怀抱这种理想教育才有永恒的生命!”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班级管理与教育的座右铭爱是班主任工作的起点也是最终归宿。班主任不但要有爱的情感更要有爱的行为。我个人认为唯有用爱心才能构建幸福的班级。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是班活动的协调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最深的就是这一点。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
期刊
摘 要:在培养学生正确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互动是不可缺少的。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既能促进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充分挖掘老师和学生的潜能,让老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互动;课堂教学;英语课堂互动  Benjamin Franklin曾经说过:“Tell me and I fo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