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样的知名度作列表,也可从中看到有趣的文化现象。
自从CEPA实施以后,不少香港导演纷纷北上,两地合拍片蔚为壮观。就市场影响力而言,笔者提出一个有趣的知名度排行榜(绝非水平高低或才华水准名次,亦非票房高下标杆),大体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A级:吴宇森、徐克、杜琪峰、王家卫;
B级:陈可辛、叶伟信、尔冬升、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刘镇伟、王晶、陈嘉上、陈木胜、林超贤、彭浩翔等;
C级:许鞍华、邱礼涛、韦家辉、严浩、罗启锐、张婉婷、彭顺、彭发、马楚成等;
D级:李仁港、马伟豪、陈果、叶念琛、陈庆嘉、郑保瑞、叶伟民、罗永昌等;
E级:岸西、黄真真、麦曦茵、毕国智、秦小珍、钟澍佳、郭子健、黄精甫等。
笔者之所以有如此奇想,源自《打擂臺》出人意表地摘得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桂冠——两个导演郭子健和郑思杰均不为内地观众所知。再者,香港导演在内地的“知名度”也日渐看涨,这也是排行榜出笼的原因之一。
但如此排行,也并非全因为他们的影片。如彭浩翔,只执导过《伊莎贝拉》和《志明与春娇》,但他在内地颇具人气,可进入B级。又如,以监制身份频频在内地亮相的文隽,人气也比一些B级导演更旺些。许鞍华无疑是水准颇高的导演,然而,她执导的影片多为少数人所喜爱,“不幸”被列为C级。
同时,上述导演中,知名度又有南北文化、地域文化之分。例如,叶念琛、马伟豪、郑保瑞、彭顺彭发兄弟等,只在广东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
影响知名度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柢还是靠作品说话,特别是属于A、B级的导演。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导演自不必说,就叶伟信而言,凭两部《叶问》迅速走红。如此说来,传统的功夫片,特别是能够拍出人物性格及故事的,较容易获得内地观众垂青。例如徐克,更多内地观众是因《黄飞鸿》系列而喜欢他的。再如杜琪峰,其独到的影片风格和“黑道电影”,让他在内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除了A级导演和部份B级导演外,其余导演知名度分布并不均衡。除了地域文化因素,还要看其“介入”内地电影的程度。有些导演早已长驻北京,有些则在两地飞来飞去,有些表现若即若离,有些则明显“水土不服”,更有一些固守香港,从不北上。年轻女导演麦曦茵最近在香港的一个讲座上就表示,她不会刻意要找题材迁就内地市场。有评论指出,类似说法有如在“北风凛洌下”讨论是否加入“北风”,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他们毫无疑问被列为E级。
这样的知名度列表,也可从中看到有趣的文化现象。
自从CEPA实施以后,不少香港导演纷纷北上,两地合拍片蔚为壮观。就市场影响力而言,笔者提出一个有趣的知名度排行榜(绝非水平高低或才华水准名次,亦非票房高下标杆),大体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A级:吴宇森、徐克、杜琪峰、王家卫;
B级:陈可辛、叶伟信、尔冬升、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刘镇伟、王晶、陈嘉上、陈木胜、林超贤、彭浩翔等;
C级:许鞍华、邱礼涛、韦家辉、严浩、罗启锐、张婉婷、彭顺、彭发、马楚成等;
D级:李仁港、马伟豪、陈果、叶念琛、陈庆嘉、郑保瑞、叶伟民、罗永昌等;
E级:岸西、黄真真、麦曦茵、毕国智、秦小珍、钟澍佳、郭子健、黄精甫等。
笔者之所以有如此奇想,源自《打擂臺》出人意表地摘得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桂冠——两个导演郭子健和郑思杰均不为内地观众所知。再者,香港导演在内地的“知名度”也日渐看涨,这也是排行榜出笼的原因之一。
但如此排行,也并非全因为他们的影片。如彭浩翔,只执导过《伊莎贝拉》和《志明与春娇》,但他在内地颇具人气,可进入B级。又如,以监制身份频频在内地亮相的文隽,人气也比一些B级导演更旺些。许鞍华无疑是水准颇高的导演,然而,她执导的影片多为少数人所喜爱,“不幸”被列为C级。
同时,上述导演中,知名度又有南北文化、地域文化之分。例如,叶念琛、马伟豪、郑保瑞、彭顺彭发兄弟等,只在广东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
影响知名度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柢还是靠作品说话,特别是属于A、B级的导演。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导演自不必说,就叶伟信而言,凭两部《叶问》迅速走红。如此说来,传统的功夫片,特别是能够拍出人物性格及故事的,较容易获得内地观众垂青。例如徐克,更多内地观众是因《黄飞鸿》系列而喜欢他的。再如杜琪峰,其独到的影片风格和“黑道电影”,让他在内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除了A级导演和部份B级导演外,其余导演知名度分布并不均衡。除了地域文化因素,还要看其“介入”内地电影的程度。有些导演早已长驻北京,有些则在两地飞来飞去,有些表现若即若离,有些则明显“水土不服”,更有一些固守香港,从不北上。年轻女导演麦曦茵最近在香港的一个讲座上就表示,她不会刻意要找题材迁就内地市场。有评论指出,类似说法有如在“北风凛洌下”讨论是否加入“北风”,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他们毫无疑问被列为E级。
这样的知名度列表,也可从中看到有趣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