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品质课堂的评判标准有很多,而对于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品质课堂,在我看来趣乐性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是否具有趣乐性决定了这节课是否具有吸引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积极,学生是否是主动学习,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
关键词:趣乐性;小学数学;品质课堂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趣乐性是一堂课的重要驱动力。课堂足够有趣,才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也让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得以顺利开展。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阶段,教师通过这些充满乐趣的环节去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相应的题型以及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师要想顺利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充分思考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巧妙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关注,并且乐于探究的趣味性环节,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构建起以“趣乐性”为基石的品质课堂,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1]。
一、见“趣”方可见“品”——品质课堂呼唤“趣乐性”
所谓趣乐性,指的是充满趣味,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而品质课堂,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教无类、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将二者结合,相辅相成。课堂充满了趣乐性之后,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高速运转,思路紧跟教师的步伐,且课堂气氛愉悦,也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也就形成了一节高效的品质课堂。
二、無“趣”就会失“魂”——没有趣味的空洞课堂
趣乐性相当于是一节课堂的灵魂,教师和学生都沉浸在课堂当中相互合作、探索知识;但没有了趣乐性,一味地将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听、练。在这样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缺乏了主动性、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一年级上“9加几”这堂课,延伸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授,让学生通过做题练习不断加深“满十进一”的概念。学生只知道“满十进一”,不知道为什么是满十才向前进一位,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进一,为什么是向十位进一。而当学生利用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每十根小棒可以拼成一捆,而一捆小棒的这个1是写在十位上的,再结合算式,便能自己理解“满十进一”的意义。有了小棒的参与,整堂课变得轻松愉悦。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不仅动手而且动脑,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与探索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教师再加以引导,便能轻松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并使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得到提升。
三、有趣则百妙生——突出课堂中的“趣乐性”
充满趣乐性的课堂教师其实很难把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激趣引入,创设情境
打造趣乐性的品质课堂最重要的是做好课前引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并且投入到学习当中。导入环节主要包括:从生活情境中设置课堂导入,让学生亲切熟悉,有更好的代入感,并且深刻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倍感亲切,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了增强趣乐性,通常将课堂导入融入到故事当中。学生会将自己代入故事场景中,感受故事线,期待故事的结局。因此会更加投入的学习,将课堂的接受程度最大化。同时,故事性的导入既引人入胜又眼前一亮,也让学生从中明白数学问题无处不在。也可以在课堂一开始以问题的形式展开,整堂课围绕问题来开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比如教授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时,可以作如下教学设计:
教师:数学来源于生活,看下列图片,找找照片之间的联系。(出示课件图片)
学生1:每张照片里的人和物体都是排成一列一列的。
学生2:都有间隔。
教师:有关间隔的问题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在这里,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找出“间隔”这个概念,并将其融入到植树问题当中,也告诉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解决问题后也将回归于生活,数学和生活是必不可分的,使得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得到提升。
2.精巧设计,玩味课堂
趣味引入只做到了充满趣乐性品质课堂的第一步,要想提升课堂的品质,还需要创设趣味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游戏,可以创设出理想的课堂环境,增加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求知欲望,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进行探索、展开合作交流学习,促使小学生更加轻松地对数学知识与技能进行了解,丰富数学经验,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2]。
比如说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二)”时,设置了一个图形王国失窃案破案的环节,给出了脚印线索让学生推理偷走王国名画的小偷是什么立体图形。其中线索一的脚印为正方形,这时学生会猜测是正方体;线索二的脚印为长方形,这时学生会猜测是长方体。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自己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会理解的更加清晰透彻。也是该堂课,出示被挡住了一部分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图形。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于不同图形的特点的掌握会更加熟练,也能运用自如。通过游戏轻松快乐地突破重难点,还使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得到提升。这样一来,大大提升了课堂的品质。
在学生教学思维训练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物体远不如具象的实物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善于观察、学会解决的能力,但培养这种能力又是思维训练中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设计有趣的课堂。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学生通过直观的学具实践的这种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最佳方式。教师在展示或学生在操作时,都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整合,从中找出对应的规律,以此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需要带着观察目的开始观察并动手实践,而非漫无目的地使用学具。这样才能带着问题学习,对于事物之间差异性的发觉才会更加敏锐,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紧接着,让学生主动地将事物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对比事物间的联系。最后再进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数学规律,并学会用自己归纳出的数学规律去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时,充分利用学具,在不同环节让学生自行观察、操作。在新授环节,让学生自己观察钟面,找找钟面上都有什么。该环节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对于手里的学具也是充满好奇,会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在钟面上发现的东西。汇报完毕后,钟面上的时针、分针、12个大格、60个小格,学生都能总结出来,有的甚至还能说出秒针。通过充分利用学具,在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练习环节,首先老师使用教具拨动时针和分针,台下的学生迅速说出表示的时间;接着老师说一个时间,让学生迅速用学具表示出来,同时请一位同学上台拨动教具,与台下同学进行比较。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于教具和学具的使用已经不再是局限于观察,而是开始动手操作。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锻炼了其动手能力,也通过游戏轻松愉悦地掌握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由此可见,直观的教具、学具对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趣乐性的教学对于小学数学又极其重要,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从而打造品质课堂。
3.多元作业,巩固实践
作业练习作为数学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入机械、重复、乏味的题海中,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怎样优化数学作业,如何避免机械性的作业,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如何通过作业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能力、拓展其数学思维[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与作业巧妙结合,能让作业变得更有趣、学生变得更主动。例如将作业与扑克牌结合,去掉扑克牌当中的J、Q、K以及大小王。一个小组3人(2人对决,1人做裁判),将点数为9的扑克牌正面朝上,剩下卡牌背面朝上。裁判随意翻开一张扑克牌,两位学生快速说出翻开的卡牌与9相加的得数。抢答正确,速度快的学生得到这张牌。反之,答错了不得牌。若同时答对,谁也不得,放在一边。如此循环直至玩完所有牌。以得到的牌数定输赢。同样的游戏不仅适用于课堂练习,还可以带回家中,以个人计时的方式来进行记录。这个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学生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在玩耍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大脑快速运转,思维得以开发。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除了将游戏与作业结合,还可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时,设置“购物环节”,将标好价格的物品展示出来,同桌之间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消费者,学生通过手里的学具进行买卖。该项活动贴近生活,学生也兴致勃勃。几轮购物以后,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对于人民币的认识以及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样的生活式作业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强了学生对于数学价值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精心设计,让学生快乐做作业,快乐学数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课堂融入了趣乐性,既跳脱出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又成为了不局限于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针对这种趣乐性的教学,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保持去粗取精的态度,尽可能的摒弃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影响,采用传统教学理念当中具有先进性的教学理念,助力趣乐性课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打造充满趣乐性的品质課堂。
参考文献:
[1]陈同菊.让趣乐性充满小学数学的品质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0):60.
[2]林功.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1):83-84.
[3]蔡玉军.给数学教学洒一片快乐的阳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09):92.
关键词:趣乐性;小学数学;品质课堂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趣乐性是一堂课的重要驱动力。课堂足够有趣,才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也让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得以顺利开展。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阶段,教师通过这些充满乐趣的环节去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相应的题型以及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师要想顺利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充分思考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巧妙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关注,并且乐于探究的趣味性环节,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构建起以“趣乐性”为基石的品质课堂,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1]。
一、见“趣”方可见“品”——品质课堂呼唤“趣乐性”
所谓趣乐性,指的是充满趣味,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而品质课堂,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教无类、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将二者结合,相辅相成。课堂充满了趣乐性之后,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高速运转,思路紧跟教师的步伐,且课堂气氛愉悦,也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也就形成了一节高效的品质课堂。
二、無“趣”就会失“魂”——没有趣味的空洞课堂
趣乐性相当于是一节课堂的灵魂,教师和学生都沉浸在课堂当中相互合作、探索知识;但没有了趣乐性,一味地将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听、练。在这样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缺乏了主动性、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一年级上“9加几”这堂课,延伸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授,让学生通过做题练习不断加深“满十进一”的概念。学生只知道“满十进一”,不知道为什么是满十才向前进一位,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进一,为什么是向十位进一。而当学生利用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每十根小棒可以拼成一捆,而一捆小棒的这个1是写在十位上的,再结合算式,便能自己理解“满十进一”的意义。有了小棒的参与,整堂课变得轻松愉悦。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不仅动手而且动脑,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与探索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教师再加以引导,便能轻松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并使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得到提升。
三、有趣则百妙生——突出课堂中的“趣乐性”
充满趣乐性的课堂教师其实很难把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激趣引入,创设情境
打造趣乐性的品质课堂最重要的是做好课前引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并且投入到学习当中。导入环节主要包括:从生活情境中设置课堂导入,让学生亲切熟悉,有更好的代入感,并且深刻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倍感亲切,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了增强趣乐性,通常将课堂导入融入到故事当中。学生会将自己代入故事场景中,感受故事线,期待故事的结局。因此会更加投入的学习,将课堂的接受程度最大化。同时,故事性的导入既引人入胜又眼前一亮,也让学生从中明白数学问题无处不在。也可以在课堂一开始以问题的形式展开,整堂课围绕问题来开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比如教授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时,可以作如下教学设计:
教师:数学来源于生活,看下列图片,找找照片之间的联系。(出示课件图片)
学生1:每张照片里的人和物体都是排成一列一列的。
学生2:都有间隔。
教师:有关间隔的问题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在这里,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找出“间隔”这个概念,并将其融入到植树问题当中,也告诉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解决问题后也将回归于生活,数学和生活是必不可分的,使得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得到提升。
2.精巧设计,玩味课堂
趣味引入只做到了充满趣乐性品质课堂的第一步,要想提升课堂的品质,还需要创设趣味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游戏,可以创设出理想的课堂环境,增加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求知欲望,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进行探索、展开合作交流学习,促使小学生更加轻松地对数学知识与技能进行了解,丰富数学经验,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2]。
比如说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二)”时,设置了一个图形王国失窃案破案的环节,给出了脚印线索让学生推理偷走王国名画的小偷是什么立体图形。其中线索一的脚印为正方形,这时学生会猜测是正方体;线索二的脚印为长方形,这时学生会猜测是长方体。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自己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会理解的更加清晰透彻。也是该堂课,出示被挡住了一部分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图形。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于不同图形的特点的掌握会更加熟练,也能运用自如。通过游戏轻松快乐地突破重难点,还使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得到提升。这样一来,大大提升了课堂的品质。
在学生教学思维训练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物体远不如具象的实物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善于观察、学会解决的能力,但培养这种能力又是思维训练中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设计有趣的课堂。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学生通过直观的学具实践的这种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最佳方式。教师在展示或学生在操作时,都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整合,从中找出对应的规律,以此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需要带着观察目的开始观察并动手实践,而非漫无目的地使用学具。这样才能带着问题学习,对于事物之间差异性的发觉才会更加敏锐,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紧接着,让学生主动地将事物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对比事物间的联系。最后再进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数学规律,并学会用自己归纳出的数学规律去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时,充分利用学具,在不同环节让学生自行观察、操作。在新授环节,让学生自己观察钟面,找找钟面上都有什么。该环节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对于手里的学具也是充满好奇,会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在钟面上发现的东西。汇报完毕后,钟面上的时针、分针、12个大格、60个小格,学生都能总结出来,有的甚至还能说出秒针。通过充分利用学具,在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练习环节,首先老师使用教具拨动时针和分针,台下的学生迅速说出表示的时间;接着老师说一个时间,让学生迅速用学具表示出来,同时请一位同学上台拨动教具,与台下同学进行比较。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于教具和学具的使用已经不再是局限于观察,而是开始动手操作。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锻炼了其动手能力,也通过游戏轻松愉悦地掌握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由此可见,直观的教具、学具对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趣乐性的教学对于小学数学又极其重要,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从而打造品质课堂。
3.多元作业,巩固实践
作业练习作为数学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入机械、重复、乏味的题海中,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怎样优化数学作业,如何避免机械性的作业,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如何通过作业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能力、拓展其数学思维[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与作业巧妙结合,能让作业变得更有趣、学生变得更主动。例如将作业与扑克牌结合,去掉扑克牌当中的J、Q、K以及大小王。一个小组3人(2人对决,1人做裁判),将点数为9的扑克牌正面朝上,剩下卡牌背面朝上。裁判随意翻开一张扑克牌,两位学生快速说出翻开的卡牌与9相加的得数。抢答正确,速度快的学生得到这张牌。反之,答错了不得牌。若同时答对,谁也不得,放在一边。如此循环直至玩完所有牌。以得到的牌数定输赢。同样的游戏不仅适用于课堂练习,还可以带回家中,以个人计时的方式来进行记录。这个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学生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在玩耍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大脑快速运转,思维得以开发。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除了将游戏与作业结合,还可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时,设置“购物环节”,将标好价格的物品展示出来,同桌之间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消费者,学生通过手里的学具进行买卖。该项活动贴近生活,学生也兴致勃勃。几轮购物以后,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对于人民币的认识以及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样的生活式作业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强了学生对于数学价值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精心设计,让学生快乐做作业,快乐学数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课堂融入了趣乐性,既跳脱出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又成为了不局限于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针对这种趣乐性的教学,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保持去粗取精的态度,尽可能的摒弃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影响,采用传统教学理念当中具有先进性的教学理念,助力趣乐性课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打造充满趣乐性的品质課堂。
参考文献:
[1]陈同菊.让趣乐性充满小学数学的品质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0):60.
[2]林功.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1):83-84.
[3]蔡玉军.给数学教学洒一片快乐的阳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