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新技术分析

来源 :科技尚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xu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加快并日臻成熟,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同时,城市轨道交通配套系统逐步建设完善,其中供电系统的建设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列车能否安全运行。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新技术;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U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6-096-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6.046
  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可以根据不同地域,将其划分为国家干线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市域轨道交通,主要包括地铁、轻轨等类型。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内市域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当前,交通系统建设对供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才能满足系统的运行需求,避免在系统应用中出现电力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1]。
  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制式选择
  供电系统建设中,制式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相邻线路的换乘方案、车辆的适应性、机电系统技术方案等。选择系统制式的核心内容是车辆的速度指标和型号以及电压的制式、等级。如果发现需要与国铁过轨进行联合运营,可以选择动车组的建设形式。如果需要与地铁过轨进行联合运营,可以选择地铁A型车或B型车。计算速度目标值时,要根据这个数值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车型,实现数据资源共享。车辆大修时要满足过轨的需求,对现有的电力资源进行实时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建设的水平。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来说,车辆的设计要尽可能满足乘客的舒适度要求,为了保证列车在轨道运行为乘客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要合理设计轨道的最小断面,确保车辆在运行时更加安全稳定[2]。
  在进行土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并对方案内容进行持续优化,提高方案的应用可行性。土建工程施工会受到地下隧道洞径的影响,要根据区域内的地质情况以及环境要求,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选择更加先进的技术工艺,进一步提高土建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为后期车辆的高效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建设管理高架线时,要满足景观设计要求,可以选择接触轨的地铁车辆建设形式,与景观进行协调设计。在建设动车组时,只能采用架空接触网的建设形式。如果要对景观进行全面优化,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绿化建设形式,对周边环境进行美化[3]。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为例。
  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8号线等均具有市域性特点,新一轮建设的轨道交通28号线、两机场的联络线等,已经被确定为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时,广州市线网的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初步存在23条线路,施工距离1 025km,站点有481座[4]。
  在供电系统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广州市轨道交通18号线和22号线已于2020年底开通。在设计供电系统时应用了新型技术,提高了系统的运营安全性,为后期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延长了系统的全寿命周期。18号线全长62.7km,共设计了9座站点、8座换乘站,平均每站间距7.6km;22号线全长31.0km,共设计了8座站点、4座换乘站,平均每站间距4.2km。18号线和22号线属于市域轨道交通快线,对万顷沙和广州南站等枢纽进行了有效的连通,从南沙新区到广州东站仅30分min就可到达。广州市已经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了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发展战略[5]。
  为了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系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内工程客流量以及行车资料,具体选择车辆型号。对资料数据进行研究后,采用了市域D型车的建设方式,选用了27.5千伏的供电形式,建设了刚性接触网,这种建设形式能够满足车辆的运行要求。在工程设计中,要根据车辆的运行性能、工程包容性及乘客舒适度等要求,科学计算轨面以上的净空面积、轨道的堵塞比,确保各方面的建设能够满足轨道和接触网安装尺寸的要求。在规划线网时要对线路延伸场地进行综合考虑,选用资源共享技术进行供电系统的建设。18号线和22号线主要建设了4座主变电所[6]。
  为了满足工程高密度紧密运行的建设要求,避免电分相对车辆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实现节能降耗的建设目标,可以选用同相供电技术,提高电力能源的供应质量。在进行同相供电系统建设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全线电分相建设形式,全面分析现有的应用案例,详细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通过制作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方案,取消原有的牵引变电所出口电分相供电形式。在进行牵引所供电臂建设时,选用电子开关过分相,取消了原有的所间电分相。对于刚性接触网技术的应用来说,接触网正线地下段,选用了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的建设形式,车辆段和停车场都建设了架空的柔性悬挂接触网。为了保证供网關系更加协调,工程建设选用了高速专用膨胀元件和弹性线夹,满足接触网的运行要求,且在进行网络维护时,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比较便利,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网络的运行寿命更长,施工成本更低[7]。
  在进行分段测控保护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选用牵引网分段测控保护的建设形式,可以对故障区间进行有效隔离,避免对其他区域产生不良影响。小交路运行全系统建设选用了61850保护技术。这项技术具备选择性,能够保证供电系统的运营安全。在供电系统智能运行维护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构建在线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项故障问题,通过状态评估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对设备进行全天候监测和管理。同时,管理工作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进行了更好的发展,这项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运营管理水平,降低了运维成本,也为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新技术研发建议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城市的建设规模和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对市域轨道交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的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要深入研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可以选用专用的回流轨系统,解决直流供电系统的杂散电流问题。在应用同相供电系统中,弥补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缺陷问题,但是当前系统的设计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完善。
  4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运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未来一个阶段将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及相关技术进行探究也显得更加重要。
  为保证城市域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要不断提高电力能源的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供电系统建设中,要深入研究系统的主要组成内容和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改善和优化现有技术应用形式,从根本上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水平,构建更加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延长运营线路。同时,要根据城市域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要求,合理选择供电方式,促进我国城市域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成刚.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1,7(8):64-65.
  [2] 孙冰,高洪光,武杰文,等.现代有轨电车受电靴储能系统研发及应用[J].铁道机车车辆,2021,41(2):8-16,80.
  [3] 张春晓,李国玉,葛欢.城市轨道交通变电所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电气技术,2021,22(4):86-90.
  [4] 刘家栋,李梁,刘义,等.快速有轨电车在市域轨道交通中适应性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3):4-10.
  [5] 李文荣,孙士杰,闫海城,等.轨道交通车辆直流母线接地改进方案的应用分析[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21,24(3):207-210.
  [6] 邢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2):62-64.
  [7] 靳守杰.城市域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新技术探讨[J].电气时代,2018(7):73-74.
其他文献
摘 要:风景园林施工中,需要依据节能技术发展的标准要求,重视自然资源的利用发展,尽可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依据资源环境保护实施标准,加强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控,通过必要的节能保护,对风景管理实施合理的施工应用。通过综合应用原则和节能保护技术操作,提升风景园林重点工作内容分析。在节能技术调控管理中,需要明确施工要理和技术标准,加强风景园林技术实施操作中的节能环保操作,结合风景园林施工实施合理
摘 要: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日益推进的过程中,大幅提高灌区节水的重视程度,加强其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针对农田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深入探究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技术;节水灌溉;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6-063-02  DOI:10.12310/j.iss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其资源消耗和污染也较大。为实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施工方案和工程设计思路。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中,应加强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节能;新型技术;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V6;TU9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进程日益加快,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加,对电梯的安全运转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PLC控制多部电梯的级联方案,满足了客流量多的情况下乘客的高效乘梯需求。文章以群控电梯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介绍了群控电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群控电梯系统的硬件构成、PLC基础以及相关的群控算法。  关键词:群控电梯;PL
摘 要:电力资源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资源之一,为了缓解电力紧张,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各地都在积极投资建设电厂,但是目前电厂在正常运行中普遍存在化学运行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将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全面分析电厂化学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厂;化学运行;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智能建筑系统是一种利用系统集成方法,通过结合智能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控制技术,与建筑系统有机结合,实现自动监控目的的系统。在建筑工程具体建设过程中,有强弱电工程施工。其中,弱电工程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楼宇系统智能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
摘 要:有效的图表设计不仅能够提炼信息、点明重点,更能辅助人们进行决策。文章通过对数据可视化图表设计的系统性介绍和对图表设计思路的梳理,引出图表设计的设计原则及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在對图表的基本构成与元素进行分析以及对用户心理情感需求进行分析后,文章推导出图表设计的设计方法,解决并辅助用户进行问题决策。  关键词:数据可视化;图表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文章就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水导甩油为例,根据可逆式机组水导轴承结构对其甩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案。  关键词:可逆式机组;水导甩油;原因  中图分类号:TV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5-088-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5.042  某大型抽水蓄能电
摘 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特种设备通常都有着非常关键的用途,其与普通设备存在明显不同,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为了进一步保证我国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在优化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要完成后续的控制工作,根据科学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硬件问题,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基于此,文章结合用于检验和测试专用设备的应用质量管理系统的工作内容、应用、优点、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具体的可行性办法。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