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遵义县乌江镇稻水象甲疫区采取物理、化学防控处理,在水稻收获时对疫区及非疫区的水稻进行田间测产验收,结果表明:2010年至2012年疫区比非疫区产量分别增产1.0%、31.9%及11.0%。说明稻水象甲危害是能够控制的。
关键词:遵义县乌江镇;稻水象甲;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108-1
项目支持:贵州稻水象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任务书合同编号:黔科合NY字[2010]3079号,子课题遵义稻水象甲虫害防治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
稻水象甲是国际性检疫害虫。1988年,我国河北唐山地区首先发现该虫,尔后,在辽宁、吉林、北京、天津、山东、浙江、福建、贵州等省市相继发现,2010年5月传入贵州。由于稻水象甲的传播途径很多,危害性大,可导致水稻产量减产15~50%,甚至绝收。对贵州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 主要防治方法
1.1 物理防治
利用稻水象甲成虫趋光性,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稻水象甲成虫,减少田间成虫数量和落虫量,同时还利用稻水象甲的捕食习惯,提前集中种植诱集植物,诱集稻水象甲成虫,集中采取化学防治。
1.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具有见效快、效率高的优点。
1.2.1 秧田期防治 疫区水稻秧田一般防治2次。5月上旬,亩用10%醚菊酯悬浮剂对水30公斤对秧苗及周边杂草均匀喷雾。5月下旬:亩用48%毒死蜱80ml对水50kg对秧苗均匀喷雾,对秧田用5%丁硫克百威亩用2公斤均匀撒施。
1.2.2 大田期防治
(1)水稻移栽前。在水稻移栽前7d,每667m2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克对水100kg,混匀后将要移栽秧苗放到药液中浸秧根,20分钟后移栽,防治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带入大田。
(2)水稻分蘖期。水稻移栽后大约20d,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7~10d左右卵孵化产生幼虫,这时每667m2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2kg,对7.5kg细泥沙或尿素5kg混匀后均匀撒施,防治稻水象甲幼虫。撒施前保持沙层4厘米,处理后一周不排水灌水,且持效期长。
(3)水稻分蘖盛末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稻水象甲化蛹产生第一代成虫,此时每667m2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悬浮剂30ml、48%毒死蜱8ml对水60kg均匀喷雾,防治稻水象甲第一代成虫,同时可兼治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
(4)水稻齐穗期。8月中下旬,水稻进入齐穗期,每667m2用48%毒死蜱乳油100g及10%醚菊酯100g,结合75%三环唑45g一起混匀喷施,防治一代成虫迁飞转移越冬场所。
2 田间测产方法
在水稻收获时,在疫区选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的三块田,进行田间实测实割,其中上等肥力田块:中等肥力田块:下等肥力田块按2:5:3的比例计算疫区平均亩产;非疫区选能代表平均产量的田块进行实测实割。
3 结果与分析
经田间测产验收,2010年疫区加权平均亩产536.11kg,比非疫区增产1.0%;2011年疫区加权平均亩产561.00kg,比非疫区增产31.9%;2012年疫区加权平均亩产581.60kg,比非疫区增产11.0%。
稻水象甲疫区通过及时的防控,不但可以防止稻水象甲,还可以对水稻其他虫害一起防治,所以不但没有减产,疫区亩产比非疫区产量高,说明稻水象甲的危害完全是可以防控的,及时防控效果较好。
4 讨论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广泛,可以通过水流及气流等传播,所以很难彻底控制它不传播。但是通过三年的统一防控,稻水象甲得到有效控制,说明稻水象甲是可以防控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泛滥危害很大。
参考文献
[1] 田锚.稻水象甲为害及防治[J].垦殖与稻作,1999,(2):33
-34.
[2] 丁玉芝.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保护,2002,28
(2):57-58.
[3] 李宏伟.鞍山地区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垦殖与稻作,2002,(2):29.
[4] 章杏.稻水象甲的化学防治[J].农药,1999,38(4):33-34.
[5] 孙汝川,毛志农等.稻水象甲EM-i[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6] 黄澍,胡美英等.检疫害虫稻水象甲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昆虫d敌,2004,26(2):86-89.
[7] 田春暉.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7(6):7-10.
[8] 陈雅丽,赵杰等.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6):24-25.
作者简介:李学勤(1954-),男,汉族,贵州人,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等。
通讯作者:唐相群(1969-),女,汉族,贵州人,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等。
关键词:遵义县乌江镇;稻水象甲;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108-1
项目支持:贵州稻水象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任务书合同编号:黔科合NY字[2010]3079号,子课题遵义稻水象甲虫害防治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
稻水象甲是国际性检疫害虫。1988年,我国河北唐山地区首先发现该虫,尔后,在辽宁、吉林、北京、天津、山东、浙江、福建、贵州等省市相继发现,2010年5月传入贵州。由于稻水象甲的传播途径很多,危害性大,可导致水稻产量减产15~50%,甚至绝收。对贵州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 主要防治方法
1.1 物理防治
利用稻水象甲成虫趋光性,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稻水象甲成虫,减少田间成虫数量和落虫量,同时还利用稻水象甲的捕食习惯,提前集中种植诱集植物,诱集稻水象甲成虫,集中采取化学防治。
1.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具有见效快、效率高的优点。
1.2.1 秧田期防治 疫区水稻秧田一般防治2次。5月上旬,亩用10%醚菊酯悬浮剂对水30公斤对秧苗及周边杂草均匀喷雾。5月下旬:亩用48%毒死蜱80ml对水50kg对秧苗均匀喷雾,对秧田用5%丁硫克百威亩用2公斤均匀撒施。
1.2.2 大田期防治
(1)水稻移栽前。在水稻移栽前7d,每667m2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克对水100kg,混匀后将要移栽秧苗放到药液中浸秧根,20分钟后移栽,防治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带入大田。
(2)水稻分蘖期。水稻移栽后大约20d,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7~10d左右卵孵化产生幼虫,这时每667m2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2kg,对7.5kg细泥沙或尿素5kg混匀后均匀撒施,防治稻水象甲幼虫。撒施前保持沙层4厘米,处理后一周不排水灌水,且持效期长。
(3)水稻分蘖盛末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稻水象甲化蛹产生第一代成虫,此时每667m2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悬浮剂30ml、48%毒死蜱8ml对水60kg均匀喷雾,防治稻水象甲第一代成虫,同时可兼治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
(4)水稻齐穗期。8月中下旬,水稻进入齐穗期,每667m2用48%毒死蜱乳油100g及10%醚菊酯100g,结合75%三环唑45g一起混匀喷施,防治一代成虫迁飞转移越冬场所。
2 田间测产方法
在水稻收获时,在疫区选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的三块田,进行田间实测实割,其中上等肥力田块:中等肥力田块:下等肥力田块按2:5:3的比例计算疫区平均亩产;非疫区选能代表平均产量的田块进行实测实割。
3 结果与分析
经田间测产验收,2010年疫区加权平均亩产536.11kg,比非疫区增产1.0%;2011年疫区加权平均亩产561.00kg,比非疫区增产31.9%;2012年疫区加权平均亩产581.60kg,比非疫区增产11.0%。
稻水象甲疫区通过及时的防控,不但可以防止稻水象甲,还可以对水稻其他虫害一起防治,所以不但没有减产,疫区亩产比非疫区产量高,说明稻水象甲的危害完全是可以防控的,及时防控效果较好。
4 讨论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广泛,可以通过水流及气流等传播,所以很难彻底控制它不传播。但是通过三年的统一防控,稻水象甲得到有效控制,说明稻水象甲是可以防控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泛滥危害很大。
参考文献
[1] 田锚.稻水象甲为害及防治[J].垦殖与稻作,1999,(2):33
-34.
[2] 丁玉芝.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保护,2002,28
(2):57-58.
[3] 李宏伟.鞍山地区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垦殖与稻作,2002,(2):29.
[4] 章杏.稻水象甲的化学防治[J].农药,1999,38(4):33-34.
[5] 孙汝川,毛志农等.稻水象甲EM-i[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6] 黄澍,胡美英等.检疫害虫稻水象甲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昆虫d敌,2004,26(2):86-89.
[7] 田春暉.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7(6):7-10.
[8] 陈雅丽,赵杰等.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6):24-25.
作者简介:李学勤(1954-),男,汉族,贵州人,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等。
通讯作者:唐相群(1969-),女,汉族,贵州人,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