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说到“短片”,上可追溯到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火车到站》。那时候的“电影”,如果称之为“镜头的组合片断”一点都不过分。随着电影的发展,习惯在电影院“闷”上几个小时的人们,几乎忘记这个影像最初形态。
网络DV视频的出现,大量短片充斥在网络上。精妙的创意,多元的手法,动辄千万的点击量,让传统媒体不得不正视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无论是纸媒提出的“流媒体”概念,还是电视台邀请“拍客”担任记者,都是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精神在给未来做准备。而广东南方电视台则干脆举办“南方多媒短片节”,摆明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前,抢占一块阵地。
为“新媒体”搭建平台
2009年9月,第二届南方多媒短片节在广州羊城报业创意园举行。这个由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主办,广东南方电视台承办南方多媒短片节,可以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由官方媒体主办的,面向广大“非主流”作者的短片节。评选前,“2010南方多媒短片节”组委会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1500多部,总量比上届增加两倍。参赛作品既包括传统DV作品、动画、手机短片,更有以群组摄影展现故事的“纸上短片”等多种类型作品。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创作者善于展示自己,但大量作品暴露出作者的随意性。目前仍然需要引导,可以预见,未来必然会有更多优秀短片出现。” 南方电视台影视频道执行总监、南方短片节秘书长杨德建说道,“最终提供一个合理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机会。”
当传统媒体遇到新媒体
在这个信息极度膨胀的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发展中产生碰撞的最好结果,就是在融合中彼此发展。
尽管当下手机视频、网络DV视频、户外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因其灵活、快速的特性网聚了相当一大批优秀,甚至专业的创作者,对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但在“南方多媒短片节”主办者看来,“新媒体”在发展中也渐渐暴露出其规范性和权威性缺乏的问题。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化桥梁,也是对新生事物采取宽容接纳态度的南方电视台一直探索的答案。
于是,“南方多媒短片节”就在主流媒体试图与多种新生媒体互动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短片是浓缩的精华
从豪华酒店到创意产业园区,两届南方多媒短片节主办场地的变化,透露出主办方贴近短片创作着的努力。
“短片的好,就在于‘短’。”杨德建认为,影片无论长短,都是作者对社会关注的表达方式,但短片的感染力绝对不亚于长片,因为“两者只是表达手段不同”。
当今社会,视频信息越来越多地充斥在生活中,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甚至影响生活的影片,却是产品广告。这些商业化的影像只是商人传递消费理念的产物。
而对社会有深切认知,甚至能引人反思的影像却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影像垃圾中。因此,南方多媒短片节从“短”入手。
5分钟的态度
尽管不少评委都对“影片内涵能否在5分钟内完整表达”产生疑虑,但南方多媒短片节仍坚持这一标准。不过,在这次的获奖作品中,却有数量不少的“超时作品”。
杨德建表示,“5分钟”的时长是组委会必须坚持的态度,但并不因此拒绝优秀影片。出于对优秀创作者和新锐作品参与的鼓励,主办方对优秀作品的限制放宽许多。“更何况,一部作品针对不同用途,可以做成不同版本。”杨德建也提议更多作者选择用短片吸引观众,以取得更高关注度。这也是当下电影作品,乐于在网络或其他新媒体上发布“片花、片段”的原因。说回来,无论是长是短,只要能体现个体思考,又能吸引观众,帮别人认识社会,甚至改变现实的影片,都可以称为好影片。
让精品得到关注
由独立导演孙宪拍摄,讲述一只黑尾鸥由出生到长大的纪录片《鸟》,涉及野生鸟类的“兄弟之情、父母之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这个不到5分钟,节选自电影《天赐》,类似“片花”的作品,虽然是导演从7年间积累的素材中截取的片断,却让人感觉到作者心中的大爱,该片在去年获得南方多媒短片节剧情短片金奖。“即使是5分钟,也有属于它的框架结构。”杨德建说道。他希望更多同类作品能参与电影节,并在其中获奖。“为什么不用这样的方式让那些对社会有深刻反思、能引起人们反思的影片得到更多关注?” 在南方多媒短片节期间,南方电视台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影片播出。“虽然不能选择黄金档,但这是尝试的开始。”杨德建说道。
不为商业的短片节
和部分民间机构为商业包装而举办的短片节不同,南方多媒短片节更希望从艺术角度关注创作者和作品。而本届短片节艺术顾问王小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短片不要走商业化路线。
“事实上这有些两难,我们虽然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但也不希望这个短片节最终变成小众。”杨德建解释说,“我们希望参赛作品能展示深层生活,却不单纯展示苦难,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社会。”获奖作品中有不少涉及深刻的社会问题,甚至引发争议和思考。
杨德建也承认,很多作品仍不算成熟,希望在短片节的引导下,能使这些年轻作者看到生活中最真实的内容。
独立影像遇到新媒体
说到中国的独立影像,总绕不过吴文光。在和第一届电影节的简单合作后,吴文光接受了担任本届短片节艺术顾问的邀请,同时也带来了“私影像”的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吴文光就作为中国纪录片的实践者开始制作纪录片,虽然曾与电视台合作,但对电视记录方式“深恶痛绝”的吴文光,除了采访,许多年都没有与主流媒体如此近距离合作。不仅仅是南方多媒短片节连续两年的诚意打动了他,更重要的是南方多媒短片节对吴文光的讲座内容和“私影像”理念的认同。而影像工作室、独立影像制作者、在校大学生等多元化的参赛者和多种媒介“混搭”的方式,也让短片节得到了吴文光的认可。
关注城市话题
南方多媒短片节不但颠覆“长才是好”的影像观念,在主题选择上更试图增加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今年围绕“城市”主题,短片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与思考。在本届短片节中,反映城市中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城中伶》获得了年度主题短片金奖。
不难看出,组织者在偏重社会现实题材的前提下,希望参与者更关注中国城市的发展,而这也是世界性的大主题。
明星也来玩短片
本届南方多媒短片节可谓明星云集,不但邀请到司徒兆敦、吴文光等纪录片领域的大师,更邀请到王小帅、张铁林等电影、电视界明星。
近些年,除了影视剧创作,张铁林还涉足影视教育领域,在本届短片节中,身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张铁林也带来学生作品中的精品,其中《广州天桥》获得城市主题影片银奖。
张铁林在主题演讲中,希望更多的影视制作者怀着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并鼓励大家多做DV,他感慨地说:“现在的拍摄条件比我们那时要好太多了。”
影像展与图片展
“图片就是最短的短片。”杨德建笑着解释,“电影胶片1秒钟有24格,一格就是一张图片。而图片可能是整个电影中最精彩的画面。摄影和摄像是相似的概念,如果两者在一起绝对是‘多媒’。”
基于这个理念,从第一届开始,南方多媒短片节影展就是在一个图片展的外围环境中举行。“图片能传递更大众的概念,而且图片对艺术氛围的营造效果非常好,因此每届短片节我们都设立图片展单元。” 南方多媒短片节将纪实摄影纳入到的作品类别,用静态、纸面去叙述的故事,不仅是对“多媒”的注释,更带来了静态纪实影像开放空间与视觉张力。
真正的“多媒”
南方多媒短片节的作品必然有不少多元素的混合。由《大众DV》杂志推荐的“流媒体”短片《我的机器,我的肾》在本届南方电影节纪录短片单元获得纪录短片银奖。玩过音乐、学过会计,现在做摄影记者的王磊毫不讳言自己的“多元”,除了小DV,王磊还常常用照相机里的摄像功能拍摄画面。
“各种创作手段的融合必然促生新艺术形态的产生,我想未来会有很多摄影师成为导演,甚至做故事片,而纪录片大师也会拍一些图片。这两个艺术门类其实是共通的,短片和图片在未来有可能相互转换。”杨德建说。
优秀国外短篇的精选
国际优秀短片的交流也给南方多媒短片节带来不少国际氛围。“大师班”讲座中,金熊奖获得者、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导演扎努和奥斯卡奖获得者、英国著名导演尼克•鲍威尔都带来不少国外优秀短片作品和制作理念。尤其是英国殿堂级电影制作人尼克•鲍威尔观众交流会,鲍威尔带来的众多英国学生作品,让中国观众在拓宽创作思路的同时,也找到短片国际化的方向。
波兰克拉克夫纪录片节精选影片展、法国优秀短片展、德国优秀短片联展也都让现场的观众获得美好的视听感受。
综述
南方电视台能花费精力制作这样一个短片节,显然是看中了短片市场的广大,能想见,未来由电视台搭建的短片交易平台可能也会出现,而更多更好的视频短片也将以无法预计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责任编辑:石文燕]
网络DV视频的出现,大量短片充斥在网络上。精妙的创意,多元的手法,动辄千万的点击量,让传统媒体不得不正视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无论是纸媒提出的“流媒体”概念,还是电视台邀请“拍客”担任记者,都是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精神在给未来做准备。而广东南方电视台则干脆举办“南方多媒短片节”,摆明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前,抢占一块阵地。
为“新媒体”搭建平台
2009年9月,第二届南方多媒短片节在广州羊城报业创意园举行。这个由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主办,广东南方电视台承办南方多媒短片节,可以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由官方媒体主办的,面向广大“非主流”作者的短片节。评选前,“2010南方多媒短片节”组委会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1500多部,总量比上届增加两倍。参赛作品既包括传统DV作品、动画、手机短片,更有以群组摄影展现故事的“纸上短片”等多种类型作品。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创作者善于展示自己,但大量作品暴露出作者的随意性。目前仍然需要引导,可以预见,未来必然会有更多优秀短片出现。” 南方电视台影视频道执行总监、南方短片节秘书长杨德建说道,“最终提供一个合理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机会。”
当传统媒体遇到新媒体
在这个信息极度膨胀的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发展中产生碰撞的最好结果,就是在融合中彼此发展。
尽管当下手机视频、网络DV视频、户外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因其灵活、快速的特性网聚了相当一大批优秀,甚至专业的创作者,对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但在“南方多媒短片节”主办者看来,“新媒体”在发展中也渐渐暴露出其规范性和权威性缺乏的问题。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化桥梁,也是对新生事物采取宽容接纳态度的南方电视台一直探索的答案。
于是,“南方多媒短片节”就在主流媒体试图与多种新生媒体互动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短片是浓缩的精华
从豪华酒店到创意产业园区,两届南方多媒短片节主办场地的变化,透露出主办方贴近短片创作着的努力。
“短片的好,就在于‘短’。”杨德建认为,影片无论长短,都是作者对社会关注的表达方式,但短片的感染力绝对不亚于长片,因为“两者只是表达手段不同”。
当今社会,视频信息越来越多地充斥在生活中,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甚至影响生活的影片,却是产品广告。这些商业化的影像只是商人传递消费理念的产物。
而对社会有深切认知,甚至能引人反思的影像却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影像垃圾中。因此,南方多媒短片节从“短”入手。
5分钟的态度
尽管不少评委都对“影片内涵能否在5分钟内完整表达”产生疑虑,但南方多媒短片节仍坚持这一标准。不过,在这次的获奖作品中,却有数量不少的“超时作品”。
杨德建表示,“5分钟”的时长是组委会必须坚持的态度,但并不因此拒绝优秀影片。出于对优秀创作者和新锐作品参与的鼓励,主办方对优秀作品的限制放宽许多。“更何况,一部作品针对不同用途,可以做成不同版本。”杨德建也提议更多作者选择用短片吸引观众,以取得更高关注度。这也是当下电影作品,乐于在网络或其他新媒体上发布“片花、片段”的原因。说回来,无论是长是短,只要能体现个体思考,又能吸引观众,帮别人认识社会,甚至改变现实的影片,都可以称为好影片。
让精品得到关注
由独立导演孙宪拍摄,讲述一只黑尾鸥由出生到长大的纪录片《鸟》,涉及野生鸟类的“兄弟之情、父母之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这个不到5分钟,节选自电影《天赐》,类似“片花”的作品,虽然是导演从7年间积累的素材中截取的片断,却让人感觉到作者心中的大爱,该片在去年获得南方多媒短片节剧情短片金奖。“即使是5分钟,也有属于它的框架结构。”杨德建说道。他希望更多同类作品能参与电影节,并在其中获奖。“为什么不用这样的方式让那些对社会有深刻反思、能引起人们反思的影片得到更多关注?” 在南方多媒短片节期间,南方电视台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影片播出。“虽然不能选择黄金档,但这是尝试的开始。”杨德建说道。
不为商业的短片节
和部分民间机构为商业包装而举办的短片节不同,南方多媒短片节更希望从艺术角度关注创作者和作品。而本届短片节艺术顾问王小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短片不要走商业化路线。
“事实上这有些两难,我们虽然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但也不希望这个短片节最终变成小众。”杨德建解释说,“我们希望参赛作品能展示深层生活,却不单纯展示苦难,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社会。”获奖作品中有不少涉及深刻的社会问题,甚至引发争议和思考。
杨德建也承认,很多作品仍不算成熟,希望在短片节的引导下,能使这些年轻作者看到生活中最真实的内容。
独立影像遇到新媒体
说到中国的独立影像,总绕不过吴文光。在和第一届电影节的简单合作后,吴文光接受了担任本届短片节艺术顾问的邀请,同时也带来了“私影像”的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吴文光就作为中国纪录片的实践者开始制作纪录片,虽然曾与电视台合作,但对电视记录方式“深恶痛绝”的吴文光,除了采访,许多年都没有与主流媒体如此近距离合作。不仅仅是南方多媒短片节连续两年的诚意打动了他,更重要的是南方多媒短片节对吴文光的讲座内容和“私影像”理念的认同。而影像工作室、独立影像制作者、在校大学生等多元化的参赛者和多种媒介“混搭”的方式,也让短片节得到了吴文光的认可。
关注城市话题
南方多媒短片节不但颠覆“长才是好”的影像观念,在主题选择上更试图增加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今年围绕“城市”主题,短片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与思考。在本届短片节中,反映城市中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城中伶》获得了年度主题短片金奖。
不难看出,组织者在偏重社会现实题材的前提下,希望参与者更关注中国城市的发展,而这也是世界性的大主题。
明星也来玩短片
本届南方多媒短片节可谓明星云集,不但邀请到司徒兆敦、吴文光等纪录片领域的大师,更邀请到王小帅、张铁林等电影、电视界明星。
近些年,除了影视剧创作,张铁林还涉足影视教育领域,在本届短片节中,身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张铁林也带来学生作品中的精品,其中《广州天桥》获得城市主题影片银奖。
张铁林在主题演讲中,希望更多的影视制作者怀着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并鼓励大家多做DV,他感慨地说:“现在的拍摄条件比我们那时要好太多了。”
影像展与图片展
“图片就是最短的短片。”杨德建笑着解释,“电影胶片1秒钟有24格,一格就是一张图片。而图片可能是整个电影中最精彩的画面。摄影和摄像是相似的概念,如果两者在一起绝对是‘多媒’。”
基于这个理念,从第一届开始,南方多媒短片节影展就是在一个图片展的外围环境中举行。“图片能传递更大众的概念,而且图片对艺术氛围的营造效果非常好,因此每届短片节我们都设立图片展单元。” 南方多媒短片节将纪实摄影纳入到的作品类别,用静态、纸面去叙述的故事,不仅是对“多媒”的注释,更带来了静态纪实影像开放空间与视觉张力。
真正的“多媒”
南方多媒短片节的作品必然有不少多元素的混合。由《大众DV》杂志推荐的“流媒体”短片《我的机器,我的肾》在本届南方电影节纪录短片单元获得纪录短片银奖。玩过音乐、学过会计,现在做摄影记者的王磊毫不讳言自己的“多元”,除了小DV,王磊还常常用照相机里的摄像功能拍摄画面。
“各种创作手段的融合必然促生新艺术形态的产生,我想未来会有很多摄影师成为导演,甚至做故事片,而纪录片大师也会拍一些图片。这两个艺术门类其实是共通的,短片和图片在未来有可能相互转换。”杨德建说。
优秀国外短篇的精选
国际优秀短片的交流也给南方多媒短片节带来不少国际氛围。“大师班”讲座中,金熊奖获得者、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导演扎努和奥斯卡奖获得者、英国著名导演尼克•鲍威尔都带来不少国外优秀短片作品和制作理念。尤其是英国殿堂级电影制作人尼克•鲍威尔观众交流会,鲍威尔带来的众多英国学生作品,让中国观众在拓宽创作思路的同时,也找到短片国际化的方向。
波兰克拉克夫纪录片节精选影片展、法国优秀短片展、德国优秀短片联展也都让现场的观众获得美好的视听感受。
综述
南方电视台能花费精力制作这样一个短片节,显然是看中了短片市场的广大,能想见,未来由电视台搭建的短片交易平台可能也会出现,而更多更好的视频短片也将以无法预计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责任编辑: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