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课改至今,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现。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数学课堂的本真、和谐、灵动性三方面出发,首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然后,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近年,中国贫富差距扩大,基尼系数逼近国际警戒水平,其中以城镇、中西部差距最为显著,教育作为国民生活的重要一环,其差距更是明显。特别是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下,教育的地位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西部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差距,便是摆在广大西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县城工作多年的小学数学老师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小学数学课改至今,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现。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现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本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以下见解。
一、当前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课余时间对我县农村、城镇地区小学,分县、镇、村三级开展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各250份,累计750份。收回有效问卷各200份,累计600份),问卷设计涉及学生日常数学学习情况、数学教师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内容,旨在反映本地区数学课堂本真、和谐、灵动等综合指标的现状(问卷详见附录一)。调查问题不同符合程度人数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通过上述统计图表,我们不难看出本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县镇两级差距较大,村镇两级差距较小的特点。但整体来看偏远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水平总体偏低,具体来看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度三级差距不大,优于课堂和谐度、灵动度。主要体现为以下现状。
现状一: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脱离生活实际,忽略了数学课堂的本真。原因主要有以下:1.新课程中,教材内容较新,但脱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编排使用例题一般与现代生活挂钩,对西部农村的小学生较陌生,教材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在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障碍;2.边远地区教师素质总体偏低,观念较陈旧,教师教学设计脱离生活实际,不善于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素材,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课堂教学存在抓不住数学知识点的实质等问题。
现状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忽略了数学课堂的和谐。主要原因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的主导意识过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现状三:课堂教学中程序化、缺乏创新、较少关注细节,忽略了数学课堂的灵动。主要原因为部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缺乏责任心,教龄较长的教师不屑备课,全凭经念教学,缺乏创新,年轻教师则疲于应付,教学设计程序化,课前没有充分准备,以至于课堂较少关注细节。
二、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那么,针对以上现状,我们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提出以下见解,以供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探讨、指正。
策略一:将本真作为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教学设计做到真实,教学过程做到朴实,数学课堂要融入生活。联系实际,以教材为本,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针对学生实际,提出有效问题。
比如在讲解圆柱体表面积时,我会自制圆柱体,同时让学生动手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圆柱体与长方形有着怎样的联系的讨论。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不仅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策略二:将和谐作为数学课堂的内涵所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指导地位应做到和谐共赢。课堂上,教师需留给学生适当的"想"、"做"、"说"的空间。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自主探索。
比如在口算课上,我会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计算,然后各自在本子上写出得数,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想"的空间,在这样一次次想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又如在《认识角》的教学结束后,我会拿出2根木棍,让学生思考可以搭成多少个角,学生借助小棒的直观演示会很快得出问题的答案,也加深了他们对角的认识,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做"的空间;再如每堂课开始时我会留出5分钟时间叫学生总结上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结束时同样留出5分钟时间叫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说"的空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说"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还能锻炼她们整理、疏导、表达语言的能力。
策略三:将灵动作为数学课堂的呈现方式,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关注细节、不断创新。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灵活运用不断创新,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比如在《真分数与假分数》一课,我没有直接切入真、假分数的对比研究。而是回到分数意义的本质上,先请学生写几个分数,并用图形表示,接着让学生画图表示假分数,构建自己对假分数的认识,最后由分数的线段图导出数轴。这样一节课就构成了一个灵动的整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但不管课改如何深入,笔者认为数学课堂追求本真、和谐、灵动的思想永远不会变。因此,我们应从这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编著.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林丹茹.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8(35)
[3]仇万斌.浅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1,(08)
[4]蔡福山.谈谈"数学的本质"[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07)
[5]朱正华.提高边远地区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小教研究,2012,(03)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近年,中国贫富差距扩大,基尼系数逼近国际警戒水平,其中以城镇、中西部差距最为显著,教育作为国民生活的重要一环,其差距更是明显。特别是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下,教育的地位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西部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差距,便是摆在广大西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县城工作多年的小学数学老师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小学数学课改至今,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现。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现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本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以下见解。
一、当前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课余时间对我县农村、城镇地区小学,分县、镇、村三级开展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各250份,累计750份。收回有效问卷各200份,累计600份),问卷设计涉及学生日常数学学习情况、数学教师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内容,旨在反映本地区数学课堂本真、和谐、灵动等综合指标的现状(问卷详见附录一)。调查问题不同符合程度人数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通过上述统计图表,我们不难看出本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县镇两级差距较大,村镇两级差距较小的特点。但整体来看偏远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水平总体偏低,具体来看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度三级差距不大,优于课堂和谐度、灵动度。主要体现为以下现状。
现状一: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脱离生活实际,忽略了数学课堂的本真。原因主要有以下:1.新课程中,教材内容较新,但脱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编排使用例题一般与现代生活挂钩,对西部农村的小学生较陌生,教材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在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障碍;2.边远地区教师素质总体偏低,观念较陈旧,教师教学设计脱离生活实际,不善于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素材,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课堂教学存在抓不住数学知识点的实质等问题。
现状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忽略了数学课堂的和谐。主要原因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的主导意识过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现状三:课堂教学中程序化、缺乏创新、较少关注细节,忽略了数学课堂的灵动。主要原因为部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缺乏责任心,教龄较长的教师不屑备课,全凭经念教学,缺乏创新,年轻教师则疲于应付,教学设计程序化,课前没有充分准备,以至于课堂较少关注细节。
二、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那么,针对以上现状,我们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提出以下见解,以供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探讨、指正。
策略一:将本真作为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教学设计做到真实,教学过程做到朴实,数学课堂要融入生活。联系实际,以教材为本,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针对学生实际,提出有效问题。
比如在讲解圆柱体表面积时,我会自制圆柱体,同时让学生动手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圆柱体与长方形有着怎样的联系的讨论。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不仅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策略二:将和谐作为数学课堂的内涵所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指导地位应做到和谐共赢。课堂上,教师需留给学生适当的"想"、"做"、"说"的空间。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自主探索。
比如在口算课上,我会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计算,然后各自在本子上写出得数,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想"的空间,在这样一次次想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又如在《认识角》的教学结束后,我会拿出2根木棍,让学生思考可以搭成多少个角,学生借助小棒的直观演示会很快得出问题的答案,也加深了他们对角的认识,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做"的空间;再如每堂课开始时我会留出5分钟时间叫学生总结上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结束时同样留出5分钟时间叫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说"的空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说"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还能锻炼她们整理、疏导、表达语言的能力。
策略三:将灵动作为数学课堂的呈现方式,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关注细节、不断创新。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灵活运用不断创新,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比如在《真分数与假分数》一课,我没有直接切入真、假分数的对比研究。而是回到分数意义的本质上,先请学生写几个分数,并用图形表示,接着让学生画图表示假分数,构建自己对假分数的认识,最后由分数的线段图导出数轴。这样一节课就构成了一个灵动的整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但不管课改如何深入,笔者认为数学课堂追求本真、和谐、灵动的思想永远不会变。因此,我们应从这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编著.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林丹茹.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8(35)
[3]仇万斌.浅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1,(08)
[4]蔡福山.谈谈"数学的本质"[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07)
[5]朱正华.提高边远地区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小教研究,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