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教育的实际,探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总结我校实施校企合作的经验,并探讨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能够从事社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的中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不能马上适应岗位;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也认为应届毕业生很难快速融入企业,而更愿意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中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需求严重脱节造成的。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虽然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但目前我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深深感到来自招生的压力,没有生源就没有我们的生存空间,这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和每位教师员工的切身利益。别外,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安置困难,学生毕业之后无处可去。在生源日益减少,学校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的是生存与淘汰的考验,危机关头学校注重自身的改革,而改革的重要途径就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虽然通过实习实训可以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但那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分散的实习课题,与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或者是相差甚远,加之学校的设备和原材料有限,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种熟练的程度。另外我校虽然每年都能够给学生分配实习岗位,但是有些岗位是学生不太满意的,有些是跟所学专业不对口的,这无疑也造成了学习和实践的脱节。
我校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和认识,开始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和探索。
二、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资源和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是指职业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在师资、技术、设备等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后直拉进入用人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适合的技能人员难,学校就业率低,家长担心子女找不到工作的难题,实现了学生,用人单位,学校,家长的“四赢”。
(二)工学交替培养
“工学交替培养”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互交替,学用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学校也节省了大量的实训资金,企业短期用工的困难也得到了缓解,并同时可以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跟踪考察,等学生毕业后,学生和企业双方双向选择就业。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互惠互利的好效果。
(三)产教结合培养
“产教结合”培养模式,是指学校组织的与专业教学相关的技术服务、生产和科研协作等。发挥学校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产业和教育紧密结合,教育以产业为导向,产业以教育为依托。
(四)双元定向培养
“双元定向”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变企业招工为学校招生,双方共同招收具有双重身份的学员,即“一”元是学生,另“一”元是企业未来工人。学校与企业共同制作教学计划,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程和基础理论的培训,而企业完成操作技术的培训。学生考试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准工人。
三、我校的校企合作实践
为了实现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目标,强化学生专业对口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我校在石家庄地区广泛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我校已经与石家庄汇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石家庄永爱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石家庄市第六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三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签订了协议,建立了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另外,我校与多家企业签订定单培养计划,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例如: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强盛风电公司、北京国贸物流有限、廊坊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企业。工厂根据生产情况提供实习生的实习场地、设备和实习作业岗位,提供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学校安排相关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理论知识和现场技能培训。强化实训环节,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截止目前,校企已经合作培养两届近2000人。
四、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还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学校教学计划与企业需求不同步。学校的教学有严格的计划性,而企业的需求则由市场来决定,通常是企业有任务时,学生因上课而不能到企业去;而学生需要实习时,企业可能没有任务而难以安排。例如,我们学生到富士康实习的,从六月分开始实习期至10月份,要有两个月的时间不能在校上课,影响理论课与校内实训的学习。
二是校企双方的资源付出不平衡。企业为学校师生提供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的机会,学校受益较为明显。例如我校与三川公司合作的动漫专业学生,企业就觉得必须先让这批学生实践较长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能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然后才决定是否继续合作下去。
三是企业承诺不能兑现。学生入学初期,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学校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但学生就业后,才发现用人单位存在工作环境差、工资发放不及时等问题,给学校及学生带来很恶劣的影响。
四是实习生的安全问题。校企合作处于自由化状态,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对于相关的责任认定问题,使企业对校企合作望而却步。
针对这些问题,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责任心、职业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在送学生实习前对其进行指导,介绍企业文化、规章、如何在企业做人、做事等,使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另外,在合作对象方面学校应慎重选择,确认其合作资质。此外还需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政策,预防学生在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事故,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总之,校企业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蔡 宏.浅谈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57.
[2]叶鉴铭,徐建华,丁学恭,等.校企共同体: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与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 ]张旭曦.《职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研究》.《职教论坛》, 2010 (9)
关键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能够从事社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的中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不能马上适应岗位;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也认为应届毕业生很难快速融入企业,而更愿意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中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需求严重脱节造成的。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虽然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但目前我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深深感到来自招生的压力,没有生源就没有我们的生存空间,这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和每位教师员工的切身利益。别外,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安置困难,学生毕业之后无处可去。在生源日益减少,学校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的是生存与淘汰的考验,危机关头学校注重自身的改革,而改革的重要途径就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虽然通过实习实训可以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但那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分散的实习课题,与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或者是相差甚远,加之学校的设备和原材料有限,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种熟练的程度。另外我校虽然每年都能够给学生分配实习岗位,但是有些岗位是学生不太满意的,有些是跟所学专业不对口的,这无疑也造成了学习和实践的脱节。
我校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和认识,开始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和探索。
二、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资源和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是指职业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在师资、技术、设备等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后直拉进入用人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适合的技能人员难,学校就业率低,家长担心子女找不到工作的难题,实现了学生,用人单位,学校,家长的“四赢”。
(二)工学交替培养
“工学交替培养”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互交替,学用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学校也节省了大量的实训资金,企业短期用工的困难也得到了缓解,并同时可以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跟踪考察,等学生毕业后,学生和企业双方双向选择就业。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互惠互利的好效果。
(三)产教结合培养
“产教结合”培养模式,是指学校组织的与专业教学相关的技术服务、生产和科研协作等。发挥学校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产业和教育紧密结合,教育以产业为导向,产业以教育为依托。
(四)双元定向培养
“双元定向”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变企业招工为学校招生,双方共同招收具有双重身份的学员,即“一”元是学生,另“一”元是企业未来工人。学校与企业共同制作教学计划,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程和基础理论的培训,而企业完成操作技术的培训。学生考试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准工人。
三、我校的校企合作实践
为了实现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目标,强化学生专业对口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我校在石家庄地区广泛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我校已经与石家庄汇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石家庄永爱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石家庄市第六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三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签订了协议,建立了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另外,我校与多家企业签订定单培养计划,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例如: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强盛风电公司、北京国贸物流有限、廊坊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企业。工厂根据生产情况提供实习生的实习场地、设备和实习作业岗位,提供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学校安排相关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理论知识和现场技能培训。强化实训环节,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截止目前,校企已经合作培养两届近2000人。
四、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还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学校教学计划与企业需求不同步。学校的教学有严格的计划性,而企业的需求则由市场来决定,通常是企业有任务时,学生因上课而不能到企业去;而学生需要实习时,企业可能没有任务而难以安排。例如,我们学生到富士康实习的,从六月分开始实习期至10月份,要有两个月的时间不能在校上课,影响理论课与校内实训的学习。
二是校企双方的资源付出不平衡。企业为学校师生提供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的机会,学校受益较为明显。例如我校与三川公司合作的动漫专业学生,企业就觉得必须先让这批学生实践较长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能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然后才决定是否继续合作下去。
三是企业承诺不能兑现。学生入学初期,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学校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但学生就业后,才发现用人单位存在工作环境差、工资发放不及时等问题,给学校及学生带来很恶劣的影响。
四是实习生的安全问题。校企合作处于自由化状态,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对于相关的责任认定问题,使企业对校企合作望而却步。
针对这些问题,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责任心、职业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在送学生实习前对其进行指导,介绍企业文化、规章、如何在企业做人、做事等,使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另外,在合作对象方面学校应慎重选择,确认其合作资质。此外还需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政策,预防学生在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事故,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总之,校企业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蔡 宏.浅谈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57.
[2]叶鉴铭,徐建华,丁学恭,等.校企共同体: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与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 ]张旭曦.《职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研究》.《职教论坛》, 20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