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莲花纹饰之文化传播与交流

来源 :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2007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峰翠色”的青瓷在“温润似玉”中糅合了中华儒道精神的“仁”与“道”,成为中华主体文化精神的象征符号.“清水芙蓉”唯美绽放的莲花纹饰蕴含着中华民族原生的审美意识,并融入了“缘起性空”的佛教丰富内涵.“千峰翠色”与“清水芙蓉”的相遇结合,成就了彼此成为最美“相遇”,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融合发展的绝佳“场域”,展现出“佛教中国化”的另一个侧面,显现出中华文化坚毅的韧性与博大的包容性.
其他文献
唐代长沙窑海棠形高足杯造型精巧新颖,装饰清新典丽,蕴含浓厚的外域色彩.其造型与装饰明显仿制于金银器中的多曲长杯.笔者通过对唐代长沙窑海棠形高足杯的形制进行分类,并将多曲长杯与其装饰造型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探析金银器多曲长杯对长沙窑海棠形高足杯造型与装饰的影响.
唐三彩将唐人自信、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时代氛围注入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三彩陶塑上,它见证了那个歌舞升平、夜不闭户的“黄金时代”.而众多唐墓中出土的三彩马,尤以骨骼健壮、肌肉隆起、腿长尾短、形神兼备的形象,或昂首嘶鸣、或勾首回盼、或低头沉思,显得唐韵十足.
瓷胎画珐琅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通过对瓷胎画珐琅的兴起与衰落,在康乾盛世的背景下,探究清三代珐琅彩瓷的背景因素和演变规律,力求反映清代的彩瓷乃至社会发展状况.瓷胎画珐琅的出现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传统陶瓷,借用西方的技术而得到升华的一种彩瓷,是技术西来的产物,并影响到了中国其它彩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