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大体形态、隐窝开口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治疗 LST 的疗效。方法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对42例(45个病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隐窝开口形态观察,并进行 EMR 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EPMR)及 APC 治疗,切除的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随访。结果 2450例结直肠瘤中发现 LST 42例(45个病变),占1.7%;该42例中9例有家族性大肠肿瘤史,占21.4%。45个 LST病变中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分别为26.7%,28.9%,40.0%和4.4%;其中管状腺瘤20个,绒毛管状腺瘤23个,锯齿状腺瘤(Serrated 腺瘤)2个,中度以上异型增生64.4%(29个),局部癌变11.1%(3个 m 癌,2个 sm 癌)。病理诊断的23个绒毛管状腺瘤中Ⅳ型隐窝开口20个,Ⅳ型隐窝开口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9%(20/23)。3个病变行外科手术治疗,42个病变在内镜下治疗,经3个月~6年随访,除1例 sm2癌外科手术后发生肝转移死亡外,其余病变均治疗成功。结论观察 LST 的大体形态、隐窝开口改变和“非提起征”改变,有助于在内镜下正确估计病变的组织学改变和黏膜下浸润深度,从而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EMR 或 EPMR 联合 APC 治疗 LST 安全、有效,长期随访观察疗效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乳腺超声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US)分析原发性非霍奇金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明确术前超声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1例原发性非霍奇金乳腺淋巴
通过对某铁合金余热电站锅炉蒸发器的改造,得出一、二级蒸发器增加强制循环泵后锅炉余热利用率提高10%的结论。介绍了对改造前后运行记录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在缺失蒸汽流量测
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施肥种类(180kg.hm-2速效氮、150和180kg.hm-2缓释氮)、施肥时期(1次施入和2次施入)和氮缓释比例(20%,30%和40%)对不同生长期青贮玉米(Zea mays L.)产量及
目的研究内镜超声对直肠类癌的诊断价值,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类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超声探头对结肠镜发现的黏膜正常的大肠隆起性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对诊断直肠
在对"钱学森之问"的讨论中,人们把"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主要归咎于目前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一些弊端,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克服这些弊端的办法和措施。但
为了制备竹炭陶土材料,并分析其抗折强度、含水率以及收缩性,以竹炭粉、陶土为主要原料,经混合、成型、干燥和烧成等工艺制得竹炭陶土材料。通过添加Si C、耐火纤维,并不断的
<正> 最初,在人们还不知道互联网和上网是怎么一回事时,人们了解世界的欲望是通过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来满足的,但是随着80年代末期互联网传入中国,这种状况就开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监控已受到广泛关注,为实现工业过程痕量气体浓度的准确监测,采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搭建了气体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并以LabVIEW为软件
文章结合国外典型代际阅读推广案例,通过对这些代际阅读案例的成功经验进行剖析,认为代际阅读推广是一种满足代际需求、推动社会和谐的阅读推广方式,建议我国开展可持续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