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式商业伦理和价值观”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有制度约束下和巨大的劳动力优势下,中国依靠低成本模式也许还有意义,但是一旦我们不再有劳动力优势的情况下,该怎么办?笔者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和商业社会已经到了必须重新反思我们商业伦理和价值观的时代了。
  在不买“MadeinChina”一年后,美国自由撰稿人瑟娜·波基奥妮发表文章,讲述了在过去的一年里不购买中国制造产品的日子。波基奥妮声明,她并非是对中国产品有什么敌意,或者是希望自己的“壮举”可以从中国拿回一些工作机会,她只是想体会没有中国产品会是怎样的生活,也想看看自己可以坚持多长时间不买中国产品。她感觉到如今仍然可以过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但那样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越来越费钱。如今美国大众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与此同时,部分中国人也已经离不开“Made by American”了。
  注意一下,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制造”,而中国人离不开美国人“创造”。离开了美国创造就意味着要过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没有好莱坞大片、没有Google、没有iPod,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不便。
  仅仅这两个词语的区别背后则深含两种不同价值体系:知识经济体系和工业制造体系。前者掌握了价值链的最高端,掌握着定价权,而后者则丧失了定价权,丧失了创新的动力。
  不妨举两个例子来看看。一个是罗技鼠标的例子,每卖出一个40美元的罗技鼠标中国生产商只获得大约3美元,而其他的钱则被美国的设计、芯片和零部件赚走了。另一个是台积电的例子,英特尔模式是这样的:美国人设计方案,用电子邮件发出去,委托中国台湾台积电公司为其廉价制造大量芯片。中国赚取的利润只有2美元,美国赚取的利润要远远高于中国。
  或许这两个例子已经说明了处于世界知识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差异了。在现有制度约束下和巨大的劳动力优势下,中国依靠低成本模式也许还有意义,但是一旦我们不再有劳动力优势的情况下,该怎么办?笔者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和商业社会已经到了必须重新反思我们商业伦理和价值观的时代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方面就是我们需要颠覆自古以来的传统商业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放弃“代工文化”。
  “薄利多销”、“质优价廉”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商业文化的核心,这在一个封闭的商业文化中,似乎是屡试不爽。然而,加入世贸五周年后,反倾销、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使得中国企业在传统的商业文化下生存得越来越艰难,很多企业甚至不得不关门大吉。
  挖掘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观念使然;另一点就是在国际市场没有定价权,不得不只赚取点加工费。2006年我们斗胆多卖了三五块,不少的企业长长舒了一口气。然而,如果我们不从观念上彻底进行改造的话,那么我们将永远停留在被动的角色上。如何做呢?不要轻易降价,相反,有时涨价反而是一种获得竞争优势的好办法。涨价的基础是我们给顾客提供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一个天天都降价的企业,连利润和生存都不能保证,何以谈发展?
  近几年来,国际奢侈品和很多所谓的“高端产品”在中国不断横行,而中国制造的产品只能为“穷人”和“落后的国家人民”服务。这就是传统商业价值观问题。我们的产品只有服务于日趋壮大的中产阶级,服务于发达国家的消费群体,拒绝暂时“低价格”以量取胜的诱惑,我们才可能获取更多利润,我们才可能掌握未来消费者的心智。
  在掌握定价话语权的这个角度,掌握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放弃长期的“OEM代工文化”。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只要“思考”就能赚钱,而新兴市场国家(例如中国)则只能通过“流汗”赚取很少的利润。
  世界是平的。只有在不远的未来,全球消费者愿意溢价购买中国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我们的商业文化、我们的创新价值观,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创造的魅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欢迎订阅《成功营销》杂志!
  订阅电话:010—85650313
其他文献
当促销活动转向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时,这对于任何营销人而言,无异于噩梦一场。时代华纳的特纳广播系统有限公司就从今年1月份的“后9·11”营销中得到了一次惨痛的教训。当时,他们正在波士顿进行一场街头营销推广活动,后来这一活动居然演变成了一场炸弹事件。为什么呢?人们错把大街小巷出现的大量闪光电子装置当成了炸弹。  其实,那些所谓的“炸弹”只不过是时代华纳旗下的卡通频道为一部夜间播出的成人动画片所做的宣传
期刊
Daniel C. Felter  Opt-Intelligence 公司的CEO,以及Online Lead Generation Association(OLGA,在线销售线索产生协会)的主席,早在1999年就开始关于在线销售线索产生之研究。    Marketing China:您认为关于在线销售线索产生的营销现状如何?  Daniel:在线销售线索产生是在线营销中的一个小块细分市场,但是发
期刊
Jeff Zabin  《精准营销》(“Precision Marketing”)一书的作者,也是精准营销集团(Precision Marketing Group)的总监,他近年提出的营销4R法则很有指导性意义。    Marketing China:您提出了4R法则,它的定义是什么?与传统的4P原则有什么区别?  Jeff:4R’s指的是:正确的顾客,正确的信息,正确的渠道以及正确的时刻。4R重
期刊
春天到来了,让我们从创意说起。  当读者朋友翻看本期《成功营销》,会发现一些小惊喜:以往刊登读者来信及回复的“编读往来”,变成一位本刊“形象大使”手捧最近一期《成功营销》,讲述他对本刊的理解,期望的一个交流平台;再信手翻读下去会发现,“创意”栏目规模扩大,并且耳目一新了。是的,创意不再是广告人的文案,而是像美国西南航空推出的“首席道歉官”,把道歉作为一种职业和营销手段;中国东方航空与西安市合作,把
期刊
美国市场毫无疑问是块“肥肉”,但要想成功占领这一市场并非易事。外来品牌可以凭低价盈利,但绝非长远之道;打造品牌、以品牌取胜,才是根本。在这方面,日本著名服装品牌UNIQLO(优衣库)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当提到来自日本的品牌,人们会联想到什么?技术的复杂性?高效但却乏味?便宜耐用?土里土气?当人们审视一个外来品牌时,总会不自觉地带有偏见,或者把它与原产地的特性联系在一起,骄傲自大的美国人
期刊
《成功营销》: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国际广告公司的首席创意总监?需要什么资历和行业经验?  Mark Tutssel: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你必须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领导者。在创意领域里,这种尊重取决于作品受欣赏的程度,体现于思维的突破性以及获奖成绩。我是一个实干型的创意领导者。我非常享受亲身参与和以身作则所带来的快乐。    《成功营销》:你们在工作当中,如何去寻找激情和灵感的?在工作当中你们如何调动员工的
期刊
虽然刚交3月,Joost就已被西方网络媒体评为2007年最值得期待的新技术之一。拥有电脑随时随意点播电视节目的新技术,Joost意图在定向广告市场上大显身手,它将根据观众的地理位置、收看时间、收视习惯和个人资料等信息,在电视节目中为他们播送最相关的广告。    pple公司推出了可以把电脑里的内容接到电视屏幕上的Apple TV小盒子;今天,Skype的两位创始人尼克拉斯·赞斯特罗姆(Niklas
期刊
在日化用品市场群雄并起的年代,联合利华旗下“多芬”品牌凭借“真美运动”独特的价值主张,成功地进驻了目标消费者的内心。此外,我们也从其创新营销推广渠道,以及打造顾客社区方面的努力,把握了些许营销2.0时代的脉搏。    今年奥斯卡电影颁奖典礼的电视直播广告时段,联合利华集团旗下多芬品牌的全新45秒沐浴露广告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则消费者自创广告,是由一位21岁、生活在美国加州的普通邻家女孩Lin
期刊
文/劳拉·赖兹  翻译/陈婕    劳拉·赖兹(Laura Ries)曾与人合著过4本市场营销书籍,包括《广告的衰落和公关的兴起》(The Fall of Advertising & the Rise of PR),她最新的著作是《品牌寻根》(The Origin of Brands)。营销传奇人艾尔·赖兹是作者的父亲。父女共同经营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市场策略公司Ries & Ries (www
期刊
若干年前,曾经看过一部美国好莱坞惊悚片《第七凶兆》(The Seventh Omen)。具体的故事情节如今在记忆中已支离破碎,隐约有印象的是地球行将陷入灾难时的情景:洪水泛滥淹没街道、人们流离失所,沙漠被冰雪覆盖……真是心有余悸。因而,每每“地震”、“海啸”来袭时,笔者总要不无担忧地想着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事实上,这也并非杞人忧天。全球变暖问题比我们想象中早来得多,中国政府正在起草第一份应对全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