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与CopC的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化学通报(印刷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存在于花生、葡萄和多种浆果之中.CopC是一种由β-折叠片组成的铜伴侣蛋白,含有102个氨基酸,Cu+结合在C端,Cu2+结合在N端,其作为氧化还原开关参与铜的调控,它与小分子的作用影响其氧化还原开关功能.本研究主要利用红外光谱(FTIR)、圆二色谱(CD)、荧光寿命、三维荧光光谱、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白藜芦醇与CopC的相互作用.通过FTIR、CD、化学变性和荧光寿命测定表明,白藜芦醇的结合使得CopC的稳定性降低,可能源于CopC的β-折叠片含量减少,自由卷曲含量增加.此外,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白藜芦醇与CopC结合后,其荧光光谱出现蓝移,表明白藜芦醇可能结合在CopC的疏水区域;并且,可得白藜芦醇与CopC的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6.76±0.17)×105 L·mol-1,疏水作用力是维持两者之间形成复合物的主要作用力.通过F(o)rster能量转移和分子对接模拟确定CopC中白藜芦醇和色氨酸之间的平均结合距离,模拟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结果将为阐明CopC的铜调控机理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以线状石墨相氮化碳(Lg-CN)为原料,在无需强酸加入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纯水中的水热反应成功制得了氮化碳量子点(CN QDs),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
本文首先通过溶液混合法将碳纳米管(CNTs)分散到聚碳酸酯(PC)基体中,然后将获得的PC/CNT絮状物通过高温模压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柔性的高热电性能PC/CNT复合材料.PC/CNT复合材料
本文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的荧光标记法,成功构建了纳米荧光探针标记的沙门氏菌(YB1-INPs).采用三(2-羧乙基)膦将沙门氏菌YB1外膜蛋白表面上的二硫键温和还原为巯基后,与吲哚菁
接触角在胶体与表面化学、矿物浮选、洗涤和油气开采等领域是一项重要的物性参数.本文提出椭圆法计算接触角的公式,在接触角小于90°时,利用测量出的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半径和
本文探索了合成白藜芦醇的新方法.以3,5-二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及乙酰化得到中间体N'-乙酰基-3,5-二甲氧基苯肼(4),中间体4与4-甲氧基苯乙烯经Mizoroki-Heck偶联
以对苯二甲酸、2-氨基对苯二甲酸和六水合硝酸锌为原料,合成出一种含有氨基的混合金属有机骨架(MixMOFs),然后以MixMOFs、氯代二苯基磷和CrCl3(THF)3为原料,依次经后合成修饰
本文成功合成了4种基于联二萘酚骨架的手性双胍-酰胺类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邻羟基苯甲醛亚甲胺叶立德与不饱和吖内酯的1,3-偶极环加成和分子内串联反应.研究表明,在室温下以C
合成了一种新型1,2,4-噁二唑衍生物Ⅳ-[2,6-二氯-4-(1,2,4-噁二唑-3-基)苯基]-2-甲氧基烟酰胺(C15H10Cl2N4O3),其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HRMS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表征.
本文合成了新型离子负载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BTI)试剂,并将其用于催化乙酰苯胺的磺酰化反应,以较高产率选择性合成了对甲苯磺酸4-乙酰氨基-苯基酯化合物.考察了氧化剂、溶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功能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于聚苯乙烯伯胺微球(PSA)表面,制备了接枝微粒PDAC/PS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