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2015年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wu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毛乌素沙地1965-2015年8期土地覆被动态变化信息,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模型,探讨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演变特征.结果 表明,50 a来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1995年以前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处于中等强度,1995年以后人类活动强度变为较高强度;50a来毛乌素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965-1990年为缓慢增加阶段,1990-1995年为显著增加阶段,1995-2000年为缓慢增加阶段,2000-2015年为迅速增加阶段;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趋势;通过人类活动重心模型计算,50 a来研究区内人类活动强度迁移速度越来越快,主要与人类改造地表能力的增强以及生态保护政策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生物样本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资源.高效的生物样本质量检测技术对于临床样本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将有效的质控检测方法和特定的生物学标志物作为血液质量指标,能够评估血液离体后的质量变化情况,进而在样本分析前剔除低质量样本,提升被分析样本和数据的总体质量和可靠性.血液样本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包含核酸水平、蛋白质水平、代谢物水平等多个分子层面信息.因此在分析样本前,应根据样本类型和目标分子做出相应的质量评估.目前血细胞中的核酸质量可利用多种检测技术对其浓度、纯度和片段完整性进行检测.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