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足于生活,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习了知识,在知识中学会了应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境兴趣积极性效率
谈到数学,很多人都认为是纯理性的东西,较枯燥,不好学。其实,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任何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模型。”可见,数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新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感受颇多。通过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数学教学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在现实中具体形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亲切地感受和体验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 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当今,我们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些,能自主学习,自愿学习。自愿则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贴近生活实际,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变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例如,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一星期七天的循环、一年四季的循环、一年十二个月的循环、日出日落的循环等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再迁移到数学中的一些特殊的数字,如:0·666… 1·3181818… 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总结,从而很自然的认识了数学中的循环现象,进而认识循环小数。再比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比多少”的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做媒体进行教学:教室里的男生和女生比,二年级各班人数之间的比较,老师和学生比,生物园里小鸟和小鸡比,小花园里月季花和玫瑰花比……教师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事物中,形成“比多少”的概念,自觉感知“比多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
二 动手实践,化难为易。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数学概念的教学非常抽象,如果教师不加以处理,学生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是糊里糊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贴近生活实际,创设一定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亲身感受的体验,将抽象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化难为易。比如:在二年级“时、分、秒”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放一分钟学生喜欢的音乐,让学生有的跳绳、有的拍球、有的读书、有的写字,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会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从而比较直观的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从小学会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再比如:在五年级“大数量的估计”的教学中,让学生估计13亿粒米相当于多少,这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没有什么体验,于是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如:先数出200粒,称一称,重量为4克,那么平均一粒米的重量是:4÷200=0.02(克),再算出13亿粒米的重量:0.02×1300000000=26000000(克)=26吨。26吨到底是多少?还是很抽象,我又让学生来试一试一袋25千克米的重量,算一算,26吨相当于1040袋。回家调查,一袋米你家能吃多长时间?1040袋米你家能吃多长时间?假如全国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那要浪费多少米!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学生能够具体体验和感知的形象过程,既让学生感受了13亿粒米有多少的抽象概念,又教育了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 立足生活,增进情感。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但教师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如果教师不能创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创立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愉快的教学气氛,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作为教学的媒体,将会拉近自己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年级“比大小、比多少”的教学中,教师对同学使用这样的语言:“老师的年龄和你妈妈同样大”,“你家的人数比老师家的多”,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里,一年级的小朋友会觉得非常亲切,感觉老师就象妈妈一样,老师不是在说教,而是在和他谈心、交朋友,知识的接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材只告诉我们要教学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如果我们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 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当今,我们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些,能自主学习,自愿学习。自愿则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贴近生活实际,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变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例如,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一星期七天的循环、一年四季的循环、一年十二个月的循环、日出日落的循环等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再迁移到数学中的一些特殊的数字,如:0·666… 1·3181818… 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总结,从而很自然的认识了数学中的循环现象,进而认识循环小数。再比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比多少”的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做媒体进行教学:教室里的男生和女生比,二年级各班人数之间的比较,老师和学生比,生物园里小鸟和小鸡比,小花园里月季花和玫瑰花比……教师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事物中,形成“比多少”的概念,自觉感知“比多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
二 动手实践,化难为易。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数学概念的教学非常抽象,如果教师不加以处理,学生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是糊里糊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贴近生活实际,创设一定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亲身感受的体验,将抽象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化难为易。比如:在二年级“时、分、秒”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放一分钟学生喜欢的音乐,让学生有的跳绳、有的拍球、有的读书、有的写字,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会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从而比较直观的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从小学会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再比如:在五年级“大数量的估计”的教学中,让学生估计13亿粒米相当于多少,这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没有什么体验,于是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如:先数出200粒,称一称,重量为4克,那么平均一粒米的重量是:4÷200=0.02(克),再算出13亿粒米的重量:0.02×1300000000=26000000(克)=26吨。26吨到底是多少?还是很抽象,我又让学生来试一试一袋25千克米的重量,算一算,26吨相当于1040袋。回家调查,一袋米你家能吃多长时间?1040袋米你家能吃多长时间?假如全国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那要浪费多少米!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学生能够具体体验和感知的形象过程,既让学生感受了13亿粒米有多少的抽象概念,又教育了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 立足生活,增进情感。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但教师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如果教师不能创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创立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愉快的教学气氛,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作为教学的媒体,将会拉近自己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年级“比大小、比多少”的教学中,教师对同学使用这样的语言:“老师的年龄和你妈妈同样大”,“你家的人数比老师家的多”,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里,一年级的小朋友会觉得非常亲切,感觉老师就象妈妈一样,老师不是在说教,而是在和他谈心、交朋友,知识的接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材只告诉我们要教学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如果我们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