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人的双语优势过去多年一直是这个多语、多元文化社会引以为豪的资产,但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今世界各地更多人学习并掌握华语和英语,新加坡的双语优势已经相对减弱。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讲华语运动”40周年庆典上致辞时,便呼吁国人把华语融入日常生活。
反映新加坡生活和社会文化特性的华语如何绽放异彩,又如何在作为全球华语重要支脉的同时,构筑本地华人独有的文化身份,走出“双语劣势”,巩固“多文化优势”?
不同地区的华语相互包容、刺激因应区域和国际环境的改变,“讲华语运动”的策略和着重点出现了转移,不再像推行初期只专注于面向社会内部的长期功利性焦点,而是移向本土认同的塑形與稳固。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柯思仁指出,设立新加坡华语资料库,在这个发展脉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柯思仁说:“20年前,新加坡华族文化或华语以中国为宗,奠定某种高度的标准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情势有所不同,在中国经济政治崛起后的文化影响力扩大的背景下,新加坡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与特质,就如品牌必须要有高识别度,对内可稳定文化认同的基础,对外可发挥区别的作用。”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母语处司长王梅凤认为,新加坡华语资料库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让他们了解本地词汇的词义和来源,进而更熟悉新加坡华语,对这个语言更有归属感。“新加坡和其他讲华语地区共享华族语言,但新加坡人在此基础上吸收华人方言文化、英语,还有友族语言,兼容并蓄,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华族语言和文化——新加坡华语。如果没保留新加坡的特色,那么我们的华语将失去鉴别度和自己的特色。”
即便在与中国接轨的前提下,推广新加坡华语并不与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华语支系相违背。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副主任陈志锐指出,不同地区的华语并不相排斥,而是可以相互包容、相互刺激,“这就像新加坡人讲新加坡式英语时能很好地亲切沟通,但这不代表我们就不学习正统或英式、美式英语。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英语都会,而且懂得辨别。”
保留传承本地华语并非制造“不入流”华语
随着全球华语不断丰富,涌现复数的华语(chineseses),陈志锐认为保留和传承本地华语,并非制造“不入流”的华语,而是在更广大层面丰富了“大华语”的内容。
但要在百花齐放的环境里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对活学活用的坚持不应松懈。柯思仁补充,学校的中文课程可在语文技能和传统文化的功能以外,加深学生对于新加坡人的自我认知,并能够用中文华语探讨社会、时事等课题。“当中文华语摆脱内视与低阶层的使用局限,得以建构自我认同、找到自我定位,并能够有意义地与外界甚至全球对话的时候,其生命延续与发展的力量就无须担忧了。”柯思仁说。
科技企业Sqkii的核心团队成员、年轻企业家蔡伟杰2016年就读南洋理工大学期间参与创业海外交流项目,到北京学习一年,一边在清华大学上课,一边在化妆品电商公司“聚美优品”实习。
他受访时说:“在中国,每当和新加坡人说起华语,一听就知道对方是新加坡人。可能就因为是独特的新加坡式华语,我们沟通时特别亲切,这也是我们身份的一种归属感。
“我发现,有些中国朋友对我们的文化与用词会觉得新鲜,我在介绍新加坡时会强调我们是个多元种族社会,这因此形成了我们语言的特色。当然,当我们到其他地区时一定要尊重所在地的文化,说话用语必须注意敏感,词语要适当。”
教育界重视培养学生对本地词语的应用
新加坡教育部编写教材时重视并适当使用本地词语,表达某个概念时会首选本地词语,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现实生活语境的语言。
王梅凤说,小学课文中使用本地特定词语“脚踏车”,但考虑到学生和家庭的语言习惯及背景不同,在与海外朋友沟通时也需要了解各地区词语差异,因此在教师手册中特设了“不同说法”的板块,列出“脚踏车”“脚车”“自行车”等词语,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以让学生认识不同社区词语的差异。
“对进入教材的本地词语,我们会选择那些经过长期使用,用法较为稳定的词语,例如组屋、巴刹等。随着学生累积的词汇增加,我们会在较高年级引入相同概念的不同词语。新加坡中文教研中心建构的新加坡日常中文口语语料库和书面语语料库,都收录‘甘榜’‘巴刹’等本地特有名词。目前,我们编写教材时会参考这两个语料库,另外也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等词典。”王梅凤表示。
新加坡的学前教育业者有意识地让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了解该国的特有语境。新职员培训的部分内容也强调本地语境和文化。毕竟,各地教师习惯的用语有所不同,例如“蜡笔”在中国一些地区叫做“油画棒”,“汤匙”在中国一些地区称为“勺子”。
职总优儿学府母语课程策划总监林美莲博士说:“让孩童活用华语非常重要,我们因此很重视口语训练。例如配合本地节庆介绍新年食品如黄梨挞、捞鱼生的习俗;中秋节时介绍月饼的不同口味如班兰;端午节介绍娘惹粽。一些用词未必是外籍教师熟悉的,所以我觉得新加坡华语资料库不论是对海外或本地教师,都是挺实用的工具,可帮助他们了解词语的由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本地教师也未必都了解词语的由来与意义。”
家里不讲 靠大环境推广华语有难度
来自中国台湾的家庭主妇徐家娴的丈夫是新加坡人,婚后在新加坡生活已有12年,育有9岁女儿。她认为,语言在各地发展各种用法,这是语言的特色。例如沙爹,在本地语境是指肉串,但她的台湾朋友会联想到火锅使用的酱料。
徐家娴说:“一些新加坡中文词语受马来语或方言的影响,这与新加坡的发展与历史有关。如果这些特有词的来源没被记录下来,让人们加以认识,我觉得相当可惜。不过,学习规范语言还是必要的,譬如认识‘甘榜’这个马来音译词时,也得明白‘乡村’‘乡下’这些词语。”
徐家娴坚信,本地要营造利于推广华语的环境,家庭扮演重要角色,她坚持女儿必须以华语同她沟通。“如果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都不使用,单靠大环境来推广就更难了。”
·来源:《联合早报》(原文有删改)
·责任编辑:黄昀昀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讲华语运动”40周年庆典上致辞时,便呼吁国人把华语融入日常生活。
反映新加坡生活和社会文化特性的华语如何绽放异彩,又如何在作为全球华语重要支脉的同时,构筑本地华人独有的文化身份,走出“双语劣势”,巩固“多文化优势”?
不同地区的华语相互包容、刺激因应区域和国际环境的改变,“讲华语运动”的策略和着重点出现了转移,不再像推行初期只专注于面向社会内部的长期功利性焦点,而是移向本土认同的塑形與稳固。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柯思仁指出,设立新加坡华语资料库,在这个发展脉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柯思仁说:“20年前,新加坡华族文化或华语以中国为宗,奠定某种高度的标准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情势有所不同,在中国经济政治崛起后的文化影响力扩大的背景下,新加坡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与特质,就如品牌必须要有高识别度,对内可稳定文化认同的基础,对外可发挥区别的作用。”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母语处司长王梅凤认为,新加坡华语资料库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让他们了解本地词汇的词义和来源,进而更熟悉新加坡华语,对这个语言更有归属感。“新加坡和其他讲华语地区共享华族语言,但新加坡人在此基础上吸收华人方言文化、英语,还有友族语言,兼容并蓄,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华族语言和文化——新加坡华语。如果没保留新加坡的特色,那么我们的华语将失去鉴别度和自己的特色。”
即便在与中国接轨的前提下,推广新加坡华语并不与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华语支系相违背。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副主任陈志锐指出,不同地区的华语并不相排斥,而是可以相互包容、相互刺激,“这就像新加坡人讲新加坡式英语时能很好地亲切沟通,但这不代表我们就不学习正统或英式、美式英语。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英语都会,而且懂得辨别。”
保留传承本地华语并非制造“不入流”华语
随着全球华语不断丰富,涌现复数的华语(chineseses),陈志锐认为保留和传承本地华语,并非制造“不入流”的华语,而是在更广大层面丰富了“大华语”的内容。
但要在百花齐放的环境里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对活学活用的坚持不应松懈。柯思仁补充,学校的中文课程可在语文技能和传统文化的功能以外,加深学生对于新加坡人的自我认知,并能够用中文华语探讨社会、时事等课题。“当中文华语摆脱内视与低阶层的使用局限,得以建构自我认同、找到自我定位,并能够有意义地与外界甚至全球对话的时候,其生命延续与发展的力量就无须担忧了。”柯思仁说。
科技企业Sqkii的核心团队成员、年轻企业家蔡伟杰2016年就读南洋理工大学期间参与创业海外交流项目,到北京学习一年,一边在清华大学上课,一边在化妆品电商公司“聚美优品”实习。
他受访时说:“在中国,每当和新加坡人说起华语,一听就知道对方是新加坡人。可能就因为是独特的新加坡式华语,我们沟通时特别亲切,这也是我们身份的一种归属感。
“我发现,有些中国朋友对我们的文化与用词会觉得新鲜,我在介绍新加坡时会强调我们是个多元种族社会,这因此形成了我们语言的特色。当然,当我们到其他地区时一定要尊重所在地的文化,说话用语必须注意敏感,词语要适当。”
教育界重视培养学生对本地词语的应用
新加坡教育部编写教材时重视并适当使用本地词语,表达某个概念时会首选本地词语,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现实生活语境的语言。
王梅凤说,小学课文中使用本地特定词语“脚踏车”,但考虑到学生和家庭的语言习惯及背景不同,在与海外朋友沟通时也需要了解各地区词语差异,因此在教师手册中特设了“不同说法”的板块,列出“脚踏车”“脚车”“自行车”等词语,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以让学生认识不同社区词语的差异。
“对进入教材的本地词语,我们会选择那些经过长期使用,用法较为稳定的词语,例如组屋、巴刹等。随着学生累积的词汇增加,我们会在较高年级引入相同概念的不同词语。新加坡中文教研中心建构的新加坡日常中文口语语料库和书面语语料库,都收录‘甘榜’‘巴刹’等本地特有名词。目前,我们编写教材时会参考这两个语料库,另外也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等词典。”王梅凤表示。
新加坡的学前教育业者有意识地让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了解该国的特有语境。新职员培训的部分内容也强调本地语境和文化。毕竟,各地教师习惯的用语有所不同,例如“蜡笔”在中国一些地区叫做“油画棒”,“汤匙”在中国一些地区称为“勺子”。
职总优儿学府母语课程策划总监林美莲博士说:“让孩童活用华语非常重要,我们因此很重视口语训练。例如配合本地节庆介绍新年食品如黄梨挞、捞鱼生的习俗;中秋节时介绍月饼的不同口味如班兰;端午节介绍娘惹粽。一些用词未必是外籍教师熟悉的,所以我觉得新加坡华语资料库不论是对海外或本地教师,都是挺实用的工具,可帮助他们了解词语的由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本地教师也未必都了解词语的由来与意义。”
家里不讲 靠大环境推广华语有难度
来自中国台湾的家庭主妇徐家娴的丈夫是新加坡人,婚后在新加坡生活已有12年,育有9岁女儿。她认为,语言在各地发展各种用法,这是语言的特色。例如沙爹,在本地语境是指肉串,但她的台湾朋友会联想到火锅使用的酱料。
徐家娴说:“一些新加坡中文词语受马来语或方言的影响,这与新加坡的发展与历史有关。如果这些特有词的来源没被记录下来,让人们加以认识,我觉得相当可惜。不过,学习规范语言还是必要的,譬如认识‘甘榜’这个马来音译词时,也得明白‘乡村’‘乡下’这些词语。”
徐家娴坚信,本地要营造利于推广华语的环境,家庭扮演重要角色,她坚持女儿必须以华语同她沟通。“如果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都不使用,单靠大环境来推广就更难了。”
·来源:《联合早报》(原文有删改)
·责任编辑:黄昀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