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特利尔无疑偏爱实力派大叔。十年前,范伟凭借《看车人的七月》成为该电影节的第一位华人影帝;十年后,当最佳男演员的幸运桂冠再次降临到中国人头上,眷顾的仍然是大叔级演员——在工业题材影片《打工老板》里饰演血汗工厂老板林大林的上海籍实力派演员姚安濂。
姚安濂载誉归来,10月下旬,上海影协趁热打铁地在上海影城举行“一个独立演员的启示——姚安濂表演艺术创作座谈会”,会前放映了获奖影片《打工老板》。电影结束后,留下来参加座谈会的人比以往都多,奚美娟来了,茅善玉来了,姚安濂的老师、同事、朋友们都来了……显然,这位“影帝”有着极好的人缘,大家愿意看到他成功,由衷地为他喝彩。座谈会上,发言者踊跃,大家不仅从艺术上分析了姚安濂体验派演技的独到之处,而且很多人都提到他人品一流,德艺双馨。
或许,他的成功,确实需要那两种力量的叠加。
11月初,本刊记者在姚安濂位于虹桥的家中,对他进行了专访。
采访并不在客厅进行,虽然一圈舒适的大沙发通常更适合聊天谈话。记者与姚安濂的谈话是在餐厅的一张大圆桌两端,质地坚硬的木质桌椅,使双方都无法随意进入闲适状态,整个谈话仿佛也多了几分直来直去的明快。当然,在这里对话的另一个原因是,餐厅有大窗,比较通风,在一整个下午接受记者长时间采访时,他的烟瘾可以得到适当满足。
独立演员:
甘当有含金量的“临时工”
虽然姚安濂如今取得的成就,与独立演员的身份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作为一个早在1990年就从国营工厂辞职出来闯天下的“文艺工作者”,他绝对是一个老资格的独立演员,那些独立演员所要面对的甘苦辛酸,他全都尝过。所以,当他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影帝殊荣的时候,他的特殊身份令这座奖杯增添了一道尤为难得的亮色。
习近平主席在前不久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特别提到了独立撰稿人、独立演员等体制外文艺工作者,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团结,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能量,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贡献。
在姚安濂的观念里,独立演员有其特殊性,因为影视艺术是一门合作的艺术,大多数影视作品都需要通过各部门各工种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影视从业人员有点像群居动物,做事干活常常成群结队。不像画家、作家,可以单打独斗地出作品、走天下。所以他们的“独立”好像天经地义,而影视工作者的“独立”,就有点另类、不入流的意思,因而令人关注。
“好在近十年来影视剧制作领域不断快速地市场化。”眼前的姚安濂对独立演员的身份显得泰然自若宠辱不惊。影视剧制作的基本组织方式,已经变得灵活多样,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个剧组就是一个个“临时单位”,这个“单位”要不要你,常常并不取决于你背后有没有单位。
当然,当某影厂、某公司、某剧团投拍影视剧时,它可能会优先选用“旗下”签约演员,但如果你是一个具有较高含金量和性价比的“临时工”,制片人、导演还是会青睐你,选择你。他们首先考虑你的人气、你的票房价值,然后考虑你的戏路、外形、气质与角色的匹配度,最后还要衡量一下性价比。谁都想低投入高产出,“个体户”的好处就是成本低,不给中间环节“剥皮”。
反过来,有些“有编制”的演员反而为编制所害: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最终从影视圈消失。况且,现在不少国营大型影视企业,也早已不养演员,演员仅有个编制,单位仅交个四金,以前在外面接活就向单位交劳务费,现在连这个也取消了。所以实际上他们也形同“独立”演员,跟姚安濂们一样,早就习惯在影视市场的大树林里觅食,因为单位早就不“喂片子”给他们吃了。
当然,在成长为姚安濂这样的影帝之前,独立演员必然会面对一些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当你名不见经传,手里没作品,背后没单位的时候,别人对你的定义就是“非职业演员”,对你的能力一定会打问号。但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能强大你的生存能力。只要熬过被怀疑、被冷落,甚至被欺负的那段最初岁月,积累起自己的艺术形象,一定能等到厚积薄发的机会。
赌气下海,谁知是福
姚安濂在辞职当独立演员之前,是个有编制的工人。
1990年他从上海活塞厂辞职,成为“海漂”。没了单位,没了收入,姚安濂赖以生存和养家糊口的技能只有演戏。也正因为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的境地,他对接到的每部戏都投入百分百的热情和精力,生怕给剧组留下一丁点不努力的印象,影响日后的“生路”。姚安濂说,讲得不好听点,那时真叫做“夹着尾巴做人”。久而久之,居然也成为一种习惯,至今姚安濂在剧组里都是对人谦虚谨慎,对戏一丝不苟。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才不久,究竟是什么使姚安濂下那么大的决心,好好的体制内工人不当,偏要跑到体制外当一个朝不保夕的“临时工”?
实际上,姚安濂从厂里辞职,是带着赌气的情绪。没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年轻气盛时的一个并不成熟的决定,最终反倒成全了姚安濂的影帝之路。
1985年,姚安濂白天是名工人,晚上和休息天,他不是在剧场就是在去剧场的路上。他不仅爱看话剧,也爱创作和演话剧,在当时的上海业余话剧界已小有名气。有一天上海群众艺术馆派人到活塞厂借调姚安濂,想请姚安濂抓业余话剧创作这摊工作。这对姚安濂而言,真是正中下怀,如鱼得水。然而群艺馆与活塞厂原先说好是先借后调,但一年、两年过去了,调动工作的事杳无声息。原来姚安濂在活塞厂是工人编制,而文化局下属的群艺馆属于干部编制,门不当户不对的问题,殊难解决,一拖就是五年。
姚安濂终于按捺不住了,他既不想低三下四地求人托关系解决编制问题,也不想为难群艺馆逼他们作出要人还是退人的决定,更不想再回到活塞厂当工人,他决定自谋生路!
现在回想起来,姚安濂觉得,人有时候是该果断一点,决绝一点,破釜沉舟,置死地而后生……有了这些东西,命运或许会出现转机。
做过制片人,等待当演员
姚安濂离开活塞厂的时候,已经有了家庭和小孩,他告诉自己,作为男人,必须承担家庭责任。他虽然心系表演,想方设法接演电视剧,但毕竟那时候影视剧的总量有限,接的也大多是小角色,养家糊口还成问题。做演员的理想既然不能换来足够的面包,姚安濂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制片,做副导演。 “因为当时我在表演上还没‘出来’,机会比现在少得多。你苦苦等待别人给你一个角色,有时候一等可能就是三个月、半年。”姚安濂要改变这种被动等待的状况,选择转战幕后。
但是,他即便在做副导演、制片的时候,也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总有一天我还是要回来当演员!而在做幕后的这个阶段,他也一直在“偷师”,在拍摄现场暗暗学习不同演员的表演长处。
在这个“曲线救国”的阶段,姚安濂完成了三件事:一、赚钱养家,承担起家庭责任;二、偷师学艺,为实现理想储备能量;三、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不离不弃,等待演戏机会。
那段时间,姚安濂身边有好多朋友同学下海做生意,他在做制片人、副导演的时候,也搞过一个影视公司。“如果后来不继续演戏,也许我现在也是某某影视公司的老总。”但是姚安濂终究无法割舍对表演的热爱,他深深感到,真正可以令他忠贞不渝倾付一生的,只有表演,不是其他。“做制片人纯粹为了养家糊口,也许比现在挣的钱多,但不是我真正想干的事。”他说。
如果说,从工人到艺人,是姚安濂的第一次选择,带有一些意气用事和盲目;那么从制片人到演员,则是他的第二次选择,这次他深思熟虑,冷静理智地听从了内心的声音。
姚安濂说,如果让他再选一次,他还是做演员。“做制片人或许也会成功,但未必会有我今天拿了影帝那么开心,幸福指数没那么高。”
虽得奖,仍不满
影片《打工老板》在送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参赛之前,还曾送过戛纳,但并未入围。去蒙特利尔也缘于一个巧合——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年近九旬的洛赛克先生今年三四月份到中国来为他的电影节选片。他是个中国通,来中国不下十次。中影公司向他推荐了《西藏天空》等影片,都不合他胃口。《打工老板》并不在推荐片目之列,然而洛赛克偶然在中影公司的一张办公桌上,看到了《打工老板》的碟片,很感兴趣,借回去看后,一见钟情,当即决定邀请该片参加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然而,当时《打工老板》已经送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只不过那边消息还没来。洛赛克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加重他邀请的砝码:如果你们愿意进入蒙特利尔的长片竞赛单元,请你们把影片从威尼斯撤回。
《打工老板》对姚安濂的意义自然不同寻常,可谓他的幸运之作。然而,他对该剧的评价仍然保持了相当的理性和客观。他认为这部影片的剧本写得相当不错,有视角,有人物,有命运,是个大片的材料。但就影片整体品质而言,如果当时坚持送威尼斯,恐怕最终会失利。
在《打工老板》的拍摄过程中,姚安濂跟导演,尤其跟摄影师有过不少艺术见解不同的地方,他坦言,对不少镜头的运用至今仍保留自己的意见。对个别镜头,他甚至觉得是给拍坏了。
但是姚安濂明白自己的身份是演员,他不会当“戏霸”,所以他告诉自己,艺术见解上的争论可以无界限,但剧组分工是明确的,不能越界。他所能做的,就是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影视从来是遗憾的艺术,姚安濂清醒地认识到,即便这是一部得奖作品,自己仍有种种不满和追求。他随口举例说,林大林为何最终没跳楼?原来有句台词,为了女儿。成片里没有,他感到很遗憾。原来的结尾,没有现在光明的尾巴,因为种种原因加上了,他也感到有点小遗憾。
姚安濂说,这部影片有着他自己生活的经历,他的生活也曾经频遇挫折,也发生过危机。好在现在与角色一起走过了危机,迎来了收获季——这两个月接到的剧本比去年同期多得多,得奖或许也会对下一部影片的戏份和酬金有所推动……
姚安濂,一个会独立思考的独立演员,永远独立而不孤立。
姚安濂载誉归来,10月下旬,上海影协趁热打铁地在上海影城举行“一个独立演员的启示——姚安濂表演艺术创作座谈会”,会前放映了获奖影片《打工老板》。电影结束后,留下来参加座谈会的人比以往都多,奚美娟来了,茅善玉来了,姚安濂的老师、同事、朋友们都来了……显然,这位“影帝”有着极好的人缘,大家愿意看到他成功,由衷地为他喝彩。座谈会上,发言者踊跃,大家不仅从艺术上分析了姚安濂体验派演技的独到之处,而且很多人都提到他人品一流,德艺双馨。
或许,他的成功,确实需要那两种力量的叠加。
11月初,本刊记者在姚安濂位于虹桥的家中,对他进行了专访。
采访并不在客厅进行,虽然一圈舒适的大沙发通常更适合聊天谈话。记者与姚安濂的谈话是在餐厅的一张大圆桌两端,质地坚硬的木质桌椅,使双方都无法随意进入闲适状态,整个谈话仿佛也多了几分直来直去的明快。当然,在这里对话的另一个原因是,餐厅有大窗,比较通风,在一整个下午接受记者长时间采访时,他的烟瘾可以得到适当满足。
独立演员:
甘当有含金量的“临时工”
虽然姚安濂如今取得的成就,与独立演员的身份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作为一个早在1990年就从国营工厂辞职出来闯天下的“文艺工作者”,他绝对是一个老资格的独立演员,那些独立演员所要面对的甘苦辛酸,他全都尝过。所以,当他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影帝殊荣的时候,他的特殊身份令这座奖杯增添了一道尤为难得的亮色。
习近平主席在前不久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特别提到了独立撰稿人、独立演员等体制外文艺工作者,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团结,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能量,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贡献。
在姚安濂的观念里,独立演员有其特殊性,因为影视艺术是一门合作的艺术,大多数影视作品都需要通过各部门各工种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影视从业人员有点像群居动物,做事干活常常成群结队。不像画家、作家,可以单打独斗地出作品、走天下。所以他们的“独立”好像天经地义,而影视工作者的“独立”,就有点另类、不入流的意思,因而令人关注。
“好在近十年来影视剧制作领域不断快速地市场化。”眼前的姚安濂对独立演员的身份显得泰然自若宠辱不惊。影视剧制作的基本组织方式,已经变得灵活多样,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个剧组就是一个个“临时单位”,这个“单位”要不要你,常常并不取决于你背后有没有单位。
当然,当某影厂、某公司、某剧团投拍影视剧时,它可能会优先选用“旗下”签约演员,但如果你是一个具有较高含金量和性价比的“临时工”,制片人、导演还是会青睐你,选择你。他们首先考虑你的人气、你的票房价值,然后考虑你的戏路、外形、气质与角色的匹配度,最后还要衡量一下性价比。谁都想低投入高产出,“个体户”的好处就是成本低,不给中间环节“剥皮”。
反过来,有些“有编制”的演员反而为编制所害: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最终从影视圈消失。况且,现在不少国营大型影视企业,也早已不养演员,演员仅有个编制,单位仅交个四金,以前在外面接活就向单位交劳务费,现在连这个也取消了。所以实际上他们也形同“独立”演员,跟姚安濂们一样,早就习惯在影视市场的大树林里觅食,因为单位早就不“喂片子”给他们吃了。
当然,在成长为姚安濂这样的影帝之前,独立演员必然会面对一些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当你名不见经传,手里没作品,背后没单位的时候,别人对你的定义就是“非职业演员”,对你的能力一定会打问号。但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能强大你的生存能力。只要熬过被怀疑、被冷落,甚至被欺负的那段最初岁月,积累起自己的艺术形象,一定能等到厚积薄发的机会。
赌气下海,谁知是福
姚安濂在辞职当独立演员之前,是个有编制的工人。
1990年他从上海活塞厂辞职,成为“海漂”。没了单位,没了收入,姚安濂赖以生存和养家糊口的技能只有演戏。也正因为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的境地,他对接到的每部戏都投入百分百的热情和精力,生怕给剧组留下一丁点不努力的印象,影响日后的“生路”。姚安濂说,讲得不好听点,那时真叫做“夹着尾巴做人”。久而久之,居然也成为一种习惯,至今姚安濂在剧组里都是对人谦虚谨慎,对戏一丝不苟。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才不久,究竟是什么使姚安濂下那么大的决心,好好的体制内工人不当,偏要跑到体制外当一个朝不保夕的“临时工”?
实际上,姚安濂从厂里辞职,是带着赌气的情绪。没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年轻气盛时的一个并不成熟的决定,最终反倒成全了姚安濂的影帝之路。
1985年,姚安濂白天是名工人,晚上和休息天,他不是在剧场就是在去剧场的路上。他不仅爱看话剧,也爱创作和演话剧,在当时的上海业余话剧界已小有名气。有一天上海群众艺术馆派人到活塞厂借调姚安濂,想请姚安濂抓业余话剧创作这摊工作。这对姚安濂而言,真是正中下怀,如鱼得水。然而群艺馆与活塞厂原先说好是先借后调,但一年、两年过去了,调动工作的事杳无声息。原来姚安濂在活塞厂是工人编制,而文化局下属的群艺馆属于干部编制,门不当户不对的问题,殊难解决,一拖就是五年。
姚安濂终于按捺不住了,他既不想低三下四地求人托关系解决编制问题,也不想为难群艺馆逼他们作出要人还是退人的决定,更不想再回到活塞厂当工人,他决定自谋生路!
现在回想起来,姚安濂觉得,人有时候是该果断一点,决绝一点,破釜沉舟,置死地而后生……有了这些东西,命运或许会出现转机。
做过制片人,等待当演员
姚安濂离开活塞厂的时候,已经有了家庭和小孩,他告诉自己,作为男人,必须承担家庭责任。他虽然心系表演,想方设法接演电视剧,但毕竟那时候影视剧的总量有限,接的也大多是小角色,养家糊口还成问题。做演员的理想既然不能换来足够的面包,姚安濂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制片,做副导演。 “因为当时我在表演上还没‘出来’,机会比现在少得多。你苦苦等待别人给你一个角色,有时候一等可能就是三个月、半年。”姚安濂要改变这种被动等待的状况,选择转战幕后。
但是,他即便在做副导演、制片的时候,也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总有一天我还是要回来当演员!而在做幕后的这个阶段,他也一直在“偷师”,在拍摄现场暗暗学习不同演员的表演长处。
在这个“曲线救国”的阶段,姚安濂完成了三件事:一、赚钱养家,承担起家庭责任;二、偷师学艺,为实现理想储备能量;三、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不离不弃,等待演戏机会。
那段时间,姚安濂身边有好多朋友同学下海做生意,他在做制片人、副导演的时候,也搞过一个影视公司。“如果后来不继续演戏,也许我现在也是某某影视公司的老总。”但是姚安濂终究无法割舍对表演的热爱,他深深感到,真正可以令他忠贞不渝倾付一生的,只有表演,不是其他。“做制片人纯粹为了养家糊口,也许比现在挣的钱多,但不是我真正想干的事。”他说。
如果说,从工人到艺人,是姚安濂的第一次选择,带有一些意气用事和盲目;那么从制片人到演员,则是他的第二次选择,这次他深思熟虑,冷静理智地听从了内心的声音。
姚安濂说,如果让他再选一次,他还是做演员。“做制片人或许也会成功,但未必会有我今天拿了影帝那么开心,幸福指数没那么高。”
虽得奖,仍不满
影片《打工老板》在送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参赛之前,还曾送过戛纳,但并未入围。去蒙特利尔也缘于一个巧合——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年近九旬的洛赛克先生今年三四月份到中国来为他的电影节选片。他是个中国通,来中国不下十次。中影公司向他推荐了《西藏天空》等影片,都不合他胃口。《打工老板》并不在推荐片目之列,然而洛赛克偶然在中影公司的一张办公桌上,看到了《打工老板》的碟片,很感兴趣,借回去看后,一见钟情,当即决定邀请该片参加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然而,当时《打工老板》已经送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只不过那边消息还没来。洛赛克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加重他邀请的砝码:如果你们愿意进入蒙特利尔的长片竞赛单元,请你们把影片从威尼斯撤回。
《打工老板》对姚安濂的意义自然不同寻常,可谓他的幸运之作。然而,他对该剧的评价仍然保持了相当的理性和客观。他认为这部影片的剧本写得相当不错,有视角,有人物,有命运,是个大片的材料。但就影片整体品质而言,如果当时坚持送威尼斯,恐怕最终会失利。
在《打工老板》的拍摄过程中,姚安濂跟导演,尤其跟摄影师有过不少艺术见解不同的地方,他坦言,对不少镜头的运用至今仍保留自己的意见。对个别镜头,他甚至觉得是给拍坏了。
但是姚安濂明白自己的身份是演员,他不会当“戏霸”,所以他告诉自己,艺术见解上的争论可以无界限,但剧组分工是明确的,不能越界。他所能做的,就是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影视从来是遗憾的艺术,姚安濂清醒地认识到,即便这是一部得奖作品,自己仍有种种不满和追求。他随口举例说,林大林为何最终没跳楼?原来有句台词,为了女儿。成片里没有,他感到很遗憾。原来的结尾,没有现在光明的尾巴,因为种种原因加上了,他也感到有点小遗憾。
姚安濂说,这部影片有着他自己生活的经历,他的生活也曾经频遇挫折,也发生过危机。好在现在与角色一起走过了危机,迎来了收获季——这两个月接到的剧本比去年同期多得多,得奖或许也会对下一部影片的戏份和酬金有所推动……
姚安濂,一个会独立思考的独立演员,永远独立而不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