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湖的景致美不胜收:夜观三潭映月,33个月亮的奇观令人惊艳;烟雨朦胧的断桥残雪使人想起优美的传说;众多的名人墓碑发人们思古之幽情;西湖泛舟又让人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不同的意境。这真是“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无怪乎苏轼发出衷心的赞美:“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无怪乎一年四季,西湖总是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不知是否受孔老先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影响,还是因为历代文人对孤山的真情咏叹“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或是因为孤山的梅林,那独特的柔美与壮烈并存的人文景观,使我想起段段历史。
孤山严格来说是湖中一孤峙之岛。“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四周碧波荡漾,山上林木葱郁,并建有亭台楼阁,如宋代四照阁、西太乙宫、清代的文澜阁。这些建筑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为一体,使孤山更显得风姿绰约。不仅如此,它还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如精英云集,闻名遐迩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或在此居住,如宋代隐逸诗人林逋;或长眠于此,如巾帼英雄秋瑾。
林逋,北宋钱塘人,被后人称为和靖先生。他生性孤高,喜恬淡,40岁后隐居西湖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他终身不仕不娶,与梅、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死后葬于孤山,他的墓至今犹存,在他的墓旁,面对西湖还修建了放鹤亭。亭内刻有鲍照的《舞鹤赋》,是康熙皇帝临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迹所书。故曾有诗吊云:“大隐逃名,此地空余放鹤亭。只见孤峰耸秀,梅屿含春,湖水钟灵。”
林逋之所以为世人称道,除了他的隐居生活外,还有他的咏梅诗。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也许是他常年与梅神交,也许是诗人的孤高品格与梅相近,他在诗中写尽了梅的疏淡形影、梅的暗香神韵。以 “疏”、“横”来描写梅枝的形态美 ,改变了人们以赏花为美的审美理念。清人方苞在《病梅馆记》中就有此反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林逋对梅的描写,使“暗香”成为梅的代名词,咏梅成就了林逋与孤山,梅与林逋成了并蒂莲,使他成为一代名士。孤山也因梅得名,“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它四周种植的三千梅树,也是游人必到之地。咏梅也提升了梅的品位,梅因林逋而格外芬芳,使它成为人格、气节的象征。自他以后,咏梅诗层出不穷,如陆游就曾经写过一百多首咏梅的诗词。《卜算子·咏梅》是他最有影响的作品:“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中盛赞了梅花的孤高,虽遭风雨,依然吐露芳华,表现作者坚强不屈、孤芳自赏的品格。
辛弃疾对林逋的咏梅诗也是盛赞有加。他在《浣溪沙·种梅菊》中赞曰:“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作者把他们两人相提并论,也是因为他们有可比性。一是他们对梅、菊的出神入化的描写,把梅、菊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审美高度。二是他们都不愿“入世”,而是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不过他们的隐居生活还是有差异:林的生活面更窄,终日与梅、鹤为伴,只是与诗僧和个别文人交往,隐居生活多了些飘逸的神采,而少了些人间烟火气。虽然他也写了“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这样带有感情色彩的词,但其寓意还是寄离情别绪于山水之中。不像陶渊明,既有恬静悠闲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诗中描写的归隐生活:“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平民色彩。
林逋的隐居生活虽然高洁出世,但也纯属个人情怀,效仿之人并不多。他的生活方式毕竟不是社会主流,人们关注他,只不过是在生活碰壁,内心产生消遁于尘世、脱俗于喧嚣时,把他作为求得心理安慰的避难所,是在心灵倍感疲惫时,从中寄托他们渴望宁静、淡泊的情怀。“清和淡雅之风敌不过刚烈直肠之辈。”人类社会的延续与进步,一个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心怀天下的人,于是“以天下为己任”者横空出世,这其中就包括秋瑾女士。
秋瑾,号鉴湖女侠,虽为女性,却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当她看到祖国地图已变颜色,不禁慨然写道:“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在她的词作《鹧鸪天》中更是慷慨激昂地表达了甘为祖国献身的开阔胸襟,充分显示了她的爱国情怀与随时勇于牺牲的精神: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她曾先后两次东渡日本,自费留学。在日本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归国后,先后参加了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她还在《中国女报》上撰文,宣传妇女解放、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2月,秋瑾与徐锡麟联络,准备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后事情败露被捕。面对敌人的拷打仅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以对。7月15日晨,她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
秋瑾死后,她的挚友徐自华、吴自瑛悄悄地把她的灵柩运回西湖,葬在西泠桥畔。因清政府逼令,1909年迁至湘潭韶山。1912年,经湘、浙两省协商,复葬西湖原墓地。在此期间,孙中山来到杭州凭吊秋瑾,留下了“巾帼英雄”的匾额,并挽之以联: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965年,秋瑾墓被平毁。其遗骨被装入坛中,埋于鸡笼山。1981年,适逢辛亥革命70周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建烈士墓,墓址仍在西泠,墓高2米,上端立着秋瑾塑像。墓座正面镶嵌孙中山当年所题“巾帼英雄”手迹。上款为“鉴湖女侠千古”,下款为“孙文”。
侠女也有柔情一面,她的孤山咏梅诗可见一斑。“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这既是对梅的赞咏,也是她自身品格的写照。我站在杭州西湖边秋瑾墓前,望着秋瑾的雕像,想起她的墓频繁迁移的沧桑历史,现在终于尘埃落定,魂归她“情痴”的西湖,颇感欣慰。想起她为之奋斗,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社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伫立在西泠边的秋瑾作何感想。想必她会如毛主席在咏梅诗中所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吧。
面对此景此情,我在心里暗暗地祈祷:让为推动历史与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们好好安息吧!
林逋与秋瑾,两个风格迥异、生活理念完全不同的历史人物,却因为爱这里的山水,居住在这里,因为爱,长眠在这里。海明威在他的墓志铭上说:“恕我不起来了!”是的,他们永远不会起来,但是他们以不同方式对美的张扬,对美的追求,却是殊途同归。他们或以诗意般的情怀给孤山“红袖添香”,或以悲壮的气势给孤山抹上壮丽的色彩。“西湖的灵气因为他们愈加隽永和浑厚,他们也因西湖而显得更为生动”,柔美变得更柔美,壮烈变得更壮烈。
不知是否受孔老先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影响,还是因为历代文人对孤山的真情咏叹“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或是因为孤山的梅林,那独特的柔美与壮烈并存的人文景观,使我想起段段历史。
孤山严格来说是湖中一孤峙之岛。“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四周碧波荡漾,山上林木葱郁,并建有亭台楼阁,如宋代四照阁、西太乙宫、清代的文澜阁。这些建筑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为一体,使孤山更显得风姿绰约。不仅如此,它还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如精英云集,闻名遐迩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或在此居住,如宋代隐逸诗人林逋;或长眠于此,如巾帼英雄秋瑾。
林逋,北宋钱塘人,被后人称为和靖先生。他生性孤高,喜恬淡,40岁后隐居西湖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他终身不仕不娶,与梅、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死后葬于孤山,他的墓至今犹存,在他的墓旁,面对西湖还修建了放鹤亭。亭内刻有鲍照的《舞鹤赋》,是康熙皇帝临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迹所书。故曾有诗吊云:“大隐逃名,此地空余放鹤亭。只见孤峰耸秀,梅屿含春,湖水钟灵。”
林逋之所以为世人称道,除了他的隐居生活外,还有他的咏梅诗。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也许是他常年与梅神交,也许是诗人的孤高品格与梅相近,他在诗中写尽了梅的疏淡形影、梅的暗香神韵。以 “疏”、“横”来描写梅枝的形态美 ,改变了人们以赏花为美的审美理念。清人方苞在《病梅馆记》中就有此反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林逋对梅的描写,使“暗香”成为梅的代名词,咏梅成就了林逋与孤山,梅与林逋成了并蒂莲,使他成为一代名士。孤山也因梅得名,“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它四周种植的三千梅树,也是游人必到之地。咏梅也提升了梅的品位,梅因林逋而格外芬芳,使它成为人格、气节的象征。自他以后,咏梅诗层出不穷,如陆游就曾经写过一百多首咏梅的诗词。《卜算子·咏梅》是他最有影响的作品:“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中盛赞了梅花的孤高,虽遭风雨,依然吐露芳华,表现作者坚强不屈、孤芳自赏的品格。
辛弃疾对林逋的咏梅诗也是盛赞有加。他在《浣溪沙·种梅菊》中赞曰:“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作者把他们两人相提并论,也是因为他们有可比性。一是他们对梅、菊的出神入化的描写,把梅、菊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审美高度。二是他们都不愿“入世”,而是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不过他们的隐居生活还是有差异:林的生活面更窄,终日与梅、鹤为伴,只是与诗僧和个别文人交往,隐居生活多了些飘逸的神采,而少了些人间烟火气。虽然他也写了“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这样带有感情色彩的词,但其寓意还是寄离情别绪于山水之中。不像陶渊明,既有恬静悠闲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诗中描写的归隐生活:“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平民色彩。
林逋的隐居生活虽然高洁出世,但也纯属个人情怀,效仿之人并不多。他的生活方式毕竟不是社会主流,人们关注他,只不过是在生活碰壁,内心产生消遁于尘世、脱俗于喧嚣时,把他作为求得心理安慰的避难所,是在心灵倍感疲惫时,从中寄托他们渴望宁静、淡泊的情怀。“清和淡雅之风敌不过刚烈直肠之辈。”人类社会的延续与进步,一个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心怀天下的人,于是“以天下为己任”者横空出世,这其中就包括秋瑾女士。
秋瑾,号鉴湖女侠,虽为女性,却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当她看到祖国地图已变颜色,不禁慨然写道:“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在她的词作《鹧鸪天》中更是慷慨激昂地表达了甘为祖国献身的开阔胸襟,充分显示了她的爱国情怀与随时勇于牺牲的精神: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她曾先后两次东渡日本,自费留学。在日本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归国后,先后参加了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她还在《中国女报》上撰文,宣传妇女解放、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2月,秋瑾与徐锡麟联络,准备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后事情败露被捕。面对敌人的拷打仅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以对。7月15日晨,她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
秋瑾死后,她的挚友徐自华、吴自瑛悄悄地把她的灵柩运回西湖,葬在西泠桥畔。因清政府逼令,1909年迁至湘潭韶山。1912年,经湘、浙两省协商,复葬西湖原墓地。在此期间,孙中山来到杭州凭吊秋瑾,留下了“巾帼英雄”的匾额,并挽之以联: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965年,秋瑾墓被平毁。其遗骨被装入坛中,埋于鸡笼山。1981年,适逢辛亥革命70周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建烈士墓,墓址仍在西泠,墓高2米,上端立着秋瑾塑像。墓座正面镶嵌孙中山当年所题“巾帼英雄”手迹。上款为“鉴湖女侠千古”,下款为“孙文”。
侠女也有柔情一面,她的孤山咏梅诗可见一斑。“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这既是对梅的赞咏,也是她自身品格的写照。我站在杭州西湖边秋瑾墓前,望着秋瑾的雕像,想起她的墓频繁迁移的沧桑历史,现在终于尘埃落定,魂归她“情痴”的西湖,颇感欣慰。想起她为之奋斗,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社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伫立在西泠边的秋瑾作何感想。想必她会如毛主席在咏梅诗中所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吧。
面对此景此情,我在心里暗暗地祈祷:让为推动历史与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们好好安息吧!
林逋与秋瑾,两个风格迥异、生活理念完全不同的历史人物,却因为爱这里的山水,居住在这里,因为爱,长眠在这里。海明威在他的墓志铭上说:“恕我不起来了!”是的,他们永远不会起来,但是他们以不同方式对美的张扬,对美的追求,却是殊途同归。他们或以诗意般的情怀给孤山“红袖添香”,或以悲壮的气势给孤山抹上壮丽的色彩。“西湖的灵气因为他们愈加隽永和浑厚,他们也因西湖而显得更为生动”,柔美变得更柔美,壮烈变得更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