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动笔,能有效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与表达力。
一、与作者“笔谈”
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笔谈”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作者进行交流,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笔者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成百草园的小主人,与作者交流,用笔写出对“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等语句的领悟。于是大家“笔谈”开了,有的说,“碧绿、紫红”等词语,从视觉角度展现了百草园的色彩斑斓;有的说,“低唱、弹琴”既从听觉角度,又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百草园的盎然生趣……通过“笔谈”,学生感受到了百草园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情趣,仿佛他们已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笔谈”还可以对文本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多元思考,对文章空白处进行大胆想象和补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进一步认识。
二、与老师、同学“笔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阅读课上,让学生多与教师或自己的同学进行“笔谈”,既能很好地体现阅读个性化,又能促进师生合作与交流,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孔乙己》一文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能很好理解。于是,笔者安排学生“笔谈”,布置他们查资料,寻找对子,一起讨论,然后动笔写出自己对结局的思考和疑惑点,最后互相交换,小组合作讨论。笔者也和一个学生结成对子,互相阅读对方的思考笔记,交流对文章结尾的看法。通过动笔思考,有的学生认识到,这个结局有余音绕梁之妙,能够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思;有的学生分析字词,强调“终于”一词表示“我”一直“没见他”,由于又没有确实消息,故用“大约”表示推测;有的学生联系前文所写的“也许是死了”“已经不成样子”等,认为选用“的确死了”表示推测的可靠……通过“笔谈”,学生从表面直白的语言中读出了厚重与深刻,体味到文字深处的内涵,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
三、与自己“笔谈”
“非指示性”教学的提出者郑逸农先生倡导“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四自”如果通过“笔谈”的方式进行,效果会更好,学生的感悟可能更细腻,判断可能更深入,创新可能更独到,表达可能更准确,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
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老王》一文时,在“品读”环节让学生通过“笔谈”赏析一些典型词句,比如“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的“镶嵌”,老王怎么会“嵌”在门框里而不是“站”在门前?学生“笔谈”后大多认识到,“嵌”的意思是指将某种物品安置在另一物品中而不能活动,作者用“嵌”而不用“站”,说明老王已经完全没有了活力,身体状况极差;但即使是这样,老王也要拖着沉重的身子去报答关照过自己的人;一位淳朴敦厚、知恩图报的人物形象便赫然凸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笔谈”有含义解释,有替换比较,都能结合语言环境来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之后一位学生在总结怎样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时,还这样写道:“通过多次‘笔谈’实践,我逐渐懂得了品味语言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咀嚼,咀嚼出它的味道来。”学生与自己“笔谈”所取得的学习收获,比教师磨破嘴皮的讲解效果好许多。
(作者单位:潜江市泽口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严 芳
一、与作者“笔谈”
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笔谈”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作者进行交流,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笔者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成百草园的小主人,与作者交流,用笔写出对“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等语句的领悟。于是大家“笔谈”开了,有的说,“碧绿、紫红”等词语,从视觉角度展现了百草园的色彩斑斓;有的说,“低唱、弹琴”既从听觉角度,又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百草园的盎然生趣……通过“笔谈”,学生感受到了百草园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情趣,仿佛他们已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笔谈”还可以对文本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多元思考,对文章空白处进行大胆想象和补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进一步认识。
二、与老师、同学“笔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阅读课上,让学生多与教师或自己的同学进行“笔谈”,既能很好地体现阅读个性化,又能促进师生合作与交流,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孔乙己》一文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能很好理解。于是,笔者安排学生“笔谈”,布置他们查资料,寻找对子,一起讨论,然后动笔写出自己对结局的思考和疑惑点,最后互相交换,小组合作讨论。笔者也和一个学生结成对子,互相阅读对方的思考笔记,交流对文章结尾的看法。通过动笔思考,有的学生认识到,这个结局有余音绕梁之妙,能够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思;有的学生分析字词,强调“终于”一词表示“我”一直“没见他”,由于又没有确实消息,故用“大约”表示推测;有的学生联系前文所写的“也许是死了”“已经不成样子”等,认为选用“的确死了”表示推测的可靠……通过“笔谈”,学生从表面直白的语言中读出了厚重与深刻,体味到文字深处的内涵,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
三、与自己“笔谈”
“非指示性”教学的提出者郑逸农先生倡导“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四自”如果通过“笔谈”的方式进行,效果会更好,学生的感悟可能更细腻,判断可能更深入,创新可能更独到,表达可能更准确,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
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老王》一文时,在“品读”环节让学生通过“笔谈”赏析一些典型词句,比如“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的“镶嵌”,老王怎么会“嵌”在门框里而不是“站”在门前?学生“笔谈”后大多认识到,“嵌”的意思是指将某种物品安置在另一物品中而不能活动,作者用“嵌”而不用“站”,说明老王已经完全没有了活力,身体状况极差;但即使是这样,老王也要拖着沉重的身子去报答关照过自己的人;一位淳朴敦厚、知恩图报的人物形象便赫然凸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笔谈”有含义解释,有替换比较,都能结合语言环境来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之后一位学生在总结怎样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时,还这样写道:“通过多次‘笔谈’实践,我逐渐懂得了品味语言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咀嚼,咀嚼出它的味道来。”学生与自己“笔谈”所取得的学习收获,比教师磨破嘴皮的讲解效果好许多。
(作者单位:潜江市泽口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严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