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1年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准备金率,至此,大型商业银行执行高达21.5%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小银行执行18%的存款准备金率。
点评:在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近三年新高后仅仅5个小时,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再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公告。一方面说明,央行的行动之前就有所打算,收紧市场流动性来消弭通胀的决心没有动摇;另一方面也说明,继续充裕的市场流动性对物价上涨的冲击力仍然较大,给央行全年控制CPI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CPI再创近三年新高和准备金率的再次上调,说明商业银行贷款冲动依旧没有减弱,一旦稍加松懈,贷款投放猛增必然卷土重来。同时,央行各类票据到期给央行形成的投放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外汇储备增速居高不下造成的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势头不减,因此,央行旨在收紧市场流动性来消弭通胀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必须清楚的是,在居民存款长期负利率的情况下,必然会不断驱赶居民储蓄从银行流出、流向市场,造成对资产价格的冲击、对物价的冲击、对各种投资品的冲击。这样,如果一边长期负利率,另一边频繁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话,将造成负面影响——银行内部流动性头寸资金越来越紧缺,进而导致放贷能力不断萎缩,最终造成实体经济资金缺血。
从推高通胀的因素来看,货币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并非唯一因素,因此,控制通胀,不能仅单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孤军奋战了。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已经6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CPI还是不断创近年新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应对通胀,防止滞胀,也不能仅依靠货币政策孤军奋战了,必须协调配合其他手段运用,才能真正消除和减弱货币因素对通胀的助推作用。比如应该大幅度给居民、实体经济、企业、流通环节减税减费让利,以启动消费,刺激经济;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必须把过高收费特别是过路费坚决降下来;减轻运输成本,促进商品流通,让生产和生活产品商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下来。必须加快改革,解决深层次经济矛盾,特别是遏制居于产业链中间商、咽喉掐脖子地位的国有垄断企业过高利润,使经济基础产品价格回归合理价位,给产业链上其他生产者释放出利润空间,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必须立即启动分配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他们应对、承受高物价、高通胀的承受力。
5月CPI创34个月来新高
2011年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CPI数据,CPI同比上涨5.5%,创34个月以来新高。
点评:“居高不下的通胀何时才能缓解?”5月份再创34个月以来新高的CPI,让人们对这一问题又添新愁。从已经发布的各方统计报告来看,很显然,通胀压力短期内无法消除,甚至大多数经济学人士和经济研究机构一致认为,6月份通胀仍将再创新高,之后将继续维持高位。说到这轮通胀产生及将持续的原因,“比较长时期货币供应过多的结果,产品成本增加积累的结果,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的结果,受灾害影响的影响”都成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在这些因素没有出现明显改变的情况下,这轮通胀可能要延续一段时间。业内专家普遍预计,CPI上涨的拐点将出现在三季度,下半年CPI同比涨幅应该会有所回落,但全年CPI可能突破4.5%。
在此,有必要强调的是:CPI高涨不能等同于通胀恶化。因为当前CPI涨幅居高不下,50%的原因来自于近来气候异常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20%来自于由美元走低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仅有30%来自于2008年以来主动货币超发与外汇结余诱发的被动超发等通货因素有关。由此来看,央行持续在流动性调控领域下重药、猛药,其实最终只能对CPI上涨中30%的通胀因素起作用,而对食品价格、美元贬值等因素无能为力,因此,央行调控流动性最终对遏制CPI涨幅效果有限就不难理解了。相反,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副作用却已经开始显现,长三角、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正在不同程度上面临融资压力,原因在于:不断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压缩了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规模。所以,在央行调控流动性最终对遏制CPI涨幅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货币政策继续紧缩,中小企业将难以承受,最终可能会导致整个经济的衰退。如此,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央行的货币政策短期内未必要转向宽松,但目前并不适合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了。
《社会保险法》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1年7月1日,中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虽然“定期”是什么时候、公布到什么程度仍不明确,但人们对这一规定寄予厚望,因为有了法律的明确要求,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保资金的有关信息会越来越透明。
点评:据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于2011年6月做出的针对2008年省级财政透明度的调查显示,31个省(区、市)只有3个省公开了社保基金投资信息。据介绍,在该研究中心课题组连续三年的调查中,各省主动公开的信息都极少,大部分是应申请而公开。调查显示,在信息披露中,省级财政厅和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还存在互相推诿现象。还有的省份则以社保信息涉及公民个人隐私为由,拒绝公开投资信息。
众所周知,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目前各级政府公布的社保基金仅仅是传统的“五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尚不包括“一金”(住房公积金),也不包含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我们知道,任何时候,庞大的资金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监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006年上海市社保基金大案的发生,给全市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造成巨大损失,至今还影响着老百姓今后的生活就是典型的例子。从上海社保大案处理的情况来看,案件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独立、不透明,结果轻易地被挪用后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在上海社保大案发生之后,国家虽三令五申,但社保资金不纳入专户管理、挤占挪用等问题仍频频见诸于各地审计公告中,且违规问题资金数额巨大。显而易见,社保基金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监管,信息不透明,类似上海社保大案的再次发生就难以避免。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内地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目前累计结余1.5万亿元人民币,但并未落实到对应的个人账户,职工个人账户大部分是空账。同时,根据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2009年末滚存结余1.77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6%。由此预测,2010年末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将达2万亿元人民币。可以说,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情况并非个别,而根本的问题还是不独立、不透明,这又与社保基金没有一部正式的国家法律来进行监管有关。《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之前,主要由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构成的中国各类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框架,存在立法层次较低,基金监管部门执法无力等问题。因此,7月1日正式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将彻底改变之前的局面,因为,其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虽然《社会保险法》规定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即“定期”是什么时候、公布到什么程度不明确,但作为明确的法律要求,人们对“社保资金的有关信息会越来越透明”的厚望,有理由相信会成为现实。
保障房自查
重点转向施工质量和数据注水
截至2011年5月底,党和国家明确要求年内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的实际开工率仅为32%。尽管这一比例远低于外界预期,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士看来,受制于建设资金的困扰,这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至少远高于2010年的进度水平。但住建部最为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这32%,而是在保障房的施工质量及数据的真实性上,为此决定对保障房建设开始第一轮严查,其中,湖北、江苏等省级住建部门的自查在6月启动。
点评:临近年中,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率为34%,换言之,还有超过六成尚未开工。于是,人们担心:1000万套的建设任务会不会落空?其实,住宅建设有其独特规律,一般来说,前慢后快,目前的进度尚属正常。绝对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并不科学,退一步说,全年的目标是开工1000万套,按这个要求,各地进展并不慢。尽管如此,眼下还远不到放松的时候。毕竟,保障房建设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且不说各地普遍反映的资金紧张,且不说征地难、拆迁难,仅是陡然间大幅增加的施工量,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对于建设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
从长远看保障房建设任何时候都不容松懈。2010年,全国的目标是580万套,实际完成590万套,创下历史之最;2010年大幅度加码,增幅达到七成,任务应该说更加艰巨。中央为何下如此大的决心建设保障房?一方面,是百姓需求大。房价居高不下,困难群体、夹心阶层买房困难,党和政府责无旁贷;另一方面,是历史欠账多。住房商品化以来,在保障房建设方面,走了一些弯路,留下不少空白,需要尽快补上。保障房建设承载着千家万户住有所居的梦想,承载着政府对百姓民生的庄严承诺。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充分挖掘潜力,调动社会力量,政府要做的还很多。当然,保障房建设,不能一味求快,省成本、赶工期、“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做法,必然会导致保障房质量没有保障;而以“保民生”为由,违规操作、野蛮拆迁,更会导致民心工程伤了民心,有损政府的形象;为避免被问责,导致各地数据注水、谎报成绩,那会导致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总之,保障房要视同是百年大计工程,建设就应该有百年住房全方位的考量,特别是在质量保证上不可出现问题,否则,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因此,住建部对保障房建设进行严查的决定,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是确保百年大计工程的关键一步。不过,要进一步保证百年大计工程不出现问题,还需要地方政府和部门完善相应的机制,强化监管,建立保障房质量投诉举报制度,对出现问题的建设方列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与招投标、各类保证金挂钩等,这样,才能真正让这项民心工程真正造福人民。
大陆产食品首次检出“塑化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6月11日发出通知,经过对15类产品、6100个样品进行抽样检测显示,在广东、浙江4家企业8个样品中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即“塑化剂”),目前对发现已采购相关产品的,立即进行封存,并配合做好问题产品处置召回。
点评:台湾部分食品含有“塑化剂”曝光后,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被称为“台湾30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岛内民众更是直言:“我们的制度、信誉和安全都备受考验。”关于制度缺陷,台湾学者已经检讨了管制架构失效、实验室检测体系漏洞、食品追溯制度不足、“名优产品”抽检率过低等问题。但人性之恶的因素我们永远都不可忽视,而当今食品领域的非法行为几乎毫无例外的是为了降低成本,而这种见利忘义的行径一旦发生在一般认为信誉较好的大牌企业身上时,只能证明:哪怕是在全球化时代,哪怕是在公认素质较高的地方,对资本的监管稍一放松,它就可能因过度逐利而疯狂。
毫无疑问,现在“大陆产食品首次查出含‘塑化剂’”是受台湾“塑化剂”风波影响的一个结果。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一边不得不被迫再一次接受化学“扫盲”,一边不得不惊讶地发问:如果不是因为台湾的这次风波让我们知道了比三聚氰胺毒20倍的“塑化剂”,我们的食品里不知藏了多久的“塑化剂”是否会被暴露出来,而是继续逍遥于监管之外呢?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在此之前,卫生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并未提到“塑化剂”。出现这样一个监管的盲点远非正常,因为早在2008年,南京学者在中文核心期刊《食品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指出,通过对油脂类固体食品、油脂类液体、非油脂类蔬菜、水果三类14种食品进行抽样检测,表明“塑化剂”在被检食品中有较大的迁移。
我们在监管中为什么会出现盲点?是技术还是其他的原因?除了塑化剂,食品领域还是否存在其他本不应有的监管盲点?对此,我们的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给公众一个交代。在人心惶惶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监管部门以雷霆万钧的整治来显示效率自不可少,而一旦监管盲点暴露出来,也需要矫正和反思。而不论是整治,还是矫正或是反思,所有行动都要以全面而清晰的信息传递给公众,应该说,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期望。
“塑化剂”事件再次证明:遏制资本的疯狂,首先还在于公权力居于独立而严格的监管。当然,为了遏制这种疯狂,我们也需要消费者逐步强大起来,尽管这种强大起来的过程也许十分尴尬,就像有人曾经调侃的一样,从火腿里认识敌敌畏,从咸鸭蛋里认识苏丹红,从奶粉中认识三聚氰胺,但消费者的这种强大也是遏制资本疯狂的一个有力手段。
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2011年6月9日,中国贸促会和世界奢侈品协会联合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世界奢侈品协会同时发布了2011最新报告,称中国内地2010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列全球第二,预计中国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点评:管你珠宝卡地亚、手表百达翡丽、时装阿玛尼、配饰爱马仕,乃至书写工具万宝龙、护肤圣品雅诗兰黛、豪华手机Vertu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中国部分消费者追逐的奢侈品。这里没有夸张叙述,只有如实再现。“中国内地2010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列全球第二、预计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现象。
中国奢侈品消费量这么大,可以用“让人高兴让人忧”来形容。高兴的是,从国人有如此能力消费这么多的奢侈品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真是令全球瞩目;担忧的是,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能够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也反映出国内贫富差距也很大。面对这样的状况,很多人提出应该征收奢侈品税。但是,征收奢侈品税真能减少贫富差距吗?恐怕不尽然。因为,我们看到这么大的奢侈品消费量,绝大部分是在国外消费的,如果在国内开征奢侈品税,恐怕会有更多的人跑到国外消费奢侈品了。其实,中国的富人为什么喜欢到国外购买奢侈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税率高,导致国内的奢侈品比国外贵。因此,征收奢侈品税既不会增加国内的税收,也不会削弱部分人购买奢侈品的欲望,更不可能通过此办法减少贫富差距。相反,最后还有可能造成国内相关奢侈品产业的倒闭,让许多工人丢掉饭碗。
那么,我们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盯住奢侈品不如盯住消费奢侈品的人,看看是什么人在消费奢侈品,他们有没有逃个税,这才是当前最务实的做法。目前,中国奢侈品的消费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这说明富人不少,那么他们的个税应该交得也不少才是,可真实情况却不是这样。从相关公开数据来看,中国国内个税交得多的是工薪阶层,份额一直维持在50%以上。而奢侈品消费不如美国,近50%工薪阶层只承担联邦所得税的5%,富人阶层承担了95%的个税。如此鲜明的对照,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国内富人阶层存在着逃税的问题。面对中国富人一边大手大脚地购买奢侈品,在奢侈品上毫不在乎地花钱,另一边却存在偷逃个税问题的怀疑,我们的税务部门是不是该认真地去想一想,并在严查富人是否存在偷税行为上有所作为。这恐怕才是我们科学看待“中国奢侈品的消费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国务院出台兴边富民行动规划
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6月13日发布《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将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规划的实施范围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9个省、自治区的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
外管局执行银行自身结售汇监管新规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年6月13日宣布7月起执行银行自身结售汇监管新规,对银行资本金的本外币转换进行统一量化,并简化银行外汇利润结汇的事先审核要求,主要规范对国际收支和外汇运行有较大影响的银行自身结售汇事项。
人社部:基层医疗报销不低于5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6月14日下发意见,提出年内将普遍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累计门诊医疗费较高的部分,可以适当提高支付比例。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7月启动
中国政府网2011年6月13日公布《国务院关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十五条指导意见》,明确试点工作于7月1日启动。主要内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缴费标准分10个档次,要求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五部委联合严打公路乱收费
2011年6月14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监察局、国务院纠风办共同发出了"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相关部门将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专项清理工作,全面清理公路超期收费、通行费收费标准偏高等违规及不合理收费,坚决撤销收费期满的收费项目,取消间距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站,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
财政部住建部联合规范保障房资金预算执行
2011年6月14日,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同时,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将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具体资金数额,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力度。
未来两年银行再融资缺口远小于市场预期
一纸征求意见稿再度挑起市场对银行再融资的敏感神经。2011年6月9日,中国银监会发布消息称,按照已经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正在起草修订《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的主导思想和有关政策精神均已体现在上述《指导意见》中。据了解,目前中国银监会已经将修订《办法》下发到商业银行,进行内部征求意见。从《指导意见》的相关内容来看,未来两年银行再融资缺口远小于市场预期。
中行风险控地位非常突出
2011年6月公布的中国银行2010年年度补充公告显示,该行信贷风险总监和总稽核的年薪分别比行长的年薪高出7.1倍和2.9倍,充分说明中国银行把风险管控工作置于非常高的地位。
支持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政策将出台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年6月14日公布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家将在财政和投资政策、土地政策、开放政策、金融政策等领域支持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
“十二五”电力规划有望出台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许永盛在2011年6月13日媒体通气会上透露,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很快就能正式出台,规划不仅对2020年中国的电力需求有预测,还考虑了2035年和2050年中国电力的前景,对未来的电力建设包括火电建设都做了详细的安排。
工信部研究制定组建稀土大型企业集团方案
2011年6月13日至14日,全国稀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对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会议提出要推进稀土行业的联合重组,而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加快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具体方案。
发改委将加快火电审批以缓解电荒
2011年6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2011年全年电力迎峰度夏电话会议上披露,为了应对今夏用电严峻形势,发改委和能源局将在近期集中审批一批火电和电网项目以迅速缓解浙江、江苏等地的用电紧张形势。
国美董事会成员大变动
2011年6月10日,国美电器在香港召开周年股东大会,八项议案全部通过。国美总裁王俊洲、副总裁魏秋立和黄光裕胞妹黄燕虹退出董事会,香港律师行及公证行姚黎李律师行合伙人吴伟雄当选为独立董事。国美董事会重新回归11人模式。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政府若不能尽快上调14.3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美国将失去"AAA"信用评级,同时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亦可能被动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比较大,各地区各部门还要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继续把稳定物价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抓好落实,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中国面临滞胀风险,经济已出现滞胀苗头。中国应当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以维护中国的经济主权。此外,人民币升值无助于抗击通胀,而会给出口商造成压力,并导致失业。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就创业是一种很危险的误导,在我看来,欠缺社会经验和资源的大学生,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为了打击或者遏制一些极个别媒体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要加强传播的监控,如果我们出现这种情况要向新闻媒体宣传,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我们也将建立黑名单。
北京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政府责任是什么?应该是保证居住权,给最需要保障的人居住权利,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保障谁,至今为止政府没有出台任何文件,国家也没有出台法律对保障房提供什么样,本来是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不要睡在大街,现在提高到对中等收入家庭或者对拥有财力的国家公务员等提供福利分房的再回头。
2011年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准备金率,至此,大型商业银行执行高达21.5%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小银行执行18%的存款准备金率。
点评:在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近三年新高后仅仅5个小时,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再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公告。一方面说明,央行的行动之前就有所打算,收紧市场流动性来消弭通胀的决心没有动摇;另一方面也说明,继续充裕的市场流动性对物价上涨的冲击力仍然较大,给央行全年控制CPI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CPI再创近三年新高和准备金率的再次上调,说明商业银行贷款冲动依旧没有减弱,一旦稍加松懈,贷款投放猛增必然卷土重来。同时,央行各类票据到期给央行形成的投放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外汇储备增速居高不下造成的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势头不减,因此,央行旨在收紧市场流动性来消弭通胀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必须清楚的是,在居民存款长期负利率的情况下,必然会不断驱赶居民储蓄从银行流出、流向市场,造成对资产价格的冲击、对物价的冲击、对各种投资品的冲击。这样,如果一边长期负利率,另一边频繁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话,将造成负面影响——银行内部流动性头寸资金越来越紧缺,进而导致放贷能力不断萎缩,最终造成实体经济资金缺血。
从推高通胀的因素来看,货币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并非唯一因素,因此,控制通胀,不能仅单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孤军奋战了。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已经6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CPI还是不断创近年新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应对通胀,防止滞胀,也不能仅依靠货币政策孤军奋战了,必须协调配合其他手段运用,才能真正消除和减弱货币因素对通胀的助推作用。比如应该大幅度给居民、实体经济、企业、流通环节减税减费让利,以启动消费,刺激经济;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必须把过高收费特别是过路费坚决降下来;减轻运输成本,促进商品流通,让生产和生活产品商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下来。必须加快改革,解决深层次经济矛盾,特别是遏制居于产业链中间商、咽喉掐脖子地位的国有垄断企业过高利润,使经济基础产品价格回归合理价位,给产业链上其他生产者释放出利润空间,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必须立即启动分配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他们应对、承受高物价、高通胀的承受力。
5月CPI创34个月来新高
2011年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CPI数据,CPI同比上涨5.5%,创34个月以来新高。
点评:“居高不下的通胀何时才能缓解?”5月份再创34个月以来新高的CPI,让人们对这一问题又添新愁。从已经发布的各方统计报告来看,很显然,通胀压力短期内无法消除,甚至大多数经济学人士和经济研究机构一致认为,6月份通胀仍将再创新高,之后将继续维持高位。说到这轮通胀产生及将持续的原因,“比较长时期货币供应过多的结果,产品成本增加积累的结果,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的结果,受灾害影响的影响”都成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在这些因素没有出现明显改变的情况下,这轮通胀可能要延续一段时间。业内专家普遍预计,CPI上涨的拐点将出现在三季度,下半年CPI同比涨幅应该会有所回落,但全年CPI可能突破4.5%。
在此,有必要强调的是:CPI高涨不能等同于通胀恶化。因为当前CPI涨幅居高不下,50%的原因来自于近来气候异常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20%来自于由美元走低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仅有30%来自于2008年以来主动货币超发与外汇结余诱发的被动超发等通货因素有关。由此来看,央行持续在流动性调控领域下重药、猛药,其实最终只能对CPI上涨中30%的通胀因素起作用,而对食品价格、美元贬值等因素无能为力,因此,央行调控流动性最终对遏制CPI涨幅效果有限就不难理解了。相反,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副作用却已经开始显现,长三角、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正在不同程度上面临融资压力,原因在于:不断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压缩了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规模。所以,在央行调控流动性最终对遏制CPI涨幅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货币政策继续紧缩,中小企业将难以承受,最终可能会导致整个经济的衰退。如此,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央行的货币政策短期内未必要转向宽松,但目前并不适合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了。
《社会保险法》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1年7月1日,中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虽然“定期”是什么时候、公布到什么程度仍不明确,但人们对这一规定寄予厚望,因为有了法律的明确要求,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保资金的有关信息会越来越透明。
点评:据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于2011年6月做出的针对2008年省级财政透明度的调查显示,31个省(区、市)只有3个省公开了社保基金投资信息。据介绍,在该研究中心课题组连续三年的调查中,各省主动公开的信息都极少,大部分是应申请而公开。调查显示,在信息披露中,省级财政厅和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还存在互相推诿现象。还有的省份则以社保信息涉及公民个人隐私为由,拒绝公开投资信息。
众所周知,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目前各级政府公布的社保基金仅仅是传统的“五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尚不包括“一金”(住房公积金),也不包含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我们知道,任何时候,庞大的资金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监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006年上海市社保基金大案的发生,给全市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造成巨大损失,至今还影响着老百姓今后的生活就是典型的例子。从上海社保大案处理的情况来看,案件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独立、不透明,结果轻易地被挪用后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在上海社保大案发生之后,国家虽三令五申,但社保资金不纳入专户管理、挤占挪用等问题仍频频见诸于各地审计公告中,且违规问题资金数额巨大。显而易见,社保基金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监管,信息不透明,类似上海社保大案的再次发生就难以避免。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内地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目前累计结余1.5万亿元人民币,但并未落实到对应的个人账户,职工个人账户大部分是空账。同时,根据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2009年末滚存结余1.77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6%。由此预测,2010年末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将达2万亿元人民币。可以说,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情况并非个别,而根本的问题还是不独立、不透明,这又与社保基金没有一部正式的国家法律来进行监管有关。《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之前,主要由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构成的中国各类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框架,存在立法层次较低,基金监管部门执法无力等问题。因此,7月1日正式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将彻底改变之前的局面,因为,其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虽然《社会保险法》规定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即“定期”是什么时候、公布到什么程度不明确,但作为明确的法律要求,人们对“社保资金的有关信息会越来越透明”的厚望,有理由相信会成为现实。
保障房自查
重点转向施工质量和数据注水
截至2011年5月底,党和国家明确要求年内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的实际开工率仅为32%。尽管这一比例远低于外界预期,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士看来,受制于建设资金的困扰,这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至少远高于2010年的进度水平。但住建部最为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这32%,而是在保障房的施工质量及数据的真实性上,为此决定对保障房建设开始第一轮严查,其中,湖北、江苏等省级住建部门的自查在6月启动。
点评:临近年中,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率为34%,换言之,还有超过六成尚未开工。于是,人们担心:1000万套的建设任务会不会落空?其实,住宅建设有其独特规律,一般来说,前慢后快,目前的进度尚属正常。绝对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并不科学,退一步说,全年的目标是开工1000万套,按这个要求,各地进展并不慢。尽管如此,眼下还远不到放松的时候。毕竟,保障房建设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且不说各地普遍反映的资金紧张,且不说征地难、拆迁难,仅是陡然间大幅增加的施工量,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对于建设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
从长远看保障房建设任何时候都不容松懈。2010年,全国的目标是580万套,实际完成590万套,创下历史之最;2010年大幅度加码,增幅达到七成,任务应该说更加艰巨。中央为何下如此大的决心建设保障房?一方面,是百姓需求大。房价居高不下,困难群体、夹心阶层买房困难,党和政府责无旁贷;另一方面,是历史欠账多。住房商品化以来,在保障房建设方面,走了一些弯路,留下不少空白,需要尽快补上。保障房建设承载着千家万户住有所居的梦想,承载着政府对百姓民生的庄严承诺。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充分挖掘潜力,调动社会力量,政府要做的还很多。当然,保障房建设,不能一味求快,省成本、赶工期、“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做法,必然会导致保障房质量没有保障;而以“保民生”为由,违规操作、野蛮拆迁,更会导致民心工程伤了民心,有损政府的形象;为避免被问责,导致各地数据注水、谎报成绩,那会导致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总之,保障房要视同是百年大计工程,建设就应该有百年住房全方位的考量,特别是在质量保证上不可出现问题,否则,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因此,住建部对保障房建设进行严查的决定,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是确保百年大计工程的关键一步。不过,要进一步保证百年大计工程不出现问题,还需要地方政府和部门完善相应的机制,强化监管,建立保障房质量投诉举报制度,对出现问题的建设方列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与招投标、各类保证金挂钩等,这样,才能真正让这项民心工程真正造福人民。
大陆产食品首次检出“塑化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6月11日发出通知,经过对15类产品、6100个样品进行抽样检测显示,在广东、浙江4家企业8个样品中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即“塑化剂”),目前对发现已采购相关产品的,立即进行封存,并配合做好问题产品处置召回。
点评:台湾部分食品含有“塑化剂”曝光后,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被称为“台湾30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岛内民众更是直言:“我们的制度、信誉和安全都备受考验。”关于制度缺陷,台湾学者已经检讨了管制架构失效、实验室检测体系漏洞、食品追溯制度不足、“名优产品”抽检率过低等问题。但人性之恶的因素我们永远都不可忽视,而当今食品领域的非法行为几乎毫无例外的是为了降低成本,而这种见利忘义的行径一旦发生在一般认为信誉较好的大牌企业身上时,只能证明:哪怕是在全球化时代,哪怕是在公认素质较高的地方,对资本的监管稍一放松,它就可能因过度逐利而疯狂。
毫无疑问,现在“大陆产食品首次查出含‘塑化剂’”是受台湾“塑化剂”风波影响的一个结果。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一边不得不被迫再一次接受化学“扫盲”,一边不得不惊讶地发问:如果不是因为台湾的这次风波让我们知道了比三聚氰胺毒20倍的“塑化剂”,我们的食品里不知藏了多久的“塑化剂”是否会被暴露出来,而是继续逍遥于监管之外呢?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在此之前,卫生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并未提到“塑化剂”。出现这样一个监管的盲点远非正常,因为早在2008年,南京学者在中文核心期刊《食品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指出,通过对油脂类固体食品、油脂类液体、非油脂类蔬菜、水果三类14种食品进行抽样检测,表明“塑化剂”在被检食品中有较大的迁移。
我们在监管中为什么会出现盲点?是技术还是其他的原因?除了塑化剂,食品领域还是否存在其他本不应有的监管盲点?对此,我们的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给公众一个交代。在人心惶惶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监管部门以雷霆万钧的整治来显示效率自不可少,而一旦监管盲点暴露出来,也需要矫正和反思。而不论是整治,还是矫正或是反思,所有行动都要以全面而清晰的信息传递给公众,应该说,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期望。
“塑化剂”事件再次证明:遏制资本的疯狂,首先还在于公权力居于独立而严格的监管。当然,为了遏制这种疯狂,我们也需要消费者逐步强大起来,尽管这种强大起来的过程也许十分尴尬,就像有人曾经调侃的一样,从火腿里认识敌敌畏,从咸鸭蛋里认识苏丹红,从奶粉中认识三聚氰胺,但消费者的这种强大也是遏制资本疯狂的一个有力手段。
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2011年6月9日,中国贸促会和世界奢侈品协会联合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世界奢侈品协会同时发布了2011最新报告,称中国内地2010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列全球第二,预计中国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点评:管你珠宝卡地亚、手表百达翡丽、时装阿玛尼、配饰爱马仕,乃至书写工具万宝龙、护肤圣品雅诗兰黛、豪华手机Vertu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中国部分消费者追逐的奢侈品。这里没有夸张叙述,只有如实再现。“中国内地2010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列全球第二、预计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现象。
中国奢侈品消费量这么大,可以用“让人高兴让人忧”来形容。高兴的是,从国人有如此能力消费这么多的奢侈品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真是令全球瞩目;担忧的是,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能够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也反映出国内贫富差距也很大。面对这样的状况,很多人提出应该征收奢侈品税。但是,征收奢侈品税真能减少贫富差距吗?恐怕不尽然。因为,我们看到这么大的奢侈品消费量,绝大部分是在国外消费的,如果在国内开征奢侈品税,恐怕会有更多的人跑到国外消费奢侈品了。其实,中国的富人为什么喜欢到国外购买奢侈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税率高,导致国内的奢侈品比国外贵。因此,征收奢侈品税既不会增加国内的税收,也不会削弱部分人购买奢侈品的欲望,更不可能通过此办法减少贫富差距。相反,最后还有可能造成国内相关奢侈品产业的倒闭,让许多工人丢掉饭碗。
那么,我们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盯住奢侈品不如盯住消费奢侈品的人,看看是什么人在消费奢侈品,他们有没有逃个税,这才是当前最务实的做法。目前,中国奢侈品的消费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这说明富人不少,那么他们的个税应该交得也不少才是,可真实情况却不是这样。从相关公开数据来看,中国国内个税交得多的是工薪阶层,份额一直维持在50%以上。而奢侈品消费不如美国,近50%工薪阶层只承担联邦所得税的5%,富人阶层承担了95%的个税。如此鲜明的对照,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国内富人阶层存在着逃税的问题。面对中国富人一边大手大脚地购买奢侈品,在奢侈品上毫不在乎地花钱,另一边却存在偷逃个税问题的怀疑,我们的税务部门是不是该认真地去想一想,并在严查富人是否存在偷税行为上有所作为。这恐怕才是我们科学看待“中国奢侈品的消费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国务院出台兴边富民行动规划
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6月13日发布《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将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规划的实施范围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9个省、自治区的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
外管局执行银行自身结售汇监管新规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年6月13日宣布7月起执行银行自身结售汇监管新规,对银行资本金的本外币转换进行统一量化,并简化银行外汇利润结汇的事先审核要求,主要规范对国际收支和外汇运行有较大影响的银行自身结售汇事项。
人社部:基层医疗报销不低于5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6月14日下发意见,提出年内将普遍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累计门诊医疗费较高的部分,可以适当提高支付比例。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7月启动
中国政府网2011年6月13日公布《国务院关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十五条指导意见》,明确试点工作于7月1日启动。主要内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缴费标准分10个档次,要求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五部委联合严打公路乱收费
2011年6月14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监察局、国务院纠风办共同发出了"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相关部门将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专项清理工作,全面清理公路超期收费、通行费收费标准偏高等违规及不合理收费,坚决撤销收费期满的收费项目,取消间距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站,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
财政部住建部联合规范保障房资金预算执行
2011年6月14日,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同时,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将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具体资金数额,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力度。
未来两年银行再融资缺口远小于市场预期
一纸征求意见稿再度挑起市场对银行再融资的敏感神经。2011年6月9日,中国银监会发布消息称,按照已经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正在起草修订《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的主导思想和有关政策精神均已体现在上述《指导意见》中。据了解,目前中国银监会已经将修订《办法》下发到商业银行,进行内部征求意见。从《指导意见》的相关内容来看,未来两年银行再融资缺口远小于市场预期。
中行风险控地位非常突出
2011年6月公布的中国银行2010年年度补充公告显示,该行信贷风险总监和总稽核的年薪分别比行长的年薪高出7.1倍和2.9倍,充分说明中国银行把风险管控工作置于非常高的地位。
支持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政策将出台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年6月14日公布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家将在财政和投资政策、土地政策、开放政策、金融政策等领域支持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
“十二五”电力规划有望出台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许永盛在2011年6月13日媒体通气会上透露,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很快就能正式出台,规划不仅对2020年中国的电力需求有预测,还考虑了2035年和2050年中国电力的前景,对未来的电力建设包括火电建设都做了详细的安排。
工信部研究制定组建稀土大型企业集团方案
2011年6月13日至14日,全国稀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对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会议提出要推进稀土行业的联合重组,而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加快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具体方案。
发改委将加快火电审批以缓解电荒
2011年6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2011年全年电力迎峰度夏电话会议上披露,为了应对今夏用电严峻形势,发改委和能源局将在近期集中审批一批火电和电网项目以迅速缓解浙江、江苏等地的用电紧张形势。
国美董事会成员大变动
2011年6月10日,国美电器在香港召开周年股东大会,八项议案全部通过。国美总裁王俊洲、副总裁魏秋立和黄光裕胞妹黄燕虹退出董事会,香港律师行及公证行姚黎李律师行合伙人吴伟雄当选为独立董事。国美董事会重新回归11人模式。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政府若不能尽快上调14.3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美国将失去"AAA"信用评级,同时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亦可能被动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比较大,各地区各部门还要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继续把稳定物价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抓好落实,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中国面临滞胀风险,经济已出现滞胀苗头。中国应当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以维护中国的经济主权。此外,人民币升值无助于抗击通胀,而会给出口商造成压力,并导致失业。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就创业是一种很危险的误导,在我看来,欠缺社会经验和资源的大学生,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为了打击或者遏制一些极个别媒体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要加强传播的监控,如果我们出现这种情况要向新闻媒体宣传,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我们也将建立黑名单。
北京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政府责任是什么?应该是保证居住权,给最需要保障的人居住权利,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保障谁,至今为止政府没有出台任何文件,国家也没有出台法律对保障房提供什么样,本来是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不要睡在大街,现在提高到对中等收入家庭或者对拥有财力的国家公务员等提供福利分房的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