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对比分析一项大型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ang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常见并发症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华东地区6家县市级医院所有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所有阑尾切除术后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9 340例患者中行LA阑尾切除术1 831例(19.6%),开腹阑尾切除术7 509例(80.4%);3年间LA手术开展的比例分别为9.2%、15.0%及32.9%.所有阑尾切除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1%,其中LA为2.1%,OA为5.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22,P<0.01);3年间LA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4.4%及3.5%,呈逐年下降趋势(x2=31.59,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不同手术方式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一项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37,95%可信区间1.12 ~1.63,P =0.02).结论 LA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下降,LA手术是阑尾切除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肠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和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的临床、内镜及CT特点,为三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手术证实的86例(39例CD、24例ITB和23例PSIL)患者的临床、内镜及CT特点,86例中
目的 探讨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术式在治疗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施行的28例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7例,中段胰腺切除术9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5例,行胰腺肿块局部切除术7例.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7例患者术后并发胰瘘1例.行中段胰腺切除术的9例患者术后并发胰瘘1例.行胰腺肿
患者女,58岁.因"腹胀1个月,皮肤、巩膜黄染10d"以"胆总管下段占位"入院.增强CT提示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79 μmol/L,直接胆红素167 μmol/L,白蛋白26.2 g/L,血淀粉酶114.5 U/L.入院当天行CT定位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此后腹胀、黄疸等症状明显好转.入院后第5天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
期刊
患者男,74岁,因"呕血伴发热10 h"2012年7月18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年.入院后查体:体温38.9℃,呼吸29次/min,心率102次/min,血压168/82 mm 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膨隆,于脐上方可及一搏动性肿块,压痛明显,肠鸣音5次/min.查血常规:红细胞2.6×109/L,血红蛋白76 g/L,白细胞2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
期刊
本研究对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手术根治度和安全性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断为胃间质瘤行腹腔镜切除的患者共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38 ~ 74岁,平均年龄(60±8)岁.选取同期开腹行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46例(与所选配对病例手术时间上下相差在5个月内),与腹腔镜组逐一配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物学特征、手术范围相比差异均无
期刊
一、概念中主动脉综合征(middle aortic syndrome,MAS)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疾病,由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导致的降主动脉下段及腹主动脉上段(即中段主动脉)的节段性狭窄,常累及内脏动脉及肾动脉,导致内脏及下肢缺血,出现严重肾血管性高血压、间歇性跛行及腹部绞痛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963年由Sen等[1]首次报道,他总结了主动脉狭窄性病变一般发生的四个部位:即主动脉弓部、末段分叉部
期刊
患者男,18岁,主因"间断活动后憋气3年,体检发现左膈肌缺损5个月"于2010年8月11日入院.患者营养状态良好,身高178 cm,体重70 kg,BMI 22.1,血清总蛋白69.4 g/L,白蛋白41.8 g/L,前白蛋白250.6 μmol/L;于2010年8月17日行左侧开胸探查,左膈疝还纳,左膈肌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急诊CT提示肠梗阻,予以积极保守治疗未见好
期刊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学组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6-2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主题是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及门静脉高压症综合治疗的现代观念.会议围绕普通外科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治疗的新观念、新手术、新方法.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地位,评价药物,内镜及介入治疗的实施及效果,门静脉
期刊
目的 筛选可识别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哨兵指标,降低恶性肿瘤的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来中山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AIP相关的病例共14例.所有患者都进行肝功能、CA199以及增强CT和(或)MRI的常规检查,临床上疑似AIP或者病理已证实AIP者,则进行IgG或IgG4的检测.比较研究AIP患者与非AIP患者之间临床特征的区别.结果 10例
患者男,53岁.以“左下腹痛1年余,发现左下腹包块6个月余”收治入院.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左下腹触及一质硬肿块,大小约4 cm×4 cm,活动度差.直肠指检未及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4 g/L,白细胞7.86×109/L,血小板320×109/L,癌胚抗原23.4 μg/L,糖原抗原CA19-9 7.5 U/ml.胸部X线:两肺散在炎症右上肺团片影;胸部CT提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