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驻马店驿城区第二小学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问题都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讲,它是由一篇篇优秀的课文组成,涉及到各个领域,使语文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然而,如何界定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如今还没有一个标准。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了思考。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3
随着国家对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在不断改进,以往的教学大纲里都没有量化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的教学大纲就开始有所重视小学语文阅读量的问题,提出对于小学不同年段规定的阅读量有了相应的量化标准。本文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分析
针对小学语文教材如何界定阅读量的问题,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有注意阅读量的问题,对不同年段的小学语文的课内记诵量和课外的阅读量进行了规定,制定了相应的量化标准。如下面的表1所示:
从表中可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本增加了一定的优秀诗文背诵量和课外阅读量。在整个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优秀诗文的背诵需要达到不少于160篇(段),而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100万字。这为于儿童语言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今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提供了数据参照,为小学语文课本如何界定阅读量提供了依据。
然而,这只是对小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量化规定,并未对小学语文的课本编制做出详细的规划,小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质,到底需要读多少篇课文,在下面的文章中就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不同材料课本阅读量的比较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受到课时的限定,一方面受到学生阅读能力的限制,所以每册课本的课文数量必须控制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会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少会让学生达不到语文学习的需求。要使小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阅读量,就应该合理安排课文数量,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全方位的调整,才能使小学生顺利完成相应的识字任务,同时配有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接下来,就目前各套教材课本进行阅读量方面的比较。
(一)课文数比较。课本阅读量,所指的是全套课本中阅读完整文章的数量,不包含课外配套的阅读课本。其中包括精读课文、选读课文、略读课文以及课后练习中出现的诗文,如“语文园地”。为了方便统计并进行研究,将其统称为课文数,作为考察阅读量的参数。下面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分析。
表2中所述是小学1—6年级整个阶段的教材课文数。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制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从1987年的人教统编版到2001年的九义版,课文数量已经有所增加,而2001年的课标版的课文数最高,相对的阅读量也在逐渐递增,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同步发展着,课文数正处在稳步上升的趋势,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究竟那一套更适合他们的阅读量,这是一个有待探讨和验证的问题。因为其中隐含了太多的因素,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这需要在实践中去验证,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2001年课标版教材最为突出,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课文内容类别的比较。对于小学生语文课本阅读量的探讨,不仅要考虑课文总体数量的问题,还要考虑课文内容的类别,也就是文章体裁方面的划分。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一般分为文、现代诗、古诗三大类,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教材中的课文体裁进行对比并分析。
这个图表只是对人教统编版、九义版、课标版三套教材进行对比,纵向表示课文数量,横向表示课文内别,从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从课文数量上看,人教统编版的教材所占比例是最高的;从诗歌量来看,人教统编版的最少;从整体的课文内别上来看,主要以现代文为主,现代诗为辅,而古文诗词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语文教育主要是认字识字为主,其教学目标是以现代文的语言环境为背景,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然而,随着人们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对于诗歌的欣赏水平也随着提高,因此在课标版的教材中,呈现出诗歌比例逐渐增多的趋势,这是为了顺应人们对低幼儿童的语言衔接发展的重视。
三、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的思考
(一)外在因素。从人教版的三套教材中课文数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到,时代因素、教学理念、教学发展的变迁这些都是影响课文数量的变化的外在因素。从上文中进行的各项对比可以看出,人教统编版的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没有阅读量化的要求、九年义务版的着重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以及阅读的累积,并对阅读量首次提出了量化的标准,以提高背诵量来提高阅读量。而2001年的课标版则鉴于九义版的课内被杀与课外阅读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合理调整。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注重累积经典语言,逐步将阅读量化标准规划得更成熟,并纳入教学的规划之中。由此可见,课标版更注重在阅读中对语言的学习和记忆积累,尤其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它的成熟度更高,大量阅读已经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策略。课标版虽然没有对课文数量有具体的要求,但对于背诵积累的要求进入实质性的转变后,对阅读量已经产生了影响,不仅如此,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随之进行了调整,足以体现教学大纲和课标的精神所在。
(二)内在因素。随着课文数量逐渐增加,学生要更好的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并对阅读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消化吸收,就必须要求教与学双方共同来完成,这也就是决定语文阅读量的内在因素之一。其次,阅读量能完成与否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师生能力的差异,是影响阅读量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另外,语文课文的难易程度也是一个影响阅读量的内在因素。如古文难、现代文易,造成阅读所需要的时间不尽相同。同时,课文篇幅的长短也会影响阅读量,因为篇幅偏长会增加相对的课时来完成,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达到阅读量的提高。面临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课文数以及课文内别探求出一个相对的合理值,来满足师生的阅读需要,其适用性和弹性是考察教材品质高低的标准之一。
四、结束语
对于我国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界定,需要全方面的思考,从小学语文课本的现状中总结经验,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材以达到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除此之外,根据教材配备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为优质师生创造更大的阅读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海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3):77
[2]王贺玲.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12):76—81
[3]陈俊华.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235
[4]邱晓强.建构立体审美,拓展精神空间——例析小学语文鉴赏性阅读中审美建构[J].考试周刊,2010,(19):44—45
摘要: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问题都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讲,它是由一篇篇优秀的课文组成,涉及到各个领域,使语文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然而,如何界定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如今还没有一个标准。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了思考。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3
随着国家对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在不断改进,以往的教学大纲里都没有量化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的教学大纲就开始有所重视小学语文阅读量的问题,提出对于小学不同年段规定的阅读量有了相应的量化标准。本文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分析
针对小学语文教材如何界定阅读量的问题,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有注意阅读量的问题,对不同年段的小学语文的课内记诵量和课外的阅读量进行了规定,制定了相应的量化标准。如下面的表1所示:
从表中可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本增加了一定的优秀诗文背诵量和课外阅读量。在整个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优秀诗文的背诵需要达到不少于160篇(段),而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100万字。这为于儿童语言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今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提供了数据参照,为小学语文课本如何界定阅读量提供了依据。
然而,这只是对小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量化规定,并未对小学语文的课本编制做出详细的规划,小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质,到底需要读多少篇课文,在下面的文章中就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不同材料课本阅读量的比较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受到课时的限定,一方面受到学生阅读能力的限制,所以每册课本的课文数量必须控制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会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少会让学生达不到语文学习的需求。要使小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阅读量,就应该合理安排课文数量,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全方位的调整,才能使小学生顺利完成相应的识字任务,同时配有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接下来,就目前各套教材课本进行阅读量方面的比较。
(一)课文数比较。课本阅读量,所指的是全套课本中阅读完整文章的数量,不包含课外配套的阅读课本。其中包括精读课文、选读课文、略读课文以及课后练习中出现的诗文,如“语文园地”。为了方便统计并进行研究,将其统称为课文数,作为考察阅读量的参数。下面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分析。
表2中所述是小学1—6年级整个阶段的教材课文数。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制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从1987年的人教统编版到2001年的九义版,课文数量已经有所增加,而2001年的课标版的课文数最高,相对的阅读量也在逐渐递增,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同步发展着,课文数正处在稳步上升的趋势,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究竟那一套更适合他们的阅读量,这是一个有待探讨和验证的问题。因为其中隐含了太多的因素,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这需要在实践中去验证,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2001年课标版教材最为突出,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课文内容类别的比较。对于小学生语文课本阅读量的探讨,不仅要考虑课文总体数量的问题,还要考虑课文内容的类别,也就是文章体裁方面的划分。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一般分为文、现代诗、古诗三大类,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教材中的课文体裁进行对比并分析。
这个图表只是对人教统编版、九义版、课标版三套教材进行对比,纵向表示课文数量,横向表示课文内别,从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从课文数量上看,人教统编版的教材所占比例是最高的;从诗歌量来看,人教统编版的最少;从整体的课文内别上来看,主要以现代文为主,现代诗为辅,而古文诗词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语文教育主要是认字识字为主,其教学目标是以现代文的语言环境为背景,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然而,随着人们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对于诗歌的欣赏水平也随着提高,因此在课标版的教材中,呈现出诗歌比例逐渐增多的趋势,这是为了顺应人们对低幼儿童的语言衔接发展的重视。
三、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的思考
(一)外在因素。从人教版的三套教材中课文数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到,时代因素、教学理念、教学发展的变迁这些都是影响课文数量的变化的外在因素。从上文中进行的各项对比可以看出,人教统编版的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没有阅读量化的要求、九年义务版的着重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以及阅读的累积,并对阅读量首次提出了量化的标准,以提高背诵量来提高阅读量。而2001年的课标版则鉴于九义版的课内被杀与课外阅读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合理调整。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注重累积经典语言,逐步将阅读量化标准规划得更成熟,并纳入教学的规划之中。由此可见,课标版更注重在阅读中对语言的学习和记忆积累,尤其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它的成熟度更高,大量阅读已经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策略。课标版虽然没有对课文数量有具体的要求,但对于背诵积累的要求进入实质性的转变后,对阅读量已经产生了影响,不仅如此,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随之进行了调整,足以体现教学大纲和课标的精神所在。
(二)内在因素。随着课文数量逐渐增加,学生要更好的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并对阅读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消化吸收,就必须要求教与学双方共同来完成,这也就是决定语文阅读量的内在因素之一。其次,阅读量能完成与否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师生能力的差异,是影响阅读量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另外,语文课文的难易程度也是一个影响阅读量的内在因素。如古文难、现代文易,造成阅读所需要的时间不尽相同。同时,课文篇幅的长短也会影响阅读量,因为篇幅偏长会增加相对的课时来完成,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达到阅读量的提高。面临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课文数以及课文内别探求出一个相对的合理值,来满足师生的阅读需要,其适用性和弹性是考察教材品质高低的标准之一。
四、结束语
对于我国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界定,需要全方面的思考,从小学语文课本的现状中总结经验,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材以达到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除此之外,根据教材配备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为优质师生创造更大的阅读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海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3):77
[2]王贺玲.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12):76—81
[3]陈俊华.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235
[4]邱晓强.建构立体审美,拓展精神空间——例析小学语文鉴赏性阅读中审美建构[J].考试周刊,2010,(1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