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布局优化和区域协同首都教育品牌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要着力补上短板,夯实义务教育这个根基,强化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把更多教育投入用到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上。”
  ——引自李克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要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重点向提升教育质量上投,向薄弱地区、农村地区投,向教师队伍投,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补齐重点区域教育资源短板,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
  “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孩子就近上学、就近上好学。”
  “推进教育布局优化和区域协同。中心城区要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利用腾退空间补齐基础教育欠账。中心城外围各区要承接教育功能疏解,远郊区要逐步实现区区有高校。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教育发展。”
  ——引自蔡奇在北京市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北京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社会力量参与扩优项目改革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协调城区支持远郊区学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等项目,促进郊区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和整体教育质量提升。
  北京市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协同发展,大力提升城市副中心教育品质,支持雄安新区教育发展,扎实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宏.重新理解教书育人[J] .北京教育,2017(02):11.
  [2] 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88.
  [3]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321.
  [4]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6.
  [5]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3.
  [6] 科恩.自我論[M]. 佟景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502.
  [7] [美]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 .庄莲苹,王立中,译. 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
  [8] 刘济良,等.价值观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5.
其他文献
史鉴(《百年潮》杂志社编辑):何老,您今年已90高龄,与中国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这其中有些特殊的缘故吗?  何康:我和农业结下不解之缘,既来源于家庭的培育和影响,也是老一辈革命家指引教导的结果。  我的父亲何遂一生爱国勤学。他生于1888年,16岁从军反清,19岁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爆发时,他是北洋第六镇(师)统制(师长)吴禄贞的亲信参谋。吴是北方革命党的灵魂人物,袁世凯派刺客把他刺杀在石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仓促宣誓继任。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总统。但是,肯尼迪时期美国政府在中国问题上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出于种种因素的掣肘,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依然是遏制与孤立,美国仍然依据 “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当局维持着所谓的“冷战盟友”关系。虽然对华政策的根本前提没有动摇,但有迹象表明,肯尼迪在任后期已开
1963年冬至1964年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亚、非、欧三大洲的14个国家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15年来最重大的外交活动之一。当时,我国与到访国之一的阿尔巴尼亚存在着“特殊友好”关系。周总理在这次列国之行中,访阿时间最长,并在其首都地拉那过元旦。我有幸自始至终伴随着这位伟人度过了难忘的9天。  作风随和,尊重东道主安排  1963年12月31日下午,周恩来一行从北非的摩洛
教育评价改革牵涉所有教育相关群体的利益,牵涉到人事、教学、管理等所有环节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堪称教育改革中最困难的一项任务。但无论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如何变化,价值取向是评价政策的灵魂,实践导向是评价政策的根本。《总体方案》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体现了五育并举的实践导向。  彰显教育评价回归人本的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教育应充分尊重个体的自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我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不已。70多年前在太行抗日根据地战斗生活的日日夜夜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我15岁至17岁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家的温馨,没有少女的娇嗔,有的只是艰苦卓绝的战斗洗礼和激情燃烧的革命情怀,我的青春献给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解放事业,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本文回顾我那一段战斗生活,作为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同时表达对关
我的父亲臧克家是诗人。他七十余载创作生涯中所创作的诗篇,被几代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场合朗诵过。而我父亲这位诗歌的创作者,同时也是诗歌朗诵运动和活动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让好诗插上朗诵的翅膀,走出书本和书斋,飞向人民大众的心间,在不同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同样是我父亲一生的追求和心愿。  回过头去眺望一下父亲这位世纪诗翁的人生旅程,他从少年时代就喜爱诗歌并开始进行创作,常与同
三、股肱长恨死群奸    1973年3月,邓小平复出,重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  197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宣布,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  1975年2月2日,周恩来在《关于国务院各副总理分工问题的请示报告》中写明,邓小平在他治病期间,代他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常工作。 邓小平重新主持中央工作的一切安排都已就绪,只待毛主席批准
习仲勋说:“一九三九年,毛主席亲笔在一幅约一尺长、五寸宽的漂白布上写了‘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八个大字,上款写‘赠给习仲勋同志’,下署‘毛泽东’。这个题词,我长期带在身边,成了鼓励我努力改造世界观的一面镜子。”  毛泽东给习仲勋的题词,既是表扬,也是鼓励,更成为习仲勋一生奋斗的指针。三次教诲,三次升华  “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体现在习仲勋和毛泽东的联系上。  毛泽东历来重视培养年轻干部,特别是对群众中
2007年,我应墨西哥学院的邀请,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这是我第五次造访这个美丽的国家。故地重游,又看到许多共事多年的老朋友,心情格外高兴。时值中墨建交35周年,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和其他城市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来自中国的歌舞、戏剧等各种艺术团体,在剧院和广场举行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纪念演出,吸引了无数墨西哥人的眼球,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也感受到中墨建交后两国关系的迅速发展
1966年8月至11月,毛泽东主席八次接见了红卫兵和群众,总人数约1100万。这项工作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和直接指挥的,具体工作由北京军区郑维山、傅崇碧和北京市委吴德、马力、牛连璧等同志负责,并成立了群众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我当时是办公室负责人之一,参与组织了接见红卫兵的工作。    八次接见的情形    1966年5月下旬,清华附中的几名学生写了一张小字报,署名为“红卫兵”。6月2日,清华附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