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积蓄动能

来源 :理论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14409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张晓旭在《经济日报》发表《新型城镇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积蓄动能》认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对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畅通经济循环.新型城镇化一头连着雄厚内需潜力,是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构成,一头连着现代化生产、生活、安全、治理方式,是高质量供给体系的主要载体,对畅通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承接着中华民族饱经磨难的近代历史,闪耀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博大胸怀,具有无比丰厚的逻辑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一理解为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基本指向.在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分别完成了从“寄生”到“中心”、从“主宰”到“依附”的“转身”,这一“转身”既包括了乡村与城市关系、乡村内部关系与结构的转向及其所指向的伦理转型,也体现为中国农民的身份转变及其所引发的道德问题,并由此而生成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特有的道德图景.以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重建实现乡村伦理的现代转型,方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重建应当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统筹“两个大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科学运用,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我们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高质量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江西担当、展现江西作为、作出江西贡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14亿多人口,将近5亿在农村,推进乡村治理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事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我们要着力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妥善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
期刊
威权人格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和群体文化特征在所有人类社会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从社会演化论视角看,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威胁—安全感决定了不同个体在威权人格—个人自由至上主义两极之间所处的位置,也决定了 一个社会的威权行为和文化的整体水平,而一个社会的威权人格—自由主义的整体水平则会影响这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威胁—安全感同样是激发威权人格由潜在的心理动机变为实际行为的触发器,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等外部环境与个体内在威权人格之间的互动也经由此动力机制得以实现.威权人格作为一种人类长期演化而来的心理特
平台是一个由多主体交互作用、数据与技术驱动的复杂适应性网络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复杂、行为复杂、功能复杂、治理复杂等特征,存在边界的开放性与价值分配的闭环性悖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资本,平台具有赋能、赋权与控制三种能力,平台赋能与平台规模之间满足“幂律法则”,并通过增量式赋权与外部整合重构等机制实现赋能.平台发展带来诸多“创造性破坏”,存在责任异化、技术滥用、算法控制、公共博弈、数据安全等问题.平台治理需要从复杂性理论出发对平台结构、渠道、算法、规则、权责等进行复杂适应性治理,在盈利性与社会责任、专属性与公共
中国学者尤其是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身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亲历具有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中国发展实践,能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发展经济学创新作出哪些贡献?围绕这一问题,“言之有理”工作室采访了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和浙江大学教授刘培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在心灵和躯体二元对立的基础上来理解主体性的,这种理解使人们难以把握“世界”和“身体”.世界是人通过身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意义关联系统,认识的对象是从世界之中凸显出来的.而身体不同于躯体,不同于人们在各种身体模式中所理解的身体.身体的运动会有身体图式,这个身体图式不仅与世界互动,而且通过这种互动确立了世界的统一性.人们之所以难以理解世界与身体,是因为人们受到了拜物教思想的影响.而借助于世界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主体和客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
对于人类共同的普遍关切,不同的语言世界会有不同的本源性思想资源加以回应.建基于汉语之上的哲学理应深入思考在此语言世界中所形成的普遍关切.不少学者开始使用“汉语哲学”这个概念,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与“中国哲学”不同的范式与概念.“汉语哲学”问题的提出与表达直接涉及汉语世界的精神结构、汉语概念的构成以及汉语本身的特质与规律.“汉语哲学”建立在“迂回”他者的自我省思之上,而这需要将“西方哲学”的“普遍性”重置为“他者”才能完成.这是一种哲学上的“范式转换”.在这个意义上,从普遍性问题、本源性思想、规范性建构三个层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在《光明日报》发表《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建构的逻辑与遵循》认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征与新要求,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与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赓续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