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舒适性,也更关注城市规划问题。为了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有必要加强土地规划,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之间的联系,并在中国推进城镇化的过程,这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规划;衔接
  1、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关系
  1.1同质性分析
  土地规划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而制定的指导性的长期战略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点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则是国土规划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落实和深化。从规划的范围来看,城市规划可以被视为为了满足特定对象——城市而制定的特殊的土地规划,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2差异性分析
  1.2.1性质不同
  土地规划是人们为了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确保耕地保有量,从而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自然、气候、人文条件,对一定区域内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等做出的规划,其核心在于土地的开发和保护。城市规划的核心重点则是城市布局,是为了实现一定时间内城市经济、政治发展目标,根据城市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进行规划、安排,从而实现城市布局的最优化设计。
  1.2.2作用不同
  土地规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协调和保护三个方面,通过土地规划,对各部门、各单位用地进行协调分配,解决各行业用地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监督土地利用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则体现在城市的空间架构方面,城市规划以城市土地的分配为核心,对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限制,使得各类工程可以根据政府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序的开发,确保土地的使用符合公共利益。
  2、优化土地使用分配
  2.1城市规划是牵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优化土地使用方面,通过明确每块土地使用性质、有偿使用制度,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土地资源的目的。
  2.2如果不严格按照城市规划使用土地,将造成某些开发商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与少数行政领导进行不恰当的干预,有可能迫使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的土地使用性质与开发强度做出不合理改动,是土地利用脱离了有效控制,甚至使城市用地布局受到损害,例如,一些城市中的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被房地产开发所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有效的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分配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3.1编制时间不同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之间的显著差异表现在编制历史方面,举个例子:某市已经完成了2016年~2022年期间的城市总规划,且规划方案已着手编制,准备在短时间内上报。然而在这个时期,该市的土地规划项目却未正式启动,从中可以看出,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编制时间明显不同,这也导致两者在用地规模等方面无法衔接。
  3.2用地规模不相同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用地规模不同,例如:某市2001~2013年城市总规划中的用地规模为65平方公里,然而,土地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却是51平方公里,换言之,土地规模所确定的用地面积难以满足城市规划,无法达到城市发展实际需求。
  3.3发展方向不同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两者的发展方向不同,例如:某市2011年~2022年的城市总规划中将城市发展方向确定为泉北大街以北到营头岗,然而该市土地规划中的拓展方向尚未明确。
  3.4建设项目用地性质不同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在建设项目用地性质方面也呈现不同,从而导致城市总规划确定的项目建设位置无法根据规划区域实施建设,导致结构布局不合理。
  4、如何促进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
  4.1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国家统一管理土地的职能部门,应对备用途、各专业用地提出一系列总体用地规划指标,其中包括城市人均用地指标。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利用指标时,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土地政策应当与城市化进程协调一致,应给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留有一定的弹性,用地指标不要限制过死,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4.2保持规划期限的一致
  对规划期限进行设定时,建议设置为5年,以保证能够跟国民经济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5年计划能够保持步伐一致。而對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则可以将编制的期限设置为20年,同时也可以将土地的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进行调整,调整为20年。这样一来,为后期两个部门的主管祖师并修编下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节奏保持一致,且能够保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跟城市总体规划相互有效的衔接。
  4.3持用地范围的一致性
  一般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所规划的基础用地范围主要涉及有:城镇居民点用地;城镇居民点周边的农居点;交通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等。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所规划的基础用地范围主要就是城镇居民点用地。就用地的范围而言,土地规划利用要比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要小,所以,要对两规的用地范围,即是所谓的城镇用地、农村建设的用地、工矿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进行有效的统一,保持其一致性。建议将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居民点作为中心点,而农村居民点的用地以及独立工矿用地则不包含在内,确保跟土地利用总体的规划一致。
  4.4保持指标预测的一致性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预测城市用地规模时若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最终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利用人口规模进行预测的方式已经难以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并且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也并不是准确无误的,实际各市的人口机械增长不可能全部都为正增长。建议分析人口密度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采取相关措施真正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最大化。
  结语:
  尽管城市规划与土地运用规划是两个范围的规划,但二者在经济社会背景形势下却是有机统一的,只有把发展方向、用地布局的统筹协调工作做好了,城市规划与土地运用规划才可以方便实施与管理。统筹两种规划才可以把经济效益提高,才可以把社会效益提高,才可以把环境效益提高。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越来越得到长足的发展.指挥调度作为一种更为高效的指挥方式,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像交通运输业、企业监管、公共安全等方面.既然出现在多个领域中,自然也要
[基本案情]rn1993年3月10日,A建行支行受B工行支行委托,与C公司签订一份,该合同约定:贷款种类为甲类委托贷款(即B工行支行将该行500万元计划外资金交由A建行支行贷给C公司),
历史遗址通过空间规划和重塑,活力再生,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提高区域历史文化内涵和内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原五一广场历史悠久,并且经过改造后,
[摘要]本文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及相关内容.依据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区域一体化对其产业发展的利弊.确定未来的产业政策方向。本文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作为切入点.分析京津冀地区发展状况。然后,对产业政策的概念进行解析,同时分析产业政策影响城市规划的原理。最后,本文以天津港以及张家口为例,具体而微地分析了产业政策影响下的城市规划究竟是如何实际进行的,并且演化逻辑究竟是否与京津冀
一、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变化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rn上世纪90年代,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显著增长.从90年代初的2000亿美元,达到2000年创纪录的1.39万亿美元.FDI流量的增长率
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继续秉承“为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为加快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服务”的三个服务宗旨,按照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
电磁兼容性(EMC)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印制线路板(PCB)作为电子设备的基础,其EMC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本文从PCB设计的分层、布局
本文分析了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结构,说明了发动机的拆卸(步骤)、发动机检修修后的安装以及汽车发动机安装后的磨合,具体阐述了发动机的冷磨合和热磨合.
[摘 要]  从1925年成立到1930年宣布停办,莫斯科中山大学虽然仅仅存在了五年时间,但却为在中国完成苏维埃式共产主义革命储备了人才。从其建校背景、课程设置以及发展历程看,不少党的领导人后来的道路选择与当年留苏学习时的所学所得、所思所想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对于国共两党关系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和外交政策更是打下深刻的印记。  莫斯科中山大学;布尔什维克;创办与发展;招生条件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原生宗教,从祖师张道陵创教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张道陵以老子道家的“一元论”哲学,构建起道教玄学的庞大体系。可以说,“道生万物”的宇宙观,几乎贯穿中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