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ab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将该规则从司法解释上升到法典的高度为标志,对维护法治尊严和保障人权意义重大。但是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诸多不完善,如非法实物证据、言词证据等的排除标准,缺乏救济途径等。本文旨在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规则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保障人权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非法证据排除理论的要旨是:非法证据与案件事实有关联且非具有证明力时,仍要排除这种证据。在国外,非法证据广义上包括违法取得的所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狭义上则是指能够对被告人合法权益产生实质影响,且是从被告人或与被告人有关人员取得的非法证据,主要有非法自白证据和通过非法搜查、扣押手段获取的实物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主要是由狭义上的非法证据中产生的,如人权保障理论、虚伪排除理论以及违法控制论:
  (一)人权保障理论
  人权保障理论认为非收集证据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或实体权利,违反保障人权原则,应当排除。该理论是许多国家的共识,笔者认为人权保障理论符合时代的要求,但其理论基础不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并非一定会因非法证据的收集手段而遭到侵犯,也并非所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会因此遭受不利影响。因此人权保障理论不能作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根据。
  (二)虚伪排除理论
  虚伪排除认为,非法证据的取得是以威逼利诱等非法手段,但其严重阻碍真相的发现,虚伪成分大,因此应当排除。在国外某些国家,虚伪排除理论是非法自白证据排除的理论基础,因为侦查机关采取威胁、刑讯逼供等暴力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自白,具有很大的虚伪性。在我国历史上,因刑讯逼供而导致的冤假错案有许多案例,因此在现实中可以证明非法自白具有很大的虚假性。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不足,因为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自白并不一定全部虚伪,其中若包含真实部分,如果以其虚伪性而排除,显然也不合理。
  (三)违法控制理论
  违法控制理论旨在保障证据收集过程中的正当法律程序,并非为了排除虚伪和保障人权,换言之,证据收集应保证司法活动的纯洁性。笔者认为,该理论可作为非法实物证据排除的法理支撑,因为从侦查角度来说,违法控制理论符合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但是,该理论过于绝对,凡违法收集的证据都应当排除,显然不利于打击犯罪,如某些以轻微违法的手段获取的非法证据对查明案件事实帮助极大。另外,对违法收集证据的行为的控制和处罚,并非只有排除这一方式,还可以对其进行纪律处罚、批评教育或法律制裁。因此该理论过于绝对化。
  二、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问题
  (一)证据排除的具体标准不明确
  新刑诉法第54条和刑诉解释第59条规定中,“可能”一词是标准模糊,其次,“严重影响”的程度应如何界定?这些法律表述明显带有主观色彩,法官检察官拥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I使得现实司法中存在非法实物证据无法排除的情形。另外,刑诉法第 54 条未将威胁、引诱等非法方法与正常的讯问技巧明确区分开。
  (二)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过于狭窄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只适用于言词证据、物证、书证,且限定于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和以刑讯逼供等手段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对于其他非法证据,新刑诉法列入排除范围,尤其是大量存在的通过非法窃听手段取得的视听资料证据。笔者认为如果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不够大,则不能有效抑制非法取证行为。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缺乏可操作性
  根据我国新刑诉法第56、57条规定,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笔者认为该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侦查活动本身具有封闭性和秘密性,根据现行法律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并非同一,检察院一般不能随意介入侦查活动,因而不能及时发现取证活动的违法行为,也很难取得侦查机关取证行为是否合法的材料,由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负担举证责任,显然不合理。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乏必要的救济途径
  非法证据排除的审查权由法院行驶,如在一审中当事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排,而法官不予理会或者拒绝排除,则该非法证据的排除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非法证据排除规定》规定可以通过二审程序进行救济,但缺乏可操作性。从检察院角度来说,如果法院同意排除非法证据,则检察院怎样申诉?我国新刑诉法无明确规定。
  三、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意见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排除应区别对待
  非法言词证据一律排除,包括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实物证据则“原则加例外”,由于实物证据的不可替代性和客观性,以及我国司法现状,笔者认为可以规定为:对违法行为较轻、危害不大对该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又会对案件造成决定性影响的,由司法裁判者进行自由裁量;对轻微的程序性违法例如没有列非法搜查的清单等,没有对任何人的权利造成损害的则不应排除,但应对违法收集证据者以适当的处罚。
  (二)细化程序性规定
  对证据的合法性的审查,只要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提供的材料或证据引起法官合理怀疑,即应当启动。另外,非法证据排除应以庭前会议阶段为主,将非法证据及早排除,避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案件审理中启动。最后,被告人及辩护人在提出启动申请失败后,应享有复议权,并有细化的法律规则以支撑,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三)明确制裁措施,完善救济措施
  对侦查机关非法取证行为制裁方面,一方面需排除非法规则;另一方面应对违法侦查人员给予一定制裁,将其违法行为与其工作奖金、绩效考评、职务升迁等结合起来,严重者还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救济措施方面,首先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应享有在上诉阶段时提出的权利,检察机关对一审法院作出的非法证据的排除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提出抗诉时一并提出。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刑事诉讼法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证据规则,是保障人权、保证司法公正的一道屏障。我国对该制度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坚信,随着我国法学理论的不断进步以及法律制度的修订,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将得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思清.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J].载《法律科学》 2013(6).
  [2]刘慧竹.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问题[J].载《法制与社会》2013.(7).
  [3]薛俊松.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张智辉.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房保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分析[J].载《中国司法》2011(6).
其他文献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评估是检验政策法规是否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依据,是判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真正得以传承发展的验证机制。本文针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绩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该项政策法规的修改和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规;评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期刊
摘要:本文经过作者多年唇部皮肤保养实践经验以及认真研究分析得出,秋冬季唇部皮肤的保养和面部皮肤的保养一样重要;随着季节的变迁,每到了秋冬季,因气候的干燥和温度的降低,唇部会马上呈出起皮、干燥、干裂、发肿等现象。当唇部产生运动,例如:吃饭、谈话,笑、特别是大笑时,唇部的干纹因运动而撕裂,流血,结果导致局部肿胀,结痂;当吃饭时,遇到有盐份、有酸剂、有辣椒味等食物刺激干燥的伤口时会有钻心的疼痛,这在心理
期刊
摘要:根据不同的文献记载,学界对于“汉武帝始立乐府”之说颇有争议。依据相关的史实记载,作为管理音乐和舞蹈的政府机构的“乐府”,代代皆有,只是名称有所差异而已。此外,根据相关史料,汉朝一直就有太乐府和乐府两个承担不同职能的管理音乐歌舞的官署机构同时存在。而随着汉朝的发展,特别是汉武帝内外朝制度的建立,两府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地位也随之而改变。所以,本文认为汉武帝前的“乐府”记载主要是太乐府的简称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安徽省枞阳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了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指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城镇化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城镇化  改革开发以来,农村劳动力得到很大的释放,特别近年来随着通讯交通等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村适龄劳动力基本全部打工,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老人和儿童,只有春节才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这也导致了大量农业土地抛荒或没有充分利用。三农问题一直我
期刊
摘要:由于大型赛事的举办能够很好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大型的赛事逐渐的演变成了一个城市是否有足够经济实力的象征,而在众多的大型赛事中,由于大型体育赛事的良好群众基础,使其逐渐变成了体育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查阅与大型赛事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大型的体育赛事对城市不同领域的影响,经过合理的分析研究之后,得出大型赛事对于城市经济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城市经济;体育产业;大型赛事  最近几
期刊
摘要:反腐倡廉一直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的重点工作,是我们纯洁党员队伍、加强党员自身建设、提升党员战斗力与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当前,在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等的关键时期,在新常态的新背景下,我们更要时刻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切实注重反腐倡廉各项政策与方针的推行与实践,从而从根本上凸显反腐倡廉工作的现实价值与深远作用,为国家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前提。  
期刊
摘要: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也是作品原作者与目标读者、源语言与目的语言的媒介,是具有创造性的主体。译者主体性使得译作都不可能完全忠于原文,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以及译者的个性特点。本文以《呼兰河传》和《染布匠的女儿》为例,从译者主体性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个层面,比较分析葛浩文的这两部作品,以供翻译研究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葛浩文;《呼兰河传》;《染布匠的女儿》  
期刊
摘要: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有巨大的对外宣传价值。由于文化缺省成了外宣翻译过程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旨在探究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范本中所使用的翻译原则与翻译技巧,以期能够提高今后的译文质量,推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  关键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原则与技巧  一、引言  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化的对外宣传愈发引人重视。对非物
期刊
摘要:文章论述了国际贸易风险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国际贸易风险产生的原因;各国经济政策的变动、信息不对称、反倾销调查、汇率波动。最后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熟悉世界国的贸易政策、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办事、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防范汇率变动风险。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防范  国际贸易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因素,导致在一定时间内企业完成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发生无法预料的风险,而风险可能会直接间接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所提出的服务型政府正是向市场主体学习的一个缩影,本文就针对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并以工商管理角度对我国服务型政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公共部门;服务型政府  据统计,我国在2000年行政审批事项在最多的时候就达4000多项,各级省市自治区的行政审批事项一般也在2000项以上,公共部门行政流程繁琐,效率低下,一项审批常要经过几十道手续,申请人常常需要往返奔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