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不是靠出卖良心换来的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yo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4年的一个冬天,美国一个小镇的镇长接待了一群饥饿的逃难者。那些饥饿的人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来不及说,就开始狼吞虎咽。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您有什么需要我干的活吗?”
  镇长说:“没有什么。”
  年轻人一听,目光马上暗淡下来:“我不能白吃别人的东西,我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
  镇长赞赏地看了这个骨瘦如柴的逃难者一眼,点头说:“我的确有事情需要您帮忙,不过,您还是先吃饭吧!”
  年轻人说:“我想先干了活,再吃饭。”
  镇长想了一想,说:“您愿意给我捶背吗?”
  年轻人欣然同意,开始给他捶背。几分钟后,镇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好了!您捶得好极了!”于是,又把饭递给这位年轻人。
  后来,年轻人被留在了镇上,镇长把女儿嫁给了他,并且预言:这个年轻人必将成为百万富翁。
  镇长说对了,这个年轻人果真成了百万富翁。不仅如此,20年后,他还成了赫赫有名的亿万富翁。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哈默堪称商界“老狐狸”,智慧力、情感力是第一流的,他最令人赞赏的成功方式是:帮助他人获益,自己也赚钱。他说:“如果我不能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或对他人不利时,会因此而感到抱歉甚至内疚。”在前面的故事中,当他处于饥饿状态下,仍然坚守个人原则,决不吃人家的“白食”,他展现出来的道德力、意志力尤其让人惊叹。一个这样的人,你相信他可能成为平庸之辈吗?
  但4种力都很强的人如凤毛麟角,当你某方面的力量不够时,怎么追求成功呢?只能靠优势互补,抱团打拼。“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那是意志力和情感力的互补;一个笼络人心,一个出谋划策,那是道德力和智慧力的互补。绝大多数优势组织都是通过互补而臻于完美的,所以说: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富有不是靠出卖良心换来的,恰恰相反,保护好自己的良心,等于积蓄致富的力量。况且良心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出卖一两次,名声已经臭不可闻,以后再卖什么?“股神”巴菲特说:“你20年积累的好名声,5分钟就可能失去。”所以,千万不要拿良心开玩笑,应该珍藏如无价之宝。
  摘自《舍得,是富有的开始》
  中国致公出版社 编辑/刘杨
其他文献
  
期刊
丹丹、梅根和我大学时候在同一宿舍朝夕相处了几年,毕业分手时我们有一个约定:每个人都有另外两个人的房门钥匙。  她俩落户在同一个城市的东西两头,可以随时串门。我去了坐快速列车需要两个小时的一个小城镇。我常常跑回去,有时候并不事先通知她们。我回到她俩任何一方的住处,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等着享受她们回来见到我时那种由衷的惊喜。  有段时间,我忙晕了头,好久没有回去了,接着,又突然病倒了。有天晚上
期刊
现在,一位记者正坐在一个小酒吧里等待着那位大名鼎鼎的作家。他知道,这一天将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天。他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去采访刚刚上演的新剧《哈姆雷特》的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为了这次采访,他做了精心的准备,他请教过伦敦所有的文学专家。  这时,一个身材矮小、有些秃顶的老头儿走了进来,径直坐在了他的对面。老头儿相貌平平,衣着寒碜,两只手上沾满了墨水。  “年轻人,”老头儿开始和记者攀谈,“你好像
期刊
“唔……老板弄错了,你帮我吃这碗好吗?”那个女生把热腾腾的面条端给我。  地点是学校附近的餐馆。  那是附近一带学生聚集的地方,我们球队练完球后,集体到那间餐馆就餐已是惯例。当时是初中二年级的秋天,我刚当上棒球队长,正是食欲旺盛的时节。  “哦?可以吗?那我就吃喽!”  我感激地大吃一气。  几天前天气开始变冷,那碗温热的面条一直暖到我心坎里,何况,端来那碗面条的是个漂亮的女生。  这个很像吉永小
期刊
闲聊是成人社会的一种游戏,一种规则。  中国的大人总是教育小孩,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说话。而欧洲人专门教孩子,怎么跟不认识的人说话。  比如在写字楼的电梯里,满满一电梯人还比较好办,大家互相笑笑,看着楼层显示板就行了。如果电梯里只有两个人,相互不认识,或者是半生不熟,那就要开始闲聊了。两个人在一个小空间里不说话,气氛会很别扭。这类闲聊的话题,不能太深,对方随时可能到达他要去的楼层,你总不能追着他继续你
期刊
“为什么中国学生总喜欢一个人独处?”   浙江大学的韩国留学生金毅然已经在中国生活4年了。在校园里,她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中国学生总是独自一人到食堂吃饭,不到10分钟就吃完了;总是一个人骑自行车上下课,而且骑得飞快;总是一个人在校园散步,耳朵里还塞着耳机……这些在她看来要与朋友一起进行的事情,中国学生往往是一个人完成的,难道他们真的习惯独处、享受孤独的感觉吗?    大学里能称得上朋友的只是个位数
期刊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来讲个故事吧。  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选修我开的《管理学》课程。一开始见到他时,他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有时甚至会在课堂上打瞌睡。学艺术的学生在舞台上一般都是神采奕奕的,在舞台下的发蔫,好像也正常。  一次课后我们随意地聊了起来,我才知道他学钢琴专业,我问他:“为什么上课有时候无精打采的?”  他说:“老师,我每天晚上在酒店打工,回学校很晚,所以上课会犯困。”  聊得多了,我
期刊
母亲分苹果的不同方式,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9名有犯罪记录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
期刊
范儿是个百搭词:大到宇宙范儿,小到不吃午饭范儿,都能成立。作为最佳后缀,前面既可接名词,也可接形容词、动词、短语和句子。它说白了是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又影响至众生模仿,从而产生“从众效应”,而聚众为群,群起而趋之,则最终演化为一种趣味、一种风尚和一种美学。  范儿类似于“贴标签”和“定位”,戴礼帽、玩摇滚,那是左小祖咒;头发一丝不乱、喝咖啡、说清口,那是周立波;头发一丝不乱、当评委、好大词,那是
期刊
从一而终的女人  “先生,我的命真苦,我这一生是完完全全失败了。如果可能,我真想和您交换人生。”  “老婆总是人家的好。”  “您这是什么意思?”  “听说你和你老婆过得不错。”  “我们不比你们开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歹得过一辈子。我不跟她好好过咋办?”  “人生就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女人,你不妨尽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引导她,但是,不论她终究成为什么样子,你好歹得爱她。”    抉择  一个农民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