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题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是令学生感觉头疼的题型,大多数学生遇到应用题都会产生畏难心理,特别是当其文字量较大且出现在试卷末尾时,很多学生会直接选择舍弃该类应用题的分数.本文浅要分析了影响初中学生求解文字量较大的应用题背后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阅读型;应用题;初中
1 引言
随着20世纪数学教育观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为关注学生的“学”,学生如何学好数学成为我们教师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初中的学习中,学会对应用题的求解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之一.初中的应用题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分配问题、增产率问题、函数综合类问题、水中航行问题、方案选择问题和市场经济问题等题型,这几类应用题往往是中考的必考题型之一,也是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的地方.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文字量大的应用题,分析其影响初中生求解该类应用题背后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影响初中学生求解应用题的原因分析
当学生遇到的应用题文字量很大,同时又处于试卷的最末或者是教材中的B组最后几道题时,学生第一思维反应就是“我不会做”.然而,真的是题太难,学生一点都不会吗?对此我对××重点中学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总结了学生对该类型题失分原因较大的主要几种情况:(1)文字太多,读不懂题;(2)考试时间不够;(3)不能建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对于上述原因,我进行了以下分析.
2.1 学生做题的畏难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文字量大的应用题具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产生该类情绪后,学生做题就会拥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并在该情绪的影响下选择对这类文字量大的应用题视而不见,或者直接放弃.而学生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教师心理暗示.有些教师在教学讲解过程中会在语言描述上给学生题难学生不会做或做不出来很正常的心理暗示,这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这道题我肯定不会做,就不用浪费时间了的心理,从而在以后碰到类似的题型时直接选择放弃或者直接跳过,甚至是抗拒做这类应用题.(2)题目难.这种类型的题由于文字量特别大,且确实有一定难度,因此学生在阅读该类型题时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却一直抓不住关键信息,建立不出相对应的数学模型,从而就会产生一种厌烦情绪,因此对该类型题就避之不及.
2.2 学生解题的时间观念
在调查中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考试时间不够这个原因.他们在考试中往往会因为时间的限制而采取所谓的“取舍精神”,“取舍精神”指的是直接略过该类文字量大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题,把做此类应用题的时间分配到其他简单题或者验算中,但是这类学生中有较大一部分同学是能够解答此类应用题的第(1)(2)问的基础题的,也就是教师常说的“送分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有:(1)时间的限制.我们都知道,对于数学考试而言,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择、填空、解答等20多道题,时间是非常仓促的.(2)学生做题的效率不高,导致时间分配不均匀.学生的做题效率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有关.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数学知识之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要将数学知识的脉络理清,从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十分薄弱的.(3)练习过少.所谓“熟能生巧”,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多练习的,特别是自身薄弱的环节,如文字量较大的应用题就是很多学生薄弱的环节.学生平时对于该类型题训练得少,或者是平时练习时也直接忽略该类型题,就会使学生对该类型题的模型积累得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这类题型时完全束手无策,没有一点思路.
2.3 学生阅读的理解问题
在调查中,四分之一的学生在选择了其他原因的同时还选择了读不懂题这个选项.笔者通过分析发现有以下三种原因:(1)语文的阅读能力差.学生读不懂题目,这和学生的语文阅读息息相关,语文的阅读能力差会导致学生在求解文字量大的应用题时抓不住题目中给出的关键信息,从而不能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2)耐心差.大多数学生对于阅读文字信息量过大的应用题往往是没有耐心的,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会跳跃性浏览题目,从而导致他们在解题时顾此失彼,既忽略关键信息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3)基础薄弱.应用题一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要求学生的基础功底必须要扎实,但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是比较薄弱的,且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不会自主地建构知识网络图,导致知识之间的联系混乱不清,从而增加了理解和解答题目的难度.
3 对学生有效求解应用题的建议
3.1 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品质
学生在做文字量大且含有一定难度的应用题时,具有“畏难心理”,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迎难而上的品质.(1)对学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增强对该类型应用题的训练,熟悉该类型题的一般等量关系以及一般出题模板,总结出它的一般解答方法,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在考试中才能不慌张、不害怕.(2)對教师:教师在教学数学这门学科时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获得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此类应用题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答对问题的时候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特别对能自主解决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表扬,肯定他们的努力.教师在学生遇到难题时一定不要给予学生心理暗示,要让学生认为只要将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就肯定能解答这道题.另外,在遇到一些题目能用多种方法解答时,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3)对家长: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培养孩子迎难而上的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性格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挫折教育,要让孩子有一种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 3.2 提高学生自主解题的效率
学生在做文字量大的应用题时,特别是在考试时,解题的效率都不是很高,所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1)建立知识网络图.我们知道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而应用题一般都是考查综合性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知识框架梳理出来,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图,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当然,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也需要将题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来.(2)注重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应用题一般都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基础是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前提.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与相关解题技巧,而脱离实际生活,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本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3)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特别是对于应用题而言,学会对已知的信息通过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重要的.建模能力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学会对已知信息建立模型也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注重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重视对题目和解题过程的分析,要以学生的思维方式来引导他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
3.3 增强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学生在做文字量大的应用题时,常常由于文字量过大且繁杂而读不懂题,抓不住题中给予的关键信息,导致既浪费了时间又一无所获.因此,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十分必要的.(1)培养学生平时的阅读习惯.如果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差,那么他们在遇到含有大量文字的应用题时自然会感到一片茫然,抓不住题干给予的主要信息,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让学生看书,只有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了,读题时才会感到轻松,才能既快又准地抓住重点来解决题目.(2)培养学生的耐心.培养学生的耐心是一个长期训练影响的结果.学生读不懂题往往也含有学生缺乏耐心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到文字量大的应用题时都会产生一种浮躁感,继而阅读题目要么是跳跃性浏览,要么只看题目的前部分而直接忽略后部分.因此培养学生阅读的耐心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如何培養学生的耐心,对教师而言,可以在平时的教学和班级活动中让学生多做一些动手的手工活动,比如,折纸活动、用纸牌堆高楼活动.对家长来说,家长可以平时多带孩子进行爬山等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3)注重学生的基础.学生的基础较差也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的基础差,那么即使他们逐字逐句地阅读完题干,抓住了关键词,也无法从关键词中得到与之相关的考查点.因而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学牢固、学扎实,理解应用题时才会感到轻松.帮助学生打牢基础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错题集.学生在准备错题集时一定要注意:①对错题要进行分类,对错误点要进行总结,每一个错误点要备注一道例题.②要重复做错题.有些学生对于错题的态度是:我只要课堂听懂了,课下再重新做一次就肯定能掌握该类型题了.但是往往我们会发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遗忘,再返回去做此类题时,又会犯当初同样的错误.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反复做或者看错题.③每道题的讲解过程要做好标记,并且不要把错题与讲解过程写在同一处.一本好的错题集可以称之为一个好的另类老师,所以做好错题集对抓牢学生的基础是十分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肖霄.初中生函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孙亚宁.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应用题读题能力[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
[3]高波.对提升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03-104.
[4]翟远.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阅读型;应用题;初中
1 引言
随着20世纪数学教育观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为关注学生的“学”,学生如何学好数学成为我们教师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初中的学习中,学会对应用题的求解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之一.初中的应用题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分配问题、增产率问题、函数综合类问题、水中航行问题、方案选择问题和市场经济问题等题型,这几类应用题往往是中考的必考题型之一,也是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的地方.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文字量大的应用题,分析其影响初中生求解该类应用题背后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影响初中学生求解应用题的原因分析
当学生遇到的应用题文字量很大,同时又处于试卷的最末或者是教材中的B组最后几道题时,学生第一思维反应就是“我不会做”.然而,真的是题太难,学生一点都不会吗?对此我对××重点中学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总结了学生对该类型题失分原因较大的主要几种情况:(1)文字太多,读不懂题;(2)考试时间不够;(3)不能建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对于上述原因,我进行了以下分析.
2.1 学生做题的畏难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文字量大的应用题具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产生该类情绪后,学生做题就会拥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并在该情绪的影响下选择对这类文字量大的应用题视而不见,或者直接放弃.而学生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教师心理暗示.有些教师在教学讲解过程中会在语言描述上给学生题难学生不会做或做不出来很正常的心理暗示,这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这道题我肯定不会做,就不用浪费时间了的心理,从而在以后碰到类似的题型时直接选择放弃或者直接跳过,甚至是抗拒做这类应用题.(2)题目难.这种类型的题由于文字量特别大,且确实有一定难度,因此学生在阅读该类型题时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却一直抓不住关键信息,建立不出相对应的数学模型,从而就会产生一种厌烦情绪,因此对该类型题就避之不及.
2.2 学生解题的时间观念
在调查中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考试时间不够这个原因.他们在考试中往往会因为时间的限制而采取所谓的“取舍精神”,“取舍精神”指的是直接略过该类文字量大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题,把做此类应用题的时间分配到其他简单题或者验算中,但是这类学生中有较大一部分同学是能够解答此类应用题的第(1)(2)问的基础题的,也就是教师常说的“送分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有:(1)时间的限制.我们都知道,对于数学考试而言,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择、填空、解答等20多道题,时间是非常仓促的.(2)学生做题的效率不高,导致时间分配不均匀.学生的做题效率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有关.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数学知识之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要将数学知识的脉络理清,从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十分薄弱的.(3)练习过少.所谓“熟能生巧”,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多练习的,特别是自身薄弱的环节,如文字量较大的应用题就是很多学生薄弱的环节.学生平时对于该类型题训练得少,或者是平时练习时也直接忽略该类型题,就会使学生对该类型题的模型积累得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这类题型时完全束手无策,没有一点思路.
2.3 学生阅读的理解问题
在调查中,四分之一的学生在选择了其他原因的同时还选择了读不懂题这个选项.笔者通过分析发现有以下三种原因:(1)语文的阅读能力差.学生读不懂题目,这和学生的语文阅读息息相关,语文的阅读能力差会导致学生在求解文字量大的应用题时抓不住题目中给出的关键信息,从而不能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2)耐心差.大多数学生对于阅读文字信息量过大的应用题往往是没有耐心的,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会跳跃性浏览题目,从而导致他们在解题时顾此失彼,既忽略关键信息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3)基础薄弱.应用题一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要求学生的基础功底必须要扎实,但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是比较薄弱的,且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不会自主地建构知识网络图,导致知识之间的联系混乱不清,从而增加了理解和解答题目的难度.
3 对学生有效求解应用题的建议
3.1 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品质
学生在做文字量大且含有一定难度的应用题时,具有“畏难心理”,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迎难而上的品质.(1)对学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增强对该类型应用题的训练,熟悉该类型题的一般等量关系以及一般出题模板,总结出它的一般解答方法,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在考试中才能不慌张、不害怕.(2)對教师:教师在教学数学这门学科时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获得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此类应用题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答对问题的时候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特别对能自主解决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表扬,肯定他们的努力.教师在学生遇到难题时一定不要给予学生心理暗示,要让学生认为只要将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就肯定能解答这道题.另外,在遇到一些题目能用多种方法解答时,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3)对家长: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培养孩子迎难而上的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性格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挫折教育,要让孩子有一种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 3.2 提高学生自主解题的效率
学生在做文字量大的应用题时,特别是在考试时,解题的效率都不是很高,所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1)建立知识网络图.我们知道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而应用题一般都是考查综合性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知识框架梳理出来,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图,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当然,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也需要将题中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来.(2)注重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应用题一般都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基础是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前提.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与相关解题技巧,而脱离实际生活,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本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3)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特别是对于应用题而言,学会对已知的信息通过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重要的.建模能力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学会对已知信息建立模型也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注重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重视对题目和解题过程的分析,要以学生的思维方式来引导他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
3.3 增强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学生在做文字量大的应用题时,常常由于文字量过大且繁杂而读不懂题,抓不住题中给予的关键信息,导致既浪费了时间又一无所获.因此,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十分必要的.(1)培养学生平时的阅读习惯.如果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差,那么他们在遇到含有大量文字的应用题时自然会感到一片茫然,抓不住题干给予的主要信息,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让学生看书,只有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了,读题时才会感到轻松,才能既快又准地抓住重点来解决题目.(2)培养学生的耐心.培养学生的耐心是一个长期训练影响的结果.学生读不懂题往往也含有学生缺乏耐心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到文字量大的应用题时都会产生一种浮躁感,继而阅读题目要么是跳跃性浏览,要么只看题目的前部分而直接忽略后部分.因此培养学生阅读的耐心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如何培養学生的耐心,对教师而言,可以在平时的教学和班级活动中让学生多做一些动手的手工活动,比如,折纸活动、用纸牌堆高楼活动.对家长来说,家长可以平时多带孩子进行爬山等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3)注重学生的基础.学生的基础较差也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的基础差,那么即使他们逐字逐句地阅读完题干,抓住了关键词,也无法从关键词中得到与之相关的考查点.因而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学牢固、学扎实,理解应用题时才会感到轻松.帮助学生打牢基础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错题集.学生在准备错题集时一定要注意:①对错题要进行分类,对错误点要进行总结,每一个错误点要备注一道例题.②要重复做错题.有些学生对于错题的态度是:我只要课堂听懂了,课下再重新做一次就肯定能掌握该类型题了.但是往往我们会发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遗忘,再返回去做此类题时,又会犯当初同样的错误.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反复做或者看错题.③每道题的讲解过程要做好标记,并且不要把错题与讲解过程写在同一处.一本好的错题集可以称之为一个好的另类老师,所以做好错题集对抓牢学生的基础是十分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肖霄.初中生函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孙亚宁.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应用题读题能力[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
[3]高波.对提升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03-104.
[4]翟远.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