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精确估算反坦克导弹分队作战效能是指挥员量敌用兵,精确指挥的关键。针对现有反坦克导弹分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的不足,指出了火力对抗条件下反坦克导弹分队作战效能评估的必要性。通过对反坦克导弹作战过程研究,分析了火力对抗条件对分队效能发挥的影响,给出了影响参数的定量求解方法,建立了火力对抗条件下反坦克导弹分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对作战想定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实际作战情况,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是一种有效的分队作战效能评估的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确估算反坦克导弹分队作战效能是指挥员量敌用兵,精确指挥的关键。针对现有反坦克导弹分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的不足,指出了火力对抗条件下反坦克导弹分队作战效能评估的必要性。通过对反坦克导弹作战过程研究,分析了火力对抗条件对分队效能发挥的影响,给出了影响参数的定量求解方法,建立了火力对抗条件下反坦克导弹分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对作战想定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实际作战情况,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是一种有效的分队作战效能评估的方法。
其他文献
设计了一种四旋翼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并针对强风扰环境,对该无人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求解了定常不可压N-S方程和k-ωSST湍流模型,仿真分析了所设计的尾坐式无人机在正向、侧向、垂向三种来流角度情况下的气动特性,获得了该无人机大角度范围的气动系数变化曲线,为该无人机气动性能的优化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尾坐式无人机具有良好的平飞气动效率;在垂直状态下以机腹正对来流方向,有利于抗风扰控制。
针对面向效能评估的陆军技术保障装备体系仿真需求,提出了陆军技术保障装备体系仿真概念模型设计原则,基于多视图建模思想构建了仿真概念模型体系,给出了基于UML的概念模型形式化描述方法,为面向效能评估的陆军技术保障装备体系仿真概念模型构建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未来海战必将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景象。基于此,首先从作战形态变化、信息保障需求、兵力部署方法、体系配置要求和装备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了未来海战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而后从适应未来海战要求、提高导弹作战能力等角度,围绕射程覆盖范围要求、高速突防需求、长时巡航需求、体系协同作战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未来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可为未来反舰导弹武器装备发展和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传统弹道外推方法采用质点弹道方程进行外推,当外推距离过长可能会产生外推精度降低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弹道外推方法。从六自由度弹道方程入手,对只有位置和速度数据的雷达弹道测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利用相邻测量点的弹道连续性,应用遗传算法实时辨识弹丸姿态角,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六自由度弹道外推方法,并外推弹道落点。仿真与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和可行。方法也可扩展到四自由度、五自由度等其他模型的弹道外推,可为准确外推弹丸落点和提高火控精度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无人集群战场目标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D-S证据理论在无人集群协同目标识别过程中潜在的冲突证据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考虑目标识别主体可信性和证据间支持度的复合折扣系数计算方法,并引入了结果精炼机制;其次,对该方法在无人集群战场目标识别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新方法能够克服低置信度、高冲突证据组合“一票否决”的问题,与其他几种典型的改进算法相比,尤其适用于冲突证据数目较多的情况。